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索
2024-09-18史佩侠
作业是巩固、诊断和反馈课堂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语文作业,教师可以评估课堂教学效果,促进自我反思和改进教学,力促学生掌握适应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需要的语文知识和关键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随意、重复布置作业,加重了学生负担,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落实“双减”政策,科学、有效、精准地布置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基础作业:注重当堂训练,学习更高效
基础作业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巩固和强化训练,当堂进行基础作业训练,可事半功倍。统编教材的课后练习、配套的教辅资料在设计时都紧扣教材内容和语文要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任务。在教学中,教师把课后练习和教辅中的事件概括、人物形象分析、写法分析、主题探究等习题巧妙地穿插到课堂的各个环节,既能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又能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有时,受教学内容限制,作业做不到当堂训练,那就要尽可能进行当天训练。练什么?教师要精心筛选习题,选择与课堂所学紧密相关、契合教学重难点的内容。在检查和批改环节,教师要及时进行问题梳理和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讲评或调整教学,切实发挥作业对课堂教学的巩固、诊断与反馈作用。
读书作业:加强读写结合,阅读更深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初中学段对名著阅读提出了目标要求,并专门设置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名著阅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作业,既要通过阅读打卡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又要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进行深入阅读。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种作业。1.阅读打卡作业:教师根据书籍的目录和章回安排,做好阅读时间规划,促使学生认真阅读;学生通过微信群进行阅读打卡,发布阅读感悟、提出疑问等。2.梳理型作业:以搜索、整理信息为主,如设计人物名片、梳理人物关系、绘制路线图等。3.分析型作业:如以“我心目中的红岩英雄”“我看尼摩船长”等为题,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4.比较型作业:如祥子与老王(杨绛散文《老王》的主人公)比较,《水浒传》中林冲与武松比较。5.探究型作业:如《西游记》中的妖怪趣谈、《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出场方式探究等。
教师通过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读书作业,并搭建班级读书交流平台,让学生通过即时讲述、PPT分享等形式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灵活度,促使学生读进去、读得深入。
实践作业:联系生活情境,学习更有趣
新课标设置了“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统编教材也设置了丰富的综合性学习及“活动·探究”单元。这些实践作业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提炼、整合能力,且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设置了“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笔者结合教材设计,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分别开展“正眼看招牌”“我来写广告词”“寻找最美对联”活动。同时,每个大组又分为3~4个小组,每个小组4名学生,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这项实践作业经历了前期准备、小组合作汇总、班级展示、总结评价4个阶段,历时两周,班级展示用了两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不仅有收获、有感悟,还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语文的认识。
设计—布置—指导—批改—反馈—纠正,作业形成闭环之后,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会不断增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才是语文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责编 马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