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加州鲈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4-09-20付莹陆娟娟祝本强谢康乐夏理海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17期

摘要 湖北省是全国重要的淡水鱼生产地,淡水养殖产量多年来稳居全国首位,淡水养殖品种多样,养殖技术较为先进。近年来,加州鲈的养殖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养殖产量逐年增加。在新的养殖发展机遇下,根据渔业统计数据对湖北省加州鲈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湖北省加州鲈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当前湖北省淡水渔业转型升级起到助力作用。

关键词 加州鲈;养殖;产量;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7-008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7.018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pterus salmoides Industry in Hubei Province and Countermeasure

FU Ying1,LU Juan-juan1,ZHU Ben-qiang2 et al

(1.Hunan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Changde,Hunan 415100; 2.Songzi Agricultural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Songzi,Hubei 434200)

Abstract Hubei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freshwater fish producer in China,and the freshwater aquaculture production has rankQeH5x/9/ob0rXvTNaqGVWA==ed first in the country for many years.The freshwater aquaculture varieties are diverse and the aquaculture technology is more advanced.In recent years,Micropterus salmoides aquaculture has flourish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and the aquaculture production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Under the new opportunity of aquaculture development,based on fishery statistical data,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cropterus salmoides industry in Hubei Province,explor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dustry,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freshwater fisheries in Hubei Province.

Key words Micropterus salmoides;Aquaculture;Yield; Industrial development;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1JP018);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22C1200); 2022 年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校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 (47);湖南省水产养殖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82);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水产养殖重点建设学科 (XKJS(HY2017)-1)。

作者简介 付莹(1994—),女,湖南娄底人,讲师,硕士,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通信作者,讲师,硕士,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收稿日期 2023-11-13

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 (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水域,因其适应性强、生长快、无肌间刺,肉质细嫩,肌肉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高等特点,被引进到我国广泛养殖[1]。随着国内外科研机构对加州鲈不断研究,新品种开发、精细营养需求、鱼苗驯化技术等取得重大突破[2-5],推动了加州鲈在我国的养殖。加州鲈现在我国已成为“网红鱼”“百姓鱼”[6],未来有望发展成为我国“第五大家鱼”[7]。笔者根据渔业统计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对湖北省加州鲈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发展提出展望,以期对当前湖北省淡水渔业转型升级起到助力作用。

1 加州鲈全国养殖基本概况

根据《2022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2021年我国淡水养殖面积 4.98×104 km2,淡水养殖产量 3.18×107 t,其中加州鲈养殖产量突破 7.00×105 t[8]。加州鲈主要养殖区域集中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四川等地区。2021 年加州鲈养殖产量超过 2.00×104 t 的省份有广东、浙江、江苏、湖南、四川、湖北和江西,总产量达 6.34×105 t,占全国总产量的 90.31% (图 1)。广东省加州鲈养殖产量最大,为 3.69×105t,占全国总产量的 52.56%,而湖北省居全国第 6 位。

2 湖北省加州鲈概况

2.1 养殖模式

湖北省加州鲈养殖在武汉、黄冈、鄂州、蔡甸、汉南、仙桃、咸宁、洪湖、荆沙、枝江、孝感等地区均有分布。加州鲈养殖模式以池塘养殖为主,少量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槽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以及陆基圈养和池塘网箱养殖[13-17]。通过对以上地区走访调查发现,加州鲈放苗模式主要有早春苗模式、晚春苗模式和秋苗模式3种 (表 1)。早春苗模式主要为养殖广东地区销售的加州鱼苗种,4 月中旬前放养苗种规格为 < 2.50 g/尾,年底成鱼全部出售,成鱼规格在 400 g/尾以上,产量在 15 000~22 500 kg/hm2,该模式具有成鱼上市早、资金周转快、收入稳定、抗风险能力强等优点,但是产量相对较低,成鱼售价较低。晚春苗模式一般为该地区培育的加州鲈鱼苗种,部分苗种来自广东、四川,该模式为 5 月中旬前放养苗种规格为 <1.67 g/尾,当年出售量占养殖量的 20%~30%,第二年 5—7 月全部出售,成鱼规格在 400 g/尾以上,产量在 22 500~52 500 kg/hm2,该模式具有产量高、效益好、风险可控、机会利润多等优点,但技术要求高,越冬风险高。秋苗模式为每年 11 月底前放养秋苗或秋种,苗种规格150 g/尾左右,次年 7—9 月全部出塘,成鱼规格在 400 g/尾以上,产量在22 500~52 500 kg/hm2,该模式产量高、疾病少、售价高、效益好,但存在养殖周期长、越冬风险高、饵料系数高及一定的产卵综合征等缺点。

2.2 湖北省加州鲈市场行情及影响因素

加州鲈的塘口价格每年均呈现季节性周期变化[18],上半年价格一般随着存塘量的减少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逐渐上涨,在 6—9 月价格达到顶峰;下半年价格由于新口鱼大量冲击市场,导致供应量增大而降低 (图 2)。近几年来影响成鱼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为新冠肺炎疫情[19],疫情造成了鱼苗、成鱼流通受阻、饲料原料短缺、人员短缺等困难。

饲料是影响加州鲈养殖成本的关键因素,占整个养殖成本的55%~70%[18,20]。以湖北省加州鲈养殖为例,自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以来,饲料原料豆粕供应减少,饲料价格历经 12 次上调,创下 12 年的历史新高[21],饲料成本大大提高,而成鱼因交通运输受阻、存塘量大、市场需求量减少,导致近 3 年 6—9 月高峰期价格均低于 2019 年 (图 2)。随着疫情防控的放开,2023 年市场需求量将增大,流通加快,预计 2023年的价格仍维持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上半年以 24元/kg左右开始逐渐上涨,6—9 月高峰价格将会达到 40~44元/kg[22]。

2.3 湖北省加州鲈养殖与主养品种对比形式分析

从养殖品种来看,湖北省鱼类养殖主要以常规淡水种类为主,即青鱼、草鱼、鲢、鳙、鲤、鲫和鳊 7 种,2017—2021 年 7 种常规淡水养殖鱼类总产量稳定在 2.80×106 t左右 (图 3A)。湖北省主要养殖的名特优淡水鱼类为泥鳅、黄颡鱼、黄鳝、鳜鱼、加州鲈和乌鳢 6种,2017—2021 年 6 种名特优种类的总产量小幅波动,总体维持在 4.40×105 t 左右 (图 3B);在 6 个名特优养殖鱼类中,只有加州鲈连续 5 年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达 24.99%,其他种类呈下降或持平的趋势 (图 3C 和 D)。2021 年湖北省加州鲈养殖产量达 2.41×104 t,占全国的 3.43%,位居全国第 6 位,与四川省和江西省较为接近 (图 1 和图 3D)。华中地区依靠市场需求大、塘租价格低等优势以及养殖技术的更新,促进了加州鲈产业的迅速发展[23-24]。根据湖北省渔业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淡水产品总量达到 5.04×106 t 的目标需求,未来 5 年湖北省应稳定 7 个常规淡水养殖鱼类的产量,着重做好黄颡鱼、鳜鱼、加州鲈 3 个名特优养殖种类的增量与推广,尤其应注重加州鲈产业的发展。

3 存在的问题

3.1 种质资源匮乏

加州鲈产业发展的核心是种质资源,尤其是优良的苗种,苗种供应数量决定了养殖的区域范围,苗种的质量决定了加州鲈品质的优劣。湖北省加州鲈苗种质量参差不齐、种质退化、病害严重,大部分苗种来自广东、江苏、浙江和四川等地,带来养殖成本增加、成活率不稳定等现象。本地仅有湖北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和监利振华渔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加州鲈苗种繁育,未形成成熟的苗种生产繁育体系,苗种供应量严重不足,虽然中国水产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已开展良种选育工作,选育出国家新品种“优鲈 1 号”和“优鲈 3 号”[5],但在湖北省加州鲈种质退化现象相当严重,良种普及率低,抗病品系的选育工作没有开展,良种长期以外来引进为主,不利于湖北省加州鲈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比黄颡鱼苗种繁育体系,加州鲈鱼苗的繁育亟待加强苗种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加州鲈工厂化育苗设施,逐步淘汰土池培育,提升苗种培育水平,从而提高成活率,降低育苗成本,壮大加州鲈苗种和养殖产业。

3.2 养殖区域分散、模式单一,病害多发

加州鲈在湖北省多个县(市、区)均有养殖,主要是个体化生产,相对分散,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占比低,养殖面积、养殖区域不集中,抗风险能力差。养殖模式仍以池塘为主,其他养殖模式不系统,技术不成熟,限制因素较多,亟待挖掘新的养殖模式和成熟的养殖技术,并进行有效推广。湖北省加州鲈养殖密度较高,对水质影响较大,容易引起各种病害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了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3.3 生产管理水平不高,核心人才缺乏

湖北省加州鲈养殖总体呈现生产基础设施、设备条件较差,养殖池塘不标准、池塘老旧,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差的特点,且在加州鲈生产、流通等环节人工依赖性较强,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增加了养殖成本。目前,加州鲈养殖的从业者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养殖主要依靠个人经验,跟风养殖现象较多,对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接受能力不强,尤其是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制约了产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提升。

3.4 品牌特色缺乏,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湖北省加州鲈的养殖产量虽逐年上升,但销售仍以鲜活为主,鲈鱼精深加工企业及产品数量少、规模小,烹饪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水产品消费需求,尚未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加州鲈品牌,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加州鲈商品附加值低。休闲渔业、观光渔业、旅游渔业开发不够,二、三产业比例不高,对产业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

4 发展对策

4.1 加快种质资源本土化培育

加州鲈养殖在华中地区发展势头强劲,但苗种来源主要依赖外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湖北省加州鲈产业的发展。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称,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应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加强加州鲈良种场、良种繁育场的规划、建设与支持力度,在适宜地区建设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立加州鲈原种种质库,优化加州鲈种质质量,开展苗种繁育技术本地化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提高苗种生产能力,力争从苗种输入省转变为苗种输出省,促进周边省份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加州鲈选种育种研究的资助力度,加快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实行育、繁、推的一体化发展。

4.2 统筹规划集约发展

加州鲈养殖主要是个体化生产,抗风险能力低。首先,政府需加强统筹规划,推动加州鲈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制定相应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做到集体监督、有效管理,产品有质有量,为注册商标、品牌化经营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的领头羊作用,合理制定养殖计划,推行加州鲈标准化、规范化养殖,提高本地市场对加州鲈的认可度,加快推进湖北省“一鱼一产业”发展理念,助力长江名特优鱼类产业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

4.3 加强新技术新模式研发

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湖北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优势,加强养殖病害快速检测技术、病害防治技术、疾病免疫技术的研发,开发系统的防、检、治标准化操作技术,指导和培训水产养殖生产者合理用药,同时要加强对药物和饲料等投入品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减少过度投入,降低养殖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全力探索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稻鱼混养、鱼菜共生、立体混合生态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等绿色养殖模式技术要点,加大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圈养等新型养殖模式的扩大化研究,建立健全相应养殖模式的技术操作标准体系,降低养殖污水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4 把握区位优势,精准流通

相对湖北省而言,加州鲈是一条典型的“东北鱼”,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华北和华东的大中城市,北方的北京市场,西北的西安市场及中部的郑州市场。另据数据显示,每年春节前90 d是北京地区加州鲈鱼消费量最大的时候,其消费能力占全国的 20%,是加州鲈销售的好时机。相较于加州鲈主养区域 (华南地区,主要为广东省),湖北省更接近北方市场消费习惯,运输距离短,市场竞争少,有利于湖北省加州鲈鱼的养殖和销售。

4.5 智慧生产,吸引青年人才

任何行业的发展,人都是决定性因素,之所以绝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直接从事加州鲈的一线养殖,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因为水产养殖行业尤其是鱼类养殖是人们眼中“苦、累、脏、烦”的行业。湖北省应借助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 通信网络等先进技术,打造生产机械化、管理智能化、环境生态化、质量优质化的智慧美丽渔业,加快建设智能渔业生产体系,助力解决加州鲈一线养殖面临的“苦、累、脏、烦”境况,吸引新时代青年从事水产养殖,着力培养一批专业化、年轻化、高端化养殖队伍。

4.6 三产融合,纵深发展

单一的鲜活水产品销售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往精深加工方向转型,迎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需引进一批从事水产品冻品、深加工产品、预制菜产品的企业,助力发展加州鲈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新冠疫情也为加州鲈行业带了发展契机,国际海鲜产品贸易量减少,水产品消费缺口将更加依赖于淡水养殖产品的补充。后疫情时代,居民的饮食消费习惯进一步科学、健康,加州鲈无肌间刺、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含量高,富含 17 种氨基酸,而且必需氨基酸含量比值基本符合人体所需,是一种优质食疗食材。近年来,路亚垂钓在各地不断兴起,加州鲈贪食,易垂钓,适合进行游钓开发。因此,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集产业规模、文化旅游、休闲垂钓、餐饮服务、食品加工有机融合的完整产业链,推动水产品加工由低档向高端转化,促进加州鲈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推动加州鲈产业高质量有序发展。

4.7 推广鲈鱼饮食文化,打造驰名商标

加州鲈属于中档偏低消费区间的鱼类,同时适合家庭和饭店消费。但目前加州鲈烹饪方式较单一,应大力拓展加州鲈烹饪加工方式,制作酸菜鲈鱼、阳干鲈鱼、臭鲈鱼、鲈鱼滑、鲈鱼生鱼片等多种形式菜肴,积极举办“鲈鱼节”、直播带货、拼单团购等推介活动,宣传加州鲈饮食文化。同时,打造订单渔业,助力加州鲈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力争创建省级商标,提高湖北名特优水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湖北省大宗淡水水产品发展相对稳定,名优特优水产品发展优势及潜力较大。目前,加州鲈产量虽然较小,但与泥鳅、黄鳝、黄颡鱼、鳜鱼和乌鳢 5 个名特优水产养殖鱼类相比较,其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发展趋势迅猛。因此,湖北省急需找准产业发展短板,精准发力,重点培育加州鲈优良种质,大力建设苗种场开展苗种繁育,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大力投入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的研究和推广,建立更加完善的苗种、养殖、销售、加工、旅游产业链,促进湖北省加州鲈产业蓬勃发展,打造湖北加州鲈品牌,提升湖北省长江名特优鱼类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

白俊杰,李胜杰.我国大口黑鲈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中国渔业经济,2013,31(5):104-108.

[2] 蔡磊,白俊杰,全迎春,等.大口黑鲈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7):96-99.

[3] 赵荦,李胜杰,白俊杰,等.大口黑鲈选育群体幼鱼转食配合饲料的驯食研究[J].水产科学,2019,38(6):846-850.

[4] 王秀娟,胡嘉雯,王悦,等.大口黑鲈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19,42(8):112-116.

[5] 廖静.加州鲈种苗的“两次升级”[J].海洋与渔业,2019(12):60-61.

[6] 陈度煌,陈志,林建斌,等.福建省大口黑鲈产业现状与展望[J].水产养殖,2020,41(11):75-77.

[7] 张婷,黄鹏丹,赵永锋.“莼鲈之思,江苏味道”,如何续篇? 加州鲈高质量产业路在何方?(上):江苏地区加州鲈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调研[J].科学养鱼,2019(11):20-23.

[8]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22-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

[9]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18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10]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19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11]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20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12]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21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13] 江振强.加州鲈网箱生态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3(17):33-35.

[14] 张克利,李为民,赵均,等.池塘养殖加州鲈高产高效试验[J].科学养鱼,2019(12):25-26.

[15] 杨军,艾健,覃雅,等.湖北省宜昌市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国水产,2020(4):54-57.

[16] 杨军,艾健,沈修俊,等.池塘“零排放”绿色高效圈养模式的实践及发展前景: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J].水产养殖,2021,42(7):37-40.

[17] 贾松鹏,王磊,徐双阳,等.陆基推水集装箱养殖大口黑鲈生长特点分析[J].水产科学,2022,41(4):622-628.

[18] 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中国淡水鲈产业发展报告[J].中国水产,2021(3):40-48.

[19] 张收元.新冠肺炎疫情对渔业经济的影响及应对建议[J].中国水产,2020(3):37-39.

[20] 高令梅,姜建湖,郭建林,等.浙江省加州鲈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2):2498-2500,2505.

[21] 饲料迎年内第12次涨价[N].南方农村报,2022-11-12(10).

[22] 水产养殖网:价格行情——鲈鱼[EB/OL].[2023-07-24].https://www.shuichan.cc/news_list.asp?c_id=91&s_id=219.

[23] 丁庆秋.加州鲈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J].当代水产,2022,47(4):74-76.

[24] 覃光毅.加州鲈鱼的养殖环境及池塘高效养殖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2):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