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感统失调或是家长所致

2024-08-14于荷胡晓丽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4年8期

上期我们介绍了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可能是感统失调导致的,引起了许多家长的重视和反馈,究竟为啥会感统失调呢?到底需不需要去特意治疗?

家长过度保护等是诱因

什么原因导致感觉统合的失调?辽宁青年名中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胡晓丽说:

首先在于遗传代谢上、生物代谢上。可能胎位不正,或生产时没受到产道的挤压,如剖腹产的孩子,失去对触觉上面的学习,可能就有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其次,环境因素。现在孩子喜欢“宅”在家,很难接触大自然。现在孩子专注电子产品,对人际交往和感觉触觉的接触较少,失去了跟环境接触锻炼的机会。

第三,家庭关系。有些父母工作上比较焦虑、焦躁,这种情绪带到家里,让孩子也产生特别多的焦虑情绪,导致孩子用一些退缩性的行为作为自我保护。还有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爱护,孩子有些能去接触到的问题,家长自然而然帮他解决了,让孩子失去了接触外界和尝试处理锻炼的机会,就造成整体大脑的感觉刺激就不那么多。像孩子应多爬行,爬行时能接触到更多感官上的刺激。但家长怕孩子爬行时摔到,就给他放到学步车里,孩子就失去了手眼协调、四肢协调的感觉统合的输入。另外,一般家里一个孩子,失去了兄弟姐妹的这种亲情。

可能是抽动症、自闭症的表现

感统失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胡晓丽说:其实我觉得它并没有被诊断成一种病,更多的是临床上一种表现,很多疾病都会有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像常说的自闭症、多动症,还有现在临床挺多抽动症的孩子,很多的时候都会有感统失调的这种表现。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不能过度地认为它是一种疾病,但也不能忽视它。

如果不去干预的话,这些症状会慢慢好转吗?胡主任说:不干预的话不会好,但在生活中可能表现得不是特别明显,具体表现可能就是孩子在学习上、工作上不是特别专注,在一些运动上不是特别的协调。比如说有些人可能跑步就是跑不好,羽毛球、乒乓球,都不是特别手眼协调,就是在某一方面有些缺陷。

想要孩子全身心健康发展,感觉统合肯定是需要比较注重的一个方面。那到什么程度就建议到医院看看呢?胡晓丽说:我觉得如果有之前说的那些症状,可以自己在家里做一些训练来纠正,如果觉得没有变化,还是建议上正规机构做一下评估,一方面看看是否存在自闭症等其他疾病,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专业的医生帮助孩子尽快调整,真正做到全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