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呼应社会转型变迁

2024-09-23杨述明

理论月刊 2024年8期

[摘 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工业时代以来最深刻的整体性转型变迁,社会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社会,经济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经济,由工业革命驱动的第一次现代化加速转型为由智能革命驱动的第二次现代化。由此逻辑衍生,孕育于工业革命、工业社会和第一次现代化的知识体系以及在近代历史过程中所建构的相应知识体系,也必将同时发生深刻转型变革,以呼应这一崭新时代的转型变迁。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人类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面临人类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正逢其时。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逻辑,是新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崇高使命,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走到世界前沿的历史机遇。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转型;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DOI编号] 10.14180/j.cnki.1004-0544.2024.08.001

[中图分类号] D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24)08-0005-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驱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19ZDA113)。

作者简介:杨述明(1961—),男,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形态加速转型为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工业革命驱动的第一次现代化加速转型为由智能革命驱动的第二次现代化。中国涌动在这一轮世界整体性变革的潮头,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用关键行动回答世界将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质言之,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理论与实践探索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国和人类社会在未来的转型变迁中标定航线。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无疑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就是具有中国自身特色、同时又包容世界现代化特征的自主知识体系,是把特殊性和一般性有机结合起来的自主知识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有机统一的知识体系,是在继承和扬弃工业社会的伟大成就中不断创新的自主知识体系,是在伟大的实践中展现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智慧1。

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社会底色

在社会学意义上,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必然在一定社会形态条件下进行,一定的社会形态必然成为人类所有行为轨迹的底板底色,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理论、意识形态等概莫能外。从社会演进历史看,人类已经走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迈进21世纪后从工业社会走向了智能社会。智能社会延续农业社会的根脉,承传工业社会的基因,在诸多核心领域发生突变而改变社会各领域的存续运行状态1。智能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

(一)工业革命演化为智能革命

20世纪中叶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不断地撞击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人工智能作为智能革命的龙头主线,驱动着众多学科走向繁荣,引致众多领域技术实现更新换代,并引发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带来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智能社会进行历史跨越,实现了科学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再一次质的飞跃。智能革命是工业革命发展的高级阶段,常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革命既是21世纪的世界新潮流,也是当前炽热的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革新的主战场,更是世界百年以来面临的时代挑战与历史机遇2。

如同18世纪工业革命,智能革命正在深度地重构全球科技版图、全球经济结构、全球政治格局和人类活动新空间。智能革命展现出与工业革命演进不同的历史进程,互联网、人工智能、计算、信息、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天空海洋等领域的原创性突破,为既有的科学技术升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为赋能人类社会演进的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在工业时代所建构的宏大绵密的知识体系中,科学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出交叉融合、革旧出新、原创泉涌的趋势。如同工业革命驱动人类走向现代化之路,智能革命显然是新一轮现代化新浪潮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中国要强盛复兴、要实现现代化,就一定要走科技强国之路,抓住智能革命的历史机遇,成为世界创新高地,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历史经验表明,颠覆性的科技革命总是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发展格局和人类的生存发展状态。面向未来,如何认知和把握智能革命所驱动而改变的世界与人类社会,这是新时代再一次给人类、给世界、给中国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工业社会转型为智能社会

智能社会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一脉相承,它孕育于工业社会、发展于信息社会、联通未来社会。智能社会演变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变革,是人类面临的未知社会形态。但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历史走到今天,工业社会依然是这个世界上的主要社会形态。工业社会经过200多年而形成的一系列理念、制度、文化和格局等各种社会基因,依然在当今社会演进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而且这一系列规律将随着人类社会进步继续传承发展,并对未来智能社会自然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

人类可以从既往历史中寻找演进规律,从现实社会事实中分析发展规律,从社会演进的趋势中把握运动规律,在遵循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规律中逐步准确地做出基本判断与选择4。

也许是历史的误差,近代中国没有赶上世界工业化浪潮。因此,绝不能将现时代中国社会形态简单地界定为工业社会或者智能社会。如果我们从农业社会走到工业社会并加速走向智能社会这种线性演进过程看,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应该是一个农业国家,也是一个正在发展成熟的工业国家,但同时也正在加速走向智能社会。因此,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其社会基本底色是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共生,社会演进基本方位是工业社会与智能社会共进。共生就是表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依然是我们的社会基本形态,任何时候都要将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放在基石地位。但同时,我们又不可能孤立地、机械地回到传统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复制过程之中。我们必须顺应工业社会与智能社会共进趋势,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因此,人类社会在向智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所面临的社会演变与西方世界有着不同的特殊规律,这也许就预示着,未来中国发展演进的社会实践一定会是人类思想理论再一次喷发的源泉。

(三)工业经济转变为智能经济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生产生活主要体现为经济活动,一定的经济形态必然与一定的社会形态相适应。从人类社会演进过程看,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后,近代演变为工业社会背景下的工业经济形态。同理,工业社会背景下的工业经济在经过数百年的充分发展后,也必然演变为智能社会背景下的智能经济形态。正如工业经济从农业经济母胎里诞生一样,工业经济向智能经济的转型同样需要理论上的大量探索积累、指路前行。

事实上,这样一种探索在20世纪中后期就开始蓬勃展开。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经过二战之后的迅猛发展,走到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高度,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经济现实、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已经逐步衰减。在此背景下,1973年,美国学者贝尔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理论”。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区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大阶段1。自此,“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作为描述此时经济形态演变趋势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便应时而生。这也说明,人们从经济学视角已经在尝试着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其中“智能革命”“智能社会”“智能经济”的概念就是中国学者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2。

(四)现代化再次转型升级

近代世界历史已经充分表明,无论是人类社会形态、经济形态、意识形态转型,还是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演变,甚或人类社会存续运行治理模式的架构,无不体现在现代化这一浩荡的世界历史过程之中。因此,现代化既是近代人类社会演进的必由之路、人类文明不断展现出的新形态,也是人类社会演进的共同目标和方向。时至今日,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欠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不依然视最终实现现代化为主要目标和历史使命。

纵观三个世纪的现代化世界变局,现代化历经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约1780—1860年)历时近百年,是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由英国开端然后扩散至西欧地区。这一次工业革命并非完全的经济与技术革命,“实际上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大变动的问题”,是“双元革命”推动的3。这一历史性变革,使历史上最大的经济革命与最大的政治革命走向结合,导致现代工业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共谋制度”。第二次浪潮(约1860—1910年)历时半个世纪。在这一阶段,工业化和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巨大成就,并向周围地区扩散,越出欧洲向异质文化地区传播,其中世界上最年轻的新兴现代工农业大国美国,在20世纪初,其经济实力一跃而超过英国。日本也在这一时期走上了工业化之路。至此,多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取代了英国的单一中心地位。第三次现代化浪潮(20世纪下半叶至今)。这是一次真正全球意义上的工业现代化浪潮,是新兴工业化世界对非工业化世界的一次全球性冲击。在这次浪潮中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全面卷入其中,并在新一轮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找寻自己国家的新定位和新道路4。

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于20世纪末构建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曾经发生过四次革命(科学技术):第一次是工具制造,大约发生在250万年前,它使人区别于动物;第二次是农业革命,大约发生在1万年前,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进入农业文明阶段;第三次是工业革命,发生在200多年前,使人类生产方式从手工业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人类进入工业文明阶段;第四次是知识革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后,它使人类消费模式从物质消费转型为知识消费,人类进入知识文明阶段。人类文明的四次革命,导致人类社会四次转变。第一次是从动物世界向人类社会转变,第二次是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转变,第三次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第四次则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1。

无论是“三次浪潮之说”,还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都充分表明,人类社会正在智能革命驱动下,伴随着工业社会转型为智能社会、工业经济转型为智能经济,推动着现代化之路不断走向崭新的历史阶段。毋庸置疑,在第三次现代化浪潮涌动下,中国已经走到了第二次现代化的潮头。在发达国家希望实现再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希望实现新型现代化的世界格局重构中,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闪耀着新的思想光辉,为人类未来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了新的指引。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必然需要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必然需要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引。这就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最根本的内在要求。

二、工业时代知识体系的衍生逻辑

历经数百年工业时代所形成的现代知识体系,奠定了人类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的思想基石。人类必然顺应工业社会转型智能社会的时代需要,在既有的现代知识体系基础上,创新建构起支撑工业社会转型为智能社会的知识新体系,推动人类社会整体走向新的文明形态。

(一)工业革命演进过程构成现代知识体系的历史背景

在文艺复兴、科学启蒙以及政治革命的强力驱动下,人类社会从18世纪的英国开始,逐步走上了现代工业文明之路。18世纪初期,以蒸汽机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一系列工业革命推动产业变革,人类跨入了辉煌的工业文明时代。这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电气逐渐取代蒸汽机,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时代,电力动力催生出大制造,大制造驱动产生大工厂、大交通、大市场、大商业、大金融,并迫使或者诱惑其融为一体而形成高度垄断,直接对世界格局、社会建构、政治秩序、经济形态等造成巨大冲击2。20世纪中叶以来,无线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新材料、新能源、基因工程、类脑科学以及仿生制造、自动制造等产业变革,将人类社会推升至“第三次工业革命”。进入21世纪,以人工智能为主线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重塑了经济社会格局。这一次科技革命也就是人们常常所称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智能革命”。

第一次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就是农业社会转向定型工业社会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演变,既体现了科技革命作为核心支撑,也体现了人类现代知识体系的创新创造。工业革命的历史过程就是人类认知世界、改造世界、认知人类社会、推进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过程。它不仅使人类财富得到了极大丰富和发展,而且使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工业革命推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最终形成。

(二)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在工业革命驱动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奠定

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构建与科学启蒙运动、近代工业文明演进密切相关。概括地讲,科学技术驱动了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生与进步,工业文明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工业现代化过程就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形成发展的过程。从17世纪开始,科学在启蒙时代积聚了一个多世纪的势能,到了18世纪末终于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整个世界为之一变3。天文学与大航海、经典力学与机械运动、地圆学说与地理大发现、血液循环理论与近代医学、化学与化学工业、进化论与基因工程、细胞学与生物工程、几何学与机械制造、热力学与蒸汽机的改进等,都在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的欧洲大地勃发生长。没有近代科学技术划时代的发现发明,就不会有工业化欧洲的出现;反之,没有欧洲工业化革命浪潮,科学技术现代化也就失去了社会土壤。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而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4。因此,现代科学技术、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构成了近代人类工业文明的主要场景。正是这些历史产物和生动场景,才培植了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深厚土壤。

恩格斯曾经说过:“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1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不断遇到各种与生产活动关系密切的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提出了关于客观世界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给予回答和解决。从18世纪60年代起,以蒸汽机的发明、改进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将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走向工业文明和现代智能文明的核心驱动力展现出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热力学、地质学、生物学等获得了新的发展和巨大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相对论、量子力学、高能物理等为现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并推动了电磁学、热力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数学、医学、量子科学等学科的发展。20世纪中叶产生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动了高能物理学、量子科学、天文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化学、医学、数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发展。20世纪末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产业变革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走向了新的时代。数学、化学、生物学、海洋学、生态学、天文学、高能物理学、量子科学、计算科学、人工智能科学、类脑科学等新型科学体系以及航空航天、生命基因、生命健康、大数据等技术领域,构成了智能革命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新知识体系。纵观工业革命发展史不难看出,科学技术正在成为真正操纵人类历史发展的“上帝之手”2。

(三)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建构西方工业社会的变革中得以确立

与现代科学技术源起于工业革命并驱动工业社会不断演变一样,哲学社会科学同样产生于工业社会并导引工业社会有序建构演进。在工业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和生产生活日益互相结合,使得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经济革命和社会革命形成一个互相联结的链条3。工业革命不仅表达了人们认识自然和驾驭自然能力的进步,它所带来的对人的价值观的冲击同样不能忽视,而助力于这一形成过程的是它自身拥有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力量4。工业革命建立起社会化大生产,彻底改变了农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开启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新时代。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以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为观察研究对象的哲学社会科学,伴随着工业社会不断深化演进而得以产生发展,并历经数百年工业社会沉浮变幻、检验固化而成为完整的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例举社会学这门近代新兴学科而言, 18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很快完成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引发西方社会的巨大震动。从18世纪到19世纪的西方社会一直处于有史以来最为深刻和广泛的社会变革中,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矛盾与冲突、新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尖锐对立,都使得初生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在法国、英国乃至西欧陷入大革命后的社会大动荡和大衰退时期,孔德创立了社会学。他决心考察研究人类社会是否有其客观的原理原则,并依照这些原理原则以重建社会5。社会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西方社会学理论自19世纪产生以来,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古典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阶段。在古典社会学理论阶段,涂尔干、韦伯和马克思社会学传统,成为后世社会学的思想源泉;在现代社会学理论阶段,“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风险社会理论”“社会行动理论”“社会转型理论”“批判主义理论”“社会发展论”等众多学派成为社会学理论的集大成1;在当代社会学理论阶段,社会学家们开始探索提出“网络社会学”“计算社会学”“智能社会学”“数字社会学”等新概念,提出“社会扁平论”“社会原子化论”“社会链接论”“社会和谐论”“社会合作论”等理论,希望在现代社会学知识体系基础上,顺应智能革命时代变迁,调适社会学理论研究范式,尽可能地避免人类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时期出现的种种弊端和危害,科学地推动工业社会有序地转型为智能社会。

(四)工业革命开创的现代化理论为人类社会前进标注方位

“现代化”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才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流行的术语。现代化理论逻辑上源于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社会进化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孔德、斯宾塞、涂尔干、滕尼斯等人在其理论中,都以19世纪关于社会进化及其过程的理论为依据,较有说服力地解释欧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从而形成了对于西方社会“传统”和“现代”“二分法”的研究路径。同时,韦伯致力于探索西方社会的各种合理化及其前途,并提出“只有西方才能产生资本主义”,即“韦伯命题”。因此,受“传统”与“现代”“二分法”和“韦伯命题”的影响,当时代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框架得以确立2。当然,现代化理论产生并非完全的理论逻辑推理,而是西方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的历史性结论。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方经济发展迎来“黄金时代”,更是让西方学者们确信了“韦伯命题”以及现代化道路的千真万确。现代化理论是跨学科融合的知识体系,它兼容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人类学、心理学和地理学、海洋学、生态学等主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但同时也相应形成了“西方中心论”“依附理论”“边缘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相对独立的现代化理论,以及哲学领域对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深刻思考。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伴随工业革命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生全球性的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同时,现代化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3。狭义来讲,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落后的国家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学习西方经验,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西方先进发达国家水平的追赶历史过程,其本质就是落后的国家努力实现工业化的生动写照。事实上,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就是人类现代化演进的历史过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转型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过程。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将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的现代化特征归纳为12个方面,即民主化、法制化、工业化、都市化、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知识科学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4。虽然这12个共同特征的描述只是看到了社会表象,但是我们可以沿此逻辑思考:如果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转型为智能社会,新时代的现代化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又将如何遵循现代化演进规律,推动人类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型?工业社会背景下的现代化如何向智能社会背景下的现代化迈进?这些问题也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所选择的道路必须回答的世纪问题。

三、聚焦社会转型之变,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1

近代历史充分证明,人类社会颠覆性变革,人类文明巨大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2作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必然包含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两个方面。自然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和思想来源,哲学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也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必然表现为科技与人文的统一,体现出科学性、交叉性、协同性。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是摆脱“学徒”状态,不再完全依赖外来的思想、理论和言说方式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建构自己的理论,要发展出自己的研究范式、知识体系、核心竞争力,进入学术上的自我主张、自我创造,在内容和形式上形成源于中国实际的原创,从而回馈世界历史、回馈人类文明3。

(一)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转型变迁的脉动

一种社会形态转型为另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传统的社会形态不会快速地退出历史舞台。社会自然规律决定了社会转型具有接续性和传承性,就像工业化社会形态中农业社会形态依旧重要而顽强一样,就算人类真正走进智能社会或者智能社会已经成熟,工业社会的基因依然会对社会演进产生重要作用,对这一点人类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4。中国社会形态在历经数千年农业社会之后,走过100多年追求工业化梦想之路,但始终没有完全实现如同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工业化愿景,中国又同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社会革命过程中叠加了工业革命与智能革命的历史使命。中国在数千年农业社会基础上,跨过了不完全成熟的工业社会,加速跳跃式地走进智能社会。因此,对于中国当代社会基本形态的判断,可以用“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共生”“工业社会与智能社会共进”两种判断来描述。

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共生,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底色。中国将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国情没有根本变化,城乡二元结构状态始终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经过7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40多年的改革开放,具有工业化国家的一些特征,但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工业化国家还有不小差距。这就决定了中国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方面必须把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摆在重要位置,在成熟的现代农业社会、现代工业社会基础上构建智能社会。工业社会与智能社会共进,这是中国社会演进的趋势。中国的工业化是建立在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大国”之上的,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与封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中国工业化推进之路独特而艰难。21世纪以来,中国的工业与中国的整体经济一样,一跃而世界瞩目,经济总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贸易进出口大国。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工业社会虽然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那种成熟度,但与此同时,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跟跑、并跑乃至在某些领域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从近代科学技术体系和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产生、演变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真正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体系不完全来自历史传承、文献溯源,而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和当时代社会经济及其演变趋势的观察基础之上。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重大经济之变、社会之变、文化之变和科学技术之变,都在中国发生着相应变化,现时代的中国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对应当代人类社会转型变迁的典型特征。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形态,将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智能社会同时展现与演进的关键阶段。农业社会是基本,工业社会是支撑,智能社会是方向。对于未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必须着眼于这三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社会背景。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大地上研究和破解中国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从中国丰富多彩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新的理论,才能构建起名副其实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二)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方位导向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独创的实践创新,正在用关键行动回答世界将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这个社会变革、实践创新、关键行动,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一句话,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理论与实践探索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中国和人类社会在未来的转型变迁标定航线。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使命交给了我们。

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性地突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路径迷思,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独创性。但客观地看,西方现代化知识体系是人类现代文明迄今为止的历史高峰,它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文明遗产,为人类走好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厚实的智慧借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乎所有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都是现代化历史雕刻的产物。无论是现代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天文学、海洋学、信息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以及所有现代工程技术学科,还是现代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以及相关应用性学科,都是在第一次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中孕育产生、发展成熟的。特别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前后,产生了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爱尔维修、潘恩、杰弗逊、汉密尔顿等一大批资产阶级思想家,形成了反映新兴资产阶级政治诉求的思想和观点。同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1。虽然这些知识体系大多没有完整系统地传入近代中国,但是其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建设产生了根本性影响。这种影响还将持续深化。西方现代化随着工业社会一路走来,同时给人类带来了无数困惑和苦难,诸如对自然资源的严重掠夺、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一轮又一轮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贫富差距极端恶化、两次世界大战、无数的地区冲突、不同时代的霸权主义等,也从另一面为我们在面对新一轮现代化浪潮时,立起了座座警示碑。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都是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来加快自己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因而常常把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社会科学等知识体系视为圭臬,所以极易陷入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理论误区。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因此走了不少弯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应该从建构科学的现代化知识体系视域,总结传统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教训,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关键问题,从现代政治制度、科技创新、经济体系、社会治理、文明进步、生态环境、国家安全、世界秩序、全球治理、人类命运等领域,建构起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

(三)深思中国既有知识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首要的是对现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进行梳理、反思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际学术秩序的重建。当代中国的自然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主要是在学习借鉴西方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并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的消化、吸收和本土化。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不是对以往体系的全盘否定,而是要创造出具有原创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方法、新范式、新体系2。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3,也包含着大量的科学技术发现、发明与创造。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及其思想达到了人类同时代的高峰。青铜冶炼技术与天文学萌芽、农业技术与百工技艺、《禹贡》与地学、《黄帝内经》与人体科学、《九章算术》与数学体系、《伤寒论》与中医学、《论衡》与天文学、祖冲之圆周率与几何学、《齐民要术》与农学、《本草纲目》与植物学、雕版活字印刷术等,不胜枚举的发明创造,为中华文明天空洒满耀眼的星光,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深厚的文明基础。

中国近代知识体系建构始于19世纪中后期。从革新派、洋务派,到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西学东渐”“中体西用”“师夷制夷”等思想引导下,崇尚西学、以西为师的“拿来主义”盛行。一时间,大办钢铁兴办洋务、大兴翻译引进西学、兴办学堂传授西学、西渡求学等成为社会潮流。西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西方医学等现代科学以及交通、工业、机械、土木、航海、水利、航空、电力、能源、计算、电讯等现代工程技术,不断传入中国,特别是日心说、进化论等先进学说在中国立足和传播,改变了中国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学科结构和学术结构。中国传统科学体系开始被近代科学所取代,中国近代科学开始发生和发展1。与此同时,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强力驱动下,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迎来了社会转型的科学理论指导。许多进步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问题,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说、中西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现代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逐步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理论上探索建构符合中华民族文化、理论观念和时代精神的中国知识体系,奠定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重构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完善发展。在这一时期,西方各种自然科学学科以及工程技术科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走进中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随着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被进一步系统化引进吸收,我国逐步建构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科学指南。

比较工业时代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高度,顺应智能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审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我国现代知识体系还存在需要完善改进的方面。诸如,学科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相应的研究力量和人才培养体系无法做出科学配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性研究薄弱甚或缺失,缺乏原创性的突破和系统性的建构;对世界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前沿动态把握不够精准,关键领域战略性布局尚不够到位;学术国际化步伐不快,没有深度融入世界学科学术的知识体系,社会科学国际化差距更为明显;国际性学术话语载体缺乏,高端科技成果在国际环境下发布(发声)鲜有中国自主的载体和平台,中国在国际性知识产品标准的制定中主导性较弱。凡此种种,需要在深刻反思我国知识体系系统建构的过程中,进一步精准挖掘并提出相应破解之策。

(四)聚力构筑知识体系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地位

中国知识体系能否真正实现自主,关键在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体系建构的能力。一句话,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和科学的知识制度体系。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同样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1。这里“三大体系”就是中国科学技术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所及学科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基本框架,每个学科都要因此建构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实现整体知识体系自主,关键还是在于培植各个学科领域的核心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故此,实现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目标,不仅在于国家宏观制度的战略定位,更在于所有学科学术领域的改革创新、科研突破和人才实力。

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坚定目标。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四大赤字”加速演变,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走到了危机关口。在高科技研发与产业应用、国际金融贸易、国家主权等关键领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泛化政治和安全、“小圈子”等严重阻碍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威胁人类生存发展安全的势力与日俱增。我国强化科学技术自主自强,在基础性科学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把握主动权,将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强国目标、完成中国现代化伟业的必由之路和关键闸阀。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科学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科学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经济繁荣和人民幸福。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2。

在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哲学社会科学同样要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这是我国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决定的,也是我国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履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决定的。事实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在一些领域已经走到了世界前沿,我国已经快速走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转型为智能社会的道路上。从2010年开始,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二。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明显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xEf6i9CtMT5JEVU27Qu5FA==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以上。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3。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4。这一系列鲜活的数据与事实充分表明,在中国这块深厚土地上,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无论是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一直主导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走向智能社会的重要科学领域,还是为我国治国理政、经济社会发展甚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提供智慧咨询的各种类型智库,都将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汲取丰富的养分、顺势蓬勃生长、展示重要作用。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一定会走向世界前沿。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责任编辑 申 华

技术编辑 王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