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多元化视频供给突破传播“梗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2024-10-02周锐

对外传播 2024年9期

【内容提要】要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必须下力气、出实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社交媒体发展带来的内容生产主体多元化和信息传输形态视频化的趋势下,通过在国际传播中推动多元化视频的供给,可以助推海外受众与中国建立广泛的时空连接,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实现认知重塑,从而突破渠道、语言、偏见等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梗阻”,为我国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国际形象提供助力。

【关键词】时空连接 情感共鸣 认知重塑 话语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①

本文基于问题导向,深入思考当下我国提高国际话语权所面临的“梗阻”,提出推动多元化视频的供给在国际舆论场创造出大批量、高质量观察中国的窗口,为提升中国话语的能见度和中国叙事的说服力作出新贡献。

一、提升国际话语权须打破两大“梗阻”

有效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所见”的实现,通过有效的内容供给让国际社会、海外受众能接触到更多真实、立体、全面讲述中国的信息;另一方面是“所感”的竞争,推动海外受众在面对来自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目标的叙事时,依旧能对中国形成可信、可爱、可敬的认知。前者涉及信息能见度的比拼,后者则事关叙事说服力的竞争。在国际舆论场,中国之所以在一段时期里面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信息能见度和叙事说服力的提升上均面临“梗阻”。

在信息能见度方面,美西方媒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居于垄断性地位。近年来,我国媒体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量面向海外推出的新闻产品打破了美西方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对涉华信息供给的垄断,为海外民众观察、了解中国提供了新选择。但和美西方媒体相比,由中国媒体通过国际传播所构造的观察中国的新窗口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用户覆盖范围上都还有明显的差距。

在叙事说服力方面,面对语言障碍、文化区隔以及自身传播能力不足,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尚未构建起具备竞争力的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在西方政客、媒体长期抹黑影响下,一些海外民众对于中国媒体形成了牢固的偏见,认为通过中国媒体新闻报道这一窗口中所看到的,不是客观讲述中国故事的信息,而是精心安排设计的“政治宣传”。

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中国媒体也依旧是部分西方政客、媒体攻击的重点。通过对中国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的账号做特殊标注、降低中国媒体发布内容在信息分发中的权重等手段,把歧视性的标签和中国媒体的主体身份绑定起来,并固化于平台的架构与算法的程序之中,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媒体打破“梗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难度。

二、多元化视频供给为国际传播突围创造新机遇

面对美西方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的优势地位及其对中国媒体的围堵和打压,一方面要迎难而上,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另一方面,也要把握社交媒体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并从中找到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新突破口。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介使用是受众实现信息获取的前提。在这种以媒体机构为主要渠道和关键节点的信息传输格局下,要打破美西方媒体垄断为海外民众提供更多观察中国的窗口,可行的路径就是培育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媒体并推动中国媒体争取更大的国际影响力。这也意味着,西方国家只要盯紧数量相对有限的中国媒体,降低其信息能见度、弱化其话语竞争力,就能够把中国面向海外的信息供给与海外民众的信息需求隔离开来,使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面临“卡嗓子”的困境。

社交媒体的发展,让海外舆论场出现了多方面新变化。内容生产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下,机构媒体不再是内容供给的垄断者,媒体使用也不再是信息获取的前提条件。这意味着,发布于社交平台上的每一个和中国相关的内容产品,都能够发挥和媒体类似的作用,成为海外民众观察中国的“微窗口”。尤其是面对美西方媒体针对中国国际传播的“卡嗓子”,分散化、碎片化、海量化的“微窗口”群能够形成多点突破的态势。与此同时,随着优兔(YouTube)、抖音国际版(TikTok)等视频平台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民众开始习惯于通过视频类的产品获取信息。相较于文字类的产品,视频能更好跨越语言和文化阻隔,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中国的真实样貌。“眼见为实”的心理预设也让海外民众在观看这些视频时,能更好实现认知的重塑,从而扭转他们基于美西方媒体报道的歪曲和抹黑所形成的对中国的偏见。

要利用好内容生产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以及内容传播形式视频化的新趋势,就需要兼顾多元化和视频化的特点,在中国国际传播中全力推动多元化视频的供给。

多元化视频供给并非是多元化内容生产主体与视频产品的简单叠加,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并具备三方面的内涵。首先是视频生产者的多元化,其中既包括传统的机构媒体,也包括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个体和机构用户,既包含参与国际传播的国内人士,也要把关注中国的海外民众纳入其中;其次是视频类别的多元化,从新闻报道到纪录片拍摄、从直播到短视频分享、从专业影视作品到个体演绎短剧,各类视频产品都可以在国际传播中起到独特作用;第三是视频呈现景象的多元化,从重大新闻事件到民众日常生活、从基础设施建设到自然风光呈现,只要是有利于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内容,都是多元化视频聚焦的对象。

通过推动多元化视频供给,有望打破既有“梗阻”,推动中国话语能见度和中国叙事说服力同步提升,为中国国际传播打开新的突破口。

首先,推动多元化视频供给可以基于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为海外民众提供高密度、高强度的观察中国的窗口群。在传统媒体时代,海外民众观察中国的窗口主要由媒体的新闻报道构成。美西方媒体在这一体系中占据优势地位。但从整体来看,受内容生产成本、版面时段分配等因素制约,无论是观察中国窗口的总量还是单一窗口所能呈现的中国的景象都是相对有限的。社交媒体时代,通过推动多元化视频供给,为海外民众所提供的观察中国的窗口的能力也将大幅提升。一方面窗口的总量将出现指数型的增长,从而让国际舆论场中真实立体全面中国这一画像的内涵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单一窗口的信息强度也得到提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熟,海外民众不仅能够通过视频所构造的窗口,以延时的方式看到和中国相关的影像,还可以借助越来越普遍的直播、连线,与中国民众实现时空共享。这种时空共享能创造沉浸式的体验,让海外民众更深度了解中国。

其次,推动多元化视频供给能够对冲抹黑、消解偏见,提升中国叙事的说服力。在传统媒体时代,美西方媒体垄断了观察中国的窗口,并在对华报道中,通过能见度的控制,获得了解释权的领先。在缺乏更多信息来进行对比、印证的情况下,民众很难在信息使用过程中,察觉到那些扭曲事实、颠倒价值的“文字游戏”。而多元化视频供给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改变叙事说服力的竞争逻辑: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在媒体与媒体之间所展开的“听你说”还是“听我说”的比拼,多元视频供给所创造出的密集的眼见为实的窗口,让海外民众有机会从被动接受、有限选择的信息茧房中走出,通过“自己看”“自己想”的自主观察形成自主感受、进行自主判断。此时,叙事竞争便不只是在媒体间展开,受众会根据自身的观察,思考“谁说了什么”和“我该信任谁”;另一方面,多元化视频供给体系的建立,也能够大幅压缩美西方媒体抹黑中国的操作空间。以视频直播为例,对于一些重大的新闻,虽然美西方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依然是更有竞争力的内容供给者,但是当中国通过视频直播以零时差的方式对相关新闻事件进行完整的呈现,就可以内容供给上占据先机,大幅压缩后续报道恶意剪辑、颠倒黑白的空间。

三、推动多元化视频供给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路径探析

以多元化视频供给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整体效能,需要积极主动作为,通过培育多元的内容生产主体、厚植能引发情感共鸣的内容资源以及运用各类视频技术手段,来回答“谁来做”“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

(一)培育多元化的视频内容生产主体

推动多元化视频供给的内在要求,是以海量的视频供给,创造多元观察中国的窗口,大幅提升中国话语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能见度,提升中国叙事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在视频的供给侧,官方媒体、政府部门、高校智库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只靠机构化的内容生产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实现多元化视频供给的要求,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个体参与其中。要实现这一目标,既要理顺规则体系、市场机制,鼓励国内民众投身国际传播之中,同时也要不断创造便利、提供激励,为海外民众、机构以中国为主题的视频生产创造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元化的视频生产主体中,海外民众的参与至关重要。一方面,他们的视频生产在起点上就已经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他们“非中国人”的身份,能够实现叙事视角的切换,以“显著反例”的角色在修正对华偏见中发挥关键作用。以近期舆论场中围绕着中国社会安全的讨论为例,面对外媒的抹黑,大量的海外博主来到中国,亲身体验、以多视角多渠道呈现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细节,并选择将修正偏见、认知重塑作为视频传播的最大卖点。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截至2024年7月6日,抖音国际版(TikTok)平台数据显示,话题“#chinatravel”“#chinatrip”的视频作品分别有4.1万个和1.3万个,“#chinatravel”话题已达1.9亿次播放。《中国新闻周刊》追踪了21位粉丝数超过1万的优兔博主。截至2024年7月4日,他们在近4个月发表了总计168个以“中国旅游”(China Travel)为主题的长视频内容。168个视频中,有24个视频完全以美食为主题,12个完全以高铁、火车乘坐体验为主题,有3个视频就逛超市活动拍摄了整集。很多博主直接在标题、导语和视频开头强调实际旅行观察与西方刻板印象间的不同,例如“我们震惊地抵达中国,一切都是谎言”“他们不想让你看到的中国新疆”“西方媒体就中国的安全问题撒谎了?” 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中国在入境管理上为内容生产提供的便利。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2024年上半年,通过免签入境的外国人总计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倍。其中,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被网友称为背后的“顶级阳谋”,成了社交媒体上最火爆的“流量密码”。②

(二)挖掘能引发情感共鸣的国际传播资源

多元化视频供给虽能大幅提升国际传播的信息容量,但相较于国际传播需求,现有的内容生产能力依然是稀缺资源。要做好国际传播,必须对这些生产能力进行优化配置,聚焦于在国际传播之中能发挥作用的素材。

能否在跨文化的传播中引发情感共鸣是国际传播中判断“做不做”的重要标准之一。所谓共情(empathy),是指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做出利他主义的行动。③共情强调的是站在他人立场上,通过有意识的换位思考,来理解别人的思考和感受。而不是推己及人,即站在自己视角看人看物,以自己的感受和经验为标准来判断并据此决定行动的方向。④因此,要立足于情感共鸣,选择具备世界性、永久性、共享性的话题,聚焦生活关联性共通之处,更容易激发共情、扩大交往,继而实现“他者”的共情回应与行动反馈。

例如,有研究者对优兔平台排名前100名的中国频道进行梳理,发现用户规模排名前三的均为中华美食。美食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载体,观者仅通过食材准备、烹饪等简单的镜头语言便能掌握短视频的主要内容⑤,继而引发共情;此外,环保也是一个容易引发情感共鸣的领域。相较于略显枯燥的数据罗列和专家陈述,视频产品所呈现的现场画面更能让人们理解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巨大决心和巨大成就。“云南大象迁徙事件”就是一个代表性案例。中国云南一群亚洲象走出保护区一路北上,吸引了多国媒体与民众的目光。除了迁徙的象群,对该事件作出高效专业部署的中国政府、对象群包容友好的中国民众以及沿途秀美的自然风光也被海外民众所看到并点赞。

从“所见”的角度来看,象群以及政府、民众的表现以及当地环境的状态之所以能够被“看见”,是因为在大象迁徙的过程中,来自于中国媒体、应急部门、沿途民众多元化的视频供给,为海外民众创造了大量观察该事件的窗口;从“所感”的角度来说,各国民众对大象的兴趣之所以能转化为对中国的赞誉,是因为自然鲜活、幽默风趣的“大象家族云游记”故事,成为海外民众对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环境保护成就作出判断的象征性符号。而分析这一案例需要解答的另一个问题是,各国民众为何对这群迁徙的大象感兴趣?在诸多解释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原因,是在面对野生大象的迁徙时,全球民众达成了默契一致的共通情感,这是人类希望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真反应。⑥

(三)不断升级技术工具箱丰富视频产品的种类

多元化视频供给的实现,要求我们持续从技术的进步中获取力量,提升海外民众对中国进行观察的深度与质量。

在各类视频技术中,要充分发挥短视频的作用。从生产成本看,短视频制作的成本相较于长视频明显降低,当视频生产的成本不再是民众采集、发布内容产品的障碍,大规模、多元化、多种类的视频供给就成为可能,以此推动中外民众能够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实现情感的联通和共鸣;从传播效果来看,短视频可在任何移动场景与碎片化时段内生产与传播。地铁、餐厅、景点、办公室等日常场景成为短视频生产与传播的地点,从而展开以生活奇观为吸睛点的短视频创作。⑦

其次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ity,VR)、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 MR)等技术使用。伴随着技术的成熟,多元化视频供给所构造的观察中国“微窗口”的质感也不断提升,海外民众不仅可以实现视觉的延伸,看到中国的真实情况,还可以让更多感官跨越时空的距离,从而让自身沉浸于中国经济社会之中,深度体验中国发展脉搏。

除了这些热技术和新技术,传统媒体广泛使用并在新媒体平台呈现出个体化、分散化的视频直播,也是我们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有效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重大事件的新闻直播、个体之间的实时连线、以及依靠传感器所提供的不间断的信号,都让海外民众可以实时、连续、完整的获得中国相关的信息。越来越多的实时共享,一方面展现了中国开放的姿态,另一方面,直播也能够成为参照物,映射出其他内容生产者对中国相关新闻的恶意剪裁。在海外视频平台许多抹黑中国的新闻报道的留言区,一些网友前往留言,提供一个该新闻的直播页面或者是长视频链接,并以此作为证据指责新闻发布者的不专业,并呼吁看到这则新闻的受众,直接观看完整的视频资料,从而了解该媒体如何颠倒黑白,从而实现正向舆论引导。

周锐系《中国新闻周刊》常务副总编辑、博士

「注释」

①《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新华网,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721/cec09ea2bde840dfb99331c48a b5523a/c.html,2024年7月21日。

②王诗涵:《144小时免签:如何掀起China Travel旋风》《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第26期,第23-24页。

③[美]亚瑟·乔位米卡利:《共情力:你压力大是因为没有共情能力》(耿沫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第3页。

④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5期,第73页。

⑤李鲤、石琪隆:《从影像触达到文化认同: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的情感互动机制——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传媒观察》2023年第6期,第101页。

⑥王玲宁、李靓:《“云南大象迁徙”事件对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启示》,《传媒》2021第11期,第33页。

⑦李淼:《数字“新视界”:移动短视频的社交化生产与融媒传播》,《中国编辑》2019年第3期,第111页。

责编:霍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