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白虎汤”,味道甘甜驱暑邪
2024-08-23李思涵
外皮光滑且坚硬,披着深浅绿色相间的花纹;切开后,鲜艳的果肉晶莹剔透,其间点缀着一颗颗黑色的“大芝麻”。轻轻一咬,汁液四溅,甜蜜的味道在口中迸发,清凉感传遍全身,顿时驱散了三伏天的“苦热”。
无论是在炎炎夏日的家庭餐桌上,还是在热闹的夜市摊位上,西瓜总能以其清爽的滋味和鲜艳的颜色吸引食客的目光。西瓜属于葫芦科植物,原产于非洲的沙漠地区,经人工培育后成为食用西瓜,如今广泛栽植于世界各地。据传,西瓜由西域传至我国,自此得名“西瓜”。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也曾在《农政全书》中提到:“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
西瓜可谓炎炎夏日的“黄金搭档”。中医理论认为,西瓜味甘,性寒,归心、胃、膀胱经,可利尿清热、解暑生津。《日用本草》曾提到,西瓜“消暑热,解烦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是夏季解暑佳品,被誉为“天然白虎汤”。
很多人在吃瓜时,非常苦恼要不停“吐籽”,所以更喜欢吃“无籽瓜”。殊不知,这西瓜籽的功效同样不容小觑。中医理论认为,肥甘厚味生痰浊,而西瓜味甘、性寒,过量服用不宜健康。《本经逢源》曾记载:西瓜甘寒降泄,子仁甘温性升,以中藏烈日之气,不无助火之责,其开豁痰涎是其本性。世人咸谓瓜子生痰,安有甫入口而使变痰涎之理,按《相感志》云,食西瓜后食其子,即不噫瓜气,其温散之力可知。在吃西瓜时,搭配性温除痰的西瓜籽,刚好可以抵消西瓜甘甜背后的“负担”。以后再吃瓜,记得吃掉那些营养丰富的西瓜籽,别再为“吐籽”感到烦恼了。
尽管西瓜具有美味口感和丰富营养成分,但在食用时仍需谨慎。首先,由于西瓜性寒,脾胃虚弱者应避免过量食用,尤其是冷藏后的西瓜,更应慎重摄入,以防肠胃不适。其次,糖尿病患者应慎食西瓜,因为西瓜糖分含量较高,过食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最后,应避免在炎炎夏日吃冰西瓜,或吃完西瓜后喝冷饮,以防引发胃肠痉挛。
西瓜番茄汁
【用料】西瓜500克、番茄1颗
【做法】西瓜取瓤去籽;番茄用沸水浸泡,去皮、切块;将二者放入榨汁机内榨汁,取汁液饮用。

为什么说西瓜是“天然白虎汤”?
“白虎汤”是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由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四味组成,具有清气分热,清热生津之功效,主治气分热盛证,以及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等热证。西瓜的清热效果与之类似,《本经逢原》提到:“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能解太阳、阳明中暍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
爆炒瓜皮
【用料】西瓜皮200克,葱白、油、醋、糖、盐适量
【做法】
1.取瓜皮,刮去翠衣,切小条,放在清水里浸泡备用;葱白切碎。
2.起锅烧油,待油热后放入葱白,油香后下入瓜皮,煸炒至熟软后,放入醋、糖、盐调味,煸炒均匀,即可出锅。
责任编辑/李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