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雕刻技法在玻璃艺术创作中的特色

2024-09-25潘静怡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3期

雕刻技法在玻璃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基于玻璃雕刻工艺所展开,玻璃雕刻工艺是借助铜制磨轮、金刚砂轮、金刚砂钻头等工具在玻璃表面进行刻画的玻璃冷加工工艺。其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艺术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当代玻璃雕刻工艺在创作形式上结合了多领域、多工具、多技法等方式使玻璃雕刻工艺更加多元化。本文从玻璃雕刻工艺的历史简述与工艺技法入手,分析其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艺术魅力。

一、玻璃雕刻工艺简述

玻璃雕刻工艺最先在公元前2000年前的古罗马帝国兴起,“浮雕宝石”是当时盛行的雕刻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伊斯兰的“旋轮切割”(wheel-cutting)、“刮擦雕刻”以及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点刻法”(stippling)等工艺也逐步盛行。由于历史变迁、工业革命以及机械化发展等客观因素,当代玻璃雕刻工艺在工具与技法上结合了化学蚀刻、喷砂、电动机械磨轮、电动雕刻笔、3D激光雕刻等方式使玻璃雕刻工艺更加多元化。

玻璃雕刻工艺是以玻璃作“纸”,各式雕刻工具作“笔”,依靠熟练的雕刻技法在玻璃上刻画出具有空间感、立体感、装饰性的图案与造型的玻璃冷加工工艺。利用玻璃材料的特性,充分发挥其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性质,在造型简洁的玻璃艺术品中通过雕刻工艺呈现丰富的图案层次。由于玻璃的分子结构呈无序排列,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因此导致玻璃既坚硬又易碎,无法与木头、石块一般可通过工具凿、锤来雕刻造型,而只能使用金刚砂轮或金刚砂钻笔进行雕刻。其雕刻载体通常为吹制玻璃以及窑制玻璃,通过砂轮或砂笔的深刻浅磨,使玻璃产生折光、反光、漫反射等独特的视觉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喷砂、化学蚀刻、3D激光内雕等雕刻方式逐步流行。

早期的玻璃制品多受贵族与富商们青睐,其价格昂贵、工艺繁复、色彩绚丽,是财富、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早期的玻璃雕刻工艺大多在吹制成型的玻璃器皿上雕刻图案进行装饰——如高脚杯、花瓶、碗和任何其他具有功能性的玻璃制品,如图1所示是叙利亚或美索不达米亚地区9世纪所产的Fragmentary Bottle(碎屑瓶),是典型的雕刻工艺在玻璃吹制器皿中的运用。瓶身为梨形,由吹制工艺成型,通体呈半透明深蓝色,表面带有精细雕刻的锯齿状、绳索状、植物状图案装饰,仅约3厘米的底座没有纹样装饰,充分体现了当时玻璃工匠们精湛的雕刻技艺。在早期的雕刻和相关的美术界之外,人们仍然认为在玻璃上雕刻本质上是一个次要的过程,无论雕刻得多么精细和熟练,都是次要的补充,物体本身以及其功能性才是第一位的,那么同理,雕刻技法在窑制玻璃中的运用则是更加稀少了。随着时代、科技与经济蓬勃发展,工艺技法与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艺术的美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功能性产品上,雕刻技法在窑制玻璃与平面玻璃中的运用也慢慢流行为玻璃艺术家创作的独特艺术方式。

玻璃雕刻工艺作为玻璃艺术创作的重要工艺手段,其艺术语言具有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艺术特色。首先,玻璃雕刻工艺充分发挥玻璃材料的透光性,相较于其他材料,玻璃是一种拥有独特透明质感的材料,它能反射或折射光,使其产生奇妙的视觉效果。雕刻图案在光的折射或反射下可以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雕刻图案的深浅宽窄通过光的折射与反射也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层次。其次,玻璃雕刻工艺可以使玻璃艺术品更加细致与精美,玻璃材料在80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作用下可以达到流淌状态,但由于玻璃材料的特性,在高温下犹如糖稀,无法形成精准、尖锐的造型,或多或少都会依据模具的形状溢出或收缩,仅通过热成型工艺创作的玻璃艺术品其完整性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后期必须通过冷加工工艺的研磨、雕刻、喷砂等手段来提升艺术作品的完整性。玻璃雕刻工艺就是提升玻璃艺术品细腻度与精致度的重要创作手段之一,玻璃艺术家可以通过各式雕刻工具,将复杂的图样造型与精细的纹理结构雕刻在玻璃艺术品中,使艺术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肌理形态与艺术语言。

二、雕刻技法在玻璃艺术创作中的特色

(一)绘画感的表达

玻璃雕刻工艺作为一种重要的玻璃冷加工工艺,不仅仅能完善玻璃艺术作品的细腻度、精致度,其绘画感的表达也十分突出。艺术家可以利用各式雕刻工具对玻璃表面进行研磨、雕刻,通过娴熟的雕刻技法,或圆滑,或板直,或粗犷地雕刻出图案肌理,这些图样可以是点、线、面的任意组合形式。经过金刚砂制的雕刻工具雕刻过的玻璃表面会呈现出泛白的磨砂层,这就犹如我们绘画中的“画笔”一般,只是这支“画笔”不同于传统素描中黑白灰的绘画逻辑,恰恰相反,这是一支玻璃材料专属的,绘制亮色的雕刻“画笔”。玻璃雕刻工艺利用玻璃材料独特的透光性,把玻璃作“纸”,雕刻工具作“笔”,利用工具在玻璃上“绘制”深浅宽窄各不相同的图样造型,共同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卷”。玻璃材料通过添加不同的化合物会呈现各式各样的色彩,这些色彩与雕刻技法的结合同样可以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如图2所示是瑞士玻璃艺术家Konrad Affolter(康拉德·阿沃尔特)的作品《Three Musicians》,这是一件能体现雕刻技法实现玻璃艺术品绘画感表达的艺术作品,艺术家通过金刚砂轮车刻雕刻出多个深浅不一的面,其独特的雕刻技法改变了深蓝色玻璃的厚薄程度,使金刚砂轮雕刻过的那一部分玻璃变薄、变透,与未雕刻过的深蓝色玻璃形成对比,共同组成了一个流畅的画面。

(二)肌理的多样化

随着历史变迁、机械化发展,各式雕刻工具层出不穷。以往人们多以金刚砂制的砂轮或砂笔进行雕刻,雕刻效率普遍偏低,科技的进步推动了雕刻工具的发展,电动雕刻笔、电动机械磨轮、喷砂、化学蚀刻、3D激光内雕等新兴雕刻手段使雕刻效率大大增长,同时也使玻璃雕刻工艺形式更加多元化。工具的进步使玻璃艺术家创作更加便捷且选择性更多。例如电动雕刻笔,其金刚钻笔笔头就有几十甚至上百种选择,或圆或方、或扁或尖,只需要切换笔头便可以满足艺术家雕刻各种图案。肌理的产生不仅仅发生在刻、雕、磨等物理作用下,在化学作用下也可以产生独一无二的肌理效果。如图3所示是爱沙尼亚玻璃艺术家Mare Saare(马雷)的作品《Dealing With Chaos》,它是一件酸蚀类玻璃艺术品,艺术家认为酸性和高温都是不可预判的工作伙伴,她把酸性化合物涂抹在雕刻了不同图案肌理的黑色玻璃表面,并使其在高温下发生奇妙又混乱的化学反应,深沉神秘的黑色玻璃与酸蚀的斑驳肌理所结合使作品具有微妙而又沉重的质感,不同肌理的碰撞赋予了艺术品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艺术特色。

(三)立体空间的延伸

玻璃是一种拥有特殊透明性质的物质,它独特的透光性使观者可以直接地观察到玻璃内部的形态结构与色彩肌理。所以通过改变玻璃内部形态的创作方式也备受艺术家们青睐,玻璃雕刻工艺不仅仅是雕刻在玻璃表面或外部进行装饰的工艺技法,在一定的观看纬度上也可以改变玻璃内部的形态结构。玻璃雕刻工艺通过凹雕将雕刻图案刻在玻璃的背面,再从正面进行展示观看,雕刻图案会依据雕刻程度的深浅厚薄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层次,类似于凹版的浅浮雕。雕刻得越深,层次就越丰富,需要艺术家精准地控制雕刻的力度、深浅程度与透视关系。如图4所示是英国玻璃艺术家George Woo dell(乔治·伍德尔)和他的企业团队共同雕刻的作品《Moorish Bathers》(“摩尔人风格的入浴者”)。描绘了在一个具有异国情调的建筑背景中,一群妇人入浴时的瞬间细节,作品直径约为46.3厘米,是规格最大,也是最能反映其志向与野心的一块玻璃雕刻艺术品。画面内的人物、建筑和植物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足见艺术家扎实的造型基础与高超的雕刻技艺。人与物共同组成一个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在二维平面的玻璃上雕刻出了近中远三景的变化,富有强烈的立体感与空间感,巧妙地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结合起来,实现了立体空间的延伸。随着科技的进步,丝网印刷、3D内雕等新兴技术的诞生,多层次雕刻技术也成为艺术家表现作品立体感与空间感的一种有效的创作手段。每一层玻璃就像PS(photoshoV77F/JSB7LdRdN5drNkvLeEIHLtzY5CgT6/mWfrIOlo=p)中的一个图层,通过若干图层的叠加来达到艺术品多层次、多空间的艺术效果。如图5所示是David Spriggs(大卫·斯普里格斯)的作品《VisionII》。他利用多层次叠加的创作方法,呈现了一种“内爆”“爆炸”的艺术语言,以感官为重点,形式与空间之间产生了张力,使观者身临其境。多层次叠加的运用使作品实现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转换,极富立体感与空间感。

三、结语

玻璃雕刻技术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通用的操作基本原则,经过不同时代、文化的积淀,方法趋向多样与成熟,技术日渐完善,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新技术补充进来。雕刻技法在玻璃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从传统的手工雕刻蜕变成多元融合的工艺形式,雕刻载体从传统的玻璃吹制器皿发展到窑制玻璃以及平面玻璃,雕刻形式也从仅仅雕刻在玻璃表面的装饰性纹样慢慢往探索玻璃的内部空间以及创新的组合形式所发展,雕刻技法的多元化带给玻璃艺术家们更多创新的可能。雕刻技法在玻璃艺术创作中的艺术特色无论是绘画感的表达、肌理的多样化还是立体空间的延伸,无一不彰显着玻璃雕刻工艺独特的艺术魅力。当代玻璃艺术者应时刻分析思考在玻璃艺术语境下雕刻语言的工艺拓展与艺术特色,创新玻璃艺术新的语言形式,不断发扬与创新这项古老又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 Marilyn Goodearl, Tom Goodearl.Engraved Glass: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ists[M]. Suffolk:Antique Collectors' Club,1988:108-157.

[2] Stefano Carboni.Glass From Islamic Lands[M]. London:Thames&Huds on,2001:58-175.

[3] 王承遇, 陶瑛. 艺术玻璃和装饰玻璃[ M ]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48-387.

[4] 大卫·怀特豪斯.玻璃艺术简史[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6:3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