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
2024-09-03
国务院印发“国九条”,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共九条内容,被称为“国九条”。“国九条”指出,未来5年,基本形成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到本世纪中叶,资本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与金融强国相匹配的高质量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国九条”涵盖的内容广泛,深刻把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关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与方向,本次“国九条”提出了资本市场的中短期规划,以及远景目标,从基本形成总体框架,到基本建成高质量资本市场,再到建成与金融强国相匹配的资本市场,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久久为功。
财政部: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4月23日,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提到,要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金融改革的协调配合,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同日央行表示,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一些发达经济体央行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用尽的情况下,被迫大规模单向买入国债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买卖国债与这些央行的量化宽松(QE)操作是截然不同的。
IMF:上调全球经济2024年增长预期
4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3.2%,较1月3.1%的预期高出0 1个百分点,其对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维持在3.2%不变。同时,该机构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GFSR),也对全球去通胀化“最后一英里”的金融脆弱性给予了警示。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IMF所做2024年及2025年经济预期,是基于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一系列预测而做出的。IMF指出,许多挑战仍然存在,需要采取果断行动,第一个挑战即是通胀风险依然存在,将通胀降至目标水平仍应是当前的优先任务。由此可见,不能对通货膨胀掉以轻心,处理不好会对经济蹭长带来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