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4-10-07刘沛宇屈佳熹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是新时代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进步的新动能。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发展基础较为扎实、聚集效果相对明显、带动效应比较突出等特点,但也面临着产业链生态不够完善、金融服务能力不够全面以及人才资源储备不够充足等问题。只有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人才高地、加快产业创新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健康发展,才能推动实现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质生产力;产业融合;营商环境;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4)09-0044-05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把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支撑,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起步20世纪80年代的“863”计划。“863”计划的实施,推动了全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进入新时代,以物联网、AI、5G、高端半导体、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为代表的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规模稳步增长,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2]。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以创新为基础,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等龙头企业带动下,河北省石家庄市,形成了以鹿泉区为核心承载区,辐射高新区、正定县等区域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成了国家级创新平台10个,涌现出5G基站用射频芯片、微型电子机械系统传感器等一批国内、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和产品[3]。2023年,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完成1174亿元[4],实现了产业集群规模千亿级的突破,成为推动石家庄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集群之一。

(一)产业发展基础较为扎实

1.产业发展基础比较雄厚。电子信息产业自20世纪发展至今,以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为代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自20世纪50年代起,位于石家庄市的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和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与其下属企业普兴电子、中瓷电子、远东通信等,以及银河微波、鼎瓷电子等众多知名民营企业,在石家庄地区吸引聚集了一大批电子信息企业,在鹿泉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以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一代通信技术等为主攻方向的产业集群,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形态已然形成。

2.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石家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将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石家庄市率先突破的两大产业之一。颁布的《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从产业聚集、科技研发等12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5]。另外,石家庄还设立了200亿元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和每年10亿元主导产业专项资金;截至2024年5月,已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兑现奖励资金2.1亿元[3]。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夯实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根基。

(二)产业聚集效果相对明显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一是园区引领产业创新。石家庄市鹿泉区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创新基地,持续引领创新。二是园区推动产业发展。园区在招商引资中,不仅聚焦大项目,还注重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引进,鼓励“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持续提升园区影响力,推动产业发展。三是园区加速产业聚集。以落户园区的总投资8.5亿元打造的海康威视石家庄科技园项目为例,它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商用雷达研发和生产基地。此外,园区还聚集了森思泰克、京华电子等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和优势企业,河北鼎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高性能陶瓷集成电路企业组团入驻,加速了产业聚集。

(三)产业带动效应比较突出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技术范围广、应用场景多等特点,相较于其他产业,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的影响力更广泛[6]。在产业发展方面,石家庄市范围内的1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创新;以5G基站用射频芯片为代表的创新产品和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地位[3]。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方面,河北钢铁利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管理、市场等优势资源,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工厂“绿化”水平,实现“河北绿钢”。因此,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石家庄市重点产业之一,不仅可以完善自身的产业链,其产业成果的应用范围和收益领域还可以覆盖智慧社区、市政美化、动漫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产业带动和溢出效应突出,现代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和稳固。

二、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2023年,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实现了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突破,但在产业生态建设、金融服务能力以及人才资源储备等方面仍存在许多困境。

(一)产业链生态不够完善

1.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石家庄市虽然聚集了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和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海康威视等行业创新型的央企和国企,但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效应仍不够显著。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电子信息企业竞争力指数报告及前百家企业名单》中,总部为石家庄的企业无一上榜,而合肥市有2家企业,济南市、西安市和南昌市分别各有1家企业上榜。在全国范围内,石家庄电子信息行业龙头企业的地位还不够突出,对整条产业链和整个行业的带动能力还不够明显。

2.核心环节的推动作用未发挥。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中,精密仪器、集成电路等元器件的表面处理环节和芯片流片环节,是电子器件制造的必要环节。通过调研发现,在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中,缺乏专门从事表面处理和芯片流片的企业。因而,石家庄市电子信息行业涉及上述两个工艺环节的产品,只能选择在四川省等外省市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整条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在全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反观四川省成都市,则充分利用在新一代电子信息行业表面处理环节的优势,将表面处理上下游环节整合,形成组合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了该市表面处理环节的市场份额,提高了该市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全国竞争力。因此,从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行业整体来看,尤其是对上述两个工艺环节存在刚性需求的企业,不仅被迫成为价格接受者,还不利于整条产业链的完善、稳定和壮大。

(二)金融服务能力不够全面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在创新的内生动力和外在竞争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投到研发部分的资金比重相比其他产业高、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更高。虽然石家庄市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设立了贴现补贴政策,但是由于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充分,对于拥有的知识产权等属于非传统抵押物和轻型资产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来说,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或者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难度相较于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更大,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凸显。

(三)人才资源储备不够充足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对作为人才密集型产业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石家庄市分别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和河北科技大学在石家庄成立了研究院,其目的就是要解决石家庄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目前,在石家庄市域范围内,能够持续提供电子信息科技类高端人才的院校依旧较少,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方向与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程度不高,仍是发展中的重大难点。虽然石家庄的职业院校能够为新一代电子信息行业培养一批批技术员工,但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相匹配程度不佳,也是制约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之一。

三、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产业链生态、人才培养和营商环境等方面,综合施策,发力深耕,形成政策合力,从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一)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1.壮大龙头企业,形成集聚效应。推动本地龙头企业壮大,可以带动和吸引上下游企业,以实现产业链壮大和稳固。以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和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等本地龙头企业为依托,瞄准特色目标,发挥比较优势,制定有针对性的、适合石家庄市电子信息产业长远发展的政策举措,持续壮大本地龙头企业、吸引优质配套企业入石,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持续推动本地优势企业上质量上水平,对具有一定产业优势、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地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本地优势企业,不断加大扶植和推介力度,努力使本土优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实现带动作用,形成示范效应。积极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的不断完善,努力形成产业聚集,带动产业链的能级跃升。

2.引进民营龙头企业,助力产业升级。积极引进高精尖和细分领域的头雁企业,聚焦“强链补链延链”,优化配套生态,突破“卡点”、克服“难点”、打通“堵点”,推动产业发展。按照中央战略部署,紧跟科技创新发展步伐,积极发现和培育新兴龙头电子信息企业,制定招商引进政策。做好前期调研和准备,把有意在石家庄市发展、适合石家庄市条件、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企业请到7cc52aef9800977aa3c6b5f7e3f7daca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来。学习借鉴其他省会城市积极引进民营龙头企业的先进经验,加大政策扶持,做到筑巢引凤。充分引导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实现“葡萄串效应”,“引进一个、带出一串”,实现产业集聚抱团发展。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作为链主带动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发展作用,助推产业升级,形成良性循环,为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发展再上新台阶助力。

3.补齐产业短板,完善产业链条。表面处理环节和芯片流片环节的应用着重体现在集成电路产业和现代通信产业中高端电子元器件质量的提高上。在石家庄市电子信息产业中,目前上述两个环节是产业链的短板。针对石家庄市存在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弱项,积极开展专项招商政策研讨,将两个工艺环节的生产环境安全与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统筹考虑,做到安全高效地补齐产业链。对产业链短板的补充,可有效减少企业跨省运输等各项生产成本,从而形成和扩大相对价格优势,推动企业规模效益的提升;可有效提高石家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效率,提高整条产业链的完整性、协同性;可有效提升产业生态圈建设,实现产业链的整体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整体高质量发展。

4.协同高校院所,实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发动机,科技突破与产业创新离不开科研院所。因此,发挥好引导作用,与全国知名科研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持续开展合作交流,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是提高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之一。努力将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的成果落地落实,不断扩大带动效应。努力让与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联合成立的石家庄产业发展研究院早日形成可行性项目,生成新的发展高地和增长点。在共同打造校地互利共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院所的项目和技术,实现与高校电子信息产业高技术的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持续创新。

(二)着力打造人才高地,加快产业创新发展

1.利用产学研机构,推动人才培养。利用高等院校设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契机,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着力在石家庄市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开展一批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一代通信技术等适合石家庄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强与石家庄优质企业的对接合作。承办行业高端论坛活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产学研用多元一体的发展共同体。完善以新一代电子信息行业为基准的人才紧缺专业目录,探索产教融合、产研结合、校企联合、校地聚合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以职业学校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体系。探索“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以云计算、大数据及5G等新技术为核心进行新场景应用,实现共同发展、互补共赢。加快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构建“学业导师+企业导师+人工智能导师”互补的教学创新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2.积极引进高端核心人才,加速产业升级。人才是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创新人才引进渠道,在落实好石家庄出台的《青年友好型城市规划导则》《关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的若干措施(试行)》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成立人才发展集团,注重选拔高层次人才,积极支持企业引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打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奖励激励机制,推进人才融合发展。选派高精尖人才到世界学术界、商业界等前沿领域进行学习培训,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加强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升人才的国际视野和引领能力,增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能级。

3.大力培育“石家庄工匠”,梯度培养产业人才。开展梯度人才引进和培养策略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人员不足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突出矛盾,优化人才结构,确保产业链研发、生产等各环节人才配比合理。在电子信息产业,不仅需要科研人员、技术领军人才,还需要技术娴熟的“大国工匠”。石家庄市将4月27日设立为“石家庄工匠日”,连续两年共有200名“石家庄工匠”被选拔和认定[7-9]。进一步扩大“石家庄工匠”的影响范围,在广大企业的一线职工,特别是产业工人中,厚植“人人崇尚工匠,人人争当工匠,人人践行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发挥示范者、传授者、带动者、引领者作用。积极破解人才结构不匹配的难题,做好高技能人才供需预测和培养规划,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分类引进培养,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梯度化、专业化的人才政策,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持续强化技术人才培育,破解人才需求和人才资源供给不匹配的难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健康发展

1.提高对产业融合的治理效能。由发展改革、科技、工信等部门联合组建的电子信息产业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大扶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和落实力度,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大对新一代电子信息行业的扶持力度,突破部门之间的约束,探索设立行业或者企业“一对一”帮办联系机制,帮助企业实现减负增效。持续强化为企业服务的“店小二”意识,“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推进同一事项的规范化办理流程和“一企一策”相结合,打造针对新一代电子信息行业的“一网通办”服务创新,保持新一代电子信息行业政策的透明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2.提高对产业发展的引领能力。一是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持续发力,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做强做优电子信息产业特色优势企业。不断培育壮大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二是提高引领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围绕链主“龙头企业”和相关带动链属企业,出台完备产业链、强化供应链、着力补链强链延链的政策举措,加强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将优质企业落户石家庄市,还引导扩大石家庄优质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三是提高布局产业未来发展能力。有力应对全球电子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立足自身,保持特色,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快构建以电子信息产业安全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建设,抓住产业发展命脉,提前布局,占领先机,提升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力。

3.提高对产业金融需求的指导水平。充分利用国家第三批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的机遇,在主导产业和金融合作方面先行先试,积极引导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专属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为石家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量身定制特定金融模式,鼓励金融机构下沉至电子信息行业,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特征,打造特定金融产品,充分利用市级融资担保平台的增信作用,提高企业经营贷款的授信额度。引导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借助河北省《推动企业上市“蝶变计划”工作方案》等政策支持,推动在雄安股权交易所设立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行业板块,着力推动企业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直接融资,有效借助社会资本的聚集力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产业基金的杠杆作用,以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王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22-10-06(2).

[3]吴温.创新驱动 新“芯”向荣——石家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N]. 石家庄日报,2024-05-14(4).

[4]齐广君.以更大魄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五大产业集群 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N].石家庄日报,2024-05-07(1).

[5]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石家庄市新出台12条举措——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EB/OL].(2024-07-16)[2024-07-30].https://www.sjz.gov.cn/columns/8166f236-f8c8-4504-8077-98e9ec77c1e6/202407/16/92d623c6-4044-4ae0-a230-4b2f861306fa.html.

[6]黄志凌.经济恢复有待经济基础发生革命性突破[J].金融论坛,2015,20(4):15-25+58.

[7]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石家庄市将每年4月27日确定为“石家庄工匠日”[EB/OL].(2024-04-30)[2024-07-01].https://www.sjz.gov.cn/columns/39566659-053c-4991-9a27-cfef35bb30da/202404/30/1a1a43b9-487d-40a8-a7d7-122cf03b91ea.html.

[8]王静.100名优秀技能人才当选为“石家庄工匠”[N].石家庄日报,2024-04-28(1).

[9]赵晓华.首届“石家庄工匠”选拔工作启幕[N].燕赵晚报,2022-10-13(3).

责任编辑:王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