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4-09-23魏群航章宁

大学教育 2024年16期

[摘 要]就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教育类就业市场亦是如此。当前高校教育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课程设置多样,但同时存在着培养目标缺乏时效性、课程设置博而不精、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等问题。文章围绕就业市场中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所需要的能力,提出以强调前沿性的研发能力培养、强调贯通性的应用能力培养、强调多元化的推广能力培养和强调启发性的反思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策略建议,为高校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人才;本科生;就业导向;教育学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6-0117-05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家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市场环境变迁,国内外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的主要来源,其就业难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教育学等专业的文科生就业问题表现得尤为明显,诸如“教育学能做什么?”“文科生怎么创新?”等质疑的声音不断。人文社科类专业创新人才一直以来都是文科研究领域的人才储备基础,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领域也处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教育领域的数字赋能、教育资源与产品的数字研发等新需求,就业市场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可见一斑。因此,立足当下情境,培养教育学类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对于满足教育类就业市场新需求、适应就业新形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内涵及应具备的能力

(一)基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内涵

创新是创新人才的核心。《辞海》中对“创新”一词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进更新;三是指创造性、新意。”[1]对创新人才的解读应不止于这三个方面。吴祖峰等人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的构成要素探讨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他们认为创新人才应具备创新精神、基础知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2]。张洪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类型体现为应用型,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3]。蒋广学在提到数字化时代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时指出青年学生应具备基本能力与发展能力,其中,基本能力是指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传播的能力、逻辑分析的能力和批判转化的能力,发展能力是指认识辨析能力、现实转化能力、主体构建能力、价值塑造能力[4]。以上大多是对于创新人才的宽泛解读,对于教育学类专业的创新人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教育学类专业属文科专业,在新文科的背景下,卓越的人才应是专业基础、学术视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素养与责任意识兼具的人才。

学者们对于创新人才的阐释大多从人才供给这一角度出发,少有人从就业市场需求这一角度论述某一类专业创新人才的内涵。综合相关学者对于创新与创新人才的诠释,本文认为,基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是指能够满足教育市场需求,推动教育服务创新、教育产品升级,进而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相对于广义上的创新人才,从就业市场的需求来看,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四种能力。

1.教育成果研发能力

在企业,产品创新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拥有先进的研发团队。相应地,在教育领域,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学校,教育软件研发、教育教学方法设计、教育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的成果都离不开创新与研发。因此,人才的研发能力是人才市场最为看重的能力之一,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应具备教育成果研发能力。

2.教育成果应用能力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数字化产品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满足教育活动的需求。例如,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互动交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教学内容,也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一些教育软件的应用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课堂中,教师对于创新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也是其教学基本功的体现。因此,教育成果应用能力是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3.教育成果推广能力

教育市场需要综合实力强的人才来拓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关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国际化能力等。随着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待提升。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一方面需在不断更新的技术与产业链中推进融合创新,提升自身数字化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需建立与数字经济产业链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打造能够面向数字经济的教学资源库。此外,推动学生的国际化也是提升我国创新人才国际化输出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助力教育成果“走出去”的重要方式。

4.自我反思与提升能力

梁燕玲主张教育反思是促进教育者成长的科研范式[5]。对于教育市场行为的反思是通过前瞻性与批判性的思考来不断改进、修正与完善的。事物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教育反思能够让教育者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只有教育市场上一直有教育事业的实践者、思考者、研究者与创造者,才能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与不足

(一)基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1.培养目标全面

从北京某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师范类专业致力于培养师德优秀、热爱教育事业、以学生为本、全面育人、素养综合、能够终身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未来教育家潜质的创新型教育人才。由此可见,当前高校对于教育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是综合化的。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重点更倾向于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提升,强调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科专业素养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同时,强调使学生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和视角对中西方不同国情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实践问题进行专业思考,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与变化。湖南某师范大学教育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强调学生须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基本掌握反思、批判性思维等研究方法与技巧,能够分析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由此可见,教育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全面,且重视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2.课程设置多样

在课程设置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经历了从满足国家内需发展到满足教师教育现代化发展、从封闭走向开放并注重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过程。2011年至今,教师教育课程实现了多元协同发展,逐渐趋向于认证标准化[6]。一般情况下,本科教育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和教育实践课四大模块。其中,教育实践课主要分为基础实习、应用实习和教育调查,教育调查要求撰写教育调查报告。由此可见,教育实践课程设置多样,且更加注重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此外,根据乔志宏等人的调查研究结论,目前国内所有高校均开设了1门或1门以上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活动内容能够与专业特色相结合,教学组织活动形式多样[7]。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1.培养目标时效性不够强

从培养目标来看,当前的教育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多是宽泛的。这就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其一,就业市场的岗位纷繁多样,不断变化,例如“双减”政策实施以后,校外培训的风向突变,以学科教学为就业方向的教育学类专业本科生基于就业的培养目标,需要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其二,培养目标的宽泛导致教育学类专业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考虑到教育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教育学类专业需要在本科生培养目标上做出调整,增强培养目标的时效性。

2.课程设置博而不精

创新不是空中楼阁,需要建立在丰富而扎实的知识基础上。本科教育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和教育实践课。学生主要学习专业基础和通识课程,这不利于科研型人才的培养。上文提到基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应具备教育成果的研发、应用、推广以及反思能力。因此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需要在教育研究方法、管理学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例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计算机课程等技术类课程,而且要掌握教育学类基础知识,若掌握的知识博而不精,则不利于夯实专业基本功。

教育理论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知识和理论基础。部分教育学类专业学生在就业时面对各类工作岗位无从下手,如学生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等方面逊色于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学生,在学科教育教学岗位上略逊于学科专业出身的学生。可见,教育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需加强学科整合与专业融合。杨立英认为,新文科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价值内核都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8]。新文科建设提倡打破传统的“分门别类”式的单一的育人格局,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就是要走出封闭式的教育环境,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

3.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部分教育学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习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不高[9]。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不足,授课效果不理想。德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过,大学的最初含义,即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体,与它作为所有学科的统一体的含义是同等重要的。师范生毕业后从事教师行业,其创新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能够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若学生自己都没有受到创新性教学组织形式的耳濡目染,又如何能要求他们在当上教师以后能够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有所创新呢?此外,部分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不够重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

三、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建议

基于对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思考,围绕学生的教育成果研发、应用、推广以及反思能力的培养,从就业这一角度出发,本文提出教育学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策略建议(见图1)。

(一)强调前沿性的研发能力培养

就业市场瞬息万变,导致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强调前沿性的研发能力培养就是在克服这一弊端,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关注课程的前沿性

从课程的结构来看,需要淘汰过时的专业课程,及时设置顺应就业市场需要的相关课程,满足科研需要与教育实践需求,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课程,开设涉及现代经济及技术发展新趋势、新走向以及市场经济新要求的课程。

从课程的内容来看,教学内容既可以是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也可以是仍然存在争议的、可能的发展新动向。鼓励引进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渗透性。以教育社会学这门课程为例,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吴康宁老师编写的《教育社会学》教材。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教材内容也需要更新,教师的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

2.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早在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到“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在本科生教育中推行导师制,意在通过个别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本科生导师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特点与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热点,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围绕项目展开,以项目选题为切入点,指导学生了解项目的背景与来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项目训练为发力点,通过项目立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自主开展创新性教育实践,使得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获得良好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以毕业论文为落脚点,通过上述项目实施,使学生对一个完整的项目规范有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之上,指导学生撰写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规范研究路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如果条件允许,提倡本硕博贯通式培养。这一策略不仅可以缩短学制,而且可以直接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在这一培养体系中,围绕项目展开的培养方式能增强学生科研工作的专一性与连贯性,通过科研团队的引导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强调贯通性的应用能力培养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能力成长需求,搭建实践创新平台。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突破人才培养资源的壁垒,需要高校与地方教育部门、教育信息化产业、中小学校、电教馆等机构深度合作,贯彻“双师制”,协同指导,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进。在育人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及资源建设。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以问题为导向,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引导与帮助,提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科教学为主的专业强调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需思考开发何种课程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选用何种合适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提供科研平台,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开展理论研究,在校外教学实践中落实研究方案,双管齐下,贯通培养,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考核实际上是对学生在“理论+实践”环节中“实践”的考察。当前我国教育学类专业实习的评价多是“景观性”评价[10]。邵泽斌指出,景观教育是教育的浅层发展、虚假繁荣和表面进步[11]。真正的发展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习主体的已习得知识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这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表现性目标。而要检验表现性目标的实现效度,就需要融入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利用真实情境检验学习者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系列过程。20世纪末,西方国家已引入这一评价方式来考核职前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不同的教育类专业,表现性评价虽然有不同的应用方式,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特点:贯通性。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对于人的能力的考核应当是过程性的。以学科教学类专业为例,其表现性评价的任务可分为撰写教学设计、准备教学材料、在指导下授课、独立授课、自我评价等。这犹如为学生提供了适合其成长的“脚手架”,从“扶”到“放”,为学生真正走上讲台做好充足准备。

(三)强调多元化的推广能力培养

就业市场需要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的人才,这就意味着学生仅有专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在有着多元化需求的就业市场中,学生需要具备管理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国际化能力等。为此,在课程体系上,应给予学生选修课选择权,形成多元协同的课程体系。高校可自主开发“教育+N”的多元化课程:可结合本校优势专业,自主开发“教育+特色专业”校本课程,组建教师团队并开展培训;可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教育+企业特色”企业课程,深入企业内部文化;与地方相关组织、单位携手开发“教育+地方特色”地方课程。这一方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且能够适时为企业、学校输送高素质人才,解决就业市场中创新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人才有效供给。

(四)强调启发性的反思能力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在教学法上,提倡“产婆术”,即因人而异的深入对话教学。这一方法最早由苏格拉底提出,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对话。人们往往只关注这一表现形式,而忽视了这一方法的本质是反讽。具体来说,反讽是进一步地追问与否定,否定之否定,所以这需要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够辩证看待问题。因此,在“产婆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具有相关专业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教师是该教学法的主导人,应能够指出学生回答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引导学生反思问题,寻找普遍性命题。这一过程就是在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感知和对问题普遍意义的追寻。最后,这一教学法原应用于一对一的对话方式,所以在教学人数上宜少不宜多。

引导学生开展前反思也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良好途径。萨特提出的前反思实际上指的就是在从事某一活动之前的反思。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在学期末进行总结反思,这些是对已开展的课堂教学的感知。而前反思能够让教师在教学之前整理自身的教学思路,探寻教学的本质。这一过程是自我启发的过程,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之后的教学活动。

通过强调前沿性的研发能力培养、强调贯通性的应用能力培养、强调多元化的推广能力培养和强调启发性的反思能力培养,能够有效培养教育学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提出的策略建议可为高校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263.

[2] 吴祖峰,戴瑞婷,李丹丹,等.面向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5):48-53.

[3] 张洪.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0):119-125.

[4] 蒋广学.数字化时代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建设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23(8):1-4.

[5] 梁燕玲.教育反思:一种促进教师成长的科研范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6(8):72-74.

[6] 秦德生,唐丽芳.教师教育课程设置70年发展历程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22(11):233-241.

[7] 乔志宏,蒋盈,杨洪涛,等.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3(6):107-110.

[8] 杨立英.新文科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23(Z1):65-68.

[9] 赵燕.高校教学组织形式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6(5):112-114.

[10] 唐松林,赵菲菲,赵菲凡,等.从“景观性”到“审美性”: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价的审思与超越[J].大学教育科学,2022(4):93-101.

[11] 邵泽斌.教育生态现代化论纲[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7):58-64.

[责任编辑:林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