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提高途径的探析

2024-08-10徐亮

知识文库 2024年12期

在全面推进和落实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一些高校英语教师出现了对课程思政教育认识不够和思政素质不高的情况。因此,提高高校英语教师思政教学的素质和能力已成为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外语教学的领导和英语教师可参考以下五条建议:丰富政治理论知识,提高政治素质和修养;研究思政教学内涵,优化教学设计和反馈;关注时政热点趋势,提升大学英语时代性;精通中西文化异同,传播社会主义文化观;利用线上线下资源,科学评估思政教学效果。期待以上提议能对提升高校外语教师的思政素质和教学能力有所助益。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一门必修公共课,它具有学时长、受众面广、对学生影响较大的特点,也是在校大学生最容易受到西方意识和文化影响的公共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外语语言课程,也是一门兼具人文性和文化性的通识教育课程。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和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解析中西方文化异同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职责。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知识育人要和思想育人结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次会议的召开为全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指明了目标,即要将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和思政育人相结合,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同时,他的讲话也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方法,将思政教育自然和科学地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中。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领域,一些知名的学者和专家对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构成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文秋芳(2021)认为,外语教师必须在教学空间中挖掘育人元素,在教案中精心设计思政内容,构建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并不断完善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浙江外国语学院院长洪岗(2020)指出,高校外语教师需要在四个方面提高课程思政能力,即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政治意识的能力,挖掘课程中思政资源的能力,深入了解和教授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掌握重要国际组织及其运作机制的能力。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玉垒、张智义(2022)认为,育人素养是大学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教学素养、科研素养、学科素养和全球素养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手段和保证。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思政教学能力,就要找到科学合理的途径,不断提高自己。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育人修养,提升政治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让思政素养内化于心;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自己课程思政的教学素养、科研素养、学科素养和全球素养;最后,要培养思政教学的创新能力,把最新的热点时事和最新的思政理论科学融入大学英语的课堂,将英语专业知识和新时代的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大学英语课程中。

1 大学英语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大学生离开父母在校求学,正处于身心发育和思想成长的人生关键期,此时,他们的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包括辅导员老师,应该在课堂和课下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立德育人的神圣职责,把好大学生人生信念的总开关。

就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自身定位而言,它不仅仅是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平台,更是传播英语国家的文化和思想、宣传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渠道。然而,毋庸讳言,一些高校英语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英语教学就是英语语言技能的传授)并没有得到纠正,有的老师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严肃性认识不够,他(她)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也相对滞后。本课题组在2022年对安徽省普通本科院校的50位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参与问卷调研的50位高校英语教师中,40%的英语教师没有参加过二级学院的思政课程建设;24%的英语教师没有参加过思政课程建设的培训,有的参加培训老师只是在思政网络培训网站上刷刷课,并没有认真领会其内涵。54%的英语教师是非党员教师,从没有参加过二级学院党支部的政治理论和形势的学习;72%的英语教师(大多数为女教师)平时几乎不太关注国内国际的时事政治。如下表所示。

这一调研数据表明,相当一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建设投入不够;不少高校英语教师对思政课程培训的内容没有很好掌握;一半以上的高校英语教师自身思政理论素养不够,政治敏感度不高。由此可见,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思政育人素质和思政教学能力不容乐观。可见,如何增强高校英语教师的思政水平,提升他(她)们的思政教学能力,值得高校外语学院的同仁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2 大学英语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和思政素养的提升途径

高校英语教师要提高思政教学能力,就有必要全面理解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要求。简而言之,英语课程思政内涵就是将大学生价值观塑造与大学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有机结合,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在讲授西方文化的同时,要注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英语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是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材挖掘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同步规划和创新思政内容,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引领的特点。

在理解和领悟了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要求之外,高校英语教师还应注重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让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高校英语教师应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能对当前国内国际的时事新闻和现实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考和解读,并教授给学生;最后,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做到课上课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样才能真正地取信于学生。具体来说,高校英语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可以从以下五个途径提升。

2.1 丰富政治理论知识,提高政治素质和修养

我国教育界有句俗语,“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优秀的教师必须储备足够的知识,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才有资格在专业领域教书育人。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基本上都是英语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教授英语专业课程和公共英语课程基本都没有问题,但他们的政治理论和素养却参差不齐。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材、教参、教案等资料,涉及思政教学的说明和指示也不多。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要获得丰富的思政教学材料,提升政治素养,还要多从外界获取。在当前条件下,有以下渠道可供参考。

通过学习强国、专题研修、党媒党刊等途径了解最新的时事动态,学习最新的思政理论,让自己的思想跟上最新形势的发展;党员教师认真参加高校党组织开展的党的理论学习活动,在个人思想和日常教学工作中保持先进性;注意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坚决抵制和批判污蔑中国的不良言论;努力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学会用多元视角解析英语课文中出现的西方文化习俗和思想观念,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简而言之,只有教师自身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储备足够的思政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思政素养,才会有进行思政教学设计和科研的强大动力,从而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自信而有效地讲授思政内容。

2.2 研究思政教学内涵,优化教学设计和反馈

高校英语教师如果想要思政教学生动出彩,就需深入理解“思政教学”的内涵和方法。具体来说,其内涵是高校教师要将思政立德树人的目标扎根于高校具体的专业课程中,推进到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执行高校“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其方法是任课教师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思政元素自然流畅地融入专业课程中,进行巧妙和创意的思政教学设计,而不是机械教条地照搬硬套思政理论。

理解思政教学内涵和方法之后,下一步就是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可采用启发、讨论、探讨和案例示范等手段,让学生参与到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结合的外语教学情景中。此外,教师可组建思政教学团队,也可以英语教研室集体备课,这样,集思广益,共同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思政教学元素,探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我校公共英语教研室的教师们曾对《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第四单元课文Heroes of our Times(我们时代的英雄)进行过集体备课。一位老师主张在教授此课时,可把西方社会的英雄和当代中国的英雄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英雄内涵的异同,并进一步讲解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英雄主义精神,大家都赞赏这一思路,于是,在此思路指引下,我们做了教学设计。首先,通过学习通app向我校所有大一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三个问题:Who are the Heroes in your mind?(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 What qualities should heroes have?(英雄应该具有哪些品质?);What a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n heroism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西方国家和中国英雄主义的文化异同有哪些?)。之后,制作了包括图片、文字、视频和链接的单元课件,最后,我们在作文批改网上布置了一篇英语作文——Who are the heroes in our times?(谁是我们身边当代的英雄),要求我校所有大一学生认真完成。

通过上述一系列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线上线下科学连贯的教学设计,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学生在学英语、说英语、写英语的同时,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弄懂了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英雄观,接受了一次社会主义理想信仰和价值观教育。从以上的教学案例不难看出,育人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互动和反馈良好的思政教学设计,是提高高校教师思政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2.3 关注时政热点趋势,提升大学英语时代性

在当今智能数字时代条件下,大学生可随时进入各种网络信息平台,获得各种社会热点和时事信息,但我们应该看到,大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半成熟状态,其认知和思考能力有限,对于时事热点内涵理解可能会不全面,也容易被网络舆论误导。因此,大学教师应主动担当思想引导的重任,紧握时代脉搏,在对时政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可用英语向学生讲解一些热点时政新闻,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取向。在课堂上用英语深入解析时事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更需要良好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时事分析能力。

本学期,笔者在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六单元课文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时,用英汉双语向学生提及了俄乌战争,讲述俄罗斯由于在军事科技、实体工业和国际舆论诸方面输给了乌克兰身后的北约组织,导致一年多的时间都深陷战争泥潭,无法自拔。接着,笔者引导学生们思考和讨论俄乌战争对中国的启示。课后几位男生向笔者反馈,没想到在大学英语课上,弄懂了当前俄乌战争的本质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真是受益匪浅。可见,用英语解析时政的思政教学具有形象和生动的优点,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教学方式。

2.4 精通中西文化异同,传播社会主义文化观

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诸多因素,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自近代以来,中西方文化一直在不断地相互冲突、调和、交流、融合。在新时代条件下,在党中央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高校英语教师应该站在跨文化平等交流的立场上,在传授西方文化的同时,更要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注重中西两种文化的借鉴和交流,从而避免在教学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和资料多取材于英语国家的期刊和书籍,几乎只有英语文化输入,没有汉语文化输出,并且这些书籍承载了较多的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如果在教授英语过程中教师缺少批判性思维和驾驭能力,学生就可能受到西方文化意识的负面影响。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讲述了美国联邦快递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会主席弗雷德·史密斯的奋斗历程和创业故事。整篇文章都弥漫着个人奋斗改变命运的美国梦色彩。虽然该课文具有积极的励志精神和人文情怀,但是教师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到,美国梦是具有阶级局限性和政治色彩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弗雷德·史密斯出生于美国的富商阶层,并且在服兵役期间,到越南战场执行过多次轰炸和运输的飞行任务,在政治上有很大污点;他虽然是一个友善开明的boss,但是他利用资本和技术剥削员工剩余价值的资产阶级属性没有改变。所以,有必要提醒和教育学生,不要过分仰慕西方世界的财富英雄,而要引导他们欣赏献身中国梦的黄大年、廖俊波、南仁东等当代中国优秀的科学家和领导干部,引导他们学习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

2.5 利用线上线下资源,科学评估思政教学效果

当今快速便捷又信息轰炸的互联网时代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思政育人平台不能只在讲台上,还应延伸到课下和线上。

此外,高校教师还应走进学生,关心学生,不能只在课堂上传授英语课程,下课回家就完全脱离学生了;在课下,教师应抽出一些时间,以线上或线下方式,主动了解一下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他(她)们的业余生活,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课堂上的高度,也要让其感受到教师课下情感的温度;同时,即使在课下,教师也要注意践行为人师表wRAW1PQsdPbBgV6O5cLoWQ==的行为规范,努力用自己良好的举止谈吐和人格修养感染学生,从而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教师在实施思政教育时,学生才会真正地接受和认可他(她)们的说教。

在新时代条件下,高校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上的各种思政教学资源,充实思政教学内容和教案;参与线下校内和校际的思政主题研讨会,积极参加校内甚至省内的思政教学比赛,不断吸收和借鉴最新的思政教学成果和经验,用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思政教学能力。

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估是提高高校教师思政教学能力的重要部分,它分为短期教学评估和长期教学评估。短期评估可采用随堂反馈、课下访谈、学生实践、课堂提问、批改思政英语作业等方式完成,也可利用雨课堂、学习通和作文批改网等线上平台,检查学生在平台上思政作业的完成情况,或察看平台讨论区学生的留言等方法进行线上评估。长期教学评估则要复杂一些,因为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觉悟和三观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他(她)们长期的学习认知、实践认知和社交认知中不断强化的,因此需要长期观察和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观察学生日常表现、听取辅导员对学生的评价、留意班风学风是否改进等方式,进行科学和客观的评估。

3 结语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具体的育人目标、教育内容和培养方案,而这些都需要一支政治素养优良、专业文化素质过硬、育人水平高超的专业教师队伍来完成。因此,上述五个措施,即提高政治素养、优化教学设计、解读时事热点、传播社会主义文化观、评估思政教学效果,希望能为大学英语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立德树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高校教师在新时代条件下承担的光荣使命。认真领会思政建设的内涵,努力提高自身思政和文化修养,扎根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思政教学的方法和规律,坚守良好的师德师风,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就会不辱使命,不断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进。

本文系安徽三联学院校级重点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素养提升路径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zlgc091。

(作者单位: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