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沙,茶香里的时光印记

2024-08-14大山深处

茶道 2024年7期

海南,那片遥远而神秘的热带岛屿不仅以其碧海蓝天、阳光沙滩闻名遐迩,还有未被现代喧嚣侵扰的秘境。

白沙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偏西,它藏匿于岛屿深处,却像是—个远离尘嚣的绿色仙境,其丰富原始的生态资源,独特浓郁的民族文化,如同一卷缓缓展开的山水画,等待着人们去细细品味。

“人们都希望追求最质朴纯真的美,这样纯粹、干净的感觉,我在海南白沙感受到了。”这是著名诗人、作家、书画家杨清茨游罢白沙留下的感叹。

茶,是白沙人实现乡村振兴的法宝,你可以在茶香氤氲中感受这片土地独有的气息,更可以在绵延起伏的茶山中抛却都市的浮躁,让心灵沉浸在山的宁静之中完成一次美妙之旅。

01

陨坑传奇

近年来,白沙将茶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产业重点打造,茶叶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4000多亩发展到如今的1.1万亩。虽然面积不大,但它的特色却是全国其他茶区所不具备的——“陨石坑上的茶叶”。

那是一场古老而壮丽的邂逅,当一颗流浪的星辰在70万年前的一瞬,穿越了光年之外的寂静,亲吻了这片名为白沙的土地。它的到来不仅是一次星际间的偶然碰撞,更留下了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奇迹—一一个直径达3.7公里的陨石坑。

这是中国境内唯—被确认的陨石撞击坑,70万年过去,如今陨石坑内外峰峦叠嶂,林木苍郁,常年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在20℃-24℃,雨量充沛,土壤多为微酸性沙壤土,极为适合茶树的生长。

于是,茶农茶企们循着自然的召唤,纷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安家落户”。他们深知,这里的每一棵茶树不仅是植物那么简单,它们有着天造地设的独特之处,值得被珍视。

02

茶园徒步

走进陨石坑茶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连绵起伏的绿色波浪,茶树错落有致地排列其间,仿佛大地的绿色织锦,铺展在蓝天白云之下。

茶园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脚下是松软的红褐色土壤,这种土壤富含多种矿物质,为茶树提供了得夭独厚的生长环境,使得这里产出的茶叶色泽翠绿、香气独特。制绿茶或制红茶,在内质上蒹具中小叶种茶树的优雅香气与大叶种茶树的浓醇滋味,让人沉醉和着迷。

穿梭在茶树之间,可以近距离观察到茶叶上细小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那是大自然最朴素的装饰。

跟随茶农的脚步,可以体验到采茶的乐趣。茶农们头戴斗笠,腰系竹篓,手指熟练地在嫩绿的茶尖上跳跃。在这里,传统的手工采茶技艺得以保留,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匠心与汗水。

徒步过程中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茶树的生长状态,了解茶叶的生长周期,还可以在茶园里小憩,闭目感受山风的轻拂,聆听鸟鸣虫唱,仿佛整个身心都被这清新的空气洗涤过一般。

在陨石坑边上的茶室里,一壶刚泡好的陨石坑绿茶正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那是独有的地域特色与味道。轻抿一口,茶汤清甜,让人回味无穷。在茶室的窗外,是满目的绿色与远处的山峦。

余晖洒满Wp4Be9mryYRFa8oLoEeQFAu32iHMYV01nDqXfT+hj3A=茶园,周遭的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让人不禁感慨,白沙之旅不仅仅是一杯茶的故事,更是一次自然的无限探索。当前,在白沙,依托茶园打造的一个个农庄,正成为休闲养身、商务下榻的旅居天然氧吧,茶旅融合振兴乡村的愿景正在变成现实。

03

黎族风情

白沙是黎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保留着最原汁原味的黎族风情。走在白沙的乡间小路上,不时可见身着传统黎族服饰的人们,他们的服装色彩鲜艳,图案独特,绣着各种几何图形和动植物图案,蕴含着黎族人民对自然界的崇敬和对生活的向往。

走进村民家中,热情好客的黎家人会用自家酿制的米酒招待你,那酒香醇厚,入口甘甜,是黎族待客的最高礼仪。围坐在矮桌旁,品尝着黎家自产的山兰稻米饭,还有各式各样的野菜和山珍,每一道菜肴都讲述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的盛大节日,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篮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打击乐器来欢庆佳节。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黎族妇女坐在织机前,手指翻飞,将五彩丝线编织成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织锦。这些织锦图案丰富,色彩斑斓,既有抽象的几何图形,也有生动的自然景象,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织女的心血和对美的追求,是黎族文化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结语

品一壶好茶,听一段古老传说,走一段茶山小径,感受一次心灵的回归。茶乡的每一处风景,都像是跳动的音符,共同编织出一首生态与人文交响曲,让人沉醉和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