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排好草稿”习惯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4-10-08李秀林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小学数学教育面临提质增效的改革挑战.然而,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低段的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深度理解和高效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当关注并强调草稿在数学学习中的关键作用,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草稿使用习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鉴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学生使用草稿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如何排好草稿助力学习的有效措施,从强化草稿的意识与能力、挖掘草稿的使用价值、养成草稿好习惯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旨在借助优化草稿习惯这一手段,有力推动小学数学学习的效率提升和质量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草稿;草稿习惯
草稿,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学习工具,实则蕴含巨大的潜力与价值.一份有序、清晰的草稿不仅能够直观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他们逐步建构和梳理解题思路,而且能帮助学生有效避免因粗心造成的错误,提高计算准确性.更重要的是,“排好草稿”的习惯养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待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因此,探究和实践如何培养学生“排好草稿”的习惯,无疑将为提升数学学习成效注入强大动力,使其变得更加轻松自如,事半功倍.
一、小学阶段的学生使用草稿时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薄弱,忽视草稿价值
在当前小学数学学习环境中,无论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是教师群体,普遍存在草稿意识相对淡漠、价值认识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草稿的使用情况更为堪忧,很多学生几乎未曾养成借助草稿辅助思考的习惯,甚至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仍选择直接作答,跳过了草稿这一重要的逻辑梳理和思维演练环节.究其原因,除了对草稿功能的认知匮乏外,还涉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此类学习策略的引导不足,使得草稿未能真正融入日常数学学习实践中,进而限制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二)态度不端,涂写潦草随意
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部分学生对待草稿的态度并不端正,表现为涂写过程混乱无序且书写潦草随意,呈现出五花八门的乱象.这一现象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字迹不清,实质上反映了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于逻辑推演和步骤记录的不重视.草稿本应是数学思维的“实验室”,而不少学生未能充分利用其作为检验思路、理顺解题流程的平台,往往一笔带过、敷衍了事.这不仅影响了计算准确性,还阻碍了他们形成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思维方式,从而无法充分发挥草稿在提高数学学习效能上的积极作用.
(三)缺乏规划,排版混乱无序
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部分学生在运用草稿的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规划不足与排版紊乱问题.这一深层现象并不仅仅是纸面上的凌乱无章,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他们在时间管理、空间布局以及解决问题策略上的欠缺.学生在做数学题时,未能有效利用草稿纸进行有序的步骤预演和思考梳理,导致草稿内容堆积如山却难以快速定位关键信息,反映出他们在逻辑层次构建和信息组织方面的能力尚待培养,大大降低了学习质量与效率.此外,由于缺乏规划与随意涂画,还导致了草稿纸大片空白未用或反复涂改,造成草稿纸张消耗过多资源浪费的现象,亟待通过科学的教学引导与习惯培养来改善.
二、促成“排好草稿”习惯助力数学学习的有效措施
(一)创设草稿应用情境,体验草稿价值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数学知识点较为基础,许多学生依靠口算就能迅速找到答案,因此容易忽视草稿本的作用.然而,随着年级上升,数学知识的难度逐渐加大,仅凭记忆和口算应对复杂问题愈发困难.此时,草稿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需要从早期就着力让学生认识到草稿的实用价值.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草稿进行复杂问题的分析与求解,以此培养他们主动使用草稿的习惯,充分发挥草稿在数学学习中的潜在优势和实质性作用.
以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道对比题:“有两个梯形,甲梯形的上底是3cm、下底是8cm、高是4cm,乙梯形的上底是4cm、下底是6cm、高是5cm,快速判断哪个面积更大?”为了强化学生对草稿本的重视与使用,教师可以采用抢答的形式进行.在听题的过程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在草稿本上迅速记录下梯形的各个参数,以便对照计算,确保答案正确.相比之下,未充分利用草稿本的学生,可能耗时更长,且在处理第二个梯形时,容易遗忘其初始条件,导致计算错误率增加.抢答结束后,教师可以邀请计算速度最快且答案正确的学生展示其草稿本上的解题过程,并给予其肯定与表扬.同时,教师可以邀请未有效使用草稿本的学生反思并阐述自己解题时的感受,从而引导全体学生认识到草稿本在协助记忆、整理思路和提高解题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此类情境教学,教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体会草稿在数学解题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会借助草稿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准确性.
(二)建立草稿规划意识,强化逻辑思维
一份高效的数学草稿无疑是逻辑脉络清晰有序的载体,它不仅体现了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轨迹,还是提升数学学习成效的重要基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树立草稿规划意识,强调草稿布局的合理性,指导学生按照问题解决的逻辑顺序进行草稿记录,使每一行每一列都有明确指向.同时,教师应教授学生不同类型的题目如何制定相应的草稿策略,如几何题的绘图步骤、计算题的逐步分解等.
以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为例,首先,教师演示如何在草稿纸上进行有序的布局,如先预留一块区域用于记录题目,再在其下方留出空白行用于每一步乘法计算的过程.比如,当计算“0.75×1.2”这样的小数乘法时,第一步可以让学生将0.75和1.2分别按照整数乘法的形式展开,即75×12,并在草稿上清楚地标记原始的小数点位置.其次,教师指导学生遵循运算规则,按位进行乘积相加,并对应标记每一位的来源,确保小数点的位置随着计算进程逐步调整.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草稿中使用不同的线条、换行等方式区分不同层次的运算步骤,使整个解题过程如同一篇结构清晰的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同时,在计算“三角形面积”相关题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演算布局,在草稿纸上先规划作图,标记重要数据,再在下方或左右方进行逐步的公式计算,以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与态度.
(三)规范草稿书写习惯,提升学习效率
草稿并非简单的随手涂鸦,而是一种严谨的学习行为,书写习惯会直接影响思维表达的准确性和查找回顾的便利性.因此,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应当细致指导学生的草稿书写习惯,包括字迹清晰、数字与符号准确、内容翔实等,并鼓励学生在草稿中清晰标注关键词、易错点,让学生明白整洁、有条理的草稿有助于提升自我审查与修正的速度,减少不必要的错误,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数学学习的整体效率.此外,规范草稿书写还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与耐心.长远来看,这对于他们形成扎实、有序的数学思维模式大有裨益.
以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为例,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学生在处理简易方程时,务必保持字母、数字和运算符号的书写清晰,无论是代表未知数的字母还是具体的数值,都应当一笔一画地认真书写,确保字迹工整易读,防止因为字迹模糊导致的误解或混淆.比如,在解方程“3x+5=14”时,x的书写应结构完整,数字间的间距适宜,便于区分各个项.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学符号,包括等于号、加减乘除符号、括号等,确保它们的位置准确无误,而且线条标准,如在移项或合并同类项时,教师应清晰展示每一步的变化,不得随意省略步骤,即使对于看似简单的变换,如从“3x=9”到“x=3”,也要在草稿上展现完整的除以3的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倡导在草稿上详细记录每一步的思考和推理,要求学生在解方程时用符号或文字在旁边注明平衡等式的依据、移项的原因以及变形的思路等.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自我检查,又有利于他们在复习时快速回溯解题过程.
(四)借助草稿复盘过程,深化知识理解
相较于直接计算,草稿记录下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思考的痕迹,便于学生在完成计算后回溯审视,识别并改正错误,巩固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在解答完毕后利用草稿进行自我反思和梳理,确认每一步骤的逻辑连贯性,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习质量的目标.这样的草稿复盘不仅是查漏补缺的过程,还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有效手段.
以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为例,对于计算“12.6÷0.28”这道题的过程,首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回顾是否将除数和被除数都转化为整数形式,即将0.28变为28,将12.6变为1260,确保转化正确无误.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查看草稿上是否清晰展示了除法的每一步计算,包括商数的试除、相乘、相减、落下下一位等环节,是否有遗漏或错误的步骤.再次,在得到初步商值后,教师引导学生核实是否正确处理了余数,并检查余数是否为零,若不是零,则继续进行下一步计算直至完全除尽.最后,待计算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商数与原题目的实际情况,评估结果是否符合常识和数学逻辑,如12.6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应该是大于12.6的.通过这样的草稿复盘,学生不仅能够检查本次计算的准确性,还能逐步强化对小数除法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升自我检查与修正的能力,从而在解决类似数学问题时做到思路清晰、步骤到位,不断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与质量.
(五)组织观摩借鉴模仿,营造良好氛围
鉴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短时间内难以全面领悟并熟练掌握草稿运用的技巧与原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组织草稿观摩、借鉴与模仿活动,搭建一个互动学习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学习、点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何为优质的草稿布局与内容编排,进而使学生在比较和反思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草稿编写能力.此举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出浓厚的学习交流氛围,还有助于形成良性竞争环境,让更多的学生自觉遵循“排好草稿”的原则,从而全面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以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为例,这部分内容的数理逻辑较强且问题形式复杂多变,导致很多学生面对题目无从下手,草稿也写得一塌糊涂.此时,教师可以为植树问题这类抽象程度较高的题目创建标准化的草稿模板,让学生明白何时应该画线段图表示路段,何时列出算式求解,以及如何记录不同方案的尝试与验证.比如,计算在一段路上每隔一定距离种一棵树,两端都种的情况下所需树木的数量,或者不种两端仅种内部的情况.草稿上应明确标出路段长度、间距、棵数关系等关键数据,并用箭头、图示辅助表达逻辑.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展示各自在解决植树问题时所做的草稿,并要求同学间互评,找出优秀草稿的特点,如条理性、清晰度、内容翔实丰富等,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具有不同难度级别的植树问题作业,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范草稿的方式进行演算,并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几份草稿进行展示和点评,引导学生一起找出解题的关键步骤和可能存在的误区,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提高解题效率和解题准确率,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激励草稿创新设计,助推个性发展
在培养学生养成“排好草稿”习惯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局限于固有的草稿格式,而应在强调基础知识和正确格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草稿设计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举办草稿设计比赛、设置创意草稿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探索更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草稿形式,如色彩编码、图形辅助、模块化记录等.这一举措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在满足个体差异需求的同时有力助推每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
以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为例,教师可以设置草稿设计竞赛,鼓励学生在草稿纸上手绘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立体结构及其各个面,标注各面的尺寸,并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面,通过色彩编码帮助学生理解各个面之间的关系以及表面积的计算原理.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在草稿纸上模拟长方体的展开图,即将长方体的六个面按照真实折叠顺序一一展开并在纸上画出,然后计算所有相邻面的总面积.教师甚至可以鼓励学生直接在草稿纸上裁剪、折叠出长方体模型,通过实物操作加深对表面积概念的理解,突出草稿的实践性功能.最后,教师要从不同方面肯定设计优点、反馈待改进之处,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试错、优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草稿记录方式,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草稿不仅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工具,还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效率的关键途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正视草稿的价值,通过创设情境、建立规划意识、规范书写、复盘过程、组织借鉴交流及激励创新设计等多种策略,让草稿真正成为学生数学探索之旅中的忠实伙伴和有力支撑.这一习惯的养成不仅将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还能在长期发展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及问题解决能力,让数学学习变得更为省力高效,同时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由淑珍.发挥“草稿”功能,助力学生数学学习[J].华夏教师,2022(17):76-78.
[2]唐茜.使用“草稿”,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8):149.
[3]凌敏.发挥“草稿”功能,助力学生数学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21(35):93-94.
[4]余慧萍.用好草稿本,助力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J].教书育人,2020(8):73-74.
[5]董玲玲.让草稿“美”起来:浅谈小学数学草稿本的作用[J].天津教育,2021(18):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