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肝病:从重治疗转向重管理

2024-08-14崔瀛方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4年8期

我国是慢性肝病高发的国家,慢性肝病患者基数大,疾病危害性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慢性肝病呢?

什么是慢性肝病

慢性肝病是一类因为各种因素引起的、对人体肝脏产生较为严重损害的疾病。截至目前,中国慢性肝病患者人数在4.5亿左右,虽然慢性肝病从症状上看并没有达到危及生命的地步,但是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因为病情恶化出现肝硬化等疾病。

慢性肝病的基本症状就是肝损伤,食欲受到影响,且消化功能下降。轻度慢性肝病患者会感觉浑身无力,食欲不佳,尤其是看到油腻的食物会本能排斥,且肝部出现轻微的疼痛,伴随恶心、腹泻、腹胀等症状。初期慢性肝病可以通过B超检查的方式诊断,肝脏的形态正常,质地偏软且按压后出现疼痛。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病患者的诊断更加简单,因为大部分患者都有黄疸的问题,全身无力且皮肤发黄,如果发展到后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腹水问题。慢性肝病患者身上还有一个很独特的特征,那就是“蜘蛛痣”,尽管不痛不痒,但是一旦出现这种症状,说明你的肝脏在向你“亮红灯”。

慢性肝病的治疗方法

慢性肝病患者的诊疗方式比较简单,如果出现食欲不振和黄疸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越早接受治疗,恢复情况就越好。

从目前临床诊断上看,慢性肝病并没有特定的药物治疗,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针对性用药,比如乙肝病毒复制明显,就要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果有肝细胞损伤的问题,需要及时保护肝细胞,当然,现在还有很多患者采用中医手段辨证服用中药方剂,这些方法都是目前常见的治疗手段。

慢性肝病,管理重于治疗

相较于吃药治疗,慢性肝病患者更应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肝细胞是非常强大的,即便是肝脏细胞只剩下三分之一,还可以维持正常的运作。但一旦出现肝脏的异常,可以确定的是病情已经开始发展,尤其是皮肤上的异常,都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规律的生活管理,减缓慢性肝病的发展。

慢性肝病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但不能长时间待在家里“静养”,而是要定期出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在能力范围内散步活动。

在吃的上面也很有讲究,因为慢性肝病患者的肝脏已经受到损害,因此,在饮食上要给肝脏“减负”,在每日的饮食中,多吃一点清淡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佳,控制每日的油脂和糖量摄入,能很好地控制废物排除过程中对肝脏造成的损害。

总之,慢性肝病患者不能“求医心切”,更不能“病急乱投医”,一定要保证理性的头脑,选择正规医院、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