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试题设置策略探究

2024-08-10王义勇

知识文库 2024年12期

传统命题方式对于核心素养的考核比例较小,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如何通过命题加大核心素养及职业素养考核,使学生不仅能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在课程教学中更注重培养核心素养,进而在实际操作中有所突破,提出通过重视考试大纲编写,试题设置应引导各学科深度学习,试题应多体现情景化设置,实践操作试题应体现工匠精神等改进建议。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

2022年9月15日,教育部发布了《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中统计了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数量以及在校生、任职教师的数量。我们将其中中职数据进行了整理,看看2021年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2021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7200多所,招生近500万人,在校生1300多万人。通过近三年的数据分析,近三年来中职正在不断被更多人接受,愿意读中职的学生越来越多。而学校数量减少表明中职阶段的教育资源正在被整合,向着精简、优质的方向发展。

中国目前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目前的职业教育总在校生人数比本科以上在校生总人数还多,事实证明,职业教育的中职、高职,已经占据人才培养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地位同等重要,未来职校生的路会越来越宽。

中职生与普高相比,在心理、性格、知识等方面都有不同,主要有:从升学压力中解放出来,有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爱好的时间;喜欢穿奇装异服,社会化倾向明显;学习习惯与方法欠佳;社会存在对职业的偏见,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感丰富而敏感,有时会对学校的纪律规范于不顾以及开放性格与内隐心理冲突等。加强中职生素养教育,实现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任重道远。

1 核心素养理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为了实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体生存需要所必须具备最本质、最核心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为一个人的价值观、态度、知识和能力等要素。横向来看,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综合运用各领域知识、技能的能力;而纵向来看,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贯穿了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始终,核心素养本身也是不断在发生变化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具体化、细化。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相应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是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学校要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

2 重视考试大纲编写

考试大纲编写要覆盖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中职考试大纲包括等级考试、水平考试、实践操作考试,大纲是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评价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考试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中职内容改革、规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的考试大纲就几门课程,教育部可以举全国之力,集中名师,考试大纲相对比较规范,但中职考试大纲,由于专业多、门数多,编写大纲的人员又良莠不齐,直接影响出卷的质量。下面以中职“船舶结构与货运”考试大纲来分析中职船舶驾驶专业核心素养内容的覆盖性问题。

2.1 中职船舶驾驶专业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考试目标与要求:船舶结构与货运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船舶结构与货运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达到职业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包含了解层次,知道“是什么”;理解层次,明白“为什么”;掌握层次,清楚“怎么办”。

考试范围:船舶常识、船体结构、管系、索具与系固设备、船舶货物基础知识、载货能力、稳性、吃水差、包装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等十个方面的内容。

2.2 中职船舶驾驶专业职业技能测试大纲

职业技能测试要求:测试学生掌握有关基本技能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测试内容及要求:消防员装备的穿戴及消防水带的使用、气胀式救生筏的降放操作、船舶识图、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等。

2.3 大纲覆盖航海专业主要的两大国际公约

(1)SOLAS公约

SOLAS全称《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旨在对船舶配置设备、船员训练、船旗国义务等实施有效控制,是保障海上航行更安全最重要的一个公约。附则中主要的内容有:第二章第一部分,机电设备及构造;第二章第二部分,消防构造及灭火设备;第三章,救生装置等;第四章,通信设备;第五章,航行设备及安全;第六章,一般货物运输安全;第七章,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第八章,核能船舶安全;第九章,公司船舶安全营运;第十章,高速船安全;第十一章第一部分,加强海上安全;第十一章第二部分,加强海上安全,配置保安报警系统等设备;第十二章,散货船安全附加措施;附录证书。

(2)STCW公约

STCW全称《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其立法目的是控制船员规范值班及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减少海难事故的发生。

从中职船舶驾驶专业学业水平考试及职业技能测试大纲可以看出,“船舶结构与货运”考试大纲覆盖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以及《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多数主要内容,体现一个人综合运用各领域知识、技能的能力等关键内容。

3 试题设置应引导各学科深度学习

单纯课本及考纲上的内容传授,学生学到的知识是不足够培养学生高素质的专业思维,高素质的专业思维常发生在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我们需要将课本及考纲的内容特点、性质和教学目标进行转变,建立学生对核心素养与该学科的基本特征的认知。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与处理实际问题时所具有的专业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下面以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构造课程考试大纲中汽车发动机构造章节,来分析试题设置那些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3.1 汽车发动机构造章节大纲主要内容

汽车发动机构造的大纲内容包括发动机的分类、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及上止点、下止点等基本概念;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功用、原理;曲轴飞轮组构造和功用;曲柄连杆机构曲拐工作顺序;配气机构的功用、气门间隙的概念;发动机水冷却系统构造、作用以及循环路线;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主要零部件的组成和功用;电控歧管喷射汽油发动机燃油系统的组成、主要零部件和工作原理;进排气系统的组成等内容。

如何抓住这些知识的核心点是关键,汽车发动机构造的核心点是燃烧与爆炸。燃烧是汽油等(可燃物)与氧气等(助燃物)作用发生化学放热反应,常伴有火焰、发烟等现象。

3.2 燃烧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要素是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凡是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能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叫可燃物,如木材、棉衣、纸、塑料、柴油、汽油、液化气等。

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叫助燃物(氧化剂),如氯气、氟气、空气中的氧气等。凡是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反应的能量来源统称为点火源。点火源一般有四大类,化学火源(明火等)、电气火源(电火花等)、高温火源(高温表面等)、冲击摩擦火源(摩擦发热等)。

3.3 可燃物气相燃烧

液体燃烧的本质是液体蒸气的燃烧。如果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不能被引燃。可燃物燃烧总是发生在气相,在燃烧发生之前,液体挥发为蒸气,固体分解释放出蒸气。液体蒸发快慢的决定因素有液体的性质与温度。低熔点固体液体气体(蜡烛)、固体燃烧(如木头),也是固体先热分解成为可燃气,再燃烧。

可燃物与助燃物形成的可燃混合气体,在燃烧时前后燃烧的时间非常短,可以认为是同时燃烧,一般认为,可燃混合气体在混合浓度上下限内,量少叫燃烧,量多叫爆炸(同时燃烧,瞬间膨胀倍数大,产生冲击破坏)。

3.4 汽车发动机与燃烧

传统燃油汽车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就是围绕燃烧与爆炸来工作的。汽车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分为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燃烧与爆炸)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完成一次燃烧与爆炸过程,然后周而复始。

具体对于电喷发动机来讲原理由三部分组成:供气部分、供油部分、控制部分。供气部分每个工作循环提供新鲜的空气;供油部分完成燃油加压的雾化,以便容易形成可燃混合气体;控制部分提供最佳的点火时间及喷油时长,电喷发动机原理三部分与燃烧三要素基本一致。由此展开的汽车发动机构造内容都基本围绕这把火如何烧才能效率更高。如为什么要高压,为什么要冷却,为什么要润滑,为什么要有活塞环等等。由此,燃烧与爆炸的试题设置可引导汽车发动机构造进行深度学习,应该为必考题。

4 试题的情景化设置

所谓情景化试题就是以社会背景、工程背景、工作过程或生产流程等场景为载体进行命题,考查考生知识迁移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近几年中职试卷中,不难发现情景化试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老师的青睐,这一类考题能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从生活走向课程,从课程走向社会,试题中的材料能以大纲内容为基本出发点,以贴近生活、跨越学科、科技发展为背景,取材广泛,涉及的知识面宽。

4.1 试题情景设置与题材选择注意事项

(1)情景设置应与试题立意表达相符合。

(2)材料要科学、可信、可靠。

(3)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和生活经验实际。

(4)材料需要有相当的信息量和一定的深度。

(5)题材的价值取向要考虑题材的能力、创新、科学和社会等价值,要多关注热点,与教材回归相配合,密切联系实际。

(6)情景设置要根据立意的要求,剪裁有关的知识,避免无用内容。

4.2 试题情景设置基本要求

(1)试题情景设置要有实效性。即试题情景设置着眼于它的实际功效,始终以教学目标和大纲内容为依据,切不可华而不实、本末倒置。

(2)试题情景设置要有生活性,试题情景设置要联系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挖掘情景资源。

(3)试题情景设置注重时代性。试题情景设置应尽可能选择当前发生的学生关注感兴趣的事件、材料等。

4.3 依据中职学生的群体性特征设置试题

中职学生的群体性特征算是形象思维能力比较活跃、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在出题时应多以图形、形状、大小对比、照片、图表等形式出现效果更好。下面以船舶驾驶专业学业水平考试“船舶结构与货运”课程为例,如何把难懂概念转化为图形进行试题处理。

实例1:用大小对比认知船体中桁材的概念

桁材定义:由腹板与面板组成的大型组合构件,包括中桁材、箱形中桁材和旁桁材,主要支承结构件的通用术语。桁材是尺寸较大的骨架,一般由T型材或折边板做成;有些船舶为了增强舱壁的强度,采用槽钢作为桁材。沿竖直方向布置的桁材称为垂直桁;沿水平方向布置的桁材称为水平桁是船体结构的主要构件。

题目:通常认为船体是由钢板(plate)和骨架(skeleton)组成的长箱型结构。由板和骨架组成的结构称为板架结构。整个船的主体可分为若干板架结构(见图1)。

实例2:整体性认知船体各部位名称

题目:某船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这两年,船舶结构与货运课程的等级考试、水平考试试题,以图形、形状、大小对比、照片、图表等形式的考题已占到试题的40%,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提高,后继要加大这方面的试题力度,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5 实践操作试题应体现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有耐心、能专注、做事严谨、能坚持、专业且敬业。“工匠”一词最早源于“庖丁解牛”。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做到极致就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更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技术人才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他们只有专注持久地锻炼技术,才能在所处领域成为技术精英。在汽车类职业技能测试试题中工匠精神就体现得比较好,在技能测试试题中,要求在发动机气缸盖的拆装时要检查工具,清洁工作台,查看维修手册。在拆卸时考虑工具选择螺栓拆卸顺序及拆卸次数,注意气缸垫及摆放是否规范,是否戴手套等。在安装时考虑工具选择是否清洁,气缸垫安装是否错误,上紧螺栓顺序及上紧次数,是否满足规定的扭矩,工单填写是否规范。在操作过程的安全文明方面看着装是否规范,有没有不文明不安全的行为,工具零件是否掉落,设备是否损坏,结束是否清洁工作面等内容。

6 结语

传统命题方式对于核心素养的考核比例较小,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如何通过命题加大核心素养及职业素养原理的考核,使学生不仅能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在课程教学中更注重培养核心素养,进而在实际操作中有所突破。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情景化试题设置中,考试大纲编写、试题设置应引导各学科深度学习,情景化试题设置要点、实践操作试题应体现工匠精神等方面,要加大要求,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多方位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实现教学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作者单位:福建省教育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