APP下载

非遗口述档案保护与利用路径探究

2024-10-08王鹏赵雪敏

档案天地 2024年9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民族记忆的缩影和人类文化瑰宝,是中华文明传承的坚实纽带。妥善保护、积极传承与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维系历史文脉的关键举措,更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与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完善档案制度”[1]。非遗口述档案作为抢救与保护文化传承的核心环节,记录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对非遗口述档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推动文化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非遗口述档案价值及特征

(一)非遗口述档案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群体记忆、口传心授”的特性,常面临“技艺随人走、人亡则技失”的处境。非遗档案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传承人的深入访谈,通过文字记录、图像捕捉、音频录制及视频拍摄等多种方式,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述档案,可以构筑起非遗传承的档案记忆库[2]。

非遗口述档案的出发点是“抢救和保护历史记忆”,其本质在于“保存过去的文化”[3]。因此,保护和开发利用非遗口述档案具有多样化的功能与价值。第一,可以弥补历史研究断层,丰富档案记录的内容;第二,有助于挽救民族文化遗产,延续非遗的生命和活力;第三,可以构建和传承社会记忆,赓续民族文化基因。通过非遗口述档案可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超越地域、跨越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二)非遗口述档案的主要特征

非遗口述档案除了档案本身的原始记录性等特点外,还有以下特征。

第一,档案内容题材多元,载体形式多样。非遗是不同民族、地区与时代的历史文化与文明成果的结晶,非遗口述档案作为非遗的重要物化载体,不仅展现了04c633d9d97004fa80375e532d44e5ff人类文化的多元性与创造性,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创新的桥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非遗口述档案的记录方式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工纸质记录。依托音视频和全息影像等手段,可以更加生动、更加全面地记录和传承非遗的独特魅力。

第二,容易流失且不可追溯。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通过口头的方式保存在传承人的头脑中,没有相关的文字记录,很容易在传承的过程中丢失,因此面临着因传承人去世导致非遗失传的风险。另外,采访者和受采访的传承人在交流过程中会存在主观意识的表达以及情感偏向的差异,会造成一些非遗口述资源在无意中丢失,给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第三,具有动态发展性。首先,非遗口述档案的采集需要传承人和采访者进行双向互动、相互交流和沟通[4],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以及双方主观因素的影响。其次,非遗传承人的口述档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他们参与的非遗活动的增加而不断得到丰富和补充。同时,随着非遗传承人的不断更替,这些非遗口述档案也会不断得到新的补充和完善。

第四,是对大众文化的生动记录和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不同群体民众在漫长生活实践中的自主创造与传承,本质上是一种大众文化,是在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富思想和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非遗口述档案保护和利用中的问题

(一)采集阶段的问题

首先,非遗口述档案的采集标准不规范,缺乏因地制宜的档案采集准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口述档案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但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的采集通常是根据各地区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规范》进行采访流程和规范的设计,这就使得非遗口述档案的采集与归档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另外,很多地区没有出台针对地域特色的非遗口述档案采集工作规则,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因“档”制宜,使得不同参与主体对采集工作的内容、流程和质量要求等理解不到位、把握不准确。

其次,非遗口述档案的访谈资料不完整,缺乏可信度和有效性。由于非遗传承主要通过非遗传承人的口述记录,如果采集工作不及时会导致部分非遗口述档案断代甚至消失。当前的非遗传承人普遍是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有可能因为传承人去世造成“断链”现象,使得非遗口述档案无法完整呈现。另外,由于非遗口述档案的采集是传承人和采访者双向互动、相互沟通的一个过程,可能会由于双方主观偏向的影响导致非遗口述档案的采集与实际情况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非遗的不断演进,原有口述采访资料可能因新资料的涌现而失去时效性,从而降低其有效性,这些问题都增加了非遗口述档案保护和利用的复杂性。

(二)建档保存阶段的问题

首先,缺乏完善的组织保障机制,忽视对口述资料的建档保存。部分文化部门对非遗口述档案保护工作不够重视,非遗口述档案建档工作被边缘化。此外,各地在非遗口述档案建档保存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非遗传承人传习活动的扶持、资料出版、场馆建设等。非遗口述档案建档保存资金的短缺,导致人才配备严重不足,缺乏维护建档数据库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非遗项目,例如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中医疗法、制药技艺等项目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有限的资金投入无法满足各方面的人才配置需求,从而影响了非遗口述档案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其次,非遗口述档案建档的参与主体单一,缺乏协同管理机制。非遗口述档案建档任务重、技术要求高,需要相关部门和地区密切配合和有机协同,如果没有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配合,口述档案的采集和保存将很难得到有效保障。由于欠缺顶层设计和强有力的协调保障机制,目前非遗口述档案的建档工作只有档案机构工作人员参与,缺乏与其他科研机构、企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机构、多主体的参与和协同建设,这些机构和人员总体上处于割裂状态,没有建立起制度性的沟通渠道,也缺乏应有的交流和配合,因此建档质量和效率水平低下。

(三)开发利用阶段的问题

首先,非遗口述档案资源传播与利用方式单一,缺乏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目前,非遗口述档案的推广方式相对单一,只是通过设立文化展览、建立文化宣传网站等方式进行传播,缺乏多元化的宣传推广手段和技术化的宣传场景,非遗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力度不足,宣传推广的影响力较低。同时,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在非遗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中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没有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当前人民群众对非遗口述档案的多元需求相结合,导致非遗口述档案无法发挥在新时代的新价值和新活力[5]。因此,需要积极探索更加多元的推广方式和技术手段,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遗口述档案,推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创新应用。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非遗口述档案传播、开发基地。非遗口述档案传承和利用的基础设施落后主要是由文化机构和档案机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投入资金缺乏这两个因素导致的。由于政府、文化部门缺乏对非遗口述档案的重视,导致用于传承和开发非遗口述档案的基础设施较为缺乏;对于非遗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较少,导致缺乏先进的摄影和录音设备,因而,非遗口述档案保存的文字材料多,利用图像和音频等先进技术手段保存的资料较少,许多非遗传承基地急需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由于没有形成规范化的非遗口述档案收集、开发利用基地,也影响了非遗口述档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三、非遗口述档案保护和利用路径

(一)丰富非遗口述档案的采集主体,吸收多主体的口述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族记忆的缩影,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是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创立的优秀文化成果,因此,非遗是大众文化的优秀结晶。在对非遗口述档案的收集与整理过程中,一方面要聚焦于非遗传承人的采访和口述材料的收集,另一方面更要走进社会,向各类收藏爱好者、新闻记者等不同群众、团体进行收集。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于主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也要重视小众非遗文化和群体的相关口述资料,确保文化传承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二)形成多样化档案记录形式,保障非遗口述档案的可信度和完整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与记录形式均展现出多元化特征。除了纸质档案以外,目前的档案体系已广泛纳入了电子化形态,如家谱记录、日常往来的电子邮件以及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海量数据等,记录载体跨越至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数据乃至多媒体等多元形式,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视野去接纳并整合新兴的档案形式,使之成为传承历史、记录现实的重要载体。另外加强对非遗口述档案等特殊类型档案的收集、鉴定与开发利用工作,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高效整理与保护,确保这些宝贵资料的完整性与可持续性,促进其在文化传承、教育普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档案价值的最大化。

(三)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挖掘非遗口述档案的多样化价值

档案功能多元指的是让档案在社会治理中承担更多的功能。非遗口述档案蕴含着丰富的功能与价值,涵盖了学术、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多个层面。第一,要深入挖掘其学术价值。非遗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可以为科研人员及相关专业教学人员提供学术研究及教育需求价值,因此可以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挖掘非遗口述档案的理论价值,实现理论创新。第二,要挖掘非遗口述档案的经济价值。将非遗口述档案投入到旅游产业、文创产业、服饰产业、非遗产业等经济领域,开发围绕非遗口述档案的产品,促进非遗口述档案的文化成果转化。第三,要挖掘非遗口述档案的社会与文化价值。通过研发相关电子教育读本、历史文化遗产宣传片等形式,开展非遗档案展览,包括数字展览、非遗档案免费查阅、非遗档案教育活动,扩大非遗口述档案的影响力和宣传范围,发挥非遗口述档案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守护民族记忆中的文化价值。

(四)建立非遗口述档案多元合作模式,推进多主体协同治理

当前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的以档案机构为中心的单一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多元化档案发展需求,亟需构建一种包容性更强、参与度更高的开发机制,即引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力量共同参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除了坚持专业化的档案资源建设外,还应树立“众包”理念,利用公众的智慧与力量来弥补专业档案工作者在知识覆盖面和人力成本上的局限。通过有效动员公众可以将海量档案信息的初步加工与处理任务分散化,激发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与创造力。同时,灵活运用协同合作的方式,确保不同主体在开发过程中能够优势互补、高效协作。档案机构应主动转变角色,从“主导者”变为“服务者”和“协调者”,通过委托或授权的方式与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建立合作关系,以提供档案信息资源的形式促进双方的合作与交流。此外,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公民个人根据自身需求向档案机构提出开发请求,依托档案机构专业优势进行定制化开发,确保档案信息的深度挖掘与精准利用。这种多元化的开发模式可以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促进档案资源的共享与活化,为社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立足多元社群需求,采用创新方式进行资源开发利用

第一,可以举办非遗口述档案资源成果宣传展示体验,例如国家图书馆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系列活动,利用现代化手段记录、整理非遗传承人的口述档案,从而推动非遗口述档案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第二,可以打造多元化的传播场景,通过建立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复原非遗传统村落等举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使之成为非遗口述档案活态传承与展示的前沿阵地,促进非遗口述档案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应用。第三,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的力量,在微博、知乎、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热门平台上策划并发布非遗口述档案的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推广视频、学术探讨、趣味话题等,以此增强非遗文化的互动性和传播力,让非遗口述档案以更加生动、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触达广大受众,提升其在社会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最后,可以将其中蕴含的丰富故事与典型热点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和广播剧,推出以非遗口述档案为核心的大型纪录片,通过高质量的影像记录与深度解读,展现非遗口述档案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从国家层面推广和传承非遗文化。同时,结合现代叙事手法与创意表达,让非遗口述档案在屏幕上焕发新生,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与喜爱,从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发挥重大作用,非遗口述档案作为抢救与保护文化传承的关键环节,记录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文明多元共存、绵延发展的生动见证,保护和开发非遗口述档案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N].人民日报,2021-08-13(001).

[2] 谢志成, 秦垒.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建档探析[J]. 北京档案, 2017(2): 13-16.

[3] 尹培丽, 姚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研究[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9(3): 41-45.

[4]李文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建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

[5]庞帅.社会记忆视角下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保护及开发探究[J].北京档案,2022(10):30-32.

作者单位:山东桓台县档案馆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