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的,或是自己
2024-09-24王雅南
母亲不知道从何处觅来一只小鸟,灰白的羽翼、黑色的爪子,灰头土脸的,着实不讨人喜欢。而且似乎不会叫,到我家的几日,从未听过它有什么声响。
母亲说这是一只从北方飞来的鸟,有着不同于南方鸟的沉重。我并不明白母亲的意思,就我来看,家里养这么一只不出声的鸟儿真的无趣极了。或许它来自一个习惯于背负历史的城市,而此地,是喧闹而蓬勃的,虽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但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温秀,竟圈养不了这样一只由北向南寻觅梦想的鸟?它在炎炎日头下茫然失措,小小眼睛里尽是无助的绝望。
鸟儿并没有壮烈到绝食自杀,只是抑郁,那种哀婉是任何一个人都看得出来的。我几次劝母亲放了它,母亲却总说它会习惯,江南,多美好的地方。那语气是肯定的,让我终于放弃劝说。
一个人坐在南面的窗口,看阳光大把大把地挥洒在窗台的植物上,那些植物委屈地蜷缩着枝叶,挣扎一般。忽然就有一种酸涩的气息涌上胸口,我竭力想象它们舒展的可爱模样。此时,与我一同发呆的是那鸟儿,我知道,它必是哀伤的。
忽然间,我似乎明白了它的伤痛,并非母亲所说的那样不知好歹,它只是想做一只简单而快乐的小鸟!它一直是这样艰辛地在路上跋涉,一只鸟儿的梦想,不过是想要飞过天空,然而它却连今晚的悲伤都无法跨过。这期间的过程,也许缘于它的弱小,也许就在你我弹指一挥间的沉默中消逝。我忽然自鄙起来,我自以为看得到它无助的忧伤,却在举手之间停顿;我自以为可以看到它的梦想,却不敢成全。
在这日渐冷漠的城市里,这只鸟儿不也是我吗?是我们所有满怀憧憬却屡屡折翅的心!
母亲又端来香甜的鸟食,它照例慢慢吃,似有一种麦田的香气在扩散,我知道母亲是用了心要留住它了。我也知道它并不抗拒,只是那样长久注视着窗外,哪怕是在吃东西的时候。
周六清晨,我带它走出家门到了公园里,果不其然,它在蓝天下活泼了些,尤其是在早晨阳光最灿烂的时候,那一束金黄色的光线直直地扑向鸟笼,它如天使一样把翅膀展开,我第一次看到它张开羽翼,切实地感受到了它的快乐。
我也终于敢肯定它要的是自由。
我打开了笼门。
鸟儿展翅,清脆的鸣叫穿破云层。它果然是有美好叫声的,母亲没有看走眼,只是我知道如果不是我今天放飞了它,也许至死它,也不会啼鸣。
这就是人生吧,有时遭遇到不可测的命运,只有默默地承受。但是,我们也要相信,人生会有转机。
评点
文章在作者与母亲想法的对比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认识,那种对鸟的细腻而传神的描述,会让我们眼前出现一个清纯善良的少女形象。作者在一只鸟的身上看到了生命的求索,对自由的渴望;还在另一方面运用了对比,拿对小鸟内心的揣测和自我的心境进行对比,努力地做了一次自我心理的调节。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