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变革,从空间“卷”起
2024-08-11本刊编辑部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面貌正在发生深刻改变,除了教法与学法的变革外,“空间”也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少学校已然开启了对教育空间变革的探寻,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在创新中前行,通过校园空间变革撬动了拥有更多可能性的学习与生活。为此,我们选取了部分学校作为典型案例,以教育变革的视角点亮校园空间的价值,以期为更多学校的校园空间创造提供启发与借鉴。
教室“变形计”:从制式化学习空间到开放式众创空间
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教学空间改革为何而改?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对学习空间的重塑中,答案逐渐清晰。在这里,教室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场所,而是突破了制式化的教与学的新型生活学习基地。
与传统教室的独立形态不同,中关村三小的教室以三间教室为一个单位,教室之间的墙壁都是可移动的隔断板,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打开或关闭。三间教室中是分别来自三个不同且连续年级的学生,他们组成一个“班组群”,成为学校治理的基本单位。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或学生的成长需求,随时可以打开不同的隔断板,将两个或三个班级自由组合在一起,开展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可变形”的教室为学生的小组内和组间学习互动提供了支持,同时通过混龄、自由的同伴交往,将学生引入更广阔的社区,强化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连接。
空间的变革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教学改革创造了新的生机。随着教室“墙壁”的消失,学科间和学段间的壁垒也被打破,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常常会偶遇,并在共研、共学中产生思想碰撞——数学老师和科学老师一起探讨如何将“认识体积”与“物体的浮沉”结合在一起教学,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基于同一情境开展教学活动,美术老师偶然间的灵感为其他学科的教师提供了跨学科合作的项目创意……教师们立足“真实的学习”,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教育。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不再被限制在固定座位上,而是可以走动、讨论、动手操作、表达展示,将天马行空的创意转化为行动实践。同时,混龄模式的“班组群”让学生不仅可以与同龄学生一起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组成项目研究团队,这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崭新角度的支持。
空间变革同样也催生了新的管理架构。在中关村三小,四个“班组群”就可以组成一个“校中校”,这是一个相对独立但内部开放融通的“自治体”,将师生的学习、交往、生活、娱乐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建立起新型的、互动的教育关系,营造共建共享共促的教育生态,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
打通界限的学习空间:创造连接机会,给成长更多可能
“理想的教育绝不是被标准答案困住,而是给孩子创造更多连接的机会,让孩子在弹性空间里向阳成长。”为了触摸到理想的教育,杭州云谷学校通过空间变革,让学生与更多学习内容、更多学习伙伴建立连接,给成长更多的可能性。
课程空间只能按照功能划分?传统的学校内,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等按照功能清晰划分。云谷学校将科学、美术等功能空间分散在各楼层,与教室紧密结合。节约学生到功能教室的转场时间,创造更多与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连接的机会。学生英语课下课走出教室,就能看到科学功能教室里正在做“测量饮料中维生素含量”的实验。这样的看见,云谷学校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教室的桌椅只能固定?在云谷学校,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桌椅的排列与组合。比如,四个人为一组将桌椅围成一个圆形,进行小组讨论。
走廊只能是行走空间?教室内侧连接着灵活空间,在这里你能看到:学生在沙发上读书、外教在阶梯上与学生讨论、教师聚集着观摩课堂教学……走廊成为可以容纳不同功能的灵活空间。
课间活动只能在运动场?教室外侧连接着一个大露台。学生只要打开教室的门窗,就可以室内外随意切换,拥有一个更宽阔的活动空间。
教学只能在传统教室里?云谷学校的教室被称为“弹簧教室”,教室与灵活空间、露台可以打通,使学习空间更具弹性;露台和灵活空间更具弹性的设置,打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界限,让不同班级的学生成为学习伙伴。
因为空间的支持,在云谷学校,跨学科、跨班级等项目式课程很常见。打通教室、灵活空间、露台,三者的结合使学习空间变成了原来的三倍,丰富多样的活动有了足够的开展空间,学习变得更有趣。教师也可以利用教室内、外的空间,给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进行个性化学习与辅导。
“只有不断建立连接,才有无限的成长可能。”云谷学校通过空间改变,打开了学生通往外界的那扇窗,触发了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看见了一个更加舒展、更加自由的教育世界。
教育空间“全过程管理”:“从头开始”建设学校,培养学生“未来素养”
在温州科技高级中学,教育的“未来感”有了真实的写照——在学校人工智能科创中心,设有科学编程教室、创客教室、AI体育等20余个新型学习空间,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仿真等新技术;在学生成长中心,学生可以在VR职业体验中心了解并适应AI时代下的职业变化,做好生涯规划;图书馆不再只是藏阅图书的地方,而是集藏、借、阅、研、休于一体的开放式学习空间;传统的“教室”变为了“学科教室”,学生们不再囿于“普通行政班”里有限的学习体验和同伴交往空间,而是通过“选课走班”满足自己个性化的成长需求……
温州科技高中是浙江省第一所以“科技”为特色命名的新型高中。学校工程建设在立项之初,就不走常规的“交钥匙工程”模式,而是引入“全过程管理”理念,按照“先理念、后课程、再空间”的思路进行规划设计,使空间规划紧密围绕当代教育改革与学校具体使用需要,全面呼应高中课程教学改革。
聚焦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校建设了“未来素养馆”,构建新型科创类学习空间,打造具有国际前沿水准、创新教育内容、以创意为核心驱动的育人课程体系。例如,在“学科共享实验中心”,学校整合了物理、技术、化学、生物四大学科实验室资源,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预定”实验室,重温教材中的实验;学校同步开发了研究型实验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围绕教材实验的延伸和大学先修实验开展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对“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创新开发,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的特征之一。学校中央学习长廊、“活力环”和架空空间的建设为师生的多层次、多类型、多目的的学习提供可变、可灵活使用的场所,尤其是国内首创的“路演学习空间”——在建筑的开放型中庭,设计了能够随时满足师生展示与互动交流需要的公共展演空间,并配备了舞台、屏幕和台阶式座椅,满足师生创新创意和科创成果的交流展示需要。
在多元空间的支持下,学校开展了对基于项目的学习(PBL)、基于设计的学习(DBL)、非正式学习、跨班学习簇群等新型学习方式的探索,同时利用5G智慧校园技术、“学校大脑”平台等支撑学校未来卓越的学习活动。
打造学生成长的“第二教室”:指向完整成长的“无边界学习”
校园风格充满时代感、整体格局灵动且多变,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世纪实验小学通过打造随处可学的立体空间和五育融合的集成空间,让学生深刻体验指向完整成长的“无边界学习”。
学校对“第二教室”的建设可谓是“上天入地”——“空中”有体现“人间烟火”的屋顶农场,“地面”有20多个能够结合各学科教学的素养场馆,“地下”有注重素养导向、凸显五育融合的“红立方学生自治中心”。其中,红立方学生自治中心是由原“帕米尔(PAMIL)学习中心”升级改造而成,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基础上加入了社会治理和学生自治的元素,旨在让学生回归社会和真实生活,为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体验社会提供空间和平台。
红立方学生自治中心设计了众多可以开展“非正式学习”的小微空间,学生可以像“逛展会”一样,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合适的空间、参与喜欢的活动,比如在“民情议事厅”,学生通过收集民情、整理信息,协调议事、沟通处理,在交流、沟通、协作中实现自我成长;在“黑匣剧场”,学生可以通过兑换自治校园币获得在剧场举办活动的权利,既可观演、娱乐,也可交流、学习;在“未来梦工场”,学生以自治校园币自主兑换小商品或体验项目……“红立方”的各个空间由一条“学习体验大街”贯穿融通,这条街也是学校各类活动展示、学生项目成果展示、家长智慧接送及师生非正式交流的主要场所。
在对各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学校尤其注重开放性和功能性叠加,实现了空间运用的可集成、可重组、可共享,赋能学生个性与能力发展。例如,学校“农耕文化博物馆”除了科普展示区,还设有“草舍灶间”“水田棉花”等多个可变的微型博物馆,语文、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可结合教学内容在其中设置相关展览或开设课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开展深度研究。
依托空间建设,学校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打破了师生、空间、时间、学科等的界限,联通了校园、社区与家庭,激发了学习者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创新思维,营造了“共学共育共创”的校园生态。
“以人为本”的学习社区:让“五育”融入每一处空间
如何将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日益变化的教学需求体现在空间创设的方方面面?在打造校园空间时,又如何始终“以人为本”、把使用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作为一所创办不到两年的新建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给出了一个参考范本。
在筹办期间,学校管理人员便介入校园的空间建设,与各科教师沟通教学需求,而后和建设方一起对校园空间进行系统规划。例如,学校结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劳技教师的特长,将其中一间劳技室改造成了烹饪教室;有位教师计划开展棋牌类特色课程,学校便和建设方沟通,将史地教室改造成了同时适合历史、地理和棋牌课程的多功能专用教室。
为便于师生开展跨学科学习,学校专门开设了一间创新实验室。基于开放和互动的理念,学校对实验室进行了模块化分区,设置了研讨区、授课区和编程区。在配置教育装备时,也会尽量选用能够进行灵活拆分和重组的可移动设备,比如可拼接桌椅、吊装式插排和可移动白板等,以适应不同的学习场景。
在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开发、拓展方面,考虑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校把融媒体相关的功能区域整合进图书馆,将空间分成公开报告区、交流研讨区、静心阅读区、电子阅览区、迷你电视台和广播站等。作为师生学习、研讨和活动的据点,图书馆俨然成了一个小型学习社区。
考虑到身处较高楼层的学生们在课间十分钟内来不及去操场上活动,学校在教学楼四楼和五楼的走廊上安装了AI体育锻炼互动屏。课间,高楼层的学生们无须下楼,就能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设备锻炼身体。此外,针对放学后家长有时不能及时接学生的情况,学校在教学楼底楼特别设置了一个“星空长廊”,其两侧陈列了学生们自主创作的书画艺术作品,并定期进行更新。学生课间或放学后,可以在此阅读或休憩。
为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还将一部分校园空间设计成共建区域,给了未来一个适当的留白。
沉浸式阅读空间:师生共赴绘本阅读的“星辰大海”
打造沉浸式阅读空间,让美好的童书与纯真的童年相遇,是教育者浪漫的理想与追求。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把这个期待变成了现实。
为推动儿童阅读,学校打造了“星空”绘本馆。场馆约200平方米,以深蓝色的“宇宙”为地面,顶部是星星、月亮形状的吊灯,营造了一种“星空就在脚下”的浪漫氛围,让孩子们来了就不想走。“这里好像童话仙境!有那么多好看的绘本,天花板上的星星和月亮一闪一闪的,好像在眨眼睛招呼我去阅读的世界里漫游。”这是学生对绘本馆最真实的感受。
绘本馆内放置了一万多册绘本,设置了借阅区、阅览区、教学区。在借阅区,学生可以利用电子借阅机、检索机等进行借阅;在阅览区,儿童可以自主选择图书,自由阅读;在教学区,学校配备了教学设备,支持读书沙龙等活动。
学校还拥有一间兼具书库和阅览室功能的大书房,藏书丰富,达到生均60余本。大书房的书籍会定期流动到教学楼各层走廊上、每间教室内的“迷你书房”“阅读帐篷”里。只要有孩子在的地方,就有阅读的“拥抱”。
依托阅读空间,闫学校长领衔团队研发“擦星”儿童阅读课程,通过主题式群书阅读,给孩子更有深度的阅读指引。在一节以“梦想”为主题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带孩子们在教室里共读绘本《犟龟》,引导儿童勇敢追梦。阅读课后,学生自主从班级读书角、绘本馆中借阅“梦想”主题图书,比如 《一条聪明的鱼》《鞋子里的盐》等。自主阅读后,师生在绘本馆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孩子们分享了自己在阅读中生发的思考。
技术支持下的阅读新环境改变着“擦星”阅读课的样态。比如,运用“二维码”给儿童丰富的阅读背景材料、运用思维导图开展交互式深度阅读、运用语音软件打开说与写的通道……
依托阅读空间、阅读课程,全校学生人均阅读量达20万字一个月,部分学生暑期的阅读量达到400万—600万字。阅读量提升的背后,还有更丰富的价值:让孩子们在书香氤氲中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收获成长的勇气与智慧。
向美而生的校园空间:用美好环境释放美育力量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中提到,“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把美育融入校园生活全方位”。上海市筑桥实验小学将“向美而生”的校园空间与美育课程相互融合,让美真正入心。
走进筑桥实验小学,仿佛进入了充满美感的“造梦”空间:樱花树上挂着风铃,微风吹过,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标志性空间“天空之城”,有环形天窗和三面全透光窗,无瑕的光斑随着时间而移动,给孩子浪漫与美的感受;“悟静间”里摇曳着的树影与斑驳的阳光,给孩子身心放松的美好体验……不用特意关注,美就像空气一样随处可感。
4Lw50KCdDj9fRgpZYuQGSSiflyc6zOqmVIVN1xuJbxY=筑桥实验小学里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资源,都是学校美育的动能。
在“天空之城”内,开展“大师课”,场域摒弃传统舞台形式,演讲者站在与观众平齐的低位,绘本大师、舞蹈家、作家等在此分享人生故事,给孩子成长的启迪;在“筑桥音乐厅”内,开展音乐剧、演奏会、主题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听到艺术的美、看到世界的美;在音乐厅延伸的玻璃房内,开展诗歌展示、摄影作品展等活动,与乡土情怀、汉字文化等进行融合。
食育课是筑桥小学的特色生活美学课程。在操场旁的菜地里,学生们种菜、摘菜,感受自然之美、观察植物的生长、嗅闻不同香草的气味。学生们还围着菜地唱歌谣、做游戏、写诗歌,“春天是大蒜苗在弯腰”“春天是小白菜在温暖湿润的泥土里生长歌唱”,美藏在孩子们的诗句里,也种在学生们的心里。
采摘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来到主教学楼内的烹饪空间,带着植物进行真实的学习与烹饪制作。教室按照季节变化进行打造,各色凉席、鲜花绿植、蔬菜瓜果、精致厨具……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美好的浸润。食育课堂以“二十四节气的探究”为主题开展跨学科教学,清明节,教师带着孩子们榨取艾草汁制作青团;小满节气,教师带着孩子们“拆解”小麦,了解小麦的构成……让学生了解食物的文化底蕴,学会观察、体会生活的美。
“美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筑桥实验小学希望给到孩子们的美,不仅是简单的一节课,更是感受美好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