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冠中日的天童寺茶禅文化

2024-08-14竺济法

茶道 2024年7期

天童寺茶禅文化历史之悠久,茶禅诗偈之丰富,影响中、日两国之深远,包括历代约40位名家吟咏天童寺茶禅诗词之多,堪称中日茶禅文化之最。

晚唐咸启开先河,北宋正觉传衣钵

天童寺茶禅文化记载始于晚唐住持成启法师。咸启禅师(?-约860年),曾住苏州宝华山。宋代佛教经典《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有目无传。据《天童寺志》记载,其为天童山第七任住持,于大中元年至十三年(847-859年)住持该寺,弘扬洞山宗风,为天童寺曹洞宗始祖。咸通元年(860年)三月,懿宗皇帝赐其紫衣一袭。宋代以后,该寺曹洞宗多日本、朝鲜半岛法嗣,皆以天童寺为祖庭,今常来朝拜。

著名的雪窦寺高僧雪窦重显(980-1052年)作有多首与天童寺相关诗词,其中五古《和颂》写到天童寺泉甘茶香,僧人有斗茗之雅好:“玲珑岩古寺,冠乎明越境;海眼通冽泉,天心耸危岭……栖梧凤九苞,追风骏千影。顾我不争衡,与谁闲斗茗……”。其中,“玲珑岩古寺”即天童寺,因边上有玲珑岩而名之。“明越”指明州、越州。

北宋《景德传灯录》记载其留有“吃茶去”法语,南宋《五灯会元》则记为“且坐吃茶”,说明两者含义相近,可以互通,其年代早于赵州从谂掸师法语“吃茶去”。咸启法语一般以“且坐吃茶”传世,茌中、日佛教界广为传播。

咸启之后,天童寺第21任住持宏智正觉(1091-1157年)禅师创立默照禅,已见其茶禅诗偈20多则,如《偈颂七十八首其七一》云:“浪爪擎舟雪溅空,十年胸际着慈风。如今堂上时相见,分付饮茶谈笑中。”颇有茶禅意境。

南宋至晚明,中日僧茶禅往来密切

据《新修天童寺志》记载,自南宋至晚明,到天童寺学佛留下姓名的日本僧人达32人,其中对日本茶道影响深远的,有被誉为“日本茶祖”的著名高僧荣西、道元、圆尔辨圆等。

荣西(1141-1215年),号明庵,俗姓贺阳,日本备中(今冈山县)吉备郡人。幼从父学佛,14岁落发,19岁至比睿山受大乘戒,日本临济宗创始人,与宁波因缘深厚。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淳熙十四年(1187年),荣西两次到天童寺,其中第二次随师父虚庵怀敞在天童寺学佛习茶2年多,带去茶籽在日本多家寺院播种,晚年写成《吃茶养生记》。

尽管中唐时日本高僧最澄、永忠、空海已传茶日本,但仅局限于寺院、士大夫之间,未能向民间普及,日本因此将荣西第二次回国之年——绍熙二年(1191年)作为日本茶文化之始,并于991年发行《日本茶800周年》纪念邮票,足见荣西影响之大。荣西回国后,曾采购一批百围巨木运抵宁波,助建天童寺千佛阁,可惜后来毁于火灾。其用汉语写成的《吃茶养生记》,被誉为早期世界三大茶书之一。该书曾两次引录初唐四明(今宁波)大医家陈藏器《本草拾遗》文字,并发出赞叹“茶为万病之药”,因标点断句关系,被误为陈藏器语广为传讹。

日本茶道代表人物之一的希玄道元(1200-1253年),是日本佛教曹洞宗创始人,村上天皇第九世后裔。嘉定十六年(1223年),其到明州,历游天童、阿育王、径山等著名寺院。宝庆元年(1225年),师从天童寺住持如净,随侍3年,受曹洞宗禅法、法衣等,于宝庆三年(1227年)八月回国。开创永平寺,为日本曹洞宗大本山。

除了诸多日僧来寺,先后还有11位天童寺僧赴日弘法传茶。著名的如宋末元初高僧镜堂觉圆(1244-1306年),天童寺环溪惟一禅师法嗣。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日僧来使邀请镜堂觉圆等多位高僧去日本,先后住净智寺、圆觉寺、建长寺、建仁寺等。创立日本镜堂派,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之一。已见其茶诗四首,其中作于日本的七律《新茶上太守》云:

春露亲收谷雨前,工夫磨炼味完全。

不辞千里表芹意,十袭珍藏上大贤。

其中太守指日本太守。“芹意”为谦词,意为微薄之情意。“十袭”同什袭,意为把物品一层层包裹起来,以示珍贵。

另一宋末元初昌国(今舟山)籍高僧明极楚俊(1262-1336年),俗姓黄,天历二年(1329年),任天童寺首座时,应邀与象山籍高僧竺仙梵仙赴日,历住多家寺院,醍醐天皇赐号“佛日焰慧禅师”。日本建武元年(1334年),其住南禅寺时,被列为为日本五山第一山。其日本法系称为“明极派”。

其七律《山居》写到掬泉煎茶:

幽居无出野僧家,白屋三间护紫霞。

临涧掬泉闲漱幽,傍篱拾竹自煎茶。

黑猿抱子坐闻法,青鹿呼群跪献花。

寄语世途尘俗客,淡中滋味实堪夸。

全诗浅显易懂,自存禅意。其中“白屋”指茅屋。

明清寺僧传承茶禅诗偈,敬安茶诗二十首

明代鄞县籍高僧雪峤圆信,与天童寺密云圆悟友善,多次参访天童,作有《游天童》等诗作,另有茶泉诗《山居》云:

林泉托出古烟霞,插遍春风四壁花。

雨后提篮过岭去,杜鹃声里采新茶。

明代初年,甬上官员、诗人、书画家金湜拜访天童寺住持无传孠(又名无传宗嗣)禅师,茶叙后,金涅作七律《访无传孠禅师》:

行尽青松始见山,愿见天边陨盗星。

白日有时容黑子,紫微终古照玄冥。

满地竹影人迹少,四座花气鸟声闲。

清茶啜罢悠然别,不许袈裟送出关。

清末民初天童寺住持释寄禅敬安(1851-1912年),曾于阿育王寺剜臂肉燃灯供佛,并烧二指,自号八指头陀。他曾任中华佛教总会首任会长,著有《八指头陀诗文集》。已见其茶禅诗偈20多首,如其七绝《答顾居士》云:

高寒谁过老僧家?扫雪呼童自煮茶。

寂寂茅斋万里山,坐看冻雀啄梅花。

敬安与日本千叶县著名书画篆刻家滑川达(1868-1936年),字鞠人,号澹如,室名多闻堂,曾旅居上海,与吴昌硕等名家友善,其七律《天童寄禅大和尚蒙贶,和作四章,次韵奉告,并希痛斧》之四为茶泉诗:

寺在宁波杳渺边,千年灵迹护云椽。

若为请得赵州茗,应试白云山上泉。

历代约40位名家,赋写天童寺茶诗

据不完全检索,自宋代至民国,约有40位名家赋写与天童寺相关之茶诗40多首,著名的如宋代慈溪籍官员、诗人舒亶七绝《虎跑泉》:

一啸风从空谷生,直教平地作沧溟。

灵山不与江心比,谁会茶仙补水经。

明代鄞县官员、诗人陆铨七律《天童寺》写到笋熟茶香时节,天童寺太白山一带香客尤多,门庭若市:

溪转峰回翠霭新,诸天楼阁傍星辰。

深山笋熟人如市,梵户茶香客自频。

龛烛能留长夜月,天花不断四时春。

共来物外舒尘缚,莫厌披襟与岸巾。

明代乐清籍高官、诗人陈璋七绝《暮春到天童》,描绘天童一带茶山竹海景象:

行到天童廿里沙,白云深锁梵王家。

满山笋老多成竹,一路花香半是茶。

明末清初甬上官员、诗人、杰出史学家万斯同的父亲万泰

曾去太白山采茶,作有38韵五古长诗《约掖青入山采茶》,开篇八句云:

东山有太白,其峰高且寒。密筱饱宿雾,古松临清澜。

草木副真性,秀色皆可餐。灵芽当春时,吹气胜于兰。

万斯同《鄮西竹枝词五十首》收茶泉诗二首,其一云:

天井山茶味自长,它泉烹酌淡而香。

并论大白谁优劣,一任用人肆抑扬。

自注:一、鄞泉以它山为上,不减锡山二泉。二、太白山在东乡,亦产茶。

清代甬上著名诗人李邺嗣《鄮东竹枝词》三首之一、之二点赞太白山茶、泉:

其一

太白尖茶晚发枪,蒙蒙云气过兰香。

里人那得轻沾味,只许山人自在尝。

(自注:太白山顶茶,山僧采摘不过一二斤,其上多兰花,故茶味自然兰香)

其二

扫叶新生行灶烟,适逢客至素瓮传。

只言水味它山好,试品东乡太白泉。

其33韵五古长诗《约登太白峰采茶》,极言太白山茶滋味甘美,无与伦比,限于篇幅,不作引录。更多名家天童茶诗词不作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