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色流年:穿越古今的手工奇迹
2024-09-25徐祯璐
在某个静谧的午后初识了上海丝绣,记得光线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一幅表现花鸟题材、正在绣制的丝绣作品上,那绣品的每一针每一线都仿佛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灵魂,细腻至极。那一刻,我被这份来自手工的温暖和细腻深深打动并在不久之后投身于这个行业,成为一名上海丝绣传承人。若干年之后,我得以参与策划了一场充满传统韵味与现代气息交织的丝绣艺术展览,来展示上海丝绣的前世今生。我驻足于每一幅上海丝绣作品前,看着作品中每一次的针脚穿插,都仿佛在织造时间的经纬,讲述着历史的故事。它以细腻的针法描绘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致,色彩斑斓却不失和谐。
刺绣,是古时刺绣针法的命名,意义往往与动作相关,具有一定的描述性意义。刺绣在古代被称为“黹”或“针黹”,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这一工艺的认知和分类。作为中国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它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丝绣艺术的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当时的人们用简单的工具,将野生蚕丝捻合编织,制作出最初的织物。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丝绣技艺也不断演进,从最初的单色线条到后来的多彩图案,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山水人物,丝绣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要求极高的手工技艺,对细节的处理尤为讲究,因此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高的技巧来完成。从汉代的“绣衣”到唐代的“锦衣”,从宋代的“绣楼”到明清的“刺绣”,刺绣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
mmt0/9P45QCV3qEBIs5dkA==在清道光年间,寓居无锡的刺绣名家丁佩(上海市松江人)在《绣谱》里说:“刺绣(丝绣)以针代笔,以绢素为纸,以丝线为朱墨、铅黄。”“取材极约、而用甚广”,为“闺阁中之翰墨。”从这段文字中就可获知当时上海的丝绣制作精细、生活用途广泛、同时还具有一定欣赏性等特点。因其用材简约用途甚广且多见于生活中,所以造就了上海丝绣的技艺特点得以传布民间,影响遍及上海一带。而丝线作为绣制作品的主要材料,凭借其独特的光泽、柔韧性及细腻度,成为实现这种艺术形式的理想材料。艺术家通过丝线的颜色、光泽和质地,将自己的情感和创意表达在绣布上,实现个人艺术风格的表现。丝线的独特属性为丝绣作品提供了立体感和动感,增强了丝绣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值得一提的是,市级非遗项目“上海丝绣”将纯天然桑蚕丝制成的丝线作为丝绣的主要材料,根据每幅作品的内容为丝线进行手工染色,不同于工业化生产的丝线,手工染色的丝线颜色更加细腻丰富,绣制的作品色彩过渡自然柔和,不仅具备柔韧、细腻的质感和天然的光泽,还能展现出丰富的色彩和纹理变化。在绣制作品时,丝绣艺术家所表现对象的各种质感可以将一根丝线劈成一百多股,绣制出最细微的变化。运用这些丝线特性使得作品在光线的照射下展现出流光溢彩的视觉感受以及动态的美感,带来了“如画之境”的独特视觉效果。
上海丝绣的作品色彩雅致,以灰色调为主,其染线工艺讲究,将以植物提炼的颜色和化工酸性染料相结合,进行了数次试验和配比,使染料调配比例完全量化,并严格控制温度与时间,熟练掌握固色方法,使丝线均匀受色,从而染出千变万化的颜色,也使丝线的颜色更加丰富多变,色阶不断增多。因此,它才能以针代笔,将传统的针法,与国画笔法相结合,以线代墨,勾画晕染,浑然一体。绣者巧妙地运用丝线的这些特质,通过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表达,将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完美地呈现在绣品上。
用特制丝线绣制的“上海丝绣”刺绣作品,呈现出精工、清秀、典雅、高超的品格,这四者既是绣作的品格,亦是绣者的品格。在技的道途上触摸艺的内核,以一种新的语言,来构筑时代的如丝之精神风景,重建丝绣与当代生活的关系。
对于上海丝绣的传承和保护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复制与延续,更是对未来的投资。通过教育、展览、交流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甚至加入上海丝绣的传承工作中,从而为这门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和支持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审美、技法等多方面的创新,让上海丝绣艺术充满蓬勃的生命力,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光彩。
刺绣,仅仅是以其独特的动作定义而闻名。如今,上海丝绣这一项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现,不仅蕴含了精湛的技艺,更将材料与行为完美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上海丝绣,一门源远流长的海派手工艺术,它不仅仅是针与线的交织,更是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在每一针一线中,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这种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它不断地吸收时代的精华,与时俱进,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