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究竟是多长时间
2014-09-25阎泽川
文史月刊 2014年4期
阎泽川
人们经常使用“弹指一挥间”来形容时间飞快,但“弹指一挥间”到底有多长呢?
在印度,“弹指”是一种风俗,用来表示喜好或顿悟。《吉藏义疏》中说:“弹指者,表觉悟众生。”所以在使用的时候,没有人会去计算它的真正用时。但是在佛家,“弹指”确是有具体时间的。
《僧 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根据佛家的这一说法,一天一夜有86400秒之多,一须臾相当于2880秒,如此推来,一弹指就仅为7.2秒之短。
佛语中常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向来以慈悲为怀、以普度众生为追求的佛教在其道义上,分秒体现了向善的本质。因而,诸如“弹指一挥间”、“立地”、“须臾”之类的词,便被广泛使用在典故中,用以表示时间短暂的意思。
随着文化的渗透迁移,“弹指一挥间”开始被人们经常用在表时间上,虽然使用的是它较为模糊的概念,但是,所要表达的意思,却大体相同。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会看到“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弹指间六十年过去”等等,这些都含有感叹时间飞快的沧桑意味。而在一些武侠小说里,则经常用“弹指一挥间”表示事态急剧转变。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