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

2024-10-08黄元荣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22期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教—学—评一体化”的整体育人理念,通过“以学定教”和“以教定评”的方式,确保教学策略与学习成果评估相一致.文章将聚焦于“教—学—评”一体化,探究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文章从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以彰显系统性来优化“教”;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以紧密契合评价方向来强化“评”;设计多元教学活动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来深化“学”;实施全程教学评价以有力推动教学与学习提升的角度提出了综合性的策略.文章提出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体系,打破教学、学习与评价之间的隔阂,让教学过程更加契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求.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初中数学知识体系较为复杂,涵盖众多概念、定理和公式,传统的碎片化教学容易导致学生理解不深入、知识掌握不牢固.且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学习与评价相互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一定的抑制.基于此类问题,探究一种系统且连贯有序的教学模式极为重要.单元整体教学强调以打破传统碎片化教学模式为出发点,以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追求,旨在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体系.“教—学—评”一体化则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的相互促进,将学习过程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单元整体教学是“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载体,能够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内容更系统、教学过程更连贯;“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则通过及时的评价反馈,不断优化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精准的方向指引和教学支撑.本文将探究如何发挥二者的合力,构建一个可以打破教学环节之间的界限,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连贯的教学体系.

一、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体现“教”之系统

单元整体教学强调以一个主题或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规划和教学.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正是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要求之一,教师通过将相关知识点、技能等进行有机整合,构建起系统的知识框架,使之符合单元整体教学对教学内容系统性、整体性的追求.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视角来看,整合单元教学内容能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连贯性,使评价能够紧密围绕系统的教学内容展开.

例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位置与坐标”这一单元包含确定位置的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不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坐标与图形的对应关系等课程内容.该单元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适合进行整体规划和教学.以下将以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例,阐述“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

就整合单元教学内容而言,第一步,全面仔细地梳理单元内所有的知识点.例如,有序数对确定位置,其中包括有序数对的概念、如何通过有序数对准确找到相应的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系,涵盖坐标轴的定义和性质、原点的意义、象限的划分规则等;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方法、不同象限内点的坐标正负特征等.教师按照这些知识点的内在逻辑,从基础概念到具体应用,以及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对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进行排序和归类.

第二步,把具有相似性或关联性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教师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点,如坐标轴、象限、坐标表示等整合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模块.在教学流程设计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环节,比如从认识坐标轴到理解象限的划分,再到确定点的坐标,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实例分析和逐步推进的讲解,确保整个过程自然连贯.

第三步,挖掘知识点背后的深层次联系.比如,已知坐标与图形的关系背后其实是位置与量化表达的紧密结合,即可将原本看似分散的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通过行列确定、方向与距离确定等,与平面直角坐标系巧妙地整合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学生由此明白这些方法之间的相通之处和各自特点.

第四步,以宏观的视角整体审视整个单元.明确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应用是关键核心知识点,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中心,向外辐射出确定位置的各种具体方法、坐标与图形的对应关系等不同层次的内容,教师由此构建起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的知识框架,让学生能够在正式学习时清晰地看到整个单元知识的结构体系和内在逻辑联系.

二、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紧扣“评”之方向

在“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教学活动以目标为导向,学习过程围绕目标展开,评价标准依据目标制订,由此可知,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单元整体教学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明确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后,教师应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将目标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知识点和技能,以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过程有清晰的方向,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每个知识点,并促使其在不断累积的过程中形成对整个单元的全面理解.

在整合“位置与坐标”单元教学内容后,教师出于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以及思维发展的考量,可设定如下单元教学目标:其一,让学生深刻理解有序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原理,因为这是整个单元的基础核心,只有深入理解才能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其二,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有序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位置、描述图形变换等技能,这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关键,能提升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其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坐标知识至关重要,能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其四,激发学生对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感悟,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当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便可以围绕目标完成评价标准的设定及细化.具体而言,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某些概念,那么评价标准中便须包含对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的准确程度的考量;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完成某项操作,评价标准就会规定在操作过程中应达到的具体水平和规范;情感目标要求培养学生某种态度或价值观,评价标准就会涉及观察学生在相关方面的表现和变化等.设定单元教学目标让评价有了清晰明确的尺度和方向,不仅可以保证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高度一致性,使评价真正围绕教学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展开,还能够为教师提供导向,使教师明白应该从哪些方面、以何种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

三、设计多元教学活动,促进“学”之主动

“教—学—评”一体化思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选择权利,教学内容要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为了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教师可以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多元教学活动,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参与不同的学习活动,推动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在“位置与坐标”的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分四个阶段设计教学活动.第一阶段为初步感知阶段,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场景坐标观察的活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引发其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抽象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做法是展示一些如教室座位、学校操场布局等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其中某些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有序数对的概念.第二阶段为概念形成阶段,教师可以设计坐标网格填数游戏,准备一个大型坐标网格图,在一些坐标位置上留空,让学生根据规则填入正确的数字或符号,然后互相检查和讨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网格图上设计一些有趣的图案,并用坐标来描述这些图案中关键点的位置,以此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中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的表示方法.第三阶段是知识的深化阶段,为了增加教学活动的难度和趣味性,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坐标知识的运用,教师可以设计坐标迷宫挑战活动,设计一个复杂的坐标迷宫图,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坐标提示在迷宫中找到正确的路径,在遇到障碍时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突破.第四阶段是知识的综合运用阶段,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校园环境中,助力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强化学生对坐标知识的熟练掌握,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可以设计校园坐标地图绘制活动,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和记录一些重要地点的坐标,然后绘制出校园坐标地图.教师设置一系列任务,如根据地图找到特定地点或进行坐标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坐标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第一阶段的初步感知让学生对位置与坐标有直观认识,最后一个阶段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整个过程循序渐进,相互关联,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奠定基础,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拓展和升华,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条.在教学方面,多元化的活动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位置与坐标的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在评价方面,每个阶段的活动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完成情况等,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以便调整教学策略.例如,第一阶段观察学生对生活场景中坐标的描述是否准确,第二阶段看学生填数游戏的完成质量,第三阶段评估学生在坐标迷宫挑战中的思维能力,第四阶段考查学生绘制地图和实践操作的水平等.这种基于活动的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和客观,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实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

四、实施全程教学评价,推动“教与学”提升

在“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教学评价的内容要全面,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涵盖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思维发展等多个方面.评价的标准要清晰明确,使教师和学生都清楚地知道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算合格或优秀.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包括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位置与坐标”单元整体教学评价详情如表1所示.

从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到教学过程中的多维度评价,再到教学后的综合能力评价,每一阶段都对应有具体评价内容和指标,在此模式下,教学评价不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束后学习结果的考量,更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测和反馈调节.从教学角度看,全程教学评价能让教师清晰地了解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效果,明确教学方法、内容安排等是否合理有效,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朝着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向进行.从学习角度看,通过全程评价,学生能及时获得关于自己学习状态和成果的反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视角来看,全程评价能以大单元为单位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表现,避免了片面性和局限性,确保评价真正与教学内容和目标紧密结合,使“教”与“学”都围绕着既定的评价标准和目标展开,实现真正的协同一致,进而实现“教”与“学”的不断提升和良性互动.

结 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教—学—评”一体化视角的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既能够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又能够有效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实现“以学定教”和“以教定评”的目的,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单元整体教学的系统性,对教材进行深度剖析,将相关联的知识点有机整合,展现出“教”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达成教学与评价标准的呼应,教师还要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依据,紧扣“评”的方向设定单元教学目标;基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需求,教师应策划设计多元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建立并完善教学监控和反馈机制,密切关注学生在教学全程中的表现,及时收集和分析反馈的信息,依此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与“学”的动态良性互动和双向优化.

【参考文献】

[1]毛齐明.学习中心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24,44(3):52-58.

[2]郭兴昌.“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1):59-61.

[3]褚艳秋.优化关键环节:让“教学评一体化”真实落地[J].中小学管理,2023(1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