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内耗,守住我们的精气神儿

2024-08-22廖雨杨东

光明少年 2024年7期
关键词:内耗正念焦点

精神内耗往往让人疲惫不堪,越是想要摆脱它,越是控制不住胡思乱想。掌握下面这些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走出情绪内耗的怪圈。

了解“焦点效应”,别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在意我们。

走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会马上站起来溜走,担心路人看出自己的窘迫;见到陌生人总是紧张,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支支吾吾、脸憋得通红,觉得别人在嘲笑自己……我们经常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甚至因此而焦虑,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焦点效应”,指的是人往往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行为的关注和评价,觉得自己是人们视线的焦点,是别人注意力的中心。

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实验,他让一个学生穿上样式前卫的T恤,在上课铃响后最后一个走进教室。这名学生认为所有人都会看他,这令他感到紧张又拘谨。下课后,教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出人意料,只有23%的同学注意到了迟到的学生。所以,出“丑”时,我们可以自我暗示: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没人在意我。

接纳自己,这就是我的模样。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刻?白天努力做好所有事情,向老师和同学展示美好的一面,晚上却偷偷躲在被子里自嘲,觉得自己很糟糕。请抱抱自己,对自己说一声“辛苦了”。人都想变得完美,但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是重要的能力和功课。我们无需费尽心思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而是要学会接纳和认可自己,心态平和地接受自己的每一面,无论优点还是缺点,无论是过去的成功还是失败,要知道,正是这些共同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尝试建立边界感。

分清楚什么是我的事,什么是他人的事。别人如何看待我、怎么想、怎么做,是别人的事,与我无关。比如,考试时同学想抄你的答案,你拒绝了他,他肯定会失望,但我们无需对此感到愧疚,因为我们并没做错。当我们建立好边界感,就迈出了反内耗的重要一步。正视情绪,释放压力。

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要因此苛责自己,那是身体在提醒你,该好好关心和照顾自己了。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正念”,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接受”,这并不意味着不管面对什么我们都要喜欢,而是说我们要尝试不带抵触情绪地泰然处之。接受,可以让你和坏情绪或糟糕的事情和解。我们也可以采取正念冥想的方法缓解和释放压力。

制定可实现的目标,及时行动。

明明还有很多事没完成,烦躁不堪,但就是很难付诸行动,怎么办?首先,我们要降低心理预期,设置学习目标时注意自主性、合理性及长短结合。符合发展实际的学习目标,一定是“跳一跳够得着”,同时我们要学会分解学习目标和问题,将大的学习问题拆解为若干小问题,逐个攻破。有了目标就要行动,不管多小的步子,只要迈出去就是成功。假如我们的目标是完成数学作业,哪怕只是打开练习册,准备好草稿纸和书写工具,也要鼓励自己:“我迈出了第一步,我真棒!接下来我只需要……”。

同学们,即使我们暂时陷入了情绪内耗,也无需过分担心,因为,并非“零内耗”才算心理健康。在完成目标、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内耗的心理感受,只要正确看待和处理这种情绪,让负面情绪转化为发展的内驱力,我们就会拥有更稳定的内心,邂逅更强大的自己。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猜你喜欢

内耗正念焦点
如何拯救陷入“精神内耗”的自己
编辑部内耗研究室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焦点
正念+药膳 还您好睡眠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