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2024-09-30张艺

西藏文学 2024年5期

“我们再次赋予时间以壮丽感。”三十载寒暑,七十年风霜,四季轮转,月落日升,这里从寂然无声变成引吭高歌的坚实土地,沙粒、荆棘、草甸、森林拾起阳光,这片高天厚土的每一寸都被照亮,在这之上有着西藏人民不断向前的坚定步伐,这是每一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个体为之贡献的力量。

今年是全国对口援藏工作30周年和“两路通车”70周年,这是新时代新西藏的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件。援藏工作和川藏、青藏公路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非凡,多年来,已经突破了时空的概念,更赋予了沟通、连接和情感的精神要义。值此之际,《西藏文学》推出本期专刊,自发布征稿启事以来,收到广大作者和文学爱好者投稿200余篇,从中筛选出我们认为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供读者享用。

山河新颜

3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前赴后继,在海拔落差3000米之间唱响山与海的高歌。无数志士好似浪花奔涌向前,又好似山石稳固根基。智者蜂起,勇者辈出,他们在阳光下汇聚,浩荡有力、生机勃勃,让眼下的大地一层层泛绿、一道道焕新。在全国各兄弟省区市的帮助下,西藏日新月异,踏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本栏作者们以虚构和非虚构的形式记述全国对口援藏工作以来的山川巨变,状写援藏工作的扎实建构,勾画援藏干部们的诚恳担当和他们用火热实践谱写出的新西藏壮丽诗篇。

小说《山海雪域情》描摹出援藏干部和西藏各族儿女们的深厚情谊,点染出他们艰苦奋斗、造福百姓的壮志豪情,人与这片土地的关系在作者质朴的笔下显现出细密的肌理,不着痕迹地雕刻出乡村振兴、时代变迁的骨肉形貌。

《太湖“明珠”耀高原》《随心·随性·随笔》《心的高度》真实记述不同行业的援藏工作者,他们是这30年来援藏干部们的缩影——在高原时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厚诚之道为民添福,展露刚健中正的情怀;离开后仍心之所向,不断书写西藏,将西藏当作遥远的故乡。而另两篇小说《金色梦境》《学做西藏的孩子》则融合了在苍茫辽阔之地援建青藏铁路及父辈与川藏线相关的情节,让援藏叙事不同以往,有了更多的艺术关照和精神高度的探寻。除此之外,诗歌《他们把人民深藏在心底》《因援藏而精彩》以第三视角和对话形式道出无数援藏人的深情,饱含他们浓浓的西藏情结,更向他们表达了致敬。

雄关漫道

70年前,是他们在雪山幽谷和险滩荒野中,开辟出了那一条又一条的天路,让西藏从黑暗走向了光明,从落后走向了进步,从贫穷走向了富裕,从专制走向了民主,从封闭走向了开放。期间,无数战士在修建过程中忍受了难以言说的艰难困苦,甚至许多人如碎石一般坠入江河中,用生命铸就了天路。他们的大无畏精神为川藏、青藏两条公路奠基,更为无数后人所缅怀,“两路精神”就像一座丰碑,指引我们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本栏作者们透过高度自觉的现实主义书写叩访历史,让我们感知到历史的连续和生命的连接是怎样地源远流长、潺潺而来,从而让我们体悟到先辈的生命质量、精神高度,让我们在历史的回眸中再次感动和景仰。

组诗《天路在上,在幸福和氤氲中托举西藏的美轮美奂》,描绘出这两条蜿蜒大道为高原上的人们送来幸福和吉祥,还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援藏故事。《巴河桥上》《吉塘金河上的彩虹》《寻找日记里的父亲》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呈现川藏公路修筑的图景,有的作者已进入耄耋之年,把深长的感怀放置于对当时修路之艰辛的真实记录中,在情感深沉的叙述中记录时代发展的新变化。而今,这条公路成为无数人自驾的梦想之路,《起点亦是终点》写出从拉萨出发一路向东,由川藏线到达成都后再从陕西出发,沿唐蕃古道又经青藏线返回拉萨,游记随笔样式中娓娓道来的不仅有如今川藏线、青藏线和唐蕃古道途经的风景名胜,更展现了视野的宽展和行路的定力。

谈及青藏公路,诗歌《一块基石》用不长的篇幅,道出青藏线上每一块石头是如何将漫漫苦旅压缩成一道风景线。岁月更迭,小说《长路》中的一对爷孙都是青藏公路的修建和养护者,一个个字符道出他们深沉的情感。如今,青藏铁路早已开通,但50年前在青藏公路的旅行仍然让《天路往事》的作者记忆犹新。

不只是这两条公路,现今西藏已经建起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川藏铁路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为西藏打开又一条通向幸福的道路。

秋日已至,篇篇文章落笔化为墨痕,时间以线性的状态蔓延不休,从未停止流逝,而文字是我们定格永恒的方式。

期待您从阅读中感受到光阴的荏苒,精神的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