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类型实践与边界拓展

2024-10-03耿偲特

电影评介 2024年13期

【摘 要】 在电影工业美学指引下,为更好满足大众观影需求,需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为创作基础,尝试用新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真实感、诠释真实性,通过探索现实主义与电影工业美学的融合路径,生产、拓展新的“现实主义”空间。本文通过对电影工业美学与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的关联性进行解读,结合温暖现实主义、诗意现实主义和参与性现实主义等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生产类型,从场景拓展、类型拓展和功能拓展等视角探寻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 电影工业美学; 现实主义; 生产策略; 类型拓展; 功能拓展

从电影史角度看,现实主义题材一直是电影创作的主要类型,现实主义题材所强调的“真实”是本质的生活真实,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提出的“真实感”是对真实的心理体验,是感受上的真实,是对现实社会的再加工。“后电影”①时代,随着数字特效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冲击了传统的“影像本体论”②,也使电影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同构关系”出现了新变化。我国电影工业美学以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电影工业生产体系为基础,较大程度地平衡了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关系。面对新的电影创作生态,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通过利用电影工业美学的技术美学、创作流程标准化等优势,积极探寻电影生产的全新可能性,不断拓展现实主义表达的新空间。

一、脉络梳理:电影工业美学与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关联解读

(一)关于电影工业美学的解读

我国学者陈旭光在《电影工业美学研究》一书中对“电影工业美学”的概念进行研究,指出:“电影工业美学承认电影的本体与功能都是复杂多元的,是艺术与工业、产业的复合体,因此在电影生产中最大限度地平衡电影艺术性/商业性、体制性/作者性的关系,追求电影美学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1]。电影工业美学是立足我国电影创作的现实语境,通过以开放性、融合性理念来回应电影生产、理论研究等问题,进而构建面向电影创作全过程、全产业链的学术话语体系。电影工业美学不仅超越了现实主义的语言限制,赋予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新的视听奇观,也在标准化制作流程、制片人中心制等助力下,深刻洞察社会现实,突破固有的叙事范式,有效保障了电影作品的艺术品质。电影工业美学理论有效平衡了电影创作的艺术性、电影技术应用的工业性等要求,为当前电影艺术创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引。

(二)关于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的解读

经典现实主义理论认为电影与现实是一种“同构关系”,强调以“镜像”的方式来再现现实,认为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作品应该植根于现实,完全与现实相一致,一旦与现实不匹配,就会有“虚假”或者“脱离现实”的质疑声。“现实主义屏幕是一个简单的平面镜,很薄,很清楚,它力求自己完全透明、图像可以透过它,重现它们的现实。”[2]受此观念影响,早期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在创作过程中,往往舍弃艺术的创造力和自由性,更多选择了朴素、严谨的叙事方式。但是,随着大众“想象力消费”需求不断释放,传统的、狭隘的现实主义创作观,盲目追求“纪实再现”,忽略了“现实表现”,不仅无法为观众呈现更有吸引力的视听场景,也难以更好地再现“现实生活的本真”。

电影本身具有现实性,从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的“电影现实观”[3]到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Merleau-Ponty)提出的“电影并不需要被思考,它只要被感知”[4],现实主义实质上是一种电影艺术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艺术再现,不仅为电影创作提供鲜活素材,也拓宽了观众对现实社会的感知。事实上,“真实”是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的内核,“真实”既有反映现实的“影像真实”,也有基于电影创作技巧的情感真实、逻辑真实。电影《奇迹·笨小孩》(文牧野,2022)通过构建“成长叙事”的叙事结构,塑造与时代共同成长的平民英雄,不仅见证了追逐梦想的希望,也实现了理想导向、现实主义精神与社会关怀的有机融合。

(三)电影工业美学融入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的现实可能解读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是我国电影艺术的主流,也是大众关注的热点题材。在想象力消费语境下,传统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理念所呈现的叙事模式僵化、叙事内容缺少新意等问题不断凸显,不仅影响了观众对影片内容、叙事主题的认同,也难以有效回应大众的审美期待。因此,依托电影工业美学的应用优势,对现实元素进行艺术改造,杂糅客观现实与想象场景,既不过度依赖技术美学的视听奇观,也不影响观众对现实话题的积极、正向反思。将电影工业美学应用于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既是“理论扩容”的体现,也是想象力消费语境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类型创新的必然路径。在电影工业美学驱动下,电影影像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通过立足现实社会,利用数字技术将艺术想象与客观现实相结合,勾勒出“类现实”和“超现实”的场景空间,不仅赋予观众“亦真亦幻”的视听体验,也通过合理预演现实话题的可能走向,拓展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美学空间与想象世界。电影《白日焰火》(刁亦男,2014)以电影工业美学原则为创作基础,通过杂糅悬疑、警匪等多类型元素,在实现电影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有效平衡了商业性、现实性与“作者电影性”的关系,不仅使观众获得了刺激、期待等观赏体验,也实现了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二、生产类型:电影工业美学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融合叙事

现实世界为电影创作者们提供了一种较为浅显却也是本质的思路[5],从电影现象学角度看,电影艺术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对现实社会进行记录、揭示和还原,从而使观众从电影镜头中,发现生活场景,并探究其中所表达的现实意义。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包容性,能够在关照客观社会、揭示真实人性的同时,以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阐释类型创作的多种可能。在受众主导的消费语境下,现实主义通过与电影工业美学有机内嵌,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来呈现不同时空下的社会场景,杂糅不同叙事类型、艺术理念,以“现实+”融合叙事方式,形成了温暖现实主义、诗意现实主义和参与性现实主义等多种叙事风格,并在类型化创作进程中,实现对社会问题的有效关注。

(一)温暖现实主义与电影工业美学

当前,我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具有“故事都注重当下的社会境遇,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真切地刻画故事主人公在当下面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现实问题,使观众对其感同身受”。[6]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过程中,通过以温暖为叙事主基调,采用平民叙事策略、坚守人民立场,在直面社会问题的同时,强调用温暖结局来弥补现实社会带来的创伤,从而实现了真善美的温暖表达。电影《万里归途》(饶晓志,2022)以温暖现实主义为基调,通过对真实的“利比亚撤侨事件”进行改编,借助电影工业化的应用优势,不仅向观众生动还原紧张的撤侨场景,也塑造了充满人性的“外交官”群体形象。该片依托电影工业美学所呈现的真实感、创作标准化等优势,以温暖现实主义的视角讲述了“归家”“还乡”等主题,成功引发观众共情,实现了现实表达与商业属性和艺术价值的有机融合;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韩延,2020)通过采用温暖、治愈的叙事基调,以“诗化处理的方式”来讲述两个勇敢面对癌症的家庭,不仅表达了直面生活困境的态度,也更加精准、细腻地表达了悲喜交集的叙事主题。该片通过使用“细节描述”来代替现实冲突,以更加广泛、共情的方式来表达主题,使观众在面对现实问题的同时,能够得到有效补偿和精神治愈。

(二)诗意现实主义与电影工业美学

在电影工业美学指引下,浪漫诗意与现实主义实现有机融合,通过塑造充满诗意美学的现实空间,让观众在直面现实社会的同时,获得诗意化的精神体验。“电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存在。”[7]电影《十八洞村》(苗月,2017)通过对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进行艺术化重构,对湘西乡村生活场景进行艺术升华,不仅营造了充满诗意的想象空间,也通过展示真实的农村景象,讲述鲜活的脱贫故事,诠释了“扶贫重在扶志”的主题。与传统同类型题材相比,该片塑造了“世外桃源般”的乡村世界,通过彰显虚实相生的诗意美学品格,以温情敦厚的叙事诗方式直面真实矛盾和现实问题,生动再现了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电影《后来的我们》(刘若英,2018)以“北漂青年”为叙事对象,不仅再现了真实的北漂经历,也通过将青春类型叙事与现实主义相融合,使观众对具体时代下的“青春文化”形成清晰、直观的认识。该片既没有夸大现实苦难,也没有回避现实生活的艰辛,通过巧妙使用黑白影像与彩色影像相对比的“戏中戏”方式,讲述了充满现实感的青春故事,通过对方小晓将仅剩下的半碗方便面留给心爱的人等细节描述,以细腻触角生动描述了“北漂生活”的现实意义。

(三)参与性现实主义与电影工业美学

参与性现实主义电影通过将社会参与理论融入现实主义叙事,借助电影媒介来唤醒大众责任担当,并推动相关社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艺术中的现实主义,是人参与人的持续创造的意识,即自由的最高形式。”[8]当前,大众获得了参与电影传播的机会,以创造的方式来感知艺术真实,实现“将主观感受与他人相互印证,从而转变为外在‘客观’认识的过程”[9]。在电影工业美学语境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通过借助技术元素、浪漫要素和想象力美学对现实进行观察、思考,构建了开放对话、情感交互的叙事语境,形成了“参与性现实主义”叙事风格。电影《我不是药神》(文牧野,2018)以“类型创作”理念为基础,以现实美学为创作底色,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流程,通过将悲喜剧叙事相融合,彰显了强烈的现实关怀,也以温情的、完整的情感架构讲述了充满社会意义的现实话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助推药品监管、社会救助和医疗制度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电影《第二十条》(张艺谋,2024)通过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将现实生活中见义勇为、校园欺凌、正当防卫等三个不同类型的案件进行演绎,不仅传播了法律知识,传递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也弘扬了正当防卫和见义勇为精神,传递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三、多元拓展:电影工业美学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意义延伸

1996年,我国电影理论家邵牧君提出:“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10]电影艺术创作具有复杂、系统等特征,通过将“电影工业美学”作为一种创作理论,立足工业标准优势,自觉将其与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叙事相融合,实现了美学价值与大众“想象力消费”需求的有机融合。基于此,在电影工业美学驱动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通过坚守本真审美的创作立场,充分借助技术美学塑造“真实感”体验的应用优势,积极突破电影空间与现实生活的融合边界,不断拓宽现实主义的表达空间,实现了叙事内容、创作类型和现实意义的全面拓展。

(一)视听升级,场景拓展

传统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观过度强调“现实性”,容易陷入“电影就是现实”的创作误区。“拟真也可译为模拟、仿真,这首先是对本真东西的仿造,但从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语境来说,拟真是从模型出发的复制,这是真实世界的消失。”[11]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创作离不开艺术虚构和假定想象。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过程中,合理的虚构与技术应用,不仅实现了现实场景、真实话题的影像转码,塑造了充满感染力的视听场景,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了影片的叙事主题。当前,数字技术的全面介入,改变了电影的“作品本体形态”,带来了具有“虚幻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的数字虚拟美学特征。[12]在新的消费语境下,视听场景单一的电影作品很难吸引观众。通过利用AIGC、VR、CG等数字制作技术,不仅赋予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作品更多创意场景,也通过创新表达,增强了场景代入感。电影《被光抓走的人》(董润年,2019)巧妙借助“软科幻叙事”来讲述爱情、婚姻等现实话题,通过融入新的技术环境和审美语境,利用新的叙事语言、更加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来讲述社会话题,在创新审美表达方式的同时,更深入地探讨了“现代人的情感”话题。该片通过借助技术美学、工业化流程的应用优势,尊重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叙事品格与艺术要求,巧妙利用虚拟的“光”来探讨现实社会中的情感话题,推动现实主义的叙事空间从“影像现实”“情感现实”延伸到“虚拟现实”。

(二)风格杂糅,类型拓展

面对受众主导的新语境,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要在遵循电影工业美学创作原则的同时,通过聚焦现代叙事语境,注入现实主义元素,讲述充满现实感的故事内容,不仅讲述观众直面的现实问题,也通过杂糅多种类型,讲述观众渴望观看到的现实故事,从而使观众产生强烈的、直观的情感共鸣。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薛晓路,2013)以电影工业美学的“制片人中心制”理念为基础,通过将浪漫、喜剧等元素融入爱情叙事类型,重点对相关社会话题进行反思,实现了价值观、艺术性与商业性的有机平衡。电影《受益人》(申奥,2019)通过以探索真实人性为创作基础,利用新的摄影造型手段对电影风格进行再生产,以朦胧的混杂感进一步强化了叙事主题,完成了对社会问题的隐喻评判。该片通过将荒诞、喜剧和悬疑等多类型元素相拼接,淡化导演的个人化风格,发挥“制片人中心制”的应用优势,实现了工业化与艺术性的有机融合。

(三)现实内核,功能拓展

在电影工业美学助力下,我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进入新的创作境界。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中,通过以现实主义精神为叙事内核,聚焦受众新的审美取向,在审视现实、观照普通人的同时,利用电影工业美学的技术优势,重现叙事场景,不仅最大程度地真实还原了“现实场景”,也拓展了电影艺术记录现实和再现现实的功能。[13]“过去一切艺术的目的都是真实,即使它说的是一种更高的真实,一种本质的真实或一种梦幻与象征的真实。”[14]因此,利用电影工业美学讲述现实故事,不仅抓住了电影本体,也在回归现实中,彰显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和票房号召力。关注现实、释放真实情感,是我国电影工业美学始终保持生命力的关键,也是我国本土化电影理论的重要担当之一。电影《中国机长》(刘伟强,2019)通过以现实题材“5·14川航航班备降成都事件”为叙事内核,利用电影工业美学的规范化、流程化及协同化等创作优势,积极推动视听形式与现实内核相融合,在增强电影观赏性的同时,弘扬和传播了民航机组的精神品格、敬业精神;电影《珠峰队长》(吴曦,2022)充分契合受众的想象力审美需求,通过采用手持摄影与无人机拍摄相融合的叙事手法,为观众呈现了具有“沉浸感”的登山场景。该片通过表达登山者的团队精神、攀登精神,成功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从而更好体会电影作品表达的丰富主题,并对攀登珠峰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四)引入“假定性”,拓展叙事空间

我国学者李立通过将“电影工业美学”作为整体概念,将其细分为:“重工业美学、中度工业美学、轻度工业美学。”[15]电影工业美学的出现与应用,既是电影创作流程规范化、创作技术数字化的体现,也是对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进行“全面解放”的优势。在数字技术时代,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以优质、真实的故事内容为叙事核心,借助电影工业美学的规范流程、技术优势,不仅更加生动地呈现大时代背景下人物命运的变迁,也实现了艺术性、市场性与工业化美学的有机融合。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通过引入“假定性”,以新的“寓言式”电影形式,介入叙事现实,从更加宏大的视角来解读现实。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宁浩,2019)立足中度工业美学,以“寓言”的方式,将现实社会与想象世界相融合,为讲述社会话题、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搭建了虚拟的寓言空间。该片所诠释、表达的真实是对现实社会人性、生活方式和职业危机等现实问题的真实表达,通过利用电影工业美学的创作优势,采取现实主义态度,设计了大量“错位”的戏剧情境,更好地平衡了“影像真实”与逻辑真实、情感真实,在增强影片视听观赏性、吸引力的同时,实现了对真实问题和现实主题的深刻思考。

结语

电影工业美学作为一种前沿性、发展性理论,其中容纳了大众审美期待、电影技术美学和规范制作流程等多种要素,不仅是我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无法回避的前置语境,也为电影回归逻辑真实、情感真实提供了新的空间。在电影工业美学指引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要求必须尊重客观现实,通过将视角、焦点对准社会现实,尊重个体生命,塑造具有代表性、典型化的人物群像,关注现实生活,在平衡电影工业流程、大众审美需求和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要求的同时,不断拓展电影艺术与现实社会的关联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旭光.电影工业美学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21:10-13.

[2][美]丹缅·格兰特,[美]莉莲·弗斯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艺术历程的追踪[M].郑鸣放,邵小红,朱敬才,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39.

[3]王文斌.现象学现实主义——再论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现实观[ 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110-117.

[4][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电影与新心理学[M].方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25.

[5]杨秀丽.“诗性何为?”:电影工业美学视域下国产电影的诗意建构[ J ].电影评介,2022(13):23-26.

[6]王祎.近年来中国新时代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张力研究[ J ].电影评介,2023(20):22-26.

[7][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滏,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78.

[8][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M].吴岳添,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176.

[9]许苗苗.两种穿越的讲法:跨次元现实与新媒介时代的现实主义[ J ].南京社会科学,2023(07):133-141.

[10]邵牧君.电影首先是一门工业,其次才是一门艺术[ J ].电影艺术,1996(02):4-5,15.

[11]仰海峰.超真实、拟真与内爆——后期鲍德里亚思想中的三个重要概念[ J ].江苏社会科学,2011(04):14-21.

[12]陈旭光,张明浩.走向一种数字技术时代的电影接受新美学——论新媒介新技术下电影观影体验的新变[ J ].艺术百家,2021(06):105-113.

[13]任艳.虚拟美学视域下关于电影现实主义的理论思考[ J ].艺术探索,2019(02):108-113.

[14][美]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M].丁泓,余徽,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216.

[15]李立,彭静宜.再历史:对电影工业美学的知识考古及其理论反思[ 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