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乡村非美术专业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美育能力

2024-10-08林少佳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18期

[摘要] 通过开展乡村非美术专业教师培训,提升他们的美育能力,可满足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的要求。针对乡村学校缺乏专业美术教师的现状,尝试从非美术专业毕业的其他文化课教师中选拔一部分人员兼任美术课程教师,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培训,是解决乡村美术专业教师相对缺乏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乡村非美术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总结出一系列培训策略,包括前期评估、针对性培训、教学实践和后续支持等环节,以期帮助受训教师快速适应转岗,并切实提高他们的美育能力。

[关键词] 乡村学校;非美术专业教师;美育能力;培训策略

美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美育事业的全面发展,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学校真正落实美育工作,使其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实支撑。然而,在乡村学校,我们不得不面对缺乏美术专业教师这一现实挑战,这使得我们需要从非美术专业毕业的其他文化课教师中选拔一部分人员兼任美术课程教UXfnSHdANCDA9gJpryViwUsc0uUbDQ8BSCuPf/PbBGI=师。为了确保这些非美术专业的教师能够胜任新的教学任务,就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在身兼数职时,具备能够胜任美术课程教学的能力和素养。

一、乡村非美术专业教师培训的评估与前期准备

对于非美术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来说,前期统筹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做好前期的统筹工作的落实才能推动培训的顺利进行,其中包括召开全区中小学校长会议、建立培训架构、制定培训方案、完善制度和计划、遴选受训教师、进行教师评估等环节。这一系列环节旨在确定哪些教师具备较高的艺术潜力和适应转岗的能力,并为后续的培训提供指导和依据。

1.做好前期统筹工作,搭建培训框架

其一,建立培训架构。以区教研室牵头,由美术教研中心组承担培训任务,依托省名师工作室平台、全区美术师资力量,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区教研室的行政领导,有力推进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学段兼职教研员对本学段教材、教学有相当充分的研究,有利于带领受训教师高效掌握知识技能;省名师工作室可以发挥自身在平台资源、教师培养机制、教师培训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为培训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邀请市、区级美术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培训,结对帮扶非美术专业教师,有利于受训教师快速提高理论认识、教学能力和美术素养,让培训收到实效。

其二,确定培训的规划和制度。具体而言,要做好培训方案、课程规划、目标规划、培训策略等。前期充分的规划有利于培训有目标、有计划、高质量实施。培训制度一般包括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制度和评价制度等。通过完善各项制度,有助于提高培训实施的

效率。

其三,对教师进行遴选。根据不同学段,遵循学校需求,一般按照学校推荐、学校支持、学校配合的原则进行遴选。对于学校而言,要尽力配合培训工作组安排,合理安排教师在校教学任务,帮助受训教师安排好教学与受训时间。揭阳市揭东区有三百五十多所乡村中小学,最终确定首轮培训周期(2020—2022年),共有41位教师参加培训学习。

2.对受训教师进行评估

首先,对受训教师进行摸底评估,这有利于培训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原来就读专业、现任教学科目、对培训活动的诉求等;另一方面,以静物写生、临摹作品、书写书法、制作手工等形式,评估教师现有的美术素养。通过掌握受训教师的现有美术素养情况,从而对他们进行合理分层,可以让接下来的培训活动既有集体培养,又有一人一案的针对性教学。

其次,对教师进行深入的教学潜力评估,旨在评估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潜力和能力,包括是否具备良好的教学态度、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是否能够主动适应新的教学角色等。通过一对一“问诊”和群组讨论,培训工作组为每一位教师量身定制了一份个人发展规划。这样,有助于受训教师明确培训活动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为后续的培训做好铺垫。

二、教师培训的内容设计

经过前期评估,确定受训教师的基本情况,并帮助他们做好培训规划。为了实现更好的培训效果,我们把培训分为线下、线上两大板块。学习形式包括专家引领、以师带徒、自主学习、结对帮扶、学习共同体、“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力图让受训教师在最短时间内胜任新的工作岗位。为了提高他们的美育能力,我们设计了一套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这个培训计划兼顾先前评估出的,具有不同美育素养水平教师的受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美育理论、教学方法和实践技能等的培训,以培养出合格的美术学科教师。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美育理论知识。美育理论知识包括相关政策法规、课程标准、艺术史论、美术鉴赏基础、美育理论等。

(2)美术基础技能学习。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学科教师,离不开美术专业技能的学习与精进。因此,我们在培训活动中开设基础绘画(中国画和西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版画、剪纸等课程,涵盖主要艺术门类。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要求每一位受训教师达到“一专多能”的水平。只有深入学习美术基础技能,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艺术美感,也才能有能力给学生做示范,高质量地实施美术学科教学。

(3)美术教学方法和技巧。针对非美术学科教师对美术学科课堂结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不甚了解这一现实情况,培训将着重介绍美术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力争让受训教师成为美术学科教学“多面手”。

(4)艺术品欣赏与评价。美术教师的角色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为此,教师要不断打好美学理论功底,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开阔审美视野。培训组重点培养教师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从而让他们学会如何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

内涵。

(5)创意表达。创意表达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环。为此,培训组通过展现不同的创意表达方式,激发受训教师的艺术灵感,有助于他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表达。

三、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和实施过程

1.专家专项引领

(1)导师引领。通过小组结对的形式,为每一位受训教师安排一位专业美术教师或美育教研员作为导师进行帮扶,定期进行指导和交流。导师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指导,针对受训教师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分享宝贵的经验。

(2)学习共同体建设。组建跨学校的美术学科共同体,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和经验分享。在美术学科共同体组织的教研活动中,受训教师可以相互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探讨美术学科教学的实践策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3)邀请专家、教研员开展讲座。培训组不定期地邀请专家、教研员开展讲座,向受训教师介绍美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系统学习并深刻理解美育的核心概念,学习专家的经验和智慧。

(4)具身实践操作。培训组在培训中加入了相当数量的实践操作环节,旨在让受训教师亲自动手,复现实际教学过程,从而锻炼他们的教学技巧,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本环节主要由本区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承担。

(5)教学技能学习。本部分采取分学段、分组学习形式进行集体授课,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研员带领本学段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根据本学段教学内容、要求、特点等,以师带徒,进行教学技能培训。示范引领加上优秀课例展示,让受训教师直观了解优质美术课堂的应有样态。在此过程中,受训教师通过建立一个高水平、高起点的教学“模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拓展学习方式

(1)远程学习与在线资源。培训组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受训教师提供远程学习的技术和资源支持。通过搭建在线学习平台,运用远程教育应用程序,向受训教师提供美育相关的课程、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资源,让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更快、更有效率地提升专业素养。

(2)在线学习平台建设。通过建立专门的在线学习平台,为受训教师提供集中学习和资源获取的空间。在线学习平台包括视频课回放、在线论坛、电子图书馆等功能,以便受训教师获取所需的美育资源。并且,培训组不定期地上传专业美术教师的视频课录像,覆盖美育理论、教学方法和实践技巧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反复观看这些“干货”内容,受训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对枯燥、高深的美育专业知识。

(3)远程在线培训。通过远程在线培训,专业美术教师和区域教研员可以通过网络会议、在线研讨会等形式与乡村非美术专业教师进行实时互动。这种形式可以弥补地域差异,让受训教师不受地域限制地远程参与培训,提高学习效果。

经过实践发现,以上举措为乡村非美术专业教师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灵活安排学习,提高了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这些举措也帮助受训教师树立互联网时代下先进的教学理念,让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更好地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2a050dbe6291e8d0c9cf1e185fe73155

3.反馈机制和持续支持

培训组会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和反馈活动,让受训教师相互观摩和评价。通过观摩他人的教学,受训教师可以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考,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由专业人士提供宝贵的指导意见,受训教师可以精准定位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培训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需要通过建立持续的支持与反馈机制,为乡村非美术专业教师提供长期的支持和指导。为此,培训组会定期进行学员满意度调查,以便了解培训过程中学员的感受和建议。在此过程中,我们注重以匿名的方式收集反馈意见,让受训教师敞开心扉,提供真实、客观的评价,从而为培训活动的后续开展提供改进的依据。

对于培训活动的评估而言,培训组会在培训过程中的中期和终期两个阶段,进行系统性评估。中期评估主要关注受训教师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终期评估则更注重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的水平。这种分阶段的评估有助于培训组进行针对性指导,也有利于受训教师做好培训反思,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美育素养。

根据评估的结果,为每一位受训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以确保培训中的反馈具体、实用、可行。培训组根据受训教师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接下来的培训方向和内容。如果发现某一部分内容对于受训教师非常难以理解,或者在实践中存在困难,则会灵活调整培训计划,增加相关的讲解或实践环节,从而帮助受训教师攻克难点,巩固所学内容。如此,可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使受训教师在美育领域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乡村非美术专业教师培训的设计和开展,将为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一股积极的力量,促进乡村学校美育工作驶向“快车道”,助力乡村学生提升艺术素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詹蓉.践行核心素养美术教学案例集[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

社,2020.

[2]迈克·帕克斯,约翰·赛斯卡.美术教学指南[M].郭家麟,孙润凯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

[3]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