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4-09-04唐琳刘凤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初中;信息科技课;现状;对策
0 引言
项目式学习是以“项目”为核心,以学生兴趣为起点的围绕真实性问题或者项目,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完成项目来建构知识体系,提升核心素养[1]。当前,新课标倡导项目式学习,主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并且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为促进学生对于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兴趣,高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更加高阶的项目式学习夯实基础教学也呼唤项目式学习。综上,结合当前新课改提议、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发展和实际教学需要,如何让项目式学习真正有效应用于信息科技教育中,并能够发挥其真正的教育作用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教育问题。
1 项目式学习的概述
项目式学习是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契合了近年来一直提倡的以人为本以及追求成功素养的教学理念。项目式学习应用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有一定的优势所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贯彻STEAM 教育理念,促进学科协同育人
项目式学习是STEAM课程范式的一种,是指以学科教学内容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确定项目,完成项目的过程来获得知识,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2]。选择实施的项目往往是涉及多学科内容的综合型项目,这要求学生要利用多学科知识,借助多种方法才能够完成项目学习。且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授课内容是包含应用型、工具型内容的整合体,因此采用项目式学习展开初中阶段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促进初中信息科技课程内容综合化学习,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信息科技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使用,有益于带动落实信息科技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化实施。
1.2 项目式学习倡导真实性学习,通过知识建构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项目式学习主张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情境相连的学习项目,并将学科核心知识以及技能融入相关的项目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完成相关的项目,自行建构知识、提升能力来获得发展。并且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的角色转换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3],学生主要通过自己发现、探索、实践来获得知识,寻求发展的。结合初中信息科技课程工具性及实用性的本质来看,以源于真实情境的问题作为教学背景,以完整的项目过程实施教学,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能力并利于学生从事信息科技未来工作。
1.3 项目式学习主张构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共建、共享、共创”
项目式学习的精髓在于它的体验性,以项目活动为依托,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合作、设计、建构、发现、解决问题[4]。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STEAM 教育开展范式之一的项目式学习更加注重构建学习共同体,强调生生、师生互相合作并互为学习支架。就信息科技课程本身而言,需要借助开放式的作品设计来检验其学习成果,因此借助小组学习或者小组开展项目式学习更能促进成员之间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流,将学生推向更高阶段的深度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综上,项目式学习是一种重目标、重综合、重实践、重思考的新型教学方式,应用在信息科技教学中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跨学科学习素养,并且此种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当前对于培育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和高阶能力的要求。
2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现状分析
研究基于对当前一些聚焦于项目式学习文献的综述和实习过程中观察一线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应用效果得出:总体而言,项目式学习应用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科核心素养掌握上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提升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导致项目式学习的优势特点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并未充分发挥。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以下几点不足。
2.1 跨学科设计不足,导致学生核心素养无有效提升
项目式学习是基于STEAM新型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它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学科壁垒,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完成项目,从而促进信息科技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统整。但实际上教师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于跨学科学习思想的贯彻上还有所欠缺,具体表现为,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存在信息科技教师将跨学科融合认为是多学科知识的机械叠加,从而导致学生无法综合贯通教师所提供的繁杂知识来领会信息科技课程的核心素养;也存在教师在项目设计前期给学生所提供的学科资源十分局限,致使学生的思维无法以知识网络形式发散打开[5],进一步导致项目式学习开阔学生思维及促进学科协同化实施的优势特点没有最大化发挥。
2.2“ 项目”情境创设不当,导致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未得有效提升
项目式学习以建构理论为指导,主张将真实独立的项目纳入教学中,学生围绕项目进行学习,切实培养学科所需的核心能力。但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项目创设的过程中存在项目选择不当,从而导致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生深度把握学科核心素养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教师在采用项目式学习设计课堂教学时,往往出现混淆项目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困境[6],将项目式学习等同于探究问题,在项目的选择上缺乏科学的依据且趋向简单化,致使选择的项目主题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对学科核心素养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教师在信息科技课程中选择项目主题时,往往过分注重信息科技前沿领域所关注的话题却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情境,从而导致项目学习的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不吻合,项目式学习对学生来说也变得更加复杂,学习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3“ 学生主体”未充分落实,导致学习过程中合作探究效果不佳
学生是项目式学习落实过程中的执行总体,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和协作者的角色,但是在项目式学习实际应用在信息科技教学中发现信息科技教师在项目式学习开展过程中并未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也难以摆脱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文化,从而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以及协作学习的意识。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大多信息科技教师对于项目式学习有普遍的认识,但是对于其背后的指导思想和应用方法上一时难以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转变过来,导致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并未充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另一方面,项目式学习需要团队协作完成项目,但学生的信息能力以及学科背景往往相差巨大,教师在分组上往往缺乏综合考虑,从而导致学生之间合作效果不佳。
3 STEAM 教育视角下项目式学习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应用对策
项目式学习是STEAM教育展开的一种最主要的教学形式,STEAM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新型教育理念,并以跨学科的方式将多学科知识科学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以来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7]。由上可知,STEAM教育理念对于项目式学习具有一定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本研究结合目前项目式学习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存在不足而导致项目式学习优势无法充分发挥的问题,主要从STEAM教育核心理念出发以期充分发挥项目式学习的优势特点,促进学科育人,提出以下几点应用策略。
3.1 重视跨学科整合和搭建知识支架,促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STEAM教育是一种建立在跨学科学习基础上的新型教育方式,在该视角下思考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要充分考虑在项目式学习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前提下充分贯彻跨学科学习理念,高度重视跨学科学习思维和意识的培养。基于此,在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时,教师就需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参照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的补充材料,并且教师还要基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支架,教师要尽量确保学生已有的或者还没有的学科背景,学习方法,知识结构不会成为影响他们完成任务的短板。例如在初中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模块教学中,教师创设“向世界介绍我学校”的学习项目,项目组中的学生要通过制作网页、编写文案、拍摄视频、制作涂鸦相册等来完成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互相可以成为学习支架,且各科目教师参与进来针对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保证学生在完成相关项目之后核心素养能得到充分发展。
3.2 重视项目和问题导向,落实黄金标准PBL 设计要素
项目式学习伊始,最首要的问题就是选择合适的项目主题,教师需要带着创意及对课标的掌握和学生关注点的综合思维来审视项目主题。结合苏西·博斯和约翰·拉尔默的《项目式教学》一书中,这二人首次提出了“黄金标准PBL设计要素”,其提出项目式学习设计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即在项目结束时学生应该知道哪些或能够做哪些?以及学生在项目结束后发展了哪些与成功素养相关的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以选择合理且合适的项目为依托[8]。因此要选择合适的项目主题导向项目式学习,并基于项目的核心想法来切实落实核心项目设计要素。例如在人工智能这一模块设置项目式学习方案,选择“未来学校智能场景设计”为项目主题让学生设计未来在学校可能会出现的智能产品方案,选择此主题为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更加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实际,也与学生当前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相符合,这更能符合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也能更好保证项目的圆满进行。
3.3 重视自主学习和合作沟通,培养学生高阶能力
项目式学习的过程实则是学生不断探究理解的过程,从项目启动到最终总结学生需要一直不断地探究、理解、反思、改进、探究这样循环往复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直到整个项目完成。因此从STEAM教育的核心理念来看,教师在项目式学习展开过程中,一方面要以STEAM教育所要求的自主、能动来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学习能力,真正在项目式学习中贯彻STEAM教育理念的在“做中学,学中做”;另一方面也要着重引导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展开集体性学习和研究,强化学生学习体验并提升教学效率,且教师自身作为学生学习最重要且最得力的支架也要积极主动优化团队合作效益。例如在物联网、互联网模块设计“无人机互联表演”项目引导学生进行项目探究,在借助平台模拟或者实物演示无人机群组控制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引导和原理知识的补充介绍,要更加需要积极参与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给学生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促进学生和师生之间良好的讨论合作氛围的形成并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对于抽象内容的具象理解。
4 结论
综上,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初中信息科技以及其他学科教学应用过程中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此种教学方法对于打破学生传统的学习思想,促成学生的深度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未来的项目式学习实际应用过程中要不断把握项目式学习背后的指导思想,深化理解项目式学习的应用特点,完善并提升对于项目式学习的应用策略,让项目式学习在教学应用中发挥它的特长优势,切实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