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思政课改革创新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
2024-08-11薛洪国
自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伴随着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颁布和实施,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愈加完备,而基层实践层面的探索则更为丰富多样、充满活力。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改革创新在中学层面的全面展开,对于中学的育人目标、育人机制、育人方式等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而同样作为塑造人格、引领成长的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内如火如荼的思政课改革创新是什么样的关系?相互包含、并行不悖、相互贯通,还是存在抵牾?对此,笔者将基于对中学办学实践的考察展开分析。
模糊的认知
如前所述,基层实践中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呈现燎原之势。但对于其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在办学实践中还欠缺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思考,甚至存在一种模糊状态。笔者在工作以及与基层单位同人的交流中,发现了如下的现象——
在进行有关学校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时,大家往往会聚焦到学校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方面的工作亮点,但是这个板块放在哪里却成了一个问题。有的认为,这是在校党委领导下进行的,是党建的一项工作;有的认为,这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当划入教学管理;有的认为,思政课属于德育范畴,应当划分到德育板块。而其中最值得探讨的是,它和学校文化建设究竟是什么关系。思政课改革创新旨在立德树人。学校文化建设则是立德树人在学校层面的具体化。既然学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是一致的,与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那么学校文化中的那些个性化的校训、品牌称谓等文化符号和话语体系,还要不要强调?当然,也有的同人认为思政课改革创新就是要搞好思政课,而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宏观层面的管理行为,探讨二者的关系没有必要。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思政课改革创新放在哪里都行以及其与学校文化建设之间关系众说纷纭的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家对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学校文化建设的定义理解不清、界定不明。
二者的结构性定义
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定义探讨
基于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的研究和相关文件的系统梳理,笔者认为对于思政课改革创新应当进行如下的结构性定义,即“围绕一个核心,布局横纵内外”。“一个核心”,指的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将关键课程的作用落到实处,塑造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应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布局横纵内外”,指的是为了实现如上目的,在实践层面的系统布局。其中的“横纵”,指的是横向贯通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纵向贯通大中小学各个学段。其中的“内外”,指的是在夯实校内思政教育阵地的同时,拓展各类社会资源,打造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以上这种认识,并不是什么学理定义,而是基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系统性而进行的“图解”式分析。显然,在实践层面上存在的一些把思政课改革创新局限在一门思政课之内的狭隘做法或者等同于“重视思政课教研+搞一系列红色教育活动”的简单“加法”,都是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误解,没有看到其价值引领性和课程统整性。
学校文化建设的定义探讨
再来看学校文化建设。近些年来,有关学校文化的著述颇丰。学界对于学校文化的定义,特别是对其结构和层次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见解。但笔者认为,对于学校文化存在两个基本共识,即学校文化是一个系统,其内核为约束和引导学校全体成员的价值观。笔者尝试用顾明远先生和石中英先生的观点作为代表来进行阐释,即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历史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教育成果总和;学校文化要激励、维系和约束的是学校中所有成员的行为,是对学校中所有成员行为的期待、要求和规范。
基于这两点共识,笔者对于学校文化也尝试给出一种结构性定义,即“价值内核、治理体系、实践场域、生活样态”。价值内核,就是学校文化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通常表现为以校训为代表的一系列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表述。治理体系,就是在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建立起来并在运行中逐步完善的制度、原则及行为规范。实践场域,就是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和治理特色的育人活动的基本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办公环境、课堂学习环境等。生活样态,就是在相应的实践场域中发生的人与人的交往行为及由此形成的管理、教研、教育和学习关系。
笔者的这一结构性定义,存在两个特点。一是凸显了价值观在学校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学校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并在此过程中将价值观内化为学校每一个成员的追求和自觉。二是凸显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动态性和实践性。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在话语表述中兜圈子,也不能仅仅是条目化的行为规范或师德要求,而应当融入、生发于具体的校园生活,通过变化中的行为和关系体现出来。
关系定位及其对办学治校的启示
通过对于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学校文化建设定义的探讨,可以发现,两者存在着诸多契合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二者的契合性主要表现为:二者的内核都在于价值观的塑造,二者的外显都在于学校治理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改进,二者的实现都在于学校生活样态的转变和发展。二者的差异性则表现为:价值观的来源和特点不同,是否有具体的国家课程载体。
在分析二者契合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思政课改革创新与学校文化建设之间是可以实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的。
对于中学的办学治校而言,这种关系定位具有如下三点启示——
第一,必须把学校文化建设置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把思政课改革创新置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环境中去实施。
对于办学治校而言,这一点是一个战略问题。笔者在前文着力分析二者的关系,但并不意味着要把二者等量齐观。思政课改革创新是党和国家主导的宏观进程,而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主导的微观实践。唯有将思政课改革创新理解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中的一个背景因素,才能找到学校文化建设的时代依据。同样,唯有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具体环境,才能使思政课改革创新找到生长基点。
第二,思政课改革创新可以为学校文化建设校准方向、充实载体、提供路径。
通过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学校能够获得更为主流而清晰的价值导向,从而使学校文化的具体表述不会出现泛化或空洞的现象。无论是对于“求实”“创新”“奋进”等现代汉语的表述形式,还是援引某一古语或是用古汉语词汇组合而成的校训,都可以在学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符合党和国家的人才需求的解读。与此同时,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也能使学校文化建设借力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设置和评价体系。每一位学校管理者,无论是研究学校文化的整体规划,还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某一板块或具体项目,都有必要先看一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标准,了解一下思政课在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的基本布局和上升序列,保证学校文化有序而建、有体而为。而“大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渠道的完善,又能引导学生在成长规划和社会实践中进一步贯彻和体验学校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树立做母校学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三,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使思政课改革创新更接地气、更生活化、更有历史传承性。
如前所述,学校文化建设是一种历史实践,最终会表现为一种生活样态。这对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效开展是必不可少的。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亲和力、具有活性,从而摆脱纯理论探讨和单向说教的弊病。一旦拥有了学校文化的土壤,和学校具体的文化元素相融合,以学校具体的文化符号为载体,思政课改革创新才会找到最有“肥力”的土壤。学校办学历史中的重要领导者、名师、代表性的校友等的奋斗历程和人生感悟以及学校文化具体化的行为特征、处世原则和人生理想——这些都是离学生最近、最有说服力和感召性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这种代代传承的原则和追求,以其丰厚的历史传承过程,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自信心。与此同时,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活动,既源自师生的共同生活,能够使学生拥有更为真切的实践体验,又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设定,能够把价值引领与学生的具体行动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更具真实性和参与性的情境,正是思政课改革创新不可或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