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4-08-10王庆庆

知识文库 2024年12期

在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师需要加强阅读教学改革,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搭建全新的阅读教学形态。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方法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落实核心素养。对此,本文立足于新课标视角下,以英语阅读为范畴,解读“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意义和教学要点,从统一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健全英语阅读内容体系、创新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设计英语阅读训练作业、完善阅读教学评价机制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由此可见,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对“教”“学”“评”三者的关系加以妥善处理,优化设计教学目标,科学开展教学活动,在达成预设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评促学和以评促教。纵观当前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表现,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在课程组织规划以及实践授课期间所表现的专业素养,并不符合新时期的新课改指导要求。在育人思想上仍然受到应试理念所禁锢,以提升学生成绩为核心就基础的理论知识采用说教的方式进行灌输,导致现有的课堂氛围以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养成情况都不理想。基于此,以阅读课为载体,如何科学运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则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1 新课标视角下“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模式,强调在课程规划与设计期间,教师需要增强教、学、评这三者之间的有效关联,构建更加系统性的教育体系。从而保证所搭建的教育环境更加地丰富全面,也能让学生在新颖的课堂学习环境下,真正掌握丰富的英语文化内涵,有效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在初中阶段,英语作为重要的学科,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突出的教育功能。首先,将“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有效应用于英语阅读课堂,能切实改善整体的教学现状,进一步优化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流程,使之更加的系统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让学生在明确英语阅读目标的前提下,基于自身的认知和理解,更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文本的探索当中。夯实学生的学习认知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其次,加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贯彻和应用,能保证学生最终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更加全面、具体。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使其在今后的英语课程学习中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思想观。最后,对于初中生来讲,“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说教模式而言,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自由化。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出较强的学习动能,使其在今后面对英语课程阅读任务时,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欲望,以促进整个课堂教学高效能开展。

2 新课标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要点分析

2.1 分解课标,制定明确且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阶段,教师在接下来的英语阅读教学领域内,需要有效适应新课标的发展趋势,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从而为接下来的一体化教学活动提供重要的思想导向。在制定目标之前,作为教师需要对新课标的重要文件进行全方位、细致化地解读。全面了解英语教育领域所提出的改革战略方针政策,确定接下来的改革方向。并从实际出发,对学生在英语阅读环节中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加以分析,涵盖思想认知、技能养成、素养建设等多个方面,为阅读教学目标的生成与制定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制定出更具有可行性的教育目标体系,以保证接下来所落实的“教—学—评一体化”活动拥有着正确的目标引领,驱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有效落地。

在这一环节当中,作为英语教师,需要树立起正确的学生发展观念。要将素质育人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有效贯彻下去,全面了解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学生英语素质建设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以保证所构建的课程目标与新时期的课改要求更加契合,驱动学生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还需要在制定阅读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从宏观角度着手,构建总体目标,确定接下来的课程改革方向。紧接着,从细节出发对具体的阅读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分类,从而保证最终所形成的目标体系更加细致、全面,助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真正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

此外,英语教师需要做好学情调研这一工作,如观察学生在阅读课上的学习表现或者通过设置随堂训练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当前所呈现的学习认知基础、具体学习能力水平。根据所获得的结果,探索出更加可行和有效的管理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定阅读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遵循“教”“学”“评”三者有效衔接的原则,构建统一的阅读教学目标,规范教学活动,驱动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学习。

2.2 围绕目标,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时,作为教师,需要根据所构建的课程育人目标,合理整合阅读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活动和具体的教育形式,保证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更加优质,增强“教”“学”“评”之间的有效关联,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实现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育人思想,要先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结合英语阅读文本的知识要点,在导学案引领下,自主参与到课程预习活动当中。从而让学生在课程之前,便能对基础的课程内容形成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之后,教师要改善阅读课堂教学形态,本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原则,构建自主开放性的课堂活动。通过分组探究和讨论,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的课程内容要领,深入理解阅读文本,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方法,以便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根据自身所具备的探究素养进行深入的实践和创新。同时,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综合学习表现,为其提供正确的思想启迪和方法渗透,使其能真正端正学习态度,并在规范掌握学习要领的前提下,更加规范有序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此外,在这一环节当中,作为教师还需要秉承着互动的教育思想,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民主和谐的沟通交流,共同探索出相关的学习要领,在今后的英语阅读领域内实现高效能的发展。

2.3 基于学习及时评价,优化“教—学—评一体化”反馈

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期间,作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以及英语阅读教学效果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地评价。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整体的学习情况,并围绕课堂的具体教学进展等各个要素进行评价,要优化设置评价标准,细化评价内容,丰富评价形式,保证所落实的评价工作更加地全面。通过综合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后续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得其真正地摆脱学习困境,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在教师所制定的课程学习目标引领下,有目的、有方向、有思路、有方法地参与到课程综合探索当中。作为教师,还需要将最终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应用于阅读教学,及时调整方案,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考和分析解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3 新课标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3.1 统一英语阅读教学目标

立足于新课标视角下,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单元主题,遵循新课标的发展要求,构建更加统一的教学目标,从而保证接下来所构建的“教—学—评一体化”活动方案能更加地系统规范。对于人教版英语教材而言,每个单元拥有相应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制定环节中,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整合意识,加强目标相同点的归纳和整理,对其进行有效提炼,形成系统健全的知识体系,促使阅读教学目标朝着聚焦化、突出化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发挥教学目标的育人导向功能。

以“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这一单元为例,在展开阅读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结合教材中的模块设置,构建系统性、综合性的教学目标。先引领学生从知识角度着手分析该单元中所包含的基础词汇,掌握具体的语法知识,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思维基础。之后,从技能的角度着手,引领学生在围绕单元模块内容进行自主阅读探索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英语语言技巧,使其在听说读写多元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从情感维度着手,分析听说读写各个模块之间的内在关联,形成统一的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说一说自己与父母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处方式,分享自身的情感感悟,以加强学生的情感理解,使其在阅读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3.2 健全英语阅读内容体系

立足于新课标视角下,在实施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结合对阅读文本的整体把握,对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以保证所构建的课程体系更加完整,在拓展学生认知范围的前提下,能助力学生高效能地完成综合探索。在这一模块当中,教师需要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剖析,提炼教材中所包含的重要知识点。之后,有效拓展课外的英语文化素材,将其进行系统性的衔接。以保证最终所构建的课程内容,在覆盖范围上更加地完整和全面,助力学生在参与学习时能掌握更加具体的英语文化知识。

以“It’s raining!”这一单元为例,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结合单元主题,围绕季节和天气这一主题,搜集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料。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文化要素,或者通过实践调研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当地的气候和天气条件,引领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就单元主题进行有效探索,以加强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在整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秉承着培育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原则,搜集各个模块的相关文化要素,以保证最终所形成的课程体系更加全面,促使学生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全面发展,落实核心素养。

3.3 创新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对于教学方法的革新具有较高的要求。而教师为了有效适应新课标的改革要求,需要在接下来的阅读教学活动当中,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保证所构建的英语课堂氛围,更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使其以更加认真的态度、严谨的精神参与到阅读文本的综合探索当中。进一步发散学生的英语思维,夯实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基础,使其在今后的英语课程领域表现得更具有自主性,激发学生的英语内在学习潜能,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与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

例如:在“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这一单元的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英语文化观,树立起正确的健康生活观念,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当中,可以先结合单元主题搜集比较经典的文化故事,引领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确定接下来的学习目标。之后,结合单元主题创设更加灵动的课堂情境。可以围绕“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这一主题搜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引领学生在案例分析和探讨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基于自身对英语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探讨在接下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有效利用微课所具备的资源整合以及课堂促进功能,搭建全新形态的英语教学环境。引领学生以微课为助力,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探索,以保证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更加系统和全面,也能助力学生在接下来的英语阅读活动当中表现得更加自主和积极。

3.4 设计英语阅读训练作业

教师需要关注“教—学—评一体化”要求,并适应新课标背景下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针对作业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拓展训练空间,使其在综合作业实践探索的过程中,积累更加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掌握具体而有效的英语阅读要点,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有效利用自身所具备的英语学科素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教师需要将教材中所包含的重要文化知识进行系统性整合,在此基础上,围绕听、说、读、写四大技能,设置模块化的训练体系,以保证学生在参与作业训练时,能将所掌握的基础内容进行有效转化,形成更加规范有效的实践技能。

例如,在“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这一单元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先通过文本阅读,掌握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生活实践调研,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文化常识,在生活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节日文化观念,更要引领学生结合自身对于主题的理解进行自主演讲、互动表达。不仅如此,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感悟进行写作,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结合,可以综合锻炼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

3.5 完善阅读教学评价机制

教师需要适应“教—学—评一体化”的思想导向,对接下来的课程教学评价模块进行创优设计。从而进一步突出评价所具有的反馈和反思优势,也能通过系统评价,来全面了解学生当前在英语学习范围内所呈现的能力和素质基础,确定接下来的改进方向,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育和指导方法。

第一,构建自主评价体系。教师需深入分析新课标对于教育教学理念所提出的新要求,改变以往以教师为核心的落后思想。努力构建正确的生本观,发挥学生在整个评价中的主导作用,科学构建自主性的评价机制。让学生能够在形成良好自主意识的前提下,更规范地参与到评价活动当中。通过独立反思以及有效总结,认识到自己在面对英语阅读课学习任务时,在思想、态度、行为表现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所呈现的不足。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能够获得正确的学习思路,积累更多有效的学习经验。在实施自主评价期间,教师需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反思空间,让其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回顾自身的英语课学习表现。

第二,加强互动评价。立足于新课标视角下,教师在评价环节需改变以往单向的评价机制,而是要遵循师生、生生深入互动的原则,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设置。遵循互动思想导向,构建互动式的评价机制,组织学生之间共同围绕英语阅读所遇到的难题,以及积累和总结的优秀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保证学生最终所形成的英语认知更加全面。不仅如此,也能够促使其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习经验,以便其在今后能够从容应对英语阅读任务,并循序渐进地提高整体学习水平。

第三,重视评价标准运用。立足于新课标视角下,对于教授英语学科的教师而言,在面向学生施教应用教学评价时,要重视评价标准的应用,在评价标准的引领下,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上的行为表现。(1)适时呈现评价标准。教师要以英语教学活动类型为切入点,考虑到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会在恰当时机以合理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实现教学评价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明确教学评价标准,在发挥评价标准引领作用的基础上,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在导入口语交际活动主题之后,将班级内学生划分为HgCapCVNyuutqZCotqe1bJixKvjAHBSTByC6OjzU0NI=几个口语交际的合作小组,向学生说明口语交际活动规则的同时,在其中渗透评价标准。通过这种方式,可实现教学评价标准与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在为学生指明口语交际活动方向的同时,还可达到衔接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效果。(2)随时对照评价标准。为了充分发挥评价标准的引领作用,作为教授英语学科的教师,有必要紧跟英语教学活动及学生表现,随时随地对照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加深对评价标准的理解,确保评价标准的引领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例如,在《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一课的小组讨论活动中,教师要游走在学生当中,留心观察各小组成员的讨论情况,在发现学生还有更大发展空间时,教师则可导入评价标准,尝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分析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对学生真实水平的检测具有良好作用。(3)变换使用评价标准。初中生在能力素养发展方面具备较强的可塑性,但是却很难将注意力维持在一个较为持久稳定的状态。因此,英语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融入评价标准的各种教学活动,使得评价标准的趣味性含量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增加,以便充分发挥评价标准的引领作用。例如,在《My favourite star》的写作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朗读自己书写的《My favourite star》小短文,不需要由教师对学生的习作小短文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运用评价标准加以评价。

4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需要明确新课标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融入其中。借助统一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健全英语阅读内容体系、创新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设计英语阅读训练作业、完善阅读教学评价机制等策略的实施,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评价三者的深层次联动,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落实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