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的意蕴阐释
2024-09-26王岩竟辉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开启、推动和引领中国改革事业的进程中所凝练出的一系列深邃而独特的改革话语,绝非简单的实践映射或经验归纳,而是对改革实践内在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改革理论核心逻辑的精准表达,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意蕴。展开来讲,这种意蕴内在地包含于改革的整体进程、内在规律、基本原则和目标指向之中,外在地表现为求真务实、人民中心、平等追求、正义法治、敢闯敢试以及核心权威等突出特征。当前,深入剖析并准确解读这些改革话语,不仅有助于增强改革话语的科学性与合法性,强化其解释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洞悉改革的本质规律与正确方向,从而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阐释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相继提出了革命话语、建设话语与改革话语。其中,改革话语作为我们党在针对旧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进行局部调整时所使用的言语表达,承载着科学完善的改革理论体系、秉公为民的改革价值立场以及探索进取的改革精神谱系,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主流话语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立足于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一关键时期,明确指出“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①,并就如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作出了系统部署和重点安排。深入领会和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科学理解、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的深层内涵,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的科学性与合法性,确保中国的改革事业能够紧贴时代脉搏,始终沿着真理和理性的轨道行进;同时,也能增强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的解释力与影响力,使改革举措能够落地生根。
一、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凸显了求真务实精神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着理性的精神,敏锐且精准地捕捉到社会变革的信号与脉搏,并以此构建出一套既与时代发展同步,又与社会需求契合的改革话语体系。如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这一论断,正是基于中国的发展实际和未来前景作出的理性分析。再如,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推进到现在,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出改革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这一话语表达同样体现出我们党的理性改革精神。事实上,正是凭借着这份坚定的理性精神和务实的改革态度,我们党才能够相继形成改革启动论、改革规律论、改革风险论等一系列改革话语,成功引领中国人民走上改革道路,并在改革进程的每个关键节点上都展现出对改革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各类风险挑战的理性应对,从而成功避免了对社会秩序进行肤浅调整或机械重组的误区,实现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重构。
(一)改革启动论中的求真特质
中国共产党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感知力精准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对传统体制与发展模式进行了客观审视与批判性分析,形成了一系列饱含理性精神的启动改革话语。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反思,中国共产党以理性的眼光洞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的根源,在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中,果断将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一招,从而开启了中国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改革事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这一“历史性决策”可谓“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性光辉和远见卓识。
(二)改革风险论中的务实色彩
改革如同踏入未知的探险领域,既无前人足迹可循,也无现成经验可参照,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与挑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改革“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面临的风险既包括国内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的深层变革可能引发的种种不确定性,也包括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意识形态冲突等不可预测的挑战。比如,苏联、东欧诸国正是由于未能正确面对和解决隐藏于国家改革进程中的风险挑战,最终酿成剧变乃至解体的悲惨结局。而我们党在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改革背景下,并没有选择逃避或推诿,而是理性剖析改革风险的产生根源及其连锁效应,在对风险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评估之后,构建出一套关于如何应对改革风险的话语表达体系。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论”“重点领域风险精准有效处置论”等就是其中的典范。正是在这一系列话语的引领下,我们党才能不断应对并化解改革进程中的障碍和挑战,不断消除改革的不稳定因子,从而保证改革事业在风浪中稳健前行,不断开辟新的境界并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三)改革规律论中的求是追求
改革并非单纯的政策微调或制度体制层面的小修小补,而是一场触及社会深层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尤其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更为复杂的结构性问题与矛盾不断显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探求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并科学遵循,这样才能确保改革的每一步都稳健而精准。事实上,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审视国内外大势,深入分析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精准且理性地捕捉到改革的深层规律并运用于改革实践之中,从而形成一系列关于如何把握改革规律的话语表达。如邓小平同志曾对农民在改革中总结的规律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不仅体现了党对群众创造力的尊重,更彰显了党在改革过程中对客观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再如针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从而锚定了中国改革事业的道路与方向。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对新形势的敏感度和对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不断适应新变化、勇于面对新挑战,深化认识改革的正反经验与基本规律,从而确保了改革事业在理性的轨道上平稳运行。
二、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所致力于推动的改革事业及其话语表达,正是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展现出强烈的人本关怀色彩。如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之初便敏锐指出,“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这一论断不仅彰显出我国改革事业的深远立意与崇高追求,更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与坚定承诺。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不断创新和完善改革理念与话语表达,相继提出了“三个代表”“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等话语,深刻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人民立场和深厚的人民情怀,体现出党在推动改革事业中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为人民谋福祉、促发展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一)改革话语中对人民物质需求的关切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需求是动态演进的。改革之前,由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中国人民在物质上受到严重限制和束缚,对于物质条件有着强烈需求。鉴于此,我们党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等话语其实就是为了带领人民打破物质匮乏的枷锁,摆脱贫困的束缚,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如邓小平同志指出:“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穷。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否则社会主义有什么优越性呢?”由此看来,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内,邓小平同志是把解决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后来,为了更好地解决底层人民的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D3fPGR8XmOmSuUVSEHs3Sexiu2b+Pj3lfeIcnw/rWqc=了“脱贫攻坚”话语。这一充满人本关怀的改革话语不仅带领人民从贫困处境中走出来,赋予了人民基本的生存生活保障,更是通过创造发展机会不断提升人民的基本收入,满足其物质需求以解决底层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从而消除困扰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历史问题。由此来看,正是立足于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中国共产党的改革话语才得以在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不断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壁垒,充分释放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为人民提供更为丰富的物质财富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改革话语中对人民精神需求的关注
改革作为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深远目的不仅在于对物质条件的基本追求,更在于推动思想解放、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思想解放意味着摆脱过去思维僵化、盲目迷信的状态,逐步消除思想层面的束缚和桎梏,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话语,成为中国改革事业的先声;再如“解放思想”话语,替代了改革前的“两个凡是”话语,实现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摆脱了个人崇拜的精神束缚;又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话语,内含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人民精神需求的相关表达。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话语,强调要提供多样化的精神食粮以满足人民对于精神生活的新期待。应当说,这一系列深刻而细致的改革话语,既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精神需求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承诺,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巨大优势和深远影响。
三、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擘画了社会平等愿景
马克思主义强调,现代意义上的平等要求“应当是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申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这一深刻洞见要求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速度,更要关注改革成果是否真正转化成人民的根本福祉,是否真正实现了社会平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推动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平等参与改革”和“平等共享改革成果”的话语,就内含了对于平等的阐述与表达。如“共同富裕”的话语表达,就内含着对平等原则的深刻考量。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由此来看,追求平等已经成为我们党推进共同富裕事业的标识性表达,成为我们党推进改革事业的实质性要求。
(一)以主体平等为改革原则的话语阐发
回顾中国改革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党始终敢于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致力于构建“平等参与改革”话语,积极鼓励动员全体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肩负起改革的重任,从而引导每一位群众都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改革事业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改革是“一场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让“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在“平等参与改革”话语的引领下,我们党高度重视维护、保障人民群众对于改革事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采取了各种方式确保他们在改革中的全方位参与,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为改革注入动力。如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让群众深刻理解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意义;设立咨询机构、组织听证会,让人民群众的声音能够直接影响改革的决策过程;利用现代媒体和网络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自由表达意见和诉求的空间;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和开展专项督查,确保人民群众能对改革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等等。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不仅深度体现出“平等参与改革”话语的彻底性与完善性,更在体现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汇聚社会智慧的过程中为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二)以结果平等为改革目的的话语解释
改革的深层目标在于实质性地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确保国家的每一项进步、每一份发展都能被国民所感知、所共享。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话语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它强调要确保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即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应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以及与祖国和时代共成长的机会。”对此,他还提出要“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为了实现这一崇高愿景,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言语表达。如在地域发展话语方面,提出要精准施策,优化资源分配,致力于推动城乡与区域之间的和谐共进,确保改革的成果能惠及各个地区、各个社会阶层,从而有效缩减地域与社会的鸿沟,确保每一片土地、每一个社群都能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红利;在社会保障话语方面,提出要不断完善与强化保障体系,通过提高保障标准和覆盖面,确保人民在遇到生活波折时,能得到及时、全面的扶持,从而大幅提升了民众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在教育公平话语方面,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出教育体制改革话语,致力于让每个公民都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从而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由此来看,这一系列富含平等意义的改革共享话语,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为民情怀和高度的责任感,更展现了其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中的卓越智慧和坚定决心。
四、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揭示了正义法治实质
作为当代文明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范畴,正义原则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价值基石,更是推动社会进步、提升改革实效的关键力量。在开启改革事业新征程后,我们党更加认识到,改革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公平正义。因此,我们党相继提出了改革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话语,彰显我们党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深刻理解和坚定追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形成了指导思想的“两点论”、改革方向的“两个有利于论”、改革环境的“营造环境论”和改革任务的“创新制度安排论”,都在更深程度上体现出正义实质,展现出我们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更加明确和坚定。由此来看,在中国共产党的改革话语中,正义实际上是一个立体化、多元化的概念,是作为“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而存在并深度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中,从而确保中国的改革事业始终“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
(一)关于平衡利益格局的正义法治诠释
改革意味着社会发展的急速转型,必然伴随着利益的分化、重构与失衡现象。对此,邓小平同志曾深刻警示我们改革中利益分配的极端重要性与敏感性:“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针对改革进程中利益分配不规范、利益格局不对称、利益秩序不稳定等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利益格局平衡论”,以此不断寻求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点,并提出完善税收制度话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话语等一系列推动利益分配机制改革的话语,努力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提升利益分配的协调程度。如针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这一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和政府要“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由此来看,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党以利益格局平衡论为改革话语基点,既矢志不渝地追求全体民众的共同福祉,竭力保证每一项改革成果都能广泛而公平地惠及人民,又坚决捍卫每一个个体的合法权益,力求在集体与个体、全局与局部之间达成完美的和谐与统一。这一系列关于平衡利益格局的正义性表达,不仅体现了党的高瞻远瞩与责任担当,更为社会的长治久安与繁荣发展铸就了坚实的基石。
(二)关于营造社会环境的公平法治论述
“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话语、鼓励乡镇企业发展话语、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话语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话语、脱贫攻坚战话语、乡村振兴话语,这一系列饱含正义性的改革论述的演变,不仅记录了我们党在经济改革中的坚实步伐,更深刻地反映出我们党对营造公平正义的改革环境的不懈追求与坚定决心。当然,除了具体的改革措施话语,我们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则性的改革制度话语。如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提出了“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话语,其中包括以公正严明的执法和司法原则维护改革环境等相关话语,指出要对任何形式的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都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和政策,要以铁腕手段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防线,确保各项改革决策能够在制度与法治的轨道上严格运行,从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改革的成果能够真正惠及广大民众。应当说,这种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和坚定捍卫,不仅展现了党的坚定立场和崇高信仰,也为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和道德支撑。
(三)关于维护人民权益的正义法治解读
中国共产党深知,人民的价值需求不仅是改革进程中的灵魂所在,更是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就中国改革的目标宗旨而言,“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红利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维护改革公平的首要环节就是切实保障人民权益。我们党对此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维护人民权益的正义性解读,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尊重人民的意愿和选择,确保人民群众在改革过程中能够充分行使并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鼓励和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从而使改革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由此来看,我们党在推进“维护人民权益”话语的过程中,始终坚守公平正义的立场,不仅致力于维护改革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更确保每一项改革政策和措施都能紧贴民心、符合民意,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不断激发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全面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五、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蕴含敢闯敢试品格
恩格斯曾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就是说,不断纠正错误失误是一个成熟的政党应有的自我反省与批判精神。中国的改革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在改革的决策环节和实施环节都秉持敢闯敢试品格,并在改革中容许试错探索的态度。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失误问题提出了“三个区分开来”,即“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个区分开来”的提出,鼓励人们在改革中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也为建立有效的改革容错纠错机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底线。
(一)对改革艰辛程度的客观表述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了改革的艰辛与困难,形成了对改革艰辛性质的客观表述。其一,改革的深度与广度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探索难度。改革不仅仅是对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更是对整个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统的全面洗礼与重塑。在这一深层次、多维度的过程中,我们并无固定的模式或范例可循,每一步的推进都需要我们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勇气去探索与实践,从而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路径和新可能性。其二,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这不可避免地会触动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从而引发一系列复杂且微妙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可能涉及各个层面,从个人到群体,从局部到整体,都需要我们谨慎地处理和解决。其三,改革过程中需要应对各种难以预见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可能来自内部因素的变动。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我们具备足够的智慧和韧性,以灵活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上关于改革艰辛性质的种种话语表达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实际情况的客观认识。
(二)对改革失误的宽容话语
列宁曾指出,“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mjFF0C2RGkB+WIlTiC1EryuAnR0XJEu6eRKdd2+ydac=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这才是党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才是教育和训练阶级,进而又教育和训练群众。”改革的探索性决定了改革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难以避免,然而,“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一方面是关于宽容改革失误的话语表达。中国共产党认为,改革中的失误虽然带来了短暂的困难和挫折,但也是对既有制度、观念和实践的挑战和突破,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此,“各级党委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引导干部树立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思想作风和担当精神,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全社会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风尚。”由此来看,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容错纠错话语,主张宽容干部在改革工作中特别是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才能保障改革的探索性与创新性。另一方面是关于宽容改革错误的话语表达。改革中的错误往往源于对问题认识的不足或实践经验的缺乏,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社会不稳定等现象。然而,我们党认识到,“工作中发生错误不要紧,经验总是从实际斗争中积累下来的。现在中国共产党路线正确了,但这是从不知多少次的错误中才确立起来的。”由于改革这一时代命题本身就蕴含着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价值和引领未来的深远意义,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短暂的挫折或个别失误,就轻易否定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唯有直面问题,迅速而有力地纠正,我们才能真正扫清经济发展的障碍,奠定更加稳固的发展基石。由此来看,这一系列宽容改革错误的话语表达,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切实修正,更是对未来发展的高瞻远瞩与战略布局。
六、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确证的核心权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其中,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以维护党的权威为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改革作为一项深刻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坚定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更需要必要的权威来引领和保障其顺利进行。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风险与挑战,邓小平同志曾先后提出“中央要有权威”,“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等话语,主张以此统筹大局,调动社会资源,团结全党全国人民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1989年政治风波后,面对党内意识形态涣散、缺乏坚定改革意志的局面,他更加明确地指出:“前一段我提出党中央的权威必须加强……特别是有困难的时候,没有中央、国务院这个权威,不可能解决问题。有了这个权威,困难时也能做大事。”事实上,正是由于始终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改革话语,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有力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抗疫情,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作为执政党与人民利益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必须遵守代表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对此,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改革要于法有据”等话语。正是借助于维护党的权威话语和维护法律的权威话语,我们党才会在改革进程中始终引领方向,进而提升改革的科学性与稳定性。
(一)以核心权威引领改革力量的话语表达
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这话讲了几年了。”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在权威的引领下,多元主体力量才能普遍认同改革理念,共同追求改革目标,统一遵循改革路径,以不同的智慧、资源和能量形成有效合力,从而推动改革事业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入的层次上取得进展。对此,我们党提出一系列关于以权威引领改革力量的措辞,形成了“改革力量论”。“改革力量论”认为,在政府层面,政府作为改革的推动者和组织者,要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改革;在企业层面,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和提升竞争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在社会组织层面,社会组织要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正和参与社会治理等方式,为改革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群众层面,广大人民群众要通过广泛贡献智慧、积极发出声音、展现首创精神,为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改革力量论”的引领与指导下,我们得以借助多元力量的有效参与来从容应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创造出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不仅促进了改革事业的快速发展,更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的福祉提升。
(二)以核心权威稳定改革秩序的话语叙事
改革的过程中时常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状态波动和秩序紊乱。面对这样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基于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改革秩序论”,主张要依托自身的权威力量对改革过程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评估,并通过政策制定、舆论引导、社会动员等多种手段,稳妥引领社会舆论方向,稳定民众情绪,并逐步消解改革的阻碍力量。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还提出“制度创新论”和“组织优化论”,主张依托自身的权威力量深入推进制度创新和组织优化,不断提升改革过程中的秩序管理能力,既对改革进程进行宏观把控,又对具体改革措施进行微观调整,从而确保改革在稳定有序的环境中持续推进,减少因秩序紊乱而带来的潜在风险。尤为重要的是,在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站在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的高度上,提出检验中国改革和判断我们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国内外发展形势,立足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现实,用“四个有利于”确定了改革重点的基本遵循,即“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显然,这些话语的提出为我国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和价值准则,从而最大程度地稳定了改革秩序。
(三)以核心权威凝聚改革共识的话语阐释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既然搞的是天翻地覆的事业,是伟大的实验,是一场革命,怎么会没有人怀疑呢?即使在主张和提倡改革的人当中,保留一点怀疑态度也有好处。”由此看来,改革的纷繁复杂性与利益多元性,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各种观点与声音的交织碰撞,此时树立必要的权威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我们党所推崇的“权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理性的引导力量,而非压制性的话语工具。其目的在于帮助党在纷繁复杂的意见中提炼出改革的本质和核心,塑造出广泛认可的思想主线和主流话语,从而消除改革分歧,形成改革共识。在此意义上,我们党借助在改革中形成的一系列关于以权威凝聚改革共识的词汇组合,生动展现出改革已然超越单纯的政策调整或利益分配的层面,升华为一场触及社会深层次结构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伟大变革。也正是凭借这一话语,中国共产党得以在发挥自身权威作用下不断汇集改革意见与能量,在广泛的社会支持下确保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勇攀新的高峰,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责任编辑:李海中〕
作者简介:王岩,哲学博士,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竟辉,法学博士,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及其建构研究”(19CKS052)。
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年7月22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1页。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67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7页。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0页。
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502页。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2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1页。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8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5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80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142页。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395页。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502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15-216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40页。
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54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29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03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1页。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7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96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3页。
竟辉:《以改革的成功推进回击各种曲解歪说》,《理论探索》,2021年第5期。
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7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9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8-259页。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7页。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94页。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强调深入扎实抓好改革落实工作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人民日报》,2016年2月24日。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中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59页。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求是》,2024年第16期。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2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9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03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