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应对家校共育中难点的措施
2024-09-18贾红卫
平舆县第一初级中学家校共育工作已经开展了9年,经过学校和家长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现阶段的家校共育过程中,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家长、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班主任的谈话发现,本校家校共育中的难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校共育过程中的难点分析
一是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教育手段比较单一。很多家长学历较低,也没有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这造成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单一,一旦孩子有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打骂。他们特别提倡孩子要孝顺父母,并且认为顺从、听话就是孝顺。家长不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经过调查发现,有近50%的父母认为他们和孩子的地位不平等,孩子没有权利反对父母的观点,只有义务接受。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对立起来,教育也就难以顺利进行,这样的控制导致了父母和孩子沟通的缺乏。
二是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普遍重视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问卷调查显示,有半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尤为关注,他们认为成绩是孩子成才与否的重要体现,忽略孩子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分数成为家长焦虑、紧张情绪的重要源头,部分学校的办学水平也依靠成绩排名来衡量。虽然学校也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被迫“为分数而战”。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对学生成绩的紧张焦虑情绪辐射到学生身上,形成了片面的评价,如果学生成绩不好,就断定其在学校表现不好,没有用功学习。但是,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教育必定是有缺陷的,素质教育才是未来,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人才,所以学校和父母应当及时转变教育理念。
三是家庭不和睦,缺乏温馨的家庭氛围。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父母离异情况。这与学校所处的片区和生源有关,学校地处城郊,县政府基于推动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考虑进行选址。我校学生父母离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隔代人教养家庭,甚至独自一人生活的学生不在少数。家庭中父母关系的不稳定,造成了孩子安全感的缺失。在青春期,学生面临身心问题时,缺少父母的引导和陪伴,导致心理问题产生。对于一些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学生而言,父母关系不稳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的学生会排斥学习,甚至跟家长发生冲突。这些问题在初二时期特别明显。
四是部分家长教育观念尚未转变。学校召开班主任座谈会,家长在问卷调查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班内有将近40%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自己工作很辛苦,能给孩子吃饱穿暖就不错了,根本没有精力管孩子的学习。而且对于孩子的一些问题,有些家长几乎从来不与教师沟通,甚至教师将有些问题反馈给家长之后,家长还不放在心上,不当回事。因此,家长的这种教育观念如果不转变过来,就很难在教育上与教师达成一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校通过心理测试量表,反映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在新环境适应方面,49%的学生表现较好,也有3%的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在人际关系方面,43%的学生困扰较少,20%的学生困扰较多。在抗挫折能力方面,55%的学生抗挫折能力很强,6%的学生抗挫折能力很弱。快乐量表方面,43%的学生对生活满意,24%的学生对生活不满意。手机成瘾量表方面,1%的学生重度手机成瘾。网络成瘾量表方面,5%的学生重度网络成瘾。
根据测验结果来看,每个班级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测验得分高于正常水平。从各项分量表来看,学习焦虑这一项是大部分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升入初中后,无论是学习内容和节奏,还是学习要求,和小学比起来,变化都比较大。学生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需要花费一段时间去慢慢调整。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素质发展的坚实基础,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又是学生迈向成熟的重要途径。中学阶段,学生身心迅速发展,精力充沛、自我意识较强,但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这也会给他们造成很多心理困扰。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身心平衡发展,关系到学生的潜力激发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在中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平稳度过青春期,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家校共育难点的措施
一是上好心理健康课,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我校选用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材,按照指导纲要的要求,每班每周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围绕认识自我、适应环境等方面,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学会调控情绪,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以生涯规划为主要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学会缓解升学压力的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不同级段要求不同、课程不同,教师在课堂上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激发学生的潜能,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是探索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培训班级心理委员。我校心理健康教师组成科研团队,进行心理健康与家校共育的课题研究,并且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培训班级心理委员,让心理委员积极关注班级学生心理动态,利用校本教材协助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必要时向班主任和心理教师提出特情生的心理预警。
三是开展阳光心理社团活动。我校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之后会筛选出一些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学生组成阳光心理社团。为了更好地帮助这部分学生调节情绪,提高抗压能力,心理社团教师会组织各种类型的团体心理辅导。例如,七年级的快乐学习辅导,八年级的人际关系辅导,九年级的生涯规划辅导,同时学校还会组织开展各种主题的心理剧表演活动。
四是加强亲子沙盘辅导,解决亲子矛盾,缓和亲子关系。我校自沙盘游戏室开放以来,通过沙盘辅导,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打破了隔阂,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面交流。其中有一对九年级的父子,平时在生活中很少交流,孩子从不跟爸爸说话,在进行沙盘辅导以后,父子双方明白了日常生活中沟通的重要性,促进了亲子沟通,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五是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师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是宣传心理常识的常用方式,针对青春期学生的问题,我校举行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青春期女生讲座”“青春期男生讲座”等,从理论层面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让教师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校邀请专家进行教师心理技能培训、心理危机干预学习及教师幸福感提升等讲座,切实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六是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我校与知名家庭教育机构合作,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及家庭教育的方法,家长了解了青春期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定期举办家长委员会、家长座谈会,让家长参与到学校事务的管理中,与家长一起交流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发挥家校合力的作用。
总之,只有家校共育,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健康成长。在社会的关爱下、家庭的温暖下、学校的教育下、学生的努力下,形成教育最大合力,而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才能更好地发挥家校共育的优势,让教育更有实效、更有温度。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家校共育中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成果。课题批准号:2021YB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