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党课参考》的不解之缘
2024-08-21王国梁
编者按
1999年《党课参考》正式创刊。在《党课参考》创刊25周年之际,许多“老朋友”送来了真挚的祝福。这些祝福弥足珍贵,我们特于“党员驿站”栏目开设“我与《党课参考》的故事”专题,推出一系列讲述“老朋友”与《党课参考》相识相伴故事的文章。与“老朋友”的这一份情谊我们想好好珍藏,因此面向全国各地《党课参考》的读者、作者以及基层党组织书记等,征集主题文章。征文将在《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等平台择优刊发。欢迎各位“老朋友”踊跃来稿,共赴这场“见字如晤”之约,详情请见本刊刊发的《“我与〈党课参考〉的故事”征文活动启事》。
今年是《党课参考》创刊25周年。为此,我想讲一讲自己与《党课参考》的故事。
我在机关单位工作,是一名共产党员。工作之余,我一直坚持读书、写作。几年前,我偶然看到自己发表在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被“七一网”转载,因而开始了解“七一网”。浏览“七一网”,我感觉每一篇文章都值得细读。后来,一次机缘巧合下,我点开“七一网”首页底部的《党课参考》电子书,瞬间眼前一亮,如获至宝,从此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党课参考》内容丰富,既有介绍各地党建工作经验的文章,也有权威专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党课;既有可读性极强的党史故事,也有党员干部执笔的心得体会文章,让人“读起来有味、拿起来有用、放下来有感”。
几年来,每一期《党课参考》我都会细细阅读。潜移默化中,我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刻,履职尽责的能力素质同步得到了提升。平时跟朋友、亲人们聊天,说起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者热点话题,我都会谈一谈自己的认识。我告诉他们,这是受《党课参考》的影响,它的内容、视角滋养了我,助推了我的成长。
让人欣喜的是,2024年第4期《党课参考》的“党员驿站”栏目发表了我的文章——《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不承想,这篇文章发表后,得到许多同事和朋友的认可。一位朋友跟我说,文章充满真情实感,让他非常感动。我的文章能够被这么多人看到和了解,这让我充满信心、倍感振奋。也因为这篇文章,我身边更多的同事和朋友开始关注和阅读《党课参考》。他们都说,这本刊物的内容“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兼顾了理论性和实用性。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能与《党课参考》结下不解之缘,这是一种幸运。我知道,我与《党课参考》的缘分还将继续,它将继续给我帮助、伴我进步,为我的工作和生活增添许多绚丽色彩。
(作者系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