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技·艺·道”导写

2024-09-24李卫红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13期
关键词:琴人溪山升华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琴人的第一境界是琴技,即古琴的基本演奏方法,《溪山琴况》谓之“弦与指合”阶段。琴人只有先踏踏实实地把古琴的演奏方法掌握到手,才能向第二境界进军,才有资格去谈论琴艺。琴艺是琴技的一种升华,《溪山琴况》谓之“指与音合”阶段。一个琴人只有在琴技上有了一定的积淀后,才有可能达到这个境界。进入此境界的钥匙,唯有一法:勤奋+天赋+读书。之后才能进入第三境界——琴道。琴道是古琴内在的精神,《溪山琴况》谓之“音与意合”。此时,琴随意走,曲由心动矣。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寓意类材料作文题。材料阐述了琴人的三重境界:琴技,琴艺,琴道。琴技是基础,琴艺是升华,琴道是精神,是领悟。琴人须由技入艺,由艺至道,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同时,材料内容已暗示了写作方向,即如何进入这三重境界:踏实掌握,踔厉勤勉,至“弦与指合”,抵琴技之境;潜心积淀,融汇提升,达“指与音合”,至琴艺之境;悟道循心,升华自我,成“音与意合”,臻琴道之境。

其实,何止弹琴,各行各业大凡有成就者,无一例外都遵循了琴道之三境。写作时须由琴技谈开去,进行相关联想,进入做人做事的层面,讲怎样才能获得人生与事业之成功。

行文时,应源于“琴”且高于“琴”,全文不见“琴”,必有偏题之嫌;全文囿于“琴”,不能延展到人生的其他领域,必然思维狭窄。

参考立意:技是根基,艺是提升,道是至高追求;循序渐进,乃追求成功之真理;始于技,进乎艺,求乎道,是事业的三部曲。

例文

琴随意走,曲由心动

一考生

成长如琴技,踏实为功,这是我们的基础;进阶如琴艺,勤学苦练,这是我们的提升;至境如琴道,悟道循心,这是我们的升华。

由此可见,人生三境与琴道三境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奇人异士,还是大家伟人,无一例外都遵循了琴道之三境。新时代的我们,更应遵循琴道之法,品鉴人生之境。

琴技的阶段,需要“弦与指合”。意为脚踏实地,打好基础。

“成事在人,基础为重”,此言非虚。这一境界,犹如人生之初始,唯有脚踏实地,方能奠定人生道路之坚实基石。恰如背篓少年王发,从大山深处走出,夜以继日勤奋练习,每日挥拍逾七千次,不断稳固自己的基础,才得以站到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赛场上。秉持这种踏实精神,苦练基本功,夯实人生之“技”,方能向更高的境界迈进。

琴艺的阶段,追求“指与音合”。意为积淀自我,融汇提升。

不屈折于忧患,则不足以成其才。唯有勤奋积淀,持续提升,方能成就卓越。叶嘉莹女士半生颠沛流离,却始终沉潜于诗词领域,她将大半生的感悟汇入诗词的江河,以诗传情,由技臻艺,终成为一代诗词大家;“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积淀数十载,她不限于传统保护手法,引入现代理念,构建“数字敦煌”,实现保护与开放的共赢。她们以勤奋提升自己的“技”,以思考融通生活,终达人生“艺”之境。

琴道的阶段,实现“音与意合”。知行合一,悟道循心。

成就人生最高境界莫过于知行合一。如同琴道一般,琴随意走,曲由心动。一曲《广陵散》千年不竭,只因嵇康融技艺于心,入“琴”之大道。正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遵循内心的呼唤,以心体悟生活之道,思考,行动,做到知行合一,终会抵达人生“琴道”之境。

人的成长历程,恰如奏响一曲天籁:自琴技之基石,至炉火纯青之技艺,终至悟道之境,每一阶段皆寓意深远,不可或缺。循琴道之法,品人生之境,方能于人生的舞台上,演绎出绚烂多彩的人生华章。

评点:文章思维缜密有深度。开篇以人生之三境比之古琴之三境,层层递进,显现思想深度,继而引出观点,照应标题;主体部分紧扣观点,论证灵活有力度。王发、叶嘉莹、樊锦诗、嵇康等人物事例铺排而出,多处旁征博引,较有见地;结尾部分照应全文,升华全篇,文短意长。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琴人溪山升华
古琴之美在文化
趣谈绚烂多姿的古琴流派
贪吃蛇升华记
从“消弭天变”到“悼明”:崇祯朝琴事政治象征的历史变迁
《溪山春韵图》
《溪山清远》
明湖深处的琴人雅事
溪山春融图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王翔国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