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境为引导,提升阅读质量
2024-08-14杨上炘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一直是重中之重。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也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再加上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采用灌输式的方式,致使课堂始终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基于生本教育理念,教师需要突破灌输式教学的束缚,转而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而引导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便是创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这种情境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情感投入,深化他们对阅读内容的感悟。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十分强烈,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未能激发他们对文字的浓厚兴趣。而通过情境教学,教师能够创造生动有趣的场景,使学生在阅读中沉浸于真实而引人入胜的情境之中。这不仅能够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好奇,更能够唤醒他们对阅读的热情,使阅读不再是一项枯燥的任务,而成为一场充满乐趣的冒险旅程。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和演绎,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拓展。例如,在阅读一些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故事中的寓意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演绎,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有利于提升阅读教学实效性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还有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通过创设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具体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情感和思想,增强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在阅读一些历史题材的文本时,教师可以创设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思想,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基于情境教学法构建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展开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将阅读文本中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视听画面,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描写景色的文本时,可以播放相关的自然风光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教师在教授历史题材的文本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或影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以《海底世界》一课为例,这是一篇科普知识类文章,主要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有关海底世界的视频,展示各种奇异的海洋生物、美丽的珊瑚礁、丰富的海藻森林等景色,让学生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神秘和美丽。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一些有关海底世界的科普知识,如一些海洋生物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习性和生存环境等知识,以此帮助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海底世界的科普知识,拓宽其阅读视野。
(二)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展开阅读教学
故事情境是指教师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通过讲述、表演、演绎等方式,将学生带入一个与文本主题相关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增强阅读体验和兴趣。通过情境构建,教师可以设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其中感受情感冲突、人物命运,从而引发学生对文本更深刻的思考。以《我不能失信》一课为例,学生可能体会不到主人公庆龄所说的“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故事情境,让学生感受讲诚信的益处。如教师可以引用“一诺千金”的故事:季布在因得罪刘邦而被通缉时,他的往日好友依旧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患。以此说明,一个人若言而有信,便能赢得众多支持、获取友谊。
(三)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展开阅读教学
生活情境是指教师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背景,将学生带入一个与文本主题相关的真实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和理解,深入探索文本的内容和意义。在生活情境中,教师可以选择贴合学生日常生活的话题,如家庭、学校、友谊等,构建具体而富有情感的情境。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将阅读材料与他们自身的经验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和感悟能力。
例如,在学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背景,创造出一个真实而富有情感的情境。这篇课文以裁缝和顾客之间的互动为中心,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在购物或者与他人交往中的类似场景,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通过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并产生共鸣。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文本的内容和意义。课文中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互动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社交场景,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类似情境中如何处理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人物的行为、情感和动机,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裁缝会慢慢地做衣服?顾客为什么会急躁?”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
(四)通过创设表演情境展开阅读教学
表演情境的引入为语文阅读教学增添了一个生动的维度。教师通过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和舞台表演,在阅读教学中创造出一种更为真实、能够亲身体验的学习氛围。在表演情境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和情节,将其改编成适合学生表演的剧本,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和排练。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将文本中的情境展现出来,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感受,对表演进行适当的创新和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使阅读的文本不再是一纸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一场生动的戏剧。
以《那个星期天》一课为例,文本讲述了作者对童年时期的回忆,描述了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母亲答应带他出去玩,但因为家务繁忙,时间一次次被推迟,最终他们未能出行的经历。在进行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在改编剧本时,可以保留原文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加入一些细节和对话,以便学生理解和表演。例如,当母亲一次次推迟出去玩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母亲的无奈和难过,以及“我”的失望和沮丧。这样的表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教师通过创设这样的表演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那个星期天》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童年时期的回忆和对母爱的理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和表演情境等,可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实践有效的情境教学法,并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学情特点进行灵活运用,为学生提供更为生动、有趣的阅读体验,全面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