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时代初中历史智慧课堂探索

2024-09-23李春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8期

摘要:本文以《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创设情境,使用视频、图片等,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化,更具趣味性;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教学评测功能,使教师的点拨指导更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18-0083-0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以显著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应用中的问题

1.信息技术课堂主导论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削弱,更不能被取代。但目前在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使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例如,以课本为主要载体的知识学习,学生的阅读分析被课件的动画或教师利用平板推送的补充资料取代,导致学生探究过程缺失。

2.用多媒体技术强化知识的灌输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展示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而这种传递知识的快速性使不少历史课堂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存在教师盲目增加教学内容的现象。例如,教师将不是教学重点的知识,也通过平板推送给学生,这就在无形中增大了课堂容量,也无法突出教学重点,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

解决方法

第一,改变传统观念。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传统教学方法中的面对面交流,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沟通都是网络所不能替代的。所以,必须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关系,避免产生“技术万能观”。

第二,根据适时、所需的原则利用信息技术。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突破,而对于不是重点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行学习。

教学案例

下面,笔者以《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一课为例,谈谈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6课。本课由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以及工农武装割据三个子目构成,主要介绍了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教训,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对于中国革命而言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有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并且对新生事物特别感兴趣,上课能积极参与,学习气氛活跃。他们平板运用比较熟练,喜欢用平板上课。

根据以上内容,笔者归纳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①梳理出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实。②分析归纳中国共产党早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理解中共创建红军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③认识井冈山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要不屈不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体会井冈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宝贵财富。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历史图片及史料、对比简表,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教学难点是通过多媒体数字视频、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史料分析等环节,分析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原因,领会井冈山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准备了淄博市智慧教学大数据平台、畅言智慧课堂系统、智慧教室、平板等相关教学工具,并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文字素材、图片、视频、史料、现实生活等多种途径挖掘和呈现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史事。

信息技术融合实践

第一篇章:寻出路——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

师:(平板推送一则史料)阅读课本75页,思考以下问题:材料中的起义指何时的什么历史事件?领导人有谁?结果如何?此事件有何历史意义?先完成的请举手示意。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进一步明确城市敌人力量强大,继续留在南昌,有可能全军覆没,为保存革命力量,南下广东建立根据地,但是受到了围堵遭遇挫折。

信息技术融合点:课本中只有南昌起义的具体史实,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完成,对于南昌起义后为什么南下广州及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结束“跑来跑去”的局面只凭教师的枯燥讲解效率不高,通过平板推送补充史料,让学生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了解南下广州的原因,为学习“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做好铺垫。

第二篇章:闯新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①八七会议。南昌起义受挫的消息传到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七会议”。

②秋收起义。在八七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没有攻打中心城市长沙,而是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家市决策。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上井冈山进军的途中,进行了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

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已经建立,毛泽东为什么选择进军井冈山呢?首先,让学生查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找到井冈山的位置(位于罗霄山脉中段)。接着,教师出示三则材料,学生依次分析,归纳总结出井冈山敌人统治力量弱、远离中心城市、地势险要、物产丰富、群众基础好等特点。

信息技术融合点:利用“畅言智慧课堂”出示地图和三组材料,地图直观形象地展示井冈山的位置,有利于学生理解第一块革命根据建在井冈山的原因。

④井冈山会师。

师: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消息传出后,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于是有了历史上著名的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了,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转战农村后面临的难题也出现了:如何赢得农民的支持?如何保卫革命根据地?如何在农村站稳脚跟?

第三篇章:壮大路—工农武装割据

①工农武装割据。教师用PPT出示工农武装割据结构示意图(如下页图1),以及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信息技术融合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性强,学生难以理解,同时这个知识点也不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直接出示工农武装割据结构示意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古田会议。出示历史图片、史料:毛泽东意识到红军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要防范党与军事分离、党不能领导军事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召开了古田会议。毛泽东在古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

师:请同学们观看1929-1930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地图,思考:点燃了星星之火的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它是哪里?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共产党人在各地建立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共产党建立了十几块根据地,有几百个县建立人民政权革命武装。大家仔细观察地图变化,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第四篇章:传承路——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师: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2016年习近平前往井冈山,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为什么还要去井冈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生,今天我们回望井冈山,不只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时代的光芒。

教师通过时空定位,让学生再次梳理这些时间发生的典型历史事件(如图2),明确本课学习的是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对本课内容进行整体总结。

信息技术融合点:通过“畅言智慧课堂”系统推送动态的毛泽东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过程。学生先在平板中运用“畅言智慧课堂”系统进行自学,之后小组讨论。小组内各成员运用“畅言智慧课堂”系统进行展示。

运用平板中的智慧课堂系统推送检测题,把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课上点评:①以小组为单位挑选最优秀的答卷,并上传平台展示,其他组负责点评。平板连线,实现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提高了学习效率。②学生做测评,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情,重点讲解错误率高的题。③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系统自动为学生生成个性化的学习手册,并针对答题弱点推送个性化错题本。

反思

笔者利用资源系统、平板,实现了翻转课堂。课前,通过平板推送相关学习资源和预习任务单给学生,让原本单调、枯燥的预习案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中,以学生展示的方式来学习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平板作答即时反馈,能精准把握学情,及时调整本节课的进度;课后,用大数据平台检测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后台数据即时精准的分析和及时反馈,使教师的点拨指导更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根据测评得分情况形成个性化学习手册,推送个性化错题本,让学生更精准地把握知识漏洞,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