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烤烟品种在咸阳旬邑烟区的适宜性评价

2024-09-20王慧芳张希王智慧袁华恩来苗赵铭钦郭创江杨照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17期

摘要 为筛选出适宜旬邑烟区生态环境的烤烟新品种,为其优质烟叶生产和利用提供依据,于2022年以旬邑烟区主栽品种秦烟99为对照,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秦烟99、秦烟96、秦烟201、中烟100、豫烟13和Y2001这6个品种的大田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烤后烟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的生育期差异较小,为142~155 d;秦烟96和Y2001田间生长势强,抗病性强,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较高,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表现优异,化学成分协调性好,可作为旬邑烟区储备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 烤烟;品种;咸阳;旬邑烟区;产质量;适宜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7-0030-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7.007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ies in Xunyi Tobacco Region of Xianyang

WANG Hui-fang1,ZHANG Xi2,WANG Zhi-hui3 et al

(1. Xunyi Company of Xianyang Tobacco Company, Xianyang, Shaanxi 711300;2. Technology Center of Shaanxi China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Xi’an, Shaanxi 710065;3. Ankang Tobacco Company, Ankang, Shaanxi 711600)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new varieties of flue-cured tobacco suitable fo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Xunyi tobacco area,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igh-quality tobacco leaves, we used Qinyan 99 as the control in 2022, which was the main cultivar in Xunyi tobacco growing area. The differences in field growth period, botanical properties, agronomic properties, field natural incidence rate, economic properties, conventional chemical composition content, appearance quality and sensory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were compared among Qinyan 99, Qinyan 96, Qinyan 201, Zhongyan 100, Yuyan 13 and Y2001.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in the growth period among different tobacco varieties, ranging from 142 to 155 days;Qinyan 96 and Y2001 had strong growth potential in the field, strong disease resistance, high yield, output value and the proportion of medium to high grade tobacco. They had excellent appearance and sensory quality, and good coordination of chemical components, which could be used as reserve varieties for promotion and planting in Xunyi tobacco area.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Variety;Xianyang;Xunyi tobacco area;Production quality;Suitability evaluation

作者简介 王慧芳(1993—),女,河南新密人,助理农艺师,硕士,从事烟叶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

收稿日期 2023-10-27;修回日期 2023-11-28

烟草是世界上最广泛种植的、以叶片进入世界贸易的商业性非食物作物。烟草种植具有农业作物生产的基本规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1-3]。其中,品种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基础,是影响烟叶产质量的重要因素[4-6]。尽管烟草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但是不同地域和环境条件下,只有将品种特性和当地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挑选出最适宜种植的品种,才能发挥出品种最大潜力,增加烟农经济效益和满足工业需求[7-10]。目前,咸阳烟区烟叶在“兰州”“好猫”等品牌中均有应用。秦烟99在咸阳旬邑烟区种植多年,具有优质、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烘烤等特点[11-13]。但是,咸阳烟区现阶段尚无后备品种,因此储备2~3个品种作为咸阳烟区的重大战略方向。目前,有关咸阳旬邑烟区烤烟新品种的筛选报道研究较少,鉴于此,笔者以秦烟99为对照,引进秦烟96、秦烟201、中烟100、豫烟13、Y2001共5个品种,从中筛选出适应性强、产质量稳定且能够满足工业企业个性化需求的烤烟品种,以期为旬邑烟区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2年在陕西省咸阳旬邑县马栏镇黑牛窝村进行,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1 160 m。供试土壤为砂壤土,地势平坦,排水系统完善,土壤肥沃且养分均衡。前一季种植的作物是烤烟且无任何根茎病害和花叶病。

1.2 试验材料

供试烤烟品种共6个,分别为秦烟99、秦烟96、秦烟201、中烟100、豫烟13和Y2001,其亲缘组合及供种单位如表1所示,其中秦烟99为当地主栽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参试的6个品种每个品种为1个小区。每个品种栽植667 m2,3次重复,烟苗按行距120 cm、株距55 cm栽培。采用垄膜覆盖栽培、移栽日期为2022年5月10日,前茬作物烤烟。化肥和有机肥料在移栽前作为基肥一次性条施后起垄覆膜,化肥(烟草专用肥N∶P∶K=10∶16∶18)、有机肥用量分别为750、375 kg/hm2。其他管理同当地大田生产。试验过程中所有农艺操作均按照秦烟99执行,烘烤时所有处理均放在同一烤房,烘烤工艺均采用“三段五步式”密集烘烤工艺,各处理烟叶单独分级、计产,统一按国标42级制分级。

1.4 试验方法

1.4.1 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及农艺性状的测定。

调查方法均采用五点取样法,选取地头及地尾5 m处东西两端的各2个样方及地块对角线交叉点的一个样方,在每个样方随机选择5株烟,记录其各生育期的时间。每个品种每个小区随机选择3个烟株进行取样,于烟叶移栽后90 d时调查烟株株高、叶片数、茎围、叶宽、叶长等农艺性状,植物学性状分别于打顶时期和圆顶期调查,有关性状的调查记载依据(YC/T 142—1998 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执行。

1.4.2 病害发生情况。

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为全小区调查主要病害的自然发病率,根据上述分级方法对每个样方选出的5个样本进行病害分级调查,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1.4.3 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的测定。

各小区烟叶挂牌标记烘烤,烤后按照国家标准《GB/T 2635烤烟分级》,统计各等级烟叶数量,测产计质。烟叶样品中,烟碱、总糖、钾、氯的含量按照行业统一标准,分别参照YC/T 161—2002、YC/T 159—2002、YC/T 173—2003、YC/T 162—2002执行;感官质量参照行业标准YC/T 530—2015采用暗评的方式选7名评吸专家评价,后统一计算平均分。

1.5 数据处理

采用 WPS 2019 软件进行基础数据处理和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烤烟品种的生育期比较

由表2可知,不同烤烟品种在相同的播种和移栽时间下,秦烟99和中烟100现蕾期较早,均为7月15日;其次是秦烟96和秦烟201,为7月17日;Y2001和豫烟13较晚,分别为7月19和20日。不同烤烟品种中心花开放期与现蕾期有所不同,其中秦烟99和秦烟201较早,均为7月19日,其次是中烟100、秦烟96、Y2001和豫烟13。各品种的脚叶采收期时间一致,均为8月6日;顶叶采收期秦烟99、秦烟96和秦烟201时间一致,均为10月2日,其次是Y2001、豫烟13和中烟100。6个品种的大田生育期在142~155 d,秦烟99、秦烟96和秦烟201大田生育期较短,均为142 d,Y2001、豫烟13和中烟100大田生育期较长,分别150、154、155 d。

2.2 不同烤烟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比较

由表3可知,除秦烟99株型为塔型外,其余品种株型均为筒型;秦烟99、秦烟96、豫烟13和Y2001叶形均为椭圆,秦烟201和中烟100叶形为长椭圆;6个品种叶色均为绿色;叶脉粗细均表现为适中,田间整齐度为整齐;叶片厚度除中烟100表现为厚外,其他品种均表现为厚度适中;秦烟96、秦烟201和秦烟99移栽后30、50 d生长势均为强,而中烟100、豫烟13和Y2001较CK生长势稍差;从成熟特性来看,秦烟99、秦烟96、秦烟201、Y2001均有较好的成熟特性,分层落黄好,中烟100成熟特性居中,豫烟13成熟特性差,落黄差。

2.3 不同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参试品种的株高、有效叶数、茎围和节距等农艺性状均有变化。在株高方面,秦烟99最高,为145.0 cm,其次是秦烟96,为126.0 cm,中烟100最矮,为114.0 cm;在有效叶片数方面,秦烟99有效叶片数最多,为22.0片/株,其次是中烟100,为20.0片/株,秦烟96最少,仅为16.5片/株;在茎围方面,6个品种的茎围为8.3~10.9 cm,其中豫烟13最大,为10.9 cm,其次是秦烟99和秦烟201,为10.0 cm,Y2001最小,为8.3 cm。在节距方面,秦烟96最大,为7.6 cm,其次是秦烟99,为7.1 cm,中烟100最小,为5.7 cm;在腰叶长方面,豫烟13最长,为74.7 cm,其次是秦烟201,为73.7 cm,秦烟99最短,为62.7 cm;在腰叶宽方面,豫烟13最宽,为38.7 cm,其次是秦烟201,为33.7 cm,Y2001最窄,为24.0 cm;在腰叶叶面积方面,豫烟13面积最大,为1 839.0 cm2,其次是秦烟201,为1 572.3 cm2,Y2001最小,为970.4 cm2。

2.4 不同烤烟品种的田间发病率比较

在圆顶期统计各品种田间发病情况,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供试的6个烤烟品种中,圆顶期秦烟201的病毒病发病率最高,为15.3%,其次为中烟100,为6.6%,秦烟99病毒病发病率最低为2.0%。秦烟201的角斑病发病率最高,为31.7%,其次为中烟100,为30.3%,秦烟99角斑病发病率最低,为20.0%。6个品种抗病毒病和角斑病的抗性由高到低均为秦烟99>秦烟96>豫烟13>Y2001>中烟100>秦烟201。

2.5 不同烤烟品种的经济性状比较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烤烟品种的经济性状差异明显,秦烟96烟叶产量最高,为2 103.15 kg/hm2,其次是秦烟99,为2 088.60 kg/hm2,产量最低的是中烟100,为2 001.75 kg/hm2;各品种均价在20.25~23.71元/kg,秦烟99均价最高,为23.71元/kg,其次是豫烟13,为23.36元/kg,中烟100均价最低,为20.25元/kg,不同品种的均价由高到低排序为秦烟99>豫烟13>Y2001>秦烟96>秦烟201>中烟100;产值方面,秦烟99最高,为49 515.75元/hm2,其次是秦烟96,为48 906.75元/hm2,中烟100产值最低,为40 535.55元/hm2;中上等烟比率方面,秦烟99比率最高,为49.33%,其次是Y2001,为37.29%,豫烟13比率最低,为15.59%。

2.6 不同烤烟品种的外观质量比较

从表7可以看出,不同烤烟品种颜色均表现为柠檬黄,成熟度好,叶片结构疏松,色度中等。秦烟99、秦烟96、中烟100和Y2001身份表现为适中,秦烟201和豫烟13表现为稍薄;秦烟99、秦烟96和Y2001油分为有,豫烟13油分表现为有至稍有,秦烟201和中烟100油分表现为稍有。

2.7 不同烤烟品种的化学成分比较

优质烟叶标准的化学理化指标为烟碱含量2.0%~3.5%,总糖含量18.0%~22.0%,钾≥2.0%,氯0.3%~0.8%,钾氯比≥4.0%,糖碱比6~10。由表8可知,不同烤烟品种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各品种的烟碱、氯、钾均在优质烟叶范围内。烟碱方面,秦烟96和秦烟201烟碱含量较高,为3.40%,其次是中烟100,为3.36%,豫烟13含量最低,为2.72%。总糖方面,秦烟99总糖含量最高,为22.52%,其次是秦烟96,为21.59%,秦烟201含量最低,为18.33%。氯方面,中烟100含量最高,为0.78%,其次是秦烟201,为0.66%,秦烟96含量最低,为0.53%。钾方面,秦烟99含量最高,为2.95%,其次是秦烟96,为2.90%,豫烟13含量最低,为2.03%。各品种的钾氯比在3.10~5.46。糖碱比在5.39~7.71。

2.8 不同烤烟品种的感官质量比较

由表9可知,参试品种各个感官评吸得分差异明显,其中秦烟99得分最高,为68.9分,其次为秦烟96和Y2001,豫烟13得分最低,为66.0分。从香气方面,秦烟99、秦烟96和Y2001表现较好,香气质好,香气量足,秦烟201和中烟100香气量对比其他品种稍欠;余味方面,豫烟13余味较差,有刺激性。

3 讨论

品种是烟草的物质基础,是决定烟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烤烟品种具有稳定遗传性,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烤烟品种具有不同性状[14-15]。该研究表明,6个烤烟品种在旬邑烟区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发病率、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均有差异。其中,秦烟99(CK)株高最高,有效叶数最多;豫烟13茎围最大,叶面积最大;秦烟96节距最长;6个品种中,秦烟201易感染角斑病和病毒病,秦烟96和豫烟13抗病性仅次于CK,病害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经济性状方面,秦烟96产量优于CK,秦烟96和Y2001产值较高,豫烟13中上等烟比例最低;秦烟96和Y2001的外观质量表现较好,油分足,身份适中;化学成分方面,秦烟96和Y2001总糖含量高,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感官质量方面,秦烟96和Y2001烤后烟的感官质量表现为香气好,香气量足,余味干净。

4 结论

综合来看,在秦烟99、秦烟201、中烟100、豫烟13、Y2001中,秦烟96和Y2001大田生长势强,病害发生率低,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较好,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与其他品种相比优势较为明显,可进一步开启大面积示范研究,建议下一步研究2个品种的配套栽培和调制技术,以便于在旬邑烟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闫克玉,赵铭钦.烟草原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韩锦峰.烟草栽培生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3] 杨铁钊.烟草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 解民,苏洪军,钟良,等.浅谈我国烟草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子世界,2010(10):3-4.

[5] 王献生,张忠锋,肖炳光.中国烟草育种研究进展[J].烟草科技,2007,40(5):53-57.

[6] 朱浩,张强,孙渭,等.烟草品质性状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4):25-29.

[7] 颜合洪,赵松义.生态因子对烤烟品种发育特性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1,22(2):15-18.

[8] 贾燕超.生态与品种互作对烟叶化学成分及香味物质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1.

[9] 翟俊杰.不同烤烟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工业可用性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10] 周金仙.不同烤烟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J].种子,2006,25(2):58-60.

[11] 钱新宇,张世杰,王晓玮,等.秦烟99烤烟在陇县烟区的适宜栽植密度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3(9):18-20.

[12] 王玮.烤烟品种在陇县烟区的适应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7):33-36.

[13] 范幸龙,周子方,张建强,等.不同烤烟品种中部叶主要品质性状差异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19,40(2):73-79.

[14] 孙计平,李雪君,孙焕,等.河南烤烟亲本化学成分遗传特性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9):5124-5127.

[15] 童治军,方敦煌,陈学军,等.6个烟草重要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20,26(5):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