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
2024-09-26阙明坤沈阳
摘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具有深厚而坚定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人民向往”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路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拓宽世界现代化道路选择。立足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人民利益导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汇聚共同富裕强大合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契合点,主动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深化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①,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念的时代内涵,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自始至终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历程。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人民主体地位论述的不断深入,我国日益明确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了更加深邃的时代内涵和理论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五个重要原则之一,强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还应该肩负大国的使命责任,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中国力量。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逻辑分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凸显人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始终坚持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坚定目标和重要议题。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
(一)历史逻辑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唯物史观的创立以及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群众路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主要来源。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对当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影响深远。《尚书》最早提到了“民本”思想,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一时期的观点主要侧重于君主对百姓的态度是爱民、惜命,禁止虐民。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对于“民”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孔子提出“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突出“人”是古代为政的重要基础,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人民的崇高作用。随着资产阶级关系的萌芽,“民本思想”在明末清初发展到了顶峰,代表人物黄宗羲、王夫之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于公权私有和君主专制进行了强烈抨击。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不难看出,社会主流思想都主张将民众作为社会前进的主体,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究其根源,古代“民本”思想还是以维护封建君主专制为目的而提出的,本质上还是通过爱民、重民、利民的形式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和地位,其积极作用显得非常有限。
社会历史发展从来不是自发的,要依靠人民群众的自觉生产以及社会革命活动,改造生产关系以推进生产力的发展,打破旧的生产力束缚而引发新的社会革命性变革。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解决各种历史问题的关键一招。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坚持人民至上”归纳为党百年奋斗的经验总结,党的二十大更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定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七十多年执政经验充分说明,只有严格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党才能一直充满活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会不断向前。
(二)现实逻辑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我党各项事业的首位。这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最高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它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工作都是以人民为中心而展开。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发展脉络与形成过程有着不同的维度。以历史阶段为基础,有“三阶段”“四阶段”的观点。“三阶段”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初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改革开放新时期促进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深化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开拓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新境界;“四阶段”观点则是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列入其中。以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任期划分为标准,从中国共产党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演变入手,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内涵有所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蕴含着“为人民革命”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军推翻了压迫在人民群众身上的“三座大山”,打赢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蕴含着“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思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则深化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的思想内核的指引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和分析研判世界演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开放,逐步满足了广大人民对于物质文化不断增长的需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党的事业高度统一,将人民利益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强调将“以人为本”作为其思想核心。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上凝练升华,历史性地总结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与中国式现代化深度融合,将其作为重要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想的最新飞跃。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丰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形成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者的发展协调性。
(三)理论逻辑
与思想创造历史、神明造就传奇的唯心史观截然不同,唯物史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人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人类社会的演化史首先是一部关于物质生活方式的历史,是关于生产的发展史。从唯物史观的视域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政治原则,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内在统一、历史观与价值观的高度契合。马克思批驳了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提出的“如果没有自己的君主,没有那种正是同君主必然而直接关联着的整体的分权结构,人民就是一群无定形的质料”的概念,得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核心结论。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实践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化而来的前提,亦是自然界统一于人类社会的基础,而实践是现实的、能动的,这决定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贯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如肌体一般,现实的人,他们在长期从事社会劳动和生产的过程中推动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一旦脱离了人民,社会将变得毫无生命力。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性”立场,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以人民群众为依靠推动历史前进。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与人民结成命运共同体,带领人民、依靠人民夺取了一次又一次伟大成功、取得一项又一项光荣成绩。在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和重大考验时,只有与人民群众紧紧依靠在一起,紧密团结人民群众,我们才能在伟大征程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其核心主要体现在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注。《共产党宣言》庄严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依然能在21世纪闪耀,究其根本,就是其为人民求解放的根本特征。
整体而言,理论界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已经达成基本共识。但是,由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常常关注人的本身,忽视了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因而需要深入探究其中的关系,需要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进一步挖掘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体作用,从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解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现实回答,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契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把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与西方现代化的最大区别。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都经历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经过了高度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但是,西方现代化普遍是以资本为逻辑、以掠夺为手段、以巩固少数资产阶级利益为价值目标的现代化,显然这种现代化文明并不是一种“普世价值”。
(一)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基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内在要求。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进行了系统阐述以及理论补充,其思想内核都是强调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决定党执政的根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的最新阐释。
从实践论出发,“人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指引着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还要靠人,人不仅根据自身的目的和需求反映世界,还会能动地改造世界,这一典型特征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底层逻辑,14亿多中国人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我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正是因为实现这个目标十分艰难,我们的现代化才显得更加伟大。
从认识论出发,“人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主体。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最终才能解放自己,这不仅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价值目标,也体现了人的主体地位。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实现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重要原则,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体性存在根本不同,资本主体性充斥着强权、霸凌,而人民主体性则是以人民为起点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这消解了资本主体性的弊端,克服了西方“现代化之殇”。同时,“以人民为中心”还关注着人的全面发展。物质富足不是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促进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富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到,“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保证社会成员愈发充裕的物质生活,还可以保证他们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实现物质生活的现代化,还要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都要实现现代化。
从价值论出发,“人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主体。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党的事业深度绑定,归根到底,因为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效的“风向标”,是党的伟大事业的“裁判员”。价值为人民所创造,当然由人民来评价,人民群众有能力创造价值,当然也有能力评价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更是检验其是否符合客观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既是认识来源的提供者也是认识真理性的检验者。要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把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作为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实施成效的标尺。
(二)“人民向往”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路径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前提和关键步骤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内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之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对象目标是全体人民,路径选择则是共同富裕。要想满足“人民向往”,当下最重要、最急迫的任务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首先,共同富裕是“人民向往”的现实尺度,共同富裕为满足“人民向往”提供了必要前提。马克思认为人是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的、无限的,人类凭借这样的认识和思维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人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来满足自身的发展,而这种需要是永无止境和随着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除了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等外在需要外,还需要通过社会关系的交融来满足其内在需要。也可以说,若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的要求,又要使其在精神世界上得到满足,这种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人的本质。
其次,“人民向往”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尺度。共同富裕的要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全方位的,不但要达到人民在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要求,而且要达到人民在文化娱乐等精神方面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如果将共同富裕的价值尺度局限于物质生活或者精神文明,这是不全面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向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既要体现物质富足更要体现精神富有,着重关注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让人民群众在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最终达到自身的全面发展。
同时,共同富裕与“人民向往”是相互伴随关系,其为“人民向往”提供广阔的社会空间。马克思把人的本质总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方面,人作为社会关系之一无法孤立地进行社会实践;另一方面,人若想达到自身自由全面的发展,需要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契合。社会实践以及社会关系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前提,这种广阔的空间为人的发展提供正向反馈。诚然,社会制度最能体现社会形态的基本性质,良好的社会制度会为社会成员创造发展的空间。社会成员的能动性发挥程度与社会制度的好坏有着密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制度,其目标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指引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从而推动整体的社会环境建设,形成社会与个人、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在这个意义上,共同富裕促使人的社会实践和交往关系更加丰富,从而进一步为“人民向往”提供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拓宽世界现代化道路选择
西方式现代化长期以世界现代化发展路径的“普世价值”自居。西方式现代化的进程虽然带有文明、繁荣和富裕的成分,但充斥着侵略、剥削和压迫。因此,以此为特征的西方式现代化绝不是代表世界现代化建设的唯一范式,中国也绝不能走这样的老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式现代化在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的全新超越,它拓宽了世界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是中国对世界现代化文明的最新探索。
其一,与西方式现代化的以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为价值追求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追求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的全面发展。西方式现代化表达了自我对于资本的无限追求,是以资本为底层逻辑的现代化。在现代化演进的方法上,西方式现代化奉行城市化和工业化;在意识形态方面,西方遵从的是西方话语体系中的民主和自由。而中国式现代化则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自我现代化的思想前提和价值追求,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效的裁判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向来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并且已经构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体系。
其二,与西方式现代化的巩固少数资产阶级的个人利益为价值目标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不落下一个人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西方式现代化发展至今,弊端明显。西方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制,绝大多数社会资本为少部分资产阶级所掌握,西方式现代化是少数人利益最大化的现代化。相反,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群众为逻辑起点,多数社会资本为人民所共有,追求的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两者的底层逻辑不同,价值目标自然不同,所达到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在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上体现了对西方式现代化的全面超越。
经过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探索,中国终于走出来一条现代化“新路”,这是一条结合本国具体实际、展示民族特色、体现大国风范、具有全球视野的现代化道路。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拓宽了世界现代化路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现代化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凝练总结,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同时又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绝不能停留在几句思想性的口号上,需要脚踏实地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实干中来。
(一)坚持人民利益导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式现代化以民生为大。民生是党执政和建设的根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这为我们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指导。一方面,在做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时,我们一定要积极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永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重要事业。制定与老百姓有关的政策规定时,要“脚踏实地”,不搞“空中楼阁”,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解决真问题,出台真举措。另一方面,在做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时,我们一定要量力而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情况,正确处理生产和生活,当前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不能因为要完成短期目标就搞“冒进式”“不留余地”的发展,要将居民的收入提高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将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建立在各地区的财政收入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具体问题接着一个具体问题地解决,要做好“千日之功”的准备去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大引擎,是引导社会变革方向的风向标。党的十九大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适时调整,社会追求已经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代十年多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有了质的飞跃,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向往”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逐步扩大到精神文化层面等社会的各个领域。新时代历史方位强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虚无缥缈的理想生活和思想理念,而是牢牢坚持人民的利益导向、满足人民各方各面诉求的政治概念。
(二)汇聚共同富裕强大合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新征程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最有力抓手。与西方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现代化不同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不是少部分集体、阶级、个别人的富裕,更不是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的富裕,而是使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协同发展的惠及全民的富裕。
首先,要发挥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确保共同富裕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既是共同富裕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又是领导者。新时代,我国在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面临着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外矛盾和现实挑战,需要党的坚强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保证。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宏伟实践中,要坚持全民参与、共同奋斗,要通过社会舆论宣传向各方阐述共同富裕的可行性和价值性,打破社会盛传的“均贫富”“劫富济贫”等错误思想,明确政府、企业、个人在共同富裕中的角色定位,努力形成共同富裕的社会共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证明,党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和领导力,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加强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当前,人类社会尚未出现任何一个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国家,没有任何道路和经验可供我们借鉴。这项开创性的事业,要求我们必须提升战略高度,具备宏观视野,在了解和掌握方方面面、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况下对共同富裕的推进进行顶层设计、整体部署。只有完善顶层设计,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偏颇和不利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协调性、整体性和优越性。
其次,完善社会分配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着力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初次分配事关共同富裕的效率问题,只有将初次分配后的剩余价值合理分配到社会大多数群体,才能有效地避免贫富差距过大,实现社会成员流量收入和存量收入的双向合理增长;要积极改革再分配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坚持共建共享、互助互济的原则,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统筹各级财政资源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横向和纵向的财政支付体系,加大对偏远、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补齐服务短板,构建普惠型、大众型社会保障体系;要大力推进第三次分配,汇集各方社会财富,积极倡导社会组织利用民间捐赠、慈善捐款、志愿服务等方式济困扶弱,利用新媒体等网络手段宣传慈善理念和儒商文化,让第三次分配真正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温柔之手”。
最后,坚持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发展是当务之急,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高质量发展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原则,坚持高质量发展不仅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积累充足的物质资料,还可以优化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提供高质量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真正解决供需结构矛盾,实现将“蛋糕”做大、分好的目标。同时,要强调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创新既可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为共同富裕创造物质财富,又可以焕发精神生活的活力,以创新引领未来,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发展。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动融入世界现代化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格局正处在加速演变当中,全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面对全球性的风险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国际社会迫切呼唤新的发展思路,构建新的破解发展局限的现代化体系,开辟人类社会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并向全世界提出了“共同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中国倡议。中国与世界携手共创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时,一方面,既不会将自己的发展建立在牺牲别国利益之上,又坚决捍卫本国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将本国的发展融入世界发展的大局,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谋求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这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世界情怀和恢宏气魄。
特别是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我国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夙愿。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世界现代化演进的关键一步,它不仅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中国维度,更是其在世界维度的重要体现。尤其是这项创举提前10年完成了联合国制定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脱贫计划,加快了世界脱贫的进程,创造了人类脱贫史的奇迹,为地球上更多人摆脱绝对贫困提供了信心和勇气,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光辉一笔,更铸就了人类历史文明进步的丰碑,为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中国样本。
综上所述,一百多年前,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中国社会或许有着“以民为本”的幻想,但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中,这种理想便一步步地变成现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还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根本政治立场,又是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有效视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当前的中心任务,我们要保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以及心系天下百姓的情怀,为持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李海中〕
作者简介:阙明坤,教育博士,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学院分中心执行主任,无锡太湖学院副校长;沈阳,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2年度教育学重大课题“新发展阶段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研究”(VFA220003)。
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7页。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页。
顾迁译注:《尚书》,中华书局,2016年,第27页。
顾平生、张萌译注:《礼记》,中华书局,2017年,第166页。
方勇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7年,第150页。
王珏、褚宏霞译注:《明夷待访录》,中华书局,2020年,第22页。
《中国共产党章程》(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65页。
《黑格尔著作集(第7卷):法哲学原理》,邓安庆译,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24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6页。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73页。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5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页。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求是》,2014年第1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70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求是》,2013年,第22期。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2页。
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63页。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52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