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2024-09-11周胜军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 要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有效整合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课堂评价。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语篇内容的主题意义和学生的基本学情,“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聚焦学生素养,制定多维化“目标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化“情境链”;切合目标体系,规划梯度化“活动链”;注重综合发展,开展多元化“评价链”。

关键词 教—学—评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课程理念,并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进而实现目标、活动、评价相统一的教学[1]51。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的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素养的提升。然而,现阶段不少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是否有真正的习得。这就使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不一致,导致教与学的割裂,违反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学生如何学习、学到何种程度、是否达成既定教学目标等关键问题如果没有受到重点关注,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本文以译林版七年级下册Unit 6中的What a brave young man为例,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究。

一、“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基准

(一)把握“教—学—评”一体化内涵,明确课堂构建的思路

“教—学—评”一体化,是将教授、学习和评价三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评三者并不是相对孤立的,也不是简单的叠加或者先教、后学、再评这种简单固定的先后关系。“教—学—评”一体化需要教授、学习和评价三者相互看齐、相互对接,并保持三者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的一致性,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2]。新课标也对“教—学—评”一体化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其中的“教”为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和内容而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学”为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评”为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活动。

所以在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如何评。“教什么”,即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为什么教”,即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理清教学目标,即语言目标和育人价值目标。“怎么教”,即用什么教学方式、组织何种教学活动来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如何评”,即要采取哪些适合的评价方式来监控教与学的过程和成效。

(二)理清语篇主题意义,明晰教学与评价的内在联系

教师需要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深度分析和解读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语篇的主题意义、制定好教学目标及创设出有效的阅读活动和教学活动。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可以从what、how、why三个要素出发:“what”是文本的主题和内容,“how”是文本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why”则是写作意图、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结合这三个要素,从整体到结构,从结构到段落,从段落到细节,再从细节回到整体,逐层深入解读语篇,这样既为教师的教提供方向,又为学生的学提供思路,同时也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教学内容一旦确定,那么语篇的主题意义也会变得清晰明了。以教学内容的主题意义为引领,可以使教师在目标设置上、情境创设上、教学活动选择上、教学评价实施上明确方向和保持一致性,最终形成有效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评”一体化。同时教学内容主题意义的明确,可以帮助教师有意识地将评价意识贯穿到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为不同阶段教学活动的调控和优化提供依据,促进学生的语言知识、人文知识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整合,防止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碎片化和孤立化,取得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效果。

(三)立足学生基本学情,推动教、学、评的可持续性

新课标指出,初中英语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1]53。所以“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基本学情,即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和层次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等。“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等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制定,这样就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体验和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会感到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与教学活动相距甚远,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更容易接纳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同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教师除了掌握学生的基本学情,还要在教、学、评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知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大胆质疑,进而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主体思维的发展,也保证了后续教学与评价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以译林版七年级下册Unit 6中的What a brave young man一文为例,探究“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聚焦学生素养,制定多维化“目标链”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其中初中阶段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以及文化意识。“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的目标要紧贴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可以从语言优化的锻炼、文化品格的塑造、语言知识情感的整合以及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等多维层面进行目标的制定。在教学目标链制定的过程中,要重视不同维度目标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增强教学目标的科学性、逻辑性、可观察性和可检测性[3]。一条具备指向层次和具体维度的目标链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还可以把握住学生的学习动态。

针对本单元语篇的语言内容、知识结构以及核心素养,可以制定出一条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的超越式目标链(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本单元语篇教学中,每一个层次的目标都是下一个层次目标的基础,下一个层次的目标又是上一个层次目标的深入或延伸,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着学生的整体素养逐层超越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1.语言能力:归纳文本的结构,了解新闻报道文体,并运用过去时态讲述故事。

2.思维品质:能够有逻辑地对故事进行梳理,并能客观地对见义勇为现象进行评价。

3.学习能力:能够根据文本内容和结构构建思维导图。

4.文化意识:体会中国的邻里文化和中国人的勇敢与智慧,提升在灾难中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化“情境链”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学会结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1]3。基于此,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真实化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真实语言的语用能力,促进学生感悟知识的价值[4]。但是情境的创设不能只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和人文情怀等,将书本上的知识所表征的事物进行真实、有意义的再现。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个情境的创设,而这些情境之间如果能够具备一定的内在联系,让每个情境内容环环相扣并相互作用和影响,那么这种“情境链”的产生,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分析、归纳和总结,构建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5]。

针对本单元语篇,可以创设三段式情境链,即引入情境、过程情境和迁移情境(见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每一类情境体验完成才能进入下一类情境体验,三类情境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逐渐增加的,所需要学生知识面和各方面的能力也是呈递增趋势的。具体情境创设如下:

1.引入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近些年的火灾事故的起因,以及被困人员和施救人员面对火灾的反应和行为措施。

2.过程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六张图片分别代表火灾发生过程中的六个场景,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后,结合语篇内容观察图片,并按照正确的发生顺序重新排列图片,让学生整体把握语篇的主题意义。紧接着,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消防安全小常识》的视频,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3.迁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类比语篇中的火灾,利用图片和动画视频等向学生展示地震、台风和洪水等其他灾害,与学生共同探讨在其他灾害中帮助他人以及自我防范措施,进而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和安全意识。

(三)切合目标体系,规划梯度化“活动链”

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学习活动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就要求设计的活动不是单一的,而是由若干个探究难度和思维难度呈台阶式、梯子式逐渐增加的活动结合而成。所以教师规划阅读“活动链”时,要注意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和过渡性,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思维阶梯[6]。前一项活动是后一项活动的基础,后一项活动又是前一项活动的衍生和升华。这样的活动链设计可以在不超出学生能力范畴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活动中要适当地帮助学生搭建阶梯,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得学生在每一次的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前行的动力。

针对本单元语篇内容,可以设计如图3所示的金字塔式活动链。从学习理解活动到应用探究活动再到迁移创新活动,学生的理解水平、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活动任务的挑战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就像金字塔一般逐层递增,其中学习理解活动是基础,迁移创新是难度最大的、素养要求最高的探究性活动,其具体的活动内容设计如下:

1.学习理解活动。教师根据语篇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学情制定快速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进行快速阅读,捕捉文章有用信息,并在初步了解语篇主题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具体如下:

Task1: Read and find the basic elements: who,what,when,where and how.

Task2: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Task3: 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divide it into three parts.

2.应用探究活动。教师以语篇内容为依托,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对问题进行探讨,对知识进行分析,进而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凝聚和升华,使得学生对见义勇为的行为能够进行积极客观的解读和评判。

问题浅析:When the fire happened, how did Lin Tao feel and what did he do?

问题衍生:If it were you, how would you help Mrs Sun?

问题升华:If a fire breaks out in our school,what should we do?

3.迁移创新活动。教师在本篇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创设地震、台风和洪水等其他灾害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和角色扮演,模拟灾害发生的真实场景,并在活动的同时一同探讨在面对其他灾害时,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和自救,以及我们该如何去帮助灾害中其他的被困人员。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应用和思维发展的深化,也可以引导他们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正确的见义勇为和助人为乐的价值观。

(四)注重综合发展,开展多元化“评价链”

以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四大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需要具备融合性、丰富性和全面性的特征。那么教师在构建评价体系时,不仅要方式多样化,也要根据新课标优化评价方式。因此,“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与评价的整合,使评价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这就需要一条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多视角、多层面的“评价链”,来帮助教师从多个方面把握学生综合发展情况,并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态。

以本单元语篇的主题意义和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可以设计如图4所示的贯穿式评价链。图4中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被教学主线连接在一起并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哪一种评价,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素养综合发展,其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1.素养导向的学生自评。教师可以根据初中英语四大核心素养的内容和内涵,针对本篇文本的主题意义和内容结构,设计出合适的评价表(见表1)。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2.情境活动中的生生互评。针对学生表演、演讲、对话、电影配音、唱英文歌等情境活动,让学生自己当评委,并根据活动中学生的语调、发音、神态、动作和角色任务等表现,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3.多重角度的教师评价。学生通过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量表进行了自我打分,而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打分的情况,来了解学生在本节课上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打分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做出教学方面的改进和优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意义和英语素养的要求,设计相关问题,例如,What do you think of Lin Tao? How to be careful with fire?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从对话表演、分组答辩和限时训练等多角度出发,展开对学生的即时评价。

三、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基本学情为基础,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坚持学科育人的理念,不断地思考如何把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进行整合,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最终促进教、学、评成为一个相互看齐、相互对接、相互平衡的有机整体。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程晓堂,谢诗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3(1):1-8.

[3]汪路艳.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3(9):96-100.

[4]程晓堂,王碟.新课标下的真实英语教学:内涵、价值及实施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23,43(8):116-122.

[5]龚建涛.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三结合”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J].中国教育学刊,2023(12):98.

[6]李广超,阳程.中学英语“高阶导向”阅读教学模式:内涵、特征与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23(2):76-82.

(责任编辑:武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