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时代人机协同,共创个性化教育环境

2024-08-21赵国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8期

当前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成为新的教育生态。在AI的辅助下,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设计者和情感的陪伴者。AI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技术的革新便于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情感发展,人工智能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结构的第五要素。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资源准备与教学过程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生成适合不同年级、不同学情学生的预习内容和课程资源展示,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完善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路径。相比于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搜集、整理、制作和更新教学资源的准备过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赋予了教学资源多样性和创新性。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从海量的网络数据库中提取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内容,完成学情检验、多媒体资源制作、教学教案完善等课前准备工作;通过人工智能的多模态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学生疑惑实时解答、教学成果个性化展示等课堂教学任务;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教师能够进行大班教学的课后分层指导,在宏观掌握班级学习情况的同时,也能微观调整不同学情学生的学习进度,并通过智能平台获取教学改进建议。这不仅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改善了大班教学中的个性化问题,加速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个性化的AI助教也从知识型转向情感型。在未来的教育中,师生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将更加自然,交互将不只停留于语言问答,更可以通过多模态的技术在情感上进行交互。随着个性化的不断演进,AI助教已经从单纯的知识型助教转变为情感化的助教。这意味着AI助教不仅能够提供学术知识,还能够识别学生的表情、语言、语气等,提供情感支持和激励。在未来的教育场景中,师生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将变得更加自然和无缝,AI助教也将以全新的身份融入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形成人机交互的新局面。这种交互将超越传统的语言问答模式,扩展到情感层面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人机协同中的心理疏导功能。随着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AI助教将能够更加精准地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包括隐含的情感和意图。这将使得AI助教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及时的教学支持,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心理陪伴。

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现在,尽管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背后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取决于教师的主观作用,所以AI永远无法取代教师的角色和价值。教师的创造力、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因此,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师需要与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工作,共同创造一个更加高效、个性化和富有情感的教育环境。

作者系吉林延边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教授

编 辑:卢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