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角下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路径探索
2024-09-23刘筱梦唐典巧谢晨舒严沛军
[摘 要]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将农耕和读书并重视为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耕读”这一理念体现了对劳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的深刻理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文化瑰宝。“耕读”文化提倡在耕作与学习间找到平衡,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强健体魄,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是一种全面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涉农高校中,把耕读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不仅具有现实的重要性,也符合教育的内在逻辑。文章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实践为例,探索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路径方法,为涉农高校培养农业人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耕读教育;涉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6-0126-08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也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特别强调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技术人才。广西作为中国的一个农业重点区域,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显著的生态优势,但现代农业人才不足,这一状况已经对当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限制因素之一。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全国第一所涉农高校正是在此背景之下筹备成立的,担负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紧密结合的使命,主要任务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振兴乡村人才。
一、问题提出与分析
涉农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振兴乡村的希望与未来。本研究根据学生心理普查和学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所提交的个人成长报告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渐渐成为部分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焦点。 研究发现,涉农高校学生中,农村籍、有过留守经历的家庭条件比较贫困的大学生比较多,这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面临各种困难与压力,包括学习困难、就业压力、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相关难题多等多种情况,长此以往,易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以下是其具体表现和原因分析。
(一)原生家庭的支持和关爱不足以及学校教育有缺陷,学生对陌生环境不适应和人际关系不和谐
涉农高校的农村生源往往占大部分,部分涉农高校有超过70%的学生有留守的经历,其原生家庭提供的支持和关爱较少。这部分学生此前接受的教育往往有一定缺陷。大学有的管理方式和集体生活让他们一时难以融入与适应。陌生的环境和学习氛围也会让部分腼腆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在生活中喜欢独来独往、不善言辞和沟通,遇到委屈时不懂得争取和辩论,只会默默承受,容易不合群,自信心不足,受到轻视时会更加自卑。
(二)部分学生知农爱农意识薄弱,对未来感到迷茫与困惑
涉农高校的专业主要有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园林园艺、食品、作物生产与改良、宠物养护、茶艺等,学生的就业方向往往比较明确,工作地点大多是在乡镇、农村。但部分学生知农爱农意识较弱,他们普遍认为进入高校学习就是希望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当理想与现实产生极大的落差时,就会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前途产生怀疑,进而感到无比焦虑。这种状态在大学新生入学阶段和毕业生实习阶段特别明显,个别的极端心理危机案例或者大部分学生心理波动比较大多集中出现在这两个阶段。
(三)部分涉农高校社会认同度低使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不强
有研究者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首批本科生进行调研发现,其中有80%的学生选择入读该校是因为他们高考成绩仅达到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有35%的受访学生表示他们不关心外界观点,能保持专业自信心,但有68%的学生对学校缺乏归属感。许多学生不是主动挑选这所学校,因此他们对学校不满意。目前学生普遍担忧的问题包括就业机会不理想、毕业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偏低以及课程学习有难度等。
从学生、家长到社会,对部分涉农高校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认为部分涉农高校社会地位不高,这种认识进一步削弱了学生对部分涉农高校的归属感。由于缺乏对学校的认同,学生往往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也感到不自信。因此,部分涉农高校学生对本校的教学质量、毕业证书和就业前景等方面感到焦虑和自卑。
二、应对思路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将农耕和读书并重视为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1]。耕读理念体现了对劳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文化瑰宝[2]。耕读文化提倡在耕作与学习间找到平衡,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强健体魄,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3]。因此,涉农高校把耕读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符合教育的内在逻辑。
(一)政策依据
2021年、2022年、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提出“开展耕读教育”“完善耕读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的举措。2021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1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要求,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相关政策文件表明国家层面对耕读教育的关注及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诺。该政策将农业劳作与学术学习并重,为涉农高校提供了指引,有助于其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教育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应与学校整体的教育目标一致。同时,作为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应与这三方面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此外,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考虑其特有的独立性,对其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科学的定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以价值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因此,涉农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至少应涵盖三个层面:其基本目标旨在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发生,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此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育过程,其中包括引导学生掌握和应用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定义及重要性的理解,以及提升学生自我保健和危机预防的意识,进而有效降低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其进阶目标则着眼于心理素质的提升。该目标追求通过系统性教育介入,促进学生在自我认知、人际沟通、自我调节、情绪管理以及抗逆力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优化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整体心理健康状态[4]。其最高层次的目标致力于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并推动其全面发展。这个层面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格培养,激励其积极的心理品质与道德行为的发展,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促成他们在多维度上的成长。涉农高校的学生培养,重点在于从实现民族复兴的角度审视“三农”问题,理解农业对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影响,农村发展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从而激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之中,增强学生服务“三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是说,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涉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二是选择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取向,三是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二)理论支撑
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布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这为推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蓬勃发展以及幸福校园、健康中国的建设提供了新思维和新方向。其中,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喜爱的教育方式,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活动形式,重构教育活动体系,寓教于乐,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现代心理学中,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学生认知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Z5Eak9tEKantr9Mivs4j6oskG4lt0nqoDpyhAW44XIE=,指出知识的获取根植于身体的体验之中。我们的身体使我们得以体验和感知世界,通过对身体的刺激进而影响大脑。例如,在舞蹈和体育训练中,学生必须掌握如何通过感觉、运动体验以及空间定位来驾驭其身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同样不能忽视发挥身体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活动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促进学生在不同场合下形成丰富的身心感受和情感体验,有助于促进其知识的内化并提高其心理素养。此外,学习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环境直接影响认知发展。个人的知识吸收和技能习得源于真实世界的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注重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针对学生的独特需求提供多元化且富有真实感的互动学习场景,激励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和丰富感知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是基于大学生个体和其环境互动而构建的心理体验式学习[5]。其目标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并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参与程度和其学习成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学生通过身体感知及情绪体验,能够深化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且能更有效地学会自我调节的技巧。这种身体的参与和情绪的体验对于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且充当了推动其内化和应用于实践的内在动力。
具身认知理论为强调身心体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价值。此理论进一步强化了情境、身体与认知三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统一整合的支持作用。
这些理论与耕读教育的精神相契合。耕读教育作为中国古代将知识与行动结合的范例,通过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平台和背景,强调深入的实践体验和经历式学习过程,它依托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经验性教学。这种既重视耕作又重视学习的教育方式,运用多样化的手段、教学环境以及整个的教育过程,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满足他们个性化成长的需求。它实现了思想与行为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创新的教育手段。
(三)资源依托
“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要落实规划、扎实推进。”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为广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区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上述讲话中提到,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强产业的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特点和产业根基,专注于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的产业。集中投入优势资源,培养一批能够反映广西特色、规模可观且具有显著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
区域性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根据地方特色产业和经济、文化等因素进行专业设置并安排课程,进而培养出所需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依托广西农业大区的产业优势,大力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业类专业课程、农业类教育实践资源、“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课程建设上,为服务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农业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开设有畜禽繁殖与改良、作物生产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与农资营销、中草药栽培技术等专业课程和茶艺等选修课程,通过课程主渠道传播农业文明、农耕文化和农村风俗,通过专业教育与耕读实践提升学生解决农业农村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发展乡村振兴事业的信心,真正实现农耕文化融入思政育人。同时,涉农高校的学生要改变“黑板上耕种”状况,要走进田间,沾泥土、接地气、洒汗水,补齐实践短板,这就需要有稳定的、较大容纳量的实践场地。围绕注重实践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各专业建设了相应的实验室以及充足的场所和设备,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实践锻炼。比如园艺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学校的温室和实训基地学习花卉培育和作物种植;利用校内的实践场所如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八桂田园)、中草药园、智慧农业实训中心等校内资源,打造农耕教育情境教学项目,让学生走近、走进农耕实践。由于建设成果丰硕,八桂田园基地在2022年入选国家首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专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是广西唯一入选高校,全国仅有2所高职院校入选)。另外,还配备了既掌握本科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高级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这些资源既满足了涉农专业的实践实习需要,又可以融入知行合一的耕读教育实践体系,这为耕读教育充分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专业背景、场地保障和人力基础。
三、具体做法
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实践为例,探索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路径方法,为涉农高校培养农业类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一)探索高效联动协同的组织管理机制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把耕读教育融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布局,强化问题意识,摸清耕读教育融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在组织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精准发力。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学工部门牵头,教务处、宣传部等相关部门联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学院和其他二级学院落实推进,具有农业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将耕读教育融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落实落细,提升育人实效。
建立与强化校、院两级的组织领导。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通过学校学生工作处的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牵头、学院二级心理分站的具体落实,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机构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咨询、评估等工作。
加强制度制订与完善,强化顶层设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先后制(修)订相关制度政策,设立专项经费预算,为耕读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制订了《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建设工作方案》,配齐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力量,设立心理教师专项能力提升经费。其中,将有农业类专业特长,同时又有心理工作积极性的专业教师纳入队伍,为工作推进夯实了人力基础;发布《关于申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精品项目的通知》,要求二级学院在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申报书等材料中必须融入耕读教育的内容,对耕读教育融入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总体目标和重要内容等做出总体部署。
(二)探索有农业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体系
大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深化对“大国三农”情感的培养,精耕细作农业文化和职业技能,并通过价值观念的引领来专注服务于“三农”。涉农高校应始终铭记其培养服务“三农”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三农”情感教育,形成有农业特色的“大思政”教学理念,强调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深植农业特色。
在实践活动中,应当综合考量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各专业的特点,深入挖掘耕读教育的潜力,举办多元化、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与体验耕读文化的热情,塑造学生积极的心理行为特质,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农耕文明的丰富历史和文化,感受其魅力,并从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所需的知识及智慧,从而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自豪感等积极心理素质。
将耕读教育理念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并且将它纳入学校与二级学院两个层面的心理教育目标管理体系,实现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与学院教研室等部门在活动组织过程中的全程协作。如此的协作为校内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支持平台,且鼓励学生通过实际动作亲自投身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中。如表1所示,在生命教育项目中的“种子计划”,参与者通过亲身体验种植、养护植物的过程,感受环境的变化,体验生命的诞生所带来的喜悦和感动,同时经历挫折。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如平静心神、控制冲动、缓解压力,而且有助于其学会自我调节。在宠物疗愈方面,学生通过和宠物的互动,体验到生命之间相互照顾的重要性,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从而增强其生命活力。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耕读教育能力培育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和实施关键在教师。因此,耕读教育融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每位教师承担好育人责任,发挥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作用。
一是提升专兼职心理教师在耕读教育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师德水平。通过参与党员培训班、听讲演和听报告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思想信念,引领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二是构建和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期机制,以确保教学与育人相结合,言行一致。三是提升教师对“三农”领域的认识水平,激发他们对农业的热情,并致力于农业教育,以道德教育来培养人、研究学问、指导教学。四是提升教师对耕读教育的意识及其教学能力。可以通过示范引导、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理论研究等手段,加强教师融合耕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能力。通过进行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以及专门的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培训,进一步提升心理教师开展耕读教育的意识和技术水平。举办耕读教育研讨会,发掘实践活动中的耕读教育要素,并通过评选融入耕读教育的活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分享教育经验,提高教师将耕读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水平。五是利用好每一个对外交流的机会,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展示学校“为农”特长,积极邀请兄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同行开展集交流、研讨、观赏、实践于一体的体验活动,主动承担本区域内培植“爱农”情怀、提升心理健康的领头雁的责任。六是考虑将部分有农业类专业特长,同时将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热情的教师吸纳进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在组织实践活动时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更好地将耕读教育融入实践活动内容当中。
(四)探索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入校园文化氛围营造
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校园紧密相连,而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活的关键部分,无疑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这一文化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作用,并努力打造丰富的校园文化平台,积极宣传融合了耕读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使得农耕文化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正向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将文化的力量转变为促进学生心理成熟的核心动力。
学校应根据学生愿意表现自我的特点,激发他们挑战自我、分享经验的动力,创建一个展示耕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成果的文化平台。这样的平台不仅鼓励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展示自我,还能够营造和谐乐观的文化氛围,让实践活动的成果能够广泛传播,影响更多学生,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连锁效应。
一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作品展,在校园道路两旁、教学楼、学院办公楼、实践场地等摆设学生实践活动的作品和活动简介,让活动能辐射到更多的群体,延长影响期。二是举办征文或者短视频比赛,邀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专家、活动参与者作分享,充分发挥身边优秀人物的示范作用,引导在校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振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心和意愿。三是形成作品和体验集,利用不同时间节点,挑选作品集的内容,对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体现一年四季不同的宣传侧重点。
在进行宣传时,要考虑到如今的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征、对媒介的使用需求以及偏好,以此来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传播渠道。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使用社交媒体、公众号、短视频等线上平台,且要特别注重建设好在线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积极拓展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构建活动体系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尊重且满足其自我成长的心理需求,以促进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自助与互助实现。
(五)建立健全质量考核评价监督机制和奖励机制
当前,融合耕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尚未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价监督体系和奖励机制,这对活动的顺利开展不利。涉农高校需要开发一个多维度的评估体系,以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同时,应探索一套评估教师参与融合耕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机制,并对优秀的项目和个人进行表彰。此外,强化专项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建立一个包括学生反馈、督导评价、同行评议、校友评价在内的综合评价系统。
四、成效与展望
(一)培养一批堪当大任的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才
在进行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顺利通过教育厅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考核,2023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82.56%,有意愿的就业困难毕业生100%落实就业去向。学校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就业工作委员会理事单位、广西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践基地、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全区普通高等学校留桂就业工作贡献突出单位、全国2023年高质量就业·最佳创新与实践高校等称号。全校2023年自治区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立项66项。组织学生参赛,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金奖4项、银奖14项、铜奖13项,突破性获得国赛银奖1项、铜奖2项;获第五届广西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区赛铜奖2项。
(二)推动教师团队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是有效开展高水平心理健康工作的关键途径。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参与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的导师团队成员共有4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双师型”教师6人,自治区级思政骨干人才1人,注册系统助理心理师1人,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14人,送培教师参加广西心理辅导专项能力培训班31人。全校共立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精品项目9个,其中有6个项目与耕读教育深度融合;围绕该专项工作发表论文2篇;申报市厅级以上课题1个;完成工作案例报告7份;组织专题论坛1次;邀请兄弟学校同行进行研讨、体验2次。经过文献查找,目前该方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专题研究在国内较为稀少,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通过开展耕读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教师工作水平、科研能力和耕读教育的意识,进而推动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水平的发展。
(三)切实解决地方乡村振兴发展难题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有3项科研成果荣获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原广西畜牧研究所)获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以参与完成单位(原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获二等奖1项。
其中,基于潘艳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牛羊现代生态养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了一种新的南方牛羊现代生态养殖模式,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广泛应用。这一模式的推广促进了牛羊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四)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耕读文化育人的培养理念和做法,引领学校新一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项目的立项申请。“种子计划”等精品项目带动二级学院发挥主动性挖掘专业特点、实践基地和师资力量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作用,目前有6个项目成为学校耕读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典范,形成了7个优秀工作案例报告,并在全校辅导员论坛中同全校学生工作者进行经验交流、示范推广。通过邀请区内外兄弟学校来校交流和体验实践活动,集思广益,不断完善耕读教育融入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路和做法,主动承担培养本区域具有“爱农”情怀、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较高的领头雁的责任。
五、结语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致力于培育对农业有深刻理解和热爱之情,能够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型人才。学校专注于落实以德育人根本任务,持续走特色化发展之路,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运作机制,并探索实施融合农业特色的宏观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此,学校建立了一个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农业情怀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活动体系,为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坚定文化自信,为扎根八桂大地、彰显办学特色贡献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娜,徐珂璠.乡村振兴背景下耕读文化融入涉农高职思政课的策略探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4,4(5):127-130.
[2] 葛欣旭.出而负耒,入而横经:耕读文化的内涵与传承[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4(1):52-54.
[3] 周明元,周国华,赵娟.耕读文化的内涵及耕读教育实践逻辑[J].智慧农业导刊,2023,3(21):129-133.
[4] 王晶,赵蓓,李珊.“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4(7):41-44.
[5] 陈虹,康其丰.高校心理教育在“五育”中的独特价值及其实践路径转向[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2(1):73-77.
[责任编辑:林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