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积极领导的实现路径
2024-08-21徐春光
领导风格是组织领导者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稳定行为范式。不同领导风格对组织产生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积极领导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领导风格,因更加适应现代复杂的领导环境,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共同关注。20世纪90年代初,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率先提出“积极领导”这一概念并将其聚焦于心理学科研究范畴,引导学者进行研究。随后,有学者对“积极领导”的概念进行界定。他们认为,勇气、行动、交流沟通和社会支持等积极领导的核心要素,可以为领导者和组织内部成员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环境和组织氛围,进而产生更多具有积极影响的领导方式和领导风格。鉴于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积极领导的实现路径。
营造积极领导的组织文化氛围
积极领导对实现组织创新、提升组织绩效等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组织内部形成积极领导的管理文化氛围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我国特有的组织管理情境,可以从积极意义、发现优势、真正乐观以及积极沟通等方面营造积极领导的组织文化氛围,以此加速形成积极领导行为。
积极意义是积极领导的首要目标。领导者的首要职责是对组织成员灌输工作目标和工作意义,提升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领导者应明确工作内容,为顺利完成工作目标打下良好基础。领导者要明确以下内容:首先,组织工作对成员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其次,工作与成员的价值实现紧密相关;再次,工作可以让成员和组织紧密连接在一起,成员目标与组织目标紧密结合。领导者积极推进当前的组织工作,不仅可以满足组织自身的发展需要,也有利于成员的综合能力提升以及未来职业晋升。
发现优势是助力积极领导行为产生的关键。积极领导不仅强调发挥自身及组织的优势,而且特别注重挖掘团队成员的潜力和优势。领导者只有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自身优势,使这种优势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才能更好地带领团队克服困难,顺利达成组织目标。因此,在营造组织文化氛围过程中,领导者应着重关注什么行为在组织中是正确的且值得推广的,什么行为是鼓舞组织成员士气的,什么行为能提升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归属感、荣誉感等。这些均与营造积极领导的组织文化氛围紧密相关。这种文化氛围不仅可以激发更多积极领导行为,还可以鼓励组织成员发现自身特长,并充分利用自身特长去实现自身发展目标和组织发展目标,从而为组织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真正乐观是积极领导的核心理念。真正乐观在本质上是领导者根据组织发展需求设定目标,对实现该目标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不畏困难,带领组织成员顺利实现既定目标。组织在设定组织目标时,要契合当下组织发展环境和市场规律,既不能设定过高目标,打击其他组织领导者和成员的自信心;也不能刻意营造宽松的组织管理文化氛围,设定过低的发展目标,浪费组织资源。
积极沟通作为积极领导最重要的品质和领导技巧,在领导者协调组织成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培养组织成员形成积极工作态度的一种重要工作方法。积极沟通不仅能提振组织成员精神,还能营造积极的管理文化氛围。特别是在一些组织中,积极沟通是打破固有理念的重要方式,是树立成员自信和积极工作态度的开端。在与成员沟通的过程中,领导者应主动陈述当前组织面临的困难,鼓励成员积极借助组织优势资源克服困难,还应以积极态度听取成员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对组织发展存在不同见解的组织成员,并对各种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梳理,通过积极沟通,在团队内部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最终实现团队目标和组织目标。组织应积极借鉴优秀组织经验,通过组织成员的积极反馈和支持性沟通,打造组织内部积极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掘组织成员潜力。这种做法有助于放大和提升组织领导者自身优势和能力,对增强组织成员自身能力和促进组织发展都有极大的作用。
提升实现积极领导的心理韧性
领导者的人格特质是积极领导行为产生的催化剂。心理层面的坚韧性是积极领导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格特质,具备较强心理韧性的领导者更易完成组织目标。领导者心理韧性越强,出现积极领导行为的倾向性越高。组织想要增强领导者的心理韧性,使其更易成为积极领导者,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第一,培养领导者面对困境时的自信心,并协调组织资源,帮助领导者顺利完成既定考核目标,进而提升其自信心。第二,为领导者创造宽松环境,不过度干预,提升其工作专注力和注意力,最大限度减少工作以外因素的干扰。第三,培养领导者的积极情绪,为其他领导者和组织成员树立正面标杆形象,营造积极和谐的组织管理氛围,进而提升领导者的心理韧性。
此外,组织应从心理韧性所具有的承诺、勇气、责任和自我调节能力等多个特点入手,积极提升领导者的心理韧性。承诺不仅是领导者完成考核目标应具备的核心品质,也是保证组织成员权益不可忽略的重要动力。践行承诺会让领导者形成积极领导特质,进一步提升其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勇气、责任是领导者在面对困境时主动承担组织和团队责任的体现,为激励组织成员共同克服困难发挥示范作用,进而为组织在不同阶段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领导者的心理韧性对积极行为和积极情绪都有正向影响作用,而领导者的积极情绪得到一定积累之后,会极大提升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即领导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提升,将推动积极领导行为的形成。因此,组织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激发领导者的积极情绪。
塑造对积极领导的主体认同
组织各类主体对组织的认同程度影响着积极领导行为出现的可能性。领导者和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对组织创新和组织公民行为的产生都有极大的提升作用。可见,主体认同度越高,越能促进积极领导行为的出现。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和领袖,领导者对组织的认同感越高,产生的积极影响则越大。组织成员不断提升对组织和领导者的认同感,不仅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而且有助于提升成员对领导者的信任程度,进而提高成员主动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成员的自信心,减少偏差行为,最终提升工作效率、实现工作目标。因此,组织应培养成员对领导者的信任感,让其感受到作为团队成员的自豪感,以领导者为标杆,提升认同感。同时,组织应积极提升成员和领导者在工作方面的一致性和相似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
此外,高主动性人格特质的组织成员对积极领导的认同感和接受度更高。即成员越具有高主动性人格,积极领导行为对成员的正向引导作用则越大,反之,积极领导行为的示范效应则越小。因此,组织在提高积极领导行为示范效应的过程中,应积极培养成员的高主动性人格特质,创造良好的外部组织环境和工作环境,增强团队向心力,提升成员对积极领导行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为发挥积极领导的示范作用提供更好的团队和组织环境。同时,组织在增强组织成员对积极领导者认同感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规定性指标或组织考核任务,避免成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组织在树立积极领导标杆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成员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成员的参与度,培养成员的高主动性人格特质,缩短成员与领导者之间的心理距离,畅通上下级的沟通渠道,以便让组织的积极领导行为产生更强的示范带动效应。
(摘编自《领导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