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新”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4-09-23熊曙初段金焱黄少年吴佳妮尹璐

大学教育 2024年16期

[摘 要]文章以“四新”建设背景下多方协同育人为视角,以面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范式为理念,构建地方高校多方协同育人的模式,系统提出多方协同育人的机制体系,并以湖南工商大学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重构“三跨”协同育人模式、优化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协同育人实践教学载体平台、搭建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平台、建立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等,可提高校、政、企、研的协同效率,提升“三创”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四新”建设;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机制体系;“三创”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6-0099-05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并加速了各领域的知识更新、产业变革。为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我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战略。为此,高校应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和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三创”(创新、创意、创业)人才。高校如何变更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2016年,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理念同频共振、标准实质等效,也为工科教育改革带来了契机[1]。2020年,时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全面深化“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2] 。自此,“四新”建设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战略招、关键招、创新招,高校需瞄准科技前沿、关键领域,加快培养紧缺人才,提升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地方高校作为“三创”人才培养的核心主体,迫切需要以“四新”建设为引领,推进“质量革命”,重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本文以“四新”建设背景下的新工科教育为视角,以“学为中心”,重构教育环境,深入探讨政府、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多主体参与育人的模式,搭建协同载体平台,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机制体系,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果共用、利益共赢的育人生态,为地方高校开展多方协同育人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地方高校多方协同育人模式

“四新”建设背景下,多方协同育人的关键是创新大学组织模式,推动开放式办学,重构育人体系,搭建以信息类人才为主体的协同育人载体平台,建立多方协同育人机制体系,培养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所需的创新人才。

(一)地方高校多方协同育人总体框架

多方协同育人的理念是“开放、融合、协同、共享”,即构建政产学研融合模式[3],形成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以及服务管理等协同的育人新机制。地方高校应面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重构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主体参与培养人才的教育环境,创新政、校、企、研协作模式,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用、利益共赢、成果共享的新格局;搭建多方参与的新型信息类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载体平台,形成一批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的新型专业;建立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培养“三创”人才。其模式架构如图1所示。

在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架构中,政府、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协同育人主体。地方高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围绕“三创”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协同育人载体平台,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三跨”(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协同育人模式、建立政产学研创新创意创业育人中心/基地、搭建科研成果转化与服务中心等育人载体平台,创新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体系,培养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所需的创新人才。

(二)构建多方协同育人载体平台

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关键是育人主体与载体平台的协同融合[4]。而主体协同融合的有效路径是依托载体平台,重构育人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共享教育资源和创新实践体系等载体平台。

1.重构“三跨”协同育人模式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新产业激发经济活力,新业态衍生叠加新形态,高校亟须培养大量的跨界交叉融合人才。一是重构育人体系。高校应以“四新”建设为契机,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确立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打造升级版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推动学科间融合创新,提倡地方高校根据高校特色及学科优势,积极建设特色学院[5]。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为育人理念,组建跨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团队[6];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制定卓越教学和深化教学改革等激励措施,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四是扩大开放合作空间。秉承开放式办学理念,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建立国际合作基地、国际工程中心等机构,提升学生全球就业能力。

2.优化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工程实践和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地方高校在推进“三创”人才培养时,应以培养新工科人才应具备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优化多方协同育人实践教育体系。一是优化实践教学层次。实践教学层次按“基础—核心—扩展”递进层次进行优化。基础层以课程内实验、认知实习等为主,着重基本原理等初级技能训练;核心层以课程设计、综合性实训等为主,着重专业综合技能培养;扩展层以学科竞赛、课外科研、社会实践等为途径,强化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二是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基于“专业+兴趣”“自主命题”“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教学方法,开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学生—项目—实践”为主线,大力推行双导师制,促进校、企、研、用深度融合,激发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能动性。

3.完善实践教学载体平台

具备有效性、协同性、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平台。高校应搭建多元化的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平台,打破政校企研之间的藩篱。一是集聚社会资源,共建实验室。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经费相对少,迫切需要吸纳社会资源,共建工程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新形态教学资源,弥补建设经费不足。二是瞄准行业前沿,拓宽实训基地。依托行业、技术优势企业,建立多主体参与的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践场所,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三是依托产学研协同平台,释放“乘数效应”。高校应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导向,聚集企业、科研院所的资源,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深入开展项目合作、科技创新等实践,促进高校专业迭代升级,激发学科创新活力。四是激发创新中心潜能,发挥引领作用。举办“创新创业大讲堂”“创客训练营”等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升育人内涵和效果。

4.搭建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高校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发现新知识、探索新技术、创造新模式,也是向社会辐射知识与技术、输送人才,更为重要的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应勇于蹚深水区、敢于闯无人区,打造教育模式创新区和产教融合先行区[7]。一是建立产学研孵化基地。政府作为政策、制度的推进主体,可为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提供政策支持;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主体,拥有理论和技术优势;企业作为技术应用创新主体,拥有资金、市场优势;科研院所作为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主体,拥有知识、研发与应用独特优势,为成果孵化提供经验。二是建立政产学研联盟。政产学研联盟通过理念创新、模式重构、制度设计和产权激励四个维度激发联盟的内生动力,通过战略规划、政策措施、框架协议等为联盟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二、地方高校多方协同育人的实践

本文以湖南工商大学为例,在重构“三跨”协同育人模式、优化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协同育人实践教学载体平台、搭建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平台、建立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等方面展开了实践。

(一)重构“三跨”协同育人模式

在新工科建设再深化背景下,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追求卓越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人才。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重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主动回应新发展阶段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以“新工科+新商科”“技术+商业”“工+商”并进为发展理念,将创新、创意、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实施智慧校园工程,促进物理空间、资源空间、社交空间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思政、通识、专业、实践和管理服务“五位一体”育人生态。二是打破专业界限、强化专业交叉融合,实施卓越计划。学校锚定未来产业需求,强化工科、理科、商科、文科的跨界交叉融合,先后开设了智慧管理(计算机+工商管理)、数字经济(大数据+金融)、数字媒体与AI(新闻与传播+人工智能)等院士卓越班,彰显“工”“商”并进的集群效应。三是创新合作办学模式,推进开放办学。学校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2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办金融学、会计学等本科专业,实施双学位制;开办“数据智能与管理创新”暑期学校等,打破校际、本硕之间的藩篱,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二)优化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优化课程结构。瞄准经济与产业需求,秉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课程目标”的全过程育人理念[8],将课程结构重构为通识教育课、学科共同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目标有机融合知识、能力、素质等维度。二是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创新创业学分。各专业开设不少于6学分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并将创业基础列为通识必修。目前,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各类创新创业特色课程60多门。三是分层推进实践教学,实施“一院一品牌”工程。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基础—核心—扩展”递进模式实施实践教学。基础层以课程内实验、认知实习等为主,如计算机类专业开设C程序设计实验课、大学物理实验课等课程;核心层则对接企业界,突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开设不少于2门校企合作课程,如计算机类专业先后与南威软件集团等企业开展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校企合作课程设计;扩展层则以学分带动、活动推动、项目促进、竞赛激励为驱动力,如经济贸易学院开展电子商务大赛等。

(三)完善协同育人实践教学载体平台

学校以培养具有敢创的素质、会创的本领的人才为导向,筑牢协同育人实践教学载体平台。一是协同育人框架协议多维化。学校先后与湖南湘江新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人才培养协议;与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信银行等企业签订联合培养人才协议;与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80多家企业签订创新、就业、实习实训基地。二是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多元化。近年来,学校与中南大学、长沙信息产业园、中移支付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建立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等平台,协同育人平台丰富多样。学校拥有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05个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三是建有较为完备的校内“双创”基地。学校建立了8700多平方米的创客中心、创想空间、创客书院等基地,并先后获评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

(四)搭建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平台

学校对接湖南“三高四新”战略,以培养“三创”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经济社会。一是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学科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提高科技成果服务社会经济的效能。二是成立研究院所,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学校先后成立大数据与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社会责任与资源环境会计研究中心、科技与人文艺术创新研究院等28个校级重点研究院(中心),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社会服务300多项,完成研究报告300多份,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50多项。三是依托孵化基地,使创新教育常态化。依托创业中心和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常态化。近年来,已有20多家初创企业、40多个创业项目入驻孵化基地。四是搭建“创意集市”,使创新成果社会化。学校将师生的创新成果汇聚于“创业集市”,部分创意作品被企业买断或批量投产,这既激发了师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又保护了科技工作者的知识产权,先后被湖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红网、《今日女报》、《长沙晚报》等媒体报道。

(五)建立协同育人保障机制

在新时代,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职能,建立协同育人新机制。一是建立协同育人管理机构。学校建立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布局,确保机构运行有效。同时,学校组建由校内外专家构成的协同育人咨询委员会,研究制定多方协同育人的举措,并监督、定期考核协同育人主体的实施效果。二是完善可持续发展保障制度。学校先后制定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和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指导性意见,明确多方协同育人的责任、作用、权利等。三是完善成果转化服务机制。三年来,教师与政府、企业等签订横向研发项目,每年进校经费达2000万元以上;完成研究报告300多份,其中获省级领导批示、《决策参考·智库成果专报》刊登等100余份;每年成果转化30余项。四是健全协同育人激励措施。近年来,学校先后设立了“政校企研合作优秀课程与教材奖”“政校企研合作优秀成果奖”“政校企研合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等育人奖项,激发了教师潜心教学、协同育人的活力。同时,学校修订了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教育项目学分认定办法等,将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活动与素质拓展学分挂钩。学校先后在“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等活动中涌现出一批楷模,为此赢得了“经济湘军基地,企业名家摇篮”的美誉。

三、结语

本文基于“四新”建设理念,结合湖南工商大学科研创新人才培育平台发展需求,探讨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创新路径及协同育人实践模式:面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强化内涵建设,重构教育教学理念,优化信息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形成校政、校校、校企、校所之间的协同融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体系,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队伍,推行全过程协同育人,促进育人主体协同、相互支撑、深度融合、互惠共赢,着力培养“三创”人才。未来,如何基于前沿领域实施数智时代特色人才培养,进一步丰富“四新”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的协同育人模式,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岩.勇立潮头,赋能未来:以新工科建设领跑高等教育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1-5.

[2] 吴岩.深化“四新”建设 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3):3-13.

[3] 高文兵. 官产学研结合:协同培育高水平人才的路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 2013(9):9-11.

[4] 程絮森,颜志军,左美云.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类学科建设[J].信息系统学报,2020(2):108-111.

[5] 施晓秋,赵燕,李校堃.融合、开放、自适应的地方院校新工科体系建设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0-15.

[6] 戴亚虹,李宏,邬杨波,等.新工科背景下“学践研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189-195.

[7] 谢和平.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7(3):1-5.

[8] 乔建永.面向新工科 建设高新课程群[N].中国教育报,2021-09-13(5).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