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生阅读能力的三种策略
2024-09-25吴成刚
对于高中生而言,阅读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直接影响阅读效果。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将介绍三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期为大家开展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根据教材内容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包括文章、书籍、网络资源等,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拓宽其知识面。
以语文教材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针对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以加深他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了解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前因后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小说中还有许多精彩的内容值得学生阅读。我们也可以推荐他们阅读金圣叹的《第五才子评〈水浒传〉》。金圣叹是明末清初有名的评论家,他的评论值得学生仔细研读。比如,在谈论宋江和吴用的差别时,他说: “吴用定然是上上人物,他奸猾便与宋江一般,只是比宋江,却心地端正。宋江是纯用术数去笼络人,吴用却明明白白驱策群力,有军师之体。吴用与宋江差处,只是吴用却肯明白说自家是智多星,宋江定要说自家志诚质朴。”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胡适的《〈水浒传〉考证》、郑振铎的《水浒传的演化》等,开阔其眼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给学生介绍合适的阅读方法
在指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我们应向他们推荐不同的阅读方法。因为不同类型的文本有着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获取所需信息。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时,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略读作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再精读作品,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以及小说的主题、艺术特色等。在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时,我们要让学生细读作品,了解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功能等,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作的,采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在指导学生阅读新闻报道或社论时,我们要让他们注意文章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抓住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思考作者是站在什么立场去报道的,关注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发展的动态。
以《祝福》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小说,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略读课文,快速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找出其中的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识记其中陌生的字词,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之后再让他们细读课文,深入了解小说中各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探究作品的主题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之后再带领他们进行回顾和总结,谈一谈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组织学生开展分享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其阅读的视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分享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
阅读成果分享会。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成果分享活动,邀请他们分享自己近期读过的好书籍或好文章。在分享会上,学生可以介绍书籍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相关情况,作品的创作背景、自己的阅读感受等。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成果,不仅可以锻炼其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其他学生阅读更多的书籍与文章。
阅读笔记展示会。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问题、心得等。之后,定期挑选一些优秀的阅读笔记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借鉴和学习。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激励他们认真地阅读作品,深入地思考问题,提高其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阅读主题讨论会。我们可以选取一个主题,组织学生围绕近期读过的作品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他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感受,互相交流意见,实现思维的交流和碰撞。
以《水浒传》中的宋江为例。宋江作为梁山好汉的领袖,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一些学生认为,如果宋江没有加入梁山队伍,梁山好汉们的命运可能会截然不同。对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没有宋江的梁山”为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在分享活动中,学生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探究宋江在整个故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多种策略,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其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池州市青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