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菜市场遇见大自然
2024-08-22史军
菜市场里有什么?就只是获取果蔬、鱼肉、米面粮油的地方吗?其实不然,在那里,我们不仅能获取生存所需的营养和能量,还能遇见大自然!毫不夸张地说,菜市场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博物学启蒙场所。
走,去买菜
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有益身心健康是共识,学习和工作之余,大家都愿意投入自然的怀抱,享受惬意的闲暇。门口的野花、街边的绿篱、菜市场里的果蔬,都是接触自然的契机。特别是在菜市场,我们能看到远渡重洋而来的各种水果,不仅认识了自然,还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那么,怎样产生探索菜市场的欲望,提升我们探索的主动性呢?“任务制”是个好办法,比如独立去买菜。我曾经组织过菜市场研学活动,给同学们进行分组,发给每组一定的买菜“基金”,能买来符合题目需求的蔬菜就算完成任务。买菜“基金”有一定使用原则,由小组成员共同使用,多了不用退,可以自由支配,少了则需要自己补。如此一来,同学们的挑战欲、对菜市场的探索欲就被调动起来了。
我发现,同学们在活动中会提前做好调查、合理安排买菜“基金”、与摊主协商购买数量,甚至讨价还价。这不就是成年人逛菜市场的必备技能吗?把生活常识融入博物研学,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生活技能。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1/fjQjaRpksid5FLVsJgGGq3.webp)
用鼻子探索植物世界
我让同学们买菜的目的不是为了做饭,而是让他们发现不同植物的特征及其背后的奥秘。他们发现,萝卜和白菜的气味、葱蒜类的气味、香菜和芹菜的气味、茼蒿和生菜的气味,居然都是不同“家族”的身份标志。以萝卜和白菜为代表的十字花科植物,含有异硫氰酸盐,有着特殊的芥末样气味。几乎所有十字花科植物都含有这种化学物质,或多或少带有一点辛辣味。这是异硫氰酸盐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的独特气味。而葱蒜类植物的特殊气味,来自其中的蒜氨酸类物质,在葱蒜类植物的叶片或鳞茎受到破坏时,蒜氨酸在酶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学物质,比如二甲基二硫醚和丙烯基二硫醚,因此糖蒜、韭菜花等腌渍蔬菜才有独特风味。
在菜市场,我们还能发现一些串味的香草和蔬菜。香茅就是其中之一,它属禾本科,与玉米、水稻和小麦是一家,长相与芦苇、水稻差别不大。只不过,香茅没有禾草味,反倒多了几分柠檬清香,这源于其中的柠檬醛、香叶醛和柠檬烯。这些柠檬味的化学物质让看似普通的茅草有了别样的香味,经过炖煮后,香茅释放出的香味更柔和更香甜,还有一股生姜味,特别适合入菜。另外,芝麻菜也是串味蔬菜的代表,它的模样与荠菜相似,拥有一股芝麻气味。这种气味并非来自芝麻中富含的吡嗪(bǐ qín)类物质,而是来自十字花科植物特有的异硫氰酸盐类物质——4-巯基丁基硫代葡萄糖苷和4-(甲硫基)-丁基异硫氰酸酯。当芝麻菜的叶片被破坏,这些物质会在特殊酶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类似芝麻的香气。
人们为什么会喜欢上这些植物的特殊味道?这是新的探索话题。我们还一起探讨了人类和植物间相互适应的有趣故事。比如,吃香料并非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为了活下去。在热带,各种寄生虫病一直困扰着人类。让人谈之色变的疟疾,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寄生虫病,它阻碍着人类探索自然的脚步。人体内的红细胞是疟原虫的繁殖场所,它们在里面生儿育女自在逍遥,但患者痛苦不堪,体感忽冷忽热,甚至会因为高烧抽搐丢掉性命。人类与疟疾战斗了几百万年,在疟疾演化过程中,甚至催生了“地中海贫血”这种特殊的“适应性疾病”,通过损失一部分红细胞,达到抑制疟原虫繁殖的目的,这个解决方案的弊端显而易见。那该怎么办呢?方法就是吃香料。桂皮、丁香、肉豆蔻、大蒜、洋葱和罗勒可以产生自由基,这些携带着高能量的化学分子像炸弹一样,可以把疟原虫轰成“一堆渣渣”。意大利人爱罗勒、东南亚人爱咖喱,都是一个道理,吃丰富的香料就是为了对抗疟疾,健康地生活。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1/S3xP4KApEmWcigNBq937MG.webp)
辣味背后的故事
除了嗅觉,我们还可以调动味觉,感受植物适应生态环境的超能力。在菜市场,我给同学们出过一道题:寻找市场中的辣味蔬菜。有句老话“姜辣嘴,蒜辣心,辣子辣眼睛”,这三种调料可谓各具特色。
辣椒的“火爆”众所周知,且不说魔鬼椒的刺激,就连小米椒也能让人从内到外辣个通透,这都是辣椒素的威力。
至于生蒜,虽容易入口,但滋味逐渐释放,蒜氨酸在酶的作用下不停地转换为大蒜素,让人惹上恼人的口气,吞进胃中的蒜瓣更是颇具威力。
辣椒和大蒜都是不好惹的角色,姜的辣味却持久、恒定又温和,即使我们不能吃辣椒,对些许姜丝姜末也不会反感。历经煎炒烹炸,姜的辣味不变。姜中的化学物质是姜辣素,这是姜酚、姜酮、姜烯酚等化学物质的统称,它们的共性就是辣。因为姜辣素的沸点很高,能达到240℃,所以熟姜丝依然很辣。当姜在红烧肉里伪装成“瘦肉块”,相信会给你带来意外“惊喜”。
如今,随着科普知识的广泛传播,很多人都知道辣椒的辣味并不是一种味道,却很少有人细究辣椒为什么会有辣味。这时,我会将大家买来的辣椒纵切开来,让同学们用舌头感受每个部位的辣味。我们发现,越靠近辣椒种子的部位越辣。原来,辣味是辣椒妈妈对孩子的爱。此外,我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秘密武器——魔鬼椒,它的辣度是常见青椒的100倍以上,绿豆大小的魔鬼椒能让人记住什么是真正的辣。
没有答案的问题,也是好问题
日常学习中,很多同学习惯了标准化的考试,也习惯了标准化的答案。这让大家有一种错觉,凡是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有完美的答案,并执着于解答。长此以往,科学研究如何向前推进?
科学研究的真谛,恰恰在于探索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有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真问题。
在菜市场活动中,我曾让大家寻找咸味的水果或蔬菜,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大多是各种咸菜。这时我会告诉他们,我们从绝大多数植物的叶片和果实中尝不出咸味,那是因为钠不是植物代谢需要的重要元素。
人类和动物需要钠来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它是维持神经传导的重要物质。但植物不需要钠元素参与生理活动,它们不会主动吸收和储存钠元素。有人提出,冰草(冰叶日中花)不就是咸味的吗?冰草上的“冰”是一些特殊的泡状细胞,当我们咀嚼时,能感觉到泡泡的破裂和汁水溢出。这些小泡泡的重要功能就是存水和“吐”盐。冰草的咸味恰恰表明植物不需要食盐,它们会把盐分泌出来。更典型的是各种红树类植物,它们会在叶片表面泌盐。这就能说明,吃果蔬补充钠并无科学道理。也有同学提出,芹菜也有咸味。这是因为芹菜的食用部位是叶柄,那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云集了植物吸收的很多营养物质,特别是各种无机盐(含有铵离子、钾离子、硝酸根离子),无机盐虽没有食盐那么咸,但多少有点味道,这就是咸味的来源。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1/EcT9r4Sd42fKBokLkZumVt.webp)
一个菜市场就是一座游乐场,一个菜市场就是一个植物园,一个菜市场就是一片大自然。
只要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这里到处都藏着自然的美好,只要认真观察,你就会发现这里到处都是生命的智慧。还等什么?提上菜篮子,我们一起去菜市场采撷智慧的果实吧!
作者单位 “玉米实验室”科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