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思想下的班级管理
2024-08-11赖婧灵
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内容比较琐碎,从日常的班级常规,到定期举办的各类活动,如果班主任凡事都一手抓,总是想面面俱到,工作量会很大,效果也未必好,还容易令自己陷入焦头烂额的工作状态。将生本教育思想融入班级管理,不仅能够帮班主任卸下沉重的工作负担,还有助于创建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班集体,改善班级发展建设生态,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事务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创立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核心,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自生本教育思想被提出以来,已有100多所中小学展开了实践,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释放了学生的潜力。在生本教育为主的课堂中,教学的主体地位是学生,教师只是承担“指路人”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答案。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实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目标。将生本教育思想迁移应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同样具有良好效果。
敢于试错,一切为了学生
每个学期,学校和年级都会进行班级常规的评比和各类活动的评奖,比如卫生方面的流动红旗评比、体育方面的秋季运动会等。从生本教育思想来看,所有的评比都是为了让学生有所成长——流动红旗评比可以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学会更多的劳动技能;秋季运动会评奖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体育精神……然而,如果班主任过于在意这些评比的结果,就会提前“做功课”防止学生犯错,不仅自己劳心劳力,学生的成长也很缓慢。相反,如果班主任适当放手让学生去大胆尝试,即使犯错了,只要班主任带着学生一起反思总结,便能帮助学生获得显著成长。
上学期的秋季运动会报名工作,我全权交给班里的两位体委负责。报名表提交日期截止后,我收到了体育组消息,我们班只有几名男生报名,而且有的参赛人名字都没写全,女生则无一人报名。我很诧异,据我所知,班里喜欢运动或擅长运动的女生有不少,怎么可能全班没有女生报名参赛?
带着疑问,我先找到了体委询问缘由。男生体委说,班里有几个男生愿意报名,他就把报名表给了这几位同学,让他们自己填写信息,最后收回直接交给了体育组;女生体委则表示没有女生主动找她报名,因此就没有统计。我又找了几个我认为体育还不错但没有报名的学生谈话,他们都表示自己虽然有兴趣但不好意思在运动会上展示自己,而且看其他人没动静,最后就放弃报名了。
之后我召开了一次班会,针对目前的报名情况假设了运动会时的场景:其他班的学生热火朝天地给自己的同学加油助威,而我们班学生只能静坐观看其他班级的同学比赛。似乎是想象到了彼时的尴尬画面,学生们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后,有学生小声说:“那不行,我们班也要参与。”看他们有了心气儿,我紧接着谈了参加运动会的意义,讲到了体委应该如何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遇到问题应该如何处理,讲到了一个班集体应该荣辱与共。从学生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的思考,也看到了他们的成长。其实,如果一开始我就安排好运动会报名事宜,提前叮嘱体委注意事项,甚至选定让哪几个学生参加运动会,这些问题都可以避免,但考虑到这已经是学生们进入初中的第二年,已经有前一年的经验了,便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组织。不过,在错误中总结经验、增长智慧,何尝不是一种成长。
充分信任,高度尊重学生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想要落实好生本教育,就要高度尊重学生,一切班级事务,无论大小,都要倾听学生的意见。长此以往,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自然能够不断增强对班级事务的责任意识。当班主任和学生想法不一致时,如果班主任能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能促进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会学生不盲从他人意见,并且使他们越来越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次,年级组织了合唱比赛,我带班出发去往礼堂时,忽然有学生高声问我:“老师,您也是这个班的一分子,不和我们一起上台比赛吗?”大家都能听出来这个学生在说笑,所以起哄了几句也就过去了。等到我们班上台表演时,我穿上借来的校服走进了队伍,学生们很惊讶,而后我听见他们在小声传话:“一定要加油,好好唱!”演出结束后,学生们好奇地问我,为什么会答应这个看似“无厘头”的要求,我回答道:“因为你们的话,我会认真听,这个提议理由很充分,所以我觉得应该答应。”那一刻,我看见学生们露出了欣喜的神色——看似无心的一句玩笑话,受到了班主任的认真对待,这让他们感到自己在班级中得到了高度尊重。在之后诸多的班级事务讨论中,愿意举手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因为他们明白,自己在班级中被充分信任和尊重。
小组自治,全面依靠学生
虽说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内容很琐碎,但如果班主任大胆下放权力,全面依靠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不仅能让班主任从琐碎的小事中脱身,也能提升学生自律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自己就能把整个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不过,这种全面依靠,并不是班主任完全撒手不管,让学生随意管理班级,而是在已经建立起有效的班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逐渐把班级管理权下放给学生。学生的能力和可塑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只要给他们机会,辅之以指导和帮助,他们就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惊喜。
经过了初一的适应期,我们班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班级管理规范,于是我开始在班里实行小组自治的班级管理模式。在综合考虑了学习表现、男女比例、性格差异等因素后,我向全班公布了基本分组名单,允许有合理理由和强烈意愿的学生进行调组,并在确定好小组后,由组员投票选出组长。小组自治覆盖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小到座位、值日安排,大到班级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都由组长和组员协商之后决定。如果没有大问题,我基本不干预。当然,小组自治想要顺利展开,对组长的培训和指导必不可少,对组员行为规范的要求也必须具体、精准。于是,我每个月定期召开组长工作会,各组组长对当月的小组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大家一起讨论遇到的共性问题;每学期举行两次小组评比表彰活动,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奖励,对表现消极的小组则及时帮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组长之间积极交流,遇到问题及时向我求助,一段时间过后,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迅速提高,组与组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组员逐步建立起自律意识,每个人都有所进步和成长。
当班级管理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时,学生的个性就能得到充分展露、兴趣就能得到充分提升、能力就能得到充分提高。而班主任的任务,就是创造这样一个“生本”的环境,让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