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空经典理论的古今交融:数字变革与跨文化传播新路径的探究

2024-10-02张铮袁寿悦

对外传播 2024年9期

【内容提要】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变革时代的浪潮席卷,跨文化传播之父爱德华·霍尔关于时间和空间的非语言传播思想在新时代正经历着根本性的重构。数字创新使跨文化传播模式从传统的单一线性传播向多元化交互式传播演进,实现了时间长河中历史记忆与现代技术的相互融合、共同演进;数字技术促成了现实与虚拟的深度结合,从而重新定义了立体空间中的主动性与建构性概念。在数字变革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在时间维度上呼唤着时间敏感性的传播策略,而在空间维度上则需采取文化差异性的智慧之道。

【关键词】数字变革 跨文化传播 爱德华·霍尔 新路径

在全球化背景下,时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日益显著。每种文化均在特定的时空坐标中演化,赋予其独特个性和深层意义。跨文化传播奠基人爱德华·霍尔关于非语言传播中时空的经典研究,在新时代正经历根本性重构。在跨文化传播中,时空不仅为信息传递提供场景和背景,更深刻影响信息的编码、解码及接收方式,已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关键要素。时空变迁常引发文化转型与重构,进而影响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和深度。学术上,时间和空间被视为跨文化传播的语境参数:时间关联传播活动的节奏、顺序,影响信息时效性和受众期待;空间则涉及传播场景、范围及文化符号的地域解读。敏锐把握和灵活运用时空,是确保信息有效传递和文化意义准确解读的关键。因此,深入探究数字变革时代跨文化传播中时间和空间的底层逻辑,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为跨文化传播活动提供理论支撑、实践指导和路径优化。

一、古今时空理论的承续与对话:传播学视域下的跨时代思辨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提出了“用时间去消灭空间”的经济学命题。①该命题与新闻传播学拥有着相通的理论资源和哲学内涵。数字变革所孕育的科技进步助力人类利用媒介缩短信息传播距离并减少传播时间。这并非单纯追求时间压缩,而是在强调时间效率的同时,兼顾时间的社会历史内涵及空间在社会互动中的关键作用,旨在通过时间优化实现空间效能的最大化。技术决定论的奠基人哈罗德·英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将媒介分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和偏向空间的媒介,强调了时空媒介在社会稳定、文化传承和政治形态的重要作用。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将传播观念分为“传递观”和“仪式观”,传递观强调信息在空间层面的扩展,而仪式观则强调传播在时间维度上对社会的连接与维系功能。英国学者戴维·莫利指出,电视最具影响力的方面在于媒介即时性所引发的时间和距离概念的变化。②这些对传播定义的重新阐释不仅挑战了传统的时空观念,更为我们理解文化传播中的文化维系与交流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于1959年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中首次阐明了“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框架,尤其是他对于非语言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的关注对后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时间观念的探讨中,霍尔将时间划分为两大类文化体系:一类秉持单向性时间观,另一类则持有多向性时间观。单向性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单向线性的、可切割的资源,它强调时间的可量化和价值属性。在此观念下,人们追求在特定时间段内专注完成单一任务的高效性,注重任务完成度和结果成效,而相对弱化人际关系维护。③而多向性时间观念下,时间被赋予了更大的灵活性与包容性,人们习惯于在同一时段内处理多项事务,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建立远比严格的时间管理更为重要。

在空间观念的探讨中,霍尔通过对动物行为学的深入研究,从而探索并理解人类行为模式,并提出人类同样拥有界定自我空间的边界概念。④在霍尔的观点中,人类对空间的这种认知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深受文化背景的塑造与影响。⑤他强调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所感知和需要的个人空间范围会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这反映了文化多样性在个人空间认知上的深刻烙印。霍尔根据空间的灵活性和功能性,将其划分为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以及不固定空间;⑥考虑到非固定空间的使用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霍尔进一步根据不同文化对非固定空间的感知,将文化区分为“接触文化”和“非接触文化”。⑦

霍尔关于不同时间观和空间观的传播实践研究,为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认同的达成提供了一个重要维度。霍尔的时空观,虽然在其提出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深远影响,但在当今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语境下,其某些观点稍显局限,需要顺应数字时代的特征推动新的发展。首先,关于时间观念,霍尔的理论主要构建于线性时间的传统理解之上,即时间被视作一种持续、稳定且线性的流动。然而,在数字革命的影响下,时间的传统线性结构已被打破。数字化技术,如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允许我们实时分析和预测未来趋势,从而使时间的概念从单纯的线性流动转变为一个可塑的、多维度的构造;其次,数字技术允许信息在任意时间点被记录、传输和接收,这种异步性对霍尔强调的“时间的即时性”提出了挑战。实时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即时交流成为可能;同时,这种交流方式允许信息在发送和接收之间存在时间差,从而打破了霍尔所强调的同步性。异步交流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时间上的错位和延迟,这对传统的时空观念产生了冲击。

在空间观念上,霍尔侧重于物理空间的解读,但在数字化时代,虚拟空间已成为人们社交、工作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数字平台运用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空间体验,其中物理和虚拟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种空间的融合与扩展,显然超出了霍尔传统空间观的范畴,单纯对于空间距离的划分也不适用于数字时代的新特征。并且在数字时代,空间距离变得更加动态和灵活,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交流的距离,如在社交媒体上选择公开或私密聊天、在视频会议中调整摄像头的远近等。这种动态性使得霍尔的空间距离分类显得过于静态和刻板。

爱德华·霍尔的时空观在跨文化传播学中贡献卓著,但学术理论的生命力源自其与时俱进的能力。随着数字技术革命的浪潮,我们已迈入跨文化传播的新纪元。在此背景下,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正经历根本性重构,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现象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多维性与复杂性。

二、数字变革浪潮下的跨文化传播:时空重构与新实践探索

爱德华·霍尔在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文化领域发展了“延伸”概念,认为文化本身即是人的延伸,文化是人和环境相互塑造的产物,塑造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⑧从而延伸了个体的技能、知识和行为。数字变革时代,这种延伸以更广阔的广度和深度展现,模糊了时间界限,跨越了物理空间限制,使文化从传播到传承,实现空间维度向时间维度的延伸,⑨使跨文化传播的时空组合实践变得更加复杂而多元。

(一)数字创新从单一到多元:时间长河融合过去式与现在时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浪潮交织的背景下,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的中国文化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⑩中华传统文化长期依赖书籍、绘画、戏曲等传统媒介,内容聚焦于历史典故、哲学思想、艺术成就等严肃领域,传播范围有限且形式单一,主要以平铺直叙、说教式传播为主。这种单一模式虽能保证文化纯正性,但在现代社会中传播效率和影响力受限。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文化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创新打破了传统媒介界限,通过多元化表现形式和互动体验,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与活力,让经典人物以新文化形式和状态呈现,实现了文化内容与产品的再创造,完成了从过去式到现在时的无缝衔接。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国漫作品在文化产业中备受瞩目,其内容与主题不仅跨越时间长河,还在文化传播层面巧妙融合霍尔理论中的时间感知差异,展现跨文化传播中时间观的多元重构。单向性时间观强调时间的线性流动与不可逆性,在国漫全球化传播中被赋予新生命。《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至《长安三万里》与《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每部作品均深度挖掘并现代诠释传统文化,通过数字技术将古老故事以生动、直观方式呈现给全球观众,实现时间维度上的回溯与前行并存。这种创造性利用不仅让观众感受历史厚重,也激发对未来无限遐想。同时,多向性时间观强调时间的多元性与相对性,在数字时代跨文化传播中尤为显著。《封神》系列影片融合人工智能、动作捕捉及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11打破传统叙事时间框架,构建包含古代神话元素与现代审美视角的时间场域。这种多向性处理使观众能超越时间限制,多角度体验和理解故事,增强文化共鸣与交流深度。影片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彻底颠覆时间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古代神话世界,体验时间流动与变迁。这种技术革新既满足观众对新奇体验的追求,也进一步模糊单向性与多向性时间界限,使文化传播在时间维度上更加灵活多变。在全球化新阶段,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已发生转变,不再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单向文化霸权,而应当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共享、共进的全新人类知识传播体系。12

数字创新的介入促进了文化产业内部的多元融合,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角和实践空间。它推动了文化传播模式从传统的单一线性传播向多元化交互式传播的转型。这一转型,不仅体现了数字技术对文化传播方式的革命性改变,也揭示了时间长河中历史记忆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共同演进的深层次逻辑。

(二)数字技术从现实到虚拟:立体空间定义主动性与建构性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正逐步塑造一个全新的多维度文化生态。这一融合变革了文化输出形态,并展现了数字技术如何打破传统,为跨文化传播创造新的实践空间。全球化语境如同复杂网络,重新编织了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的经纬,重塑了空间边界与实践。数字平台通过精心策划展现策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定位受众,同时敏锐捕捉外界反应,可以实现文化的精准传播与有效对话。同时,我们应秉持开放包容心态,主动跨越文化鸿沟,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寻求与全球不同文化背景者建立连接,促进深层次理解与共鸣。主动性与建构性跨文化传播实践的核心在于主动建构与关系维护,要求我们勇于成为文化交流的发起者与推动者,利用数字技术传播中华文化,并通过持续对话、合作与共创,构建基于相互尊重、理解和欣赏的文化共同体,实现中华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和谐共生与繁荣发展。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积极推动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2023年9月9日在西安召开的“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宣布启动“文化数字丝绸之路”平台。该平台以中国香港为起点,经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至法国巴黎,构建数字文化交流走廊,13旨在开展版权及艺术品交易,推动中华文化国际化,利用区块链、5G、元宇宙等前沿技术,使文化交流跨越空间界限。平台实现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融合,无论西安古城墙还是中亚古城,均以高清影像与3D模型呈现,提供即时沉浸的文化体验。线上构建无界博物馆,实现博物馆数字明信片的上链并赋予独特编码和交易属性14,满足传统纪念与收藏需求,同时融入数字时代记忆与分享功能。线下设立文化中心与虚拟现实体验馆,打破物理限制,观众穿戴VR设备即可体验“身体虽未至,心已远行”的文化之旅。平台鼓励双向文化流动与对话,摒弃单向文化输出旧模式,促进资源共享与智慧碰撞,通过线上研讨会与文化交流活动,构建多维度多空间文化交流生态体系。观众与文化的距离被无限拉近,情感共鸣与认知深化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实现,文化传播成为全空间感官盛宴,深刻诠释“身体的回归”在心灵层面的意义。

数字技术凭借独特优势,突破了时空限制,创新了时空组合形式,使文化元素得以迅速广泛传播至全球,降低了文化折扣,实现了文化共鸣。数字技术的创新与数字平台的构建,提供了更高级别的互动体验和深度情感连接,强化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受众之间的共鸣,体现了数字技术与人文情怀的深度融合,重新实践了跨文化传播的时空组合。

三、数字化转型中跨文化传播的时空转向:新路径的开拓与理论构建

(一)数字纪元下的时序重塑:时间敏感性传播的新探索

在全球化浪潮下,跨文化传播已成为搭建不同文明间桥梁、促进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关键途径。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加快了全球信息的流通速度,革新了人类对时间的认知与运用。数字时代下,时间摆脱了传统线性划分的束缚,变得既可即时触碰未来,又能通过数字化手段让过往恒久留存,随时回溯。这一变革凸显了不同文化间时间观念的多样性,也为跨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挑战。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写道:“时间会说话,而且说得比言语更加明白。由于它不大受人有意的操控,所以它不像有声语言那样受到扭曲。”15这深刻揭示了时间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核心作用与不可替代性。实际上,时间普遍被认为是客观的存在,却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主观色彩与象征意义。例如,美国文化中的时间观偏向于单向性、前瞻性与效率至上,而伊朗文化则展现出对过去的深厚依恋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包容。16霍尔进一步指出,跨文化冲突与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议题之一,东西方在时间取向上的根本差异便是例证:东方文化倾向于回顾过去,而西方文化则倾向于展望未来。17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为实现真正的跨文化沟通与合作,我们需深入探究并尊重不同文化间的时间观念差异,以更加敏感与包容的态度倾听与对话,于时间维度寻求共鸣,共筑和谐的世界文化交流图景。时间观念常与特定文化背景紧密相连,构成文化认同的重要部分。数字时代,这种文化标识更为显著,人们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和分享自身的时间观念与生活方式,更易接触并理解不同文化中的时间观念及其背后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数字技术加剧了时间观念的冲突与融合,要求人们更灵活地理解和处理。

深入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中的时间观念,可为跨文化传播开辟更宽广、深入的路径。在此过程中,应采用时间敏感性传播策略,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时间观念,调整传播内容的节奏与重点。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促进直接对话与互动,并及时调整信息的编码解码方式,以符合目标文化的时间观。例如,与东亚、拉丁美洲、非洲受众交流时,可强调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而与工商业发达的美国、德国受众沟通时,应注重未来规划和实际效果。同时,我们需挖掘特定时间点的共同文化记忆、价值观和情感体验,在不同时间观之间搭建桥梁,利用节点或纪念日促进情感共鸣与文化相互渗透。此外,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受众分析,了解不同文化对时间的敏感点和偏好,制定相应跨文化传播策略,创新传播方式,如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生动展示不同文化中的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并调整传播渠道、选择适当时机、优化传播内容。应寻找并尊重不同文化时间观的共同点与差异性,以此构建传播内容,引发受众文化共鸣,提升传播效果。

(二)数字织锦下的空间转向:重塑文化差异性策略

探讨跨文化传播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时,霍尔关于“时间会说话”的深刻见解提供了独特视角。然而,空间作为并行维度,同样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不同文化的空间观也可能大相径庭。18如霍尔指出,美国文化强调个人空间的独立性和私密性,而日本文化则注重集体空间的共享与和谐。这种差异渗透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之中。空间观念的文化差异在数字时代依然显著,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互联网、社交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即时信息共享与交流。这一变化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对空间的感知和利用。在数字时代,空间不仅是物理领地,更成为信息传播、文化交流和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体现文化认同的边界与桥梁。如霍尔所述,家犬护院、厨房领地等不仅是物理划分,也是文化符号和身份认同的体现。不同国家和民族对空间的使用、划分和尊重方式反映了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例如中国的四合院布局体现家族观念和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而西方的城堡和庄园则彰显个人主义和财产权观念。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识别并关注文化中那些无意识的、习以为常的方面,有助于保持对微妙文化特质的敏感。19

在跨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探索中,我们要实施文化差异性策略,精心策划并持续优化数字化平台,建立全球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扩大文化传播的空间地理覆盖,深化文化交流的层次与广度。社交媒体矩阵、活跃在线论坛以及高度沉浸的虚拟现实环境,成为推动即时、多向度互动的关键工具,使文化传播超越传统地域界限,实现真正的无缝交流;再者,数字化平台中应嵌入高效的互动与反馈机制,鼓励文化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通过问卷调查、在线讨论、用户生成内容形式,收集并分析用户反馈,不断优化文化传播内容与形式,确保其更加贴近受众需求,也为文化差异性策略的持续迭代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最后,应积极创新空间叙事手法以适应不同文化。通过图像、高清视频及VR/AR技术,将文化与地域风情转化为元宇宙中的生动场景,提供多感官、沉浸式体验,打破语言局限,使受众在虚拟世界中体验文化魅力,促进跨文化理解与情感共鸣。要利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字资产权益,结合元宇宙的空间体验共享能力,推广“远程在场”文化交流模式,构建全球文化虚拟旅行线路,让用户无界体验异国文化。此体验共享模式丰富了全球公民文化视野,促进了跨文化理解与尊重,为构建包容、多元、和谐的世界文化生态提供强有力支持。

四、结语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变革时代的浪潮席卷。跨文化传播之父爱德华·霍尔关于时间和空间的非语言传播思想在新时代正经历着根本性的重构。数字创新从单一到多元,时间长河融合了过去式与现在时;数字技术从现实到虚拟,立体空间重新定义了主动性与建构性。尽管数字技术对传统时间观带来了挑战,但它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平台。通过数字技术,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和传承各个历史时间的文化遗产,创新文化产业的内容与形式;通过数字平台,我们能够有效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深化文化认同与理解,为传统文化的空间表达提供了创新和发展。在数字变革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应采用时间敏感性传播与文化差异性策略,灵活创新地应用智能技术去消除物理时空的隔阂,20使对外传播的故事更为丰富多彩、层次鲜明。21在回归跨文化传播经典理论的同时,我们需结合并利用数字变革时代的新技术特征,将新理论、新实践、新路径融合发展,用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来提高国际话语权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实现文化融合从而达致和谐的最高价值理念,22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张铮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袁寿悦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刘洁:《马克思“用时间去消灭空间”:溯源及新闻传播学扩散》,《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9期,第38页。

②何镇飚、王润:《新媒体时空观与社会变化:时空思想史的视角》,《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第37页。

③李海军:《爱德华·霍尔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44页。

④李海军:《爱德华·霍尔的跨文化传播思想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9页。

⑤李海军:《爱德华·霍尔的跨文化传播思想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0页。

⑥姜明:《爱德华·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4年,第78页。

⑦姜明:《爱德华·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4年,第79页。

⑧Hall E T. The Hidden Dimension. New York:Anchor Books,1966, 4: 188.

⑨熊澄宇《:关于新时代传播与传承互动的思考》《,中国记者》2023年第7期,第5页。

⑩熊澄宇:《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北京文化创意》2022年第6期,第1页。

11雷渺鑫、李飞:《数字技术让电影“封神”了?》,光明网,https://baijiahao. baidu.com/s?id=1774841876694721220&wfr=spider&for=pc,2023年8月21日。

12刘俊、张毓强:《全球借鉴与本土提升:中国动画影片国际传播的新思考——基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讨论》,《对外传播》2019年第9期,第53页。

13李志:《“文化数字丝绸之路”在西安正式开通》,央视网,https://content-static. 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6261525463903411340,2023年9月10日。

14晓璐:《促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2023中国文化产业峰会(西安)举办》,经济参考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6729456517466400&wfr=spider&for=pc,2023年9月11日。

15[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页。

16谢迎博:《一把打开文化牢笼的钥匙——简评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文化与传播》2019年第2期,第88页。

17张劲松:《东西方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96页。

18战泳霖:《此处无声胜有声——析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青年记者》2017年第21期,第99页。

19李孟名:《文化分析如何可能?重访爱德华·霍尔的外事服务所时期》,《新闻界》2023年第2期,第83页。

20张铮、方诗敏:《文化突围与技术革新:新时代的数字文化“出海”研究》,《对外传播》2023年第7期,第16页。

21张铮、刘宝宇:《轻巧化传播:流行文化“出海”的策略与启示》,《对外传播》2024年第6期,第77页。

22肖珺:《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第4期,第122页。

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