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融合与创新

2024-08-21陈炳国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15期

【摘要】新媒体时代,新闻受众对于新闻作品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电视新闻编辑要想提高新闻作品的报道深度和质量,既要融合媒体技术、媒体资源,又要创新编辑模式和编辑方法。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认为编辑只有结合新媒体传播规律,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才能实现更好的媒体融合,生产出更具传播力和感染力的新闻产品。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台;新闻编辑;融合与创新;主要举措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15.03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市场上涌现了大量新媒体,这对新闻传播方式和生产模式形成了巨大的改革。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和融合,提高电视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和提升电视台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保持自身优势,是全体新闻媒体工作者应当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阐述了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融合与创新举措。

1. 新媒体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

1.1 有利于丰富新闻传播平台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媒介非常多,受众不仅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来获取新闻资讯,也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来了解信息[1]。另外,当前新闻受众的阅读需求、浏览偏好、观看习惯等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受众习惯通过电视节目来获取新闻信息,而更多的受众习惯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获取新闻资讯。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时空限制,通过互联网可以让新闻作品传播到全世界各地,提高新闻作品的宣传平台更加丰富,提升了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1.2 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及时性

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为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提供了更丰富的编辑软件和编辑工具。这极大地缩短了获取新闻素材的时间,提高了新闻素材的搜集和分析效率,编辑能更快速地创作新闻作品并对外发布。与此同时电视新闻编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地了解其他媒体报道的内容,快速抓住社会热点,满足新闻受众的信息需求。

1.3 有利于提升新闻受众参与度

新媒体时代,受众参与新闻报道活动的欲望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发达和各类新媒体平台的上线,更拉近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受众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评论、转发、点赞,以及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看法,与其他人进行紧密沟通。他们也可以在新闻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或者新媒体账号上评论,与新闻编辑进行沟通,提出问题和表达观点。这种较强的互动性不仅让新闻报道更加贴近观众实际需求,而且也为新闻编辑提供了良好的反馈,引导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去改进新闻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2.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新媒体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平台喷涌而出。电视新闻编辑人员需要掌握不同媒体平台的使用技巧和方法,深入了解它们的运作方式,创作出更高质量的新闻作品[2]。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一些编辑缺乏对数据管理和分析工具的有效应用,所以影响了自身的编辑效率和报道水平,既增加了时间成本又影响了创作质量。

2.2 新闻受众信息需求日趋多元

当前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信息需求日益多元,对于创新新闻作品形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文字类新闻、图片类新闻、视频类新闻、音频类新闻等[3]。新闻受众不仅希望通过更多的渠道来获取信息,而且也希望能够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来获取新闻信息,尤其是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新闻受众对于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第一时间获取新闻资讯。另一方面新闻受众越来越希望获取到与自身兴趣和爱好相匹配的新闻作品,比如对于体育爱好者来说,他们更希望了解到各类体育类新闻,并且他们愿意和新闻编辑进行沟通,发表自己的评论和看法,积极参与整个新闻的创作活动。

2.3 新闻报道内容深度有待加强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作品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对新闻作品内容的深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过于追求新闻作品的时效性,造成深入调查和剖析问题不足,从而降低了新闻作品的影响力。比如一些媒体为了快速发布信息,抢占新闻头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只制作“一句话新闻”,不做新闻的解读,造成信息停于表面,不利于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深入了解。除此之外,新媒体时代新闻受众的浏览阅读习惯和需求也出现了改变,碎片化的时间催生出碎片化的阅读需求,过于深度和冗长的新闻作品,反而会降低他们的观看兴趣,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视新闻编辑开展深度报道的信心。

3.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和融合的实际举措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台在组织新闻采编和传播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时效性低、传播形式单一、活跃度不足、编辑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等。因此电视台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进行创新,依托媒体融合发展,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注入更多的活力。

3.1 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新媒体应用能力

未来应着力提高电视新闻编辑应用新媒体能力,比如组织跨部门合作,让编辑与内部技术人员或者数字媒体团队人员共同去创作新闻作品,这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一,电视台可以组织经验交流活动,促进电视新闻编辑与技术人员、数字媒体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促进他们应用新媒体技术完成新闻作品创作,以及使用新媒体技术来优化新闻编辑流程,创新表达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的运作原理,以及发挥它们的技术优势。

第二,电视台可以组织编辑人员与内部技术人员、数字媒体团队人员,围绕具体的新闻项目来展开实践创作,以训代练,提高其新媒体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多部门联合开展新闻项目,在推动实践项目的过程中,也能帮助编辑人员积累应用经验,熟悉各类新媒体平台或者新媒体技术。还要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工作,让新闻编辑人员接触最新编辑工具,培养创新制作思维,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实操,提升实践水平和能力。

第三,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还要做好总结和反思工作,在参与讨论或者进行实践项目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新媒体应用能力,帮助自身改进编辑方式,提高编辑水平。

比如在《自贸港建设的基石——制度集成创新》这一部新闻作品中,电视台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VR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既丰富了新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又提升了新闻作品的感染力,为观众营造了良好的观看体会和感受。电视台在搭建演播室的过程中使用了“360度环形设计和顶部圆形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很好地突出了新闻作品的主题和深化了新闻作品的意义。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新技术重塑了新闻的生产流程,也改革了新闻作品的形式,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在整个过程中各类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显著提高了新闻作品的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

3.2 增强互动沟通,满足受众需求

现如今新闻受众参与媒体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欲望越来越强,他们对于互动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4]。电视新闻编辑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的优势,与新闻受众进行实时互动,了解他们的意见、想法和诉求,更好地去改进自身的编辑工作。比如电视新闻编辑可以组织网络直播活动,浏览阅读网友们发送的弹幕,及时了解他们的诉求。电视新闻编辑也可以通过发起评论、投票的方式,让广大网友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到整个新闻作品的报道活动中。

以湖南广播电视台为例,在2020年该电视台创作了题目为《冲刺1500公斤,袁隆平团队第3代杂交稻测产》的新闻节目。在该新闻作品中,湖南广播电视台聚焦“杂交稻科研攻关”的重大新闻事件,综合运用演播室访谈、现场直播等多种报道方式,不仅重视表现新闻现场的视觉画面,同时还重视采集现场的同期声,为广大新闻受众带来了极为强烈的现场感,也增强了新闻作品的感染力。而且在本次新闻报道中,湖南广播电视台在进行现场直播时,应用了VR技术,构建起虚拟场景,既降低了新闻受众的理解难度又提高了新闻内容的新颖性,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让受众在新奇、震撼、温馨、有趣的故事线中,感受人物的科研精神,以及其在农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宁夏广播电视台在节目生产中,非常注意使用受众提供的内容,比如新闻现场的图片、视频和同期声等,或者关于新闻内容的评论等等,使节目内容更加贴近受众,这也是一种提高受众参与度的方式。

3.3 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新闻作品质量

随着各类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编辑获取新闻素材的渠道越来越多,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这显著推动了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和融合。未来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广泛收集各类新闻素材和新闻资讯,为创作出更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5]。除此之外,电视新闻编辑还可充分发挥各种数据分析工具或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对所获得大量的数据进行准确科学的分析,发掘出有报道意义和传播价值的新闻故事,提高新闻作品内容的丰富度、完整度以及可信度,提高新媒体的权威度。

以宁夏电视台为例,在2023年11月创作了题目为《乡村的叙述》的系列节目,记者走访到宁夏基层不同的村庄,带着观众去村庄和乡野感受宁夏平原的风和阳光,节目一共10集,每集20分钟,高质感的画面和散文般的内容表达成为电视节目中的清新之作。在采访过程中,编辑从电视新闻的角度出发,一方面突出其人文性,一方面突出其艺术性,以全新的视角,在大量的同题材信息中找准角度,通过信息整理和科学分析,围绕“世界葡萄酒之都”“枸杞之乡”“滩羊之乡”“高端奶之乡”等“六特”品牌,展现宁夏的农业特色和乡村之美,展现出新时代奋斗在这片土地上的新农人形象,他们创业的故事具有浓郁的时代特点,从而深度“叙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新闻编辑参与前期的策划,材料信息的汇总和分析,在众多人物故事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进行展现,前往原州区、盐池县、利通区、中宁县、平罗县、青铜峡市、西夏区等县区拍摄,使节目的故事性、审美性更加突出,提升了作品的美誉度。

3.4 建设新闻传播渠道,推动媒体融合进程

未来电视新闻编辑可通过多个信息传播平台比如传统的电视台、新媒体平台,还包括社交媒体平台,各类平台的受众群体的信息偏好都存在一定差异,将新闻作品发布到不同的平台上,有利于扩大影响力,提高影响范围。

例如当前年轻人更加习惯通过社交媒体或者网络新媒体、自媒体平台来获取新闻资讯,尤其是在当前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们的碎片化阅读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种短视频平台快速兴起,这也成为他们获取新闻资讯最主要途径之一[6]。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可以在网络自媒体平台上开设账号,发布新闻短视频,缩短新闻总体时长,提炼新闻精华内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满足他们的信息获取需求。另外除了年轻人以外,社会上也有很多老年人更加习惯于通过电视台来获取新闻资讯。电视新闻编辑就需要注重新闻作品内容的丰富程度和深度,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和详尽的新闻报道,让他们能够从中有所体会和收获。再比如当前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都已经上线了专属的PC端或者移动应用APP,人们使用一部联网的手机就可以快速获取到新闻资讯。所以电视新闻编辑在众多平台上发布新闻内容,满足了他们的信息需求,也扩大了信息的覆盖范围,最终提高了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和电视台的社会影响力。

4. 结束语

电视新闻编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涉及策划、选编、审阅、编排、文字稿加工修改等多个环节。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产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媒体融合的趋势也不断加快,电视新闻编辑行业既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在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面临的挑战,提出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努力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准确把握新闻受众实际需求,不断提高新闻作品的创作水平和创作质量。建议新闻编辑通过提高自身新媒体应用能力,提升新闻作品深度,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等多种措施,促进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和融合,提高电视台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赖文丽.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与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07):109-112.

[2]范永辉.浅谈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创新[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4,21(03):83-85.

[3]任斌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发展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4,45(03):205-208.

[4]王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融合与创新[J].新闻文化建设,2024(01):145-147.

[5]李建.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J].采写编,2024(01):104-106.

[6]刘可帆.创新与融合:电视新闻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J].新闻文化建设,2023(24):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