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云端智慧平台 数字赋能教师评价

2024-08-07郭伟范军伟

教育家 2024年31期

近年来,新泰市教体局创新构建“1+4”教育评价体系,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走深走实,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我校以“1+4”教育评价体系为引领,依托全市信息化共享平台,努力探索教师数字化评价机制,提升教师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激发教师工作新动能,开拓了一条“数字强校”的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把脉真实需求 ,直面评价困境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评价体系相比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评价的目的和功能缺乏整体性。评价主要是以奖惩为导向,强化教师的量化管理,通过对教师表现的评估结果,做出晋升、加薪及奖金分配等决策。这容易导致教师为了追求好的评价结果而片面注重教学成绩,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身的专业成长,评价功能单一,从而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评价的主体缺乏多元性。评价主要由学校主导,教师作为被评估对象,处于被动位置。这削弱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尽管有些学校尝试让多元化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包括同事、学生及家长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学校评价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他评价方式则较为次要,家长评价更是难以实施。

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缺乏导向性。评价标准容易忽视教师的个体差异,“一刀切”现象普遍存在。无论是新入职教师还是资深教师,都用同样的标准衡量,不能精准画像,教师常常被动应付,缺乏参与热情,评价流于形式,评价的引导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评价的形式和流程缺乏技术性。注重终结性评价,较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缺乏动态追踪和评估,无法及时给予教师有效反馈。评价通常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总结教师一段时间的工作表现,时效性较差,教师难以及时获得反馈和指导,不利于专业成长。

强化顶层设计 ,实现评价转型

学校运用系统思维,全盘考虑,规划引领,为推动教师数字化评价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评价,全员全程,全时全景。教师的数字化评价体系致力于公平与效率的提升,通过量化教师的全方位工作内容,包括备课、授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班级管理、参与教研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参加外部培训等,每项工作根据既定标准进行赋分,确保每位教师的努力都能得到公正的数值体现。每位教师在数字面前人人平等,多劳多得,从而解决“大锅饭”模式带来的学校管理难题,解决教师工作量不均与质量参差的问题。

数字引领,德育为先,导向明晰。学校坚持“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置于学校教育的核心位置,并相应增加其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评价分为两个主要环节: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教师在专业成长和日常教学中的表现,如备课、作业批改、社团指导、课后服务和德育实践等,这些成绩将被纳入月度绩效评估;终结性评价则侧重于学生在综合素养方面的发展,这部分评价结果反映在教师的年度考核中。权重的分配为:过程性评价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这样的设置强调了教育的核心目标——立德树人,旨在引导教师备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带好每一个社团、做好每一次课后服务、组织好每一次德育实践活动、开好每一次家长会、关爱每一个学生,确保教育活动不仅仅关注知识传授,还更注重学生品德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分组评价,科学合理,凝聚人心。在数字化评价体系中,根据学科特性的差异,将评价体系划分为3个主要组别:文化科目组、艺体科目组和管理人员组。即所有文化科目的教师同组评价,所有艺体科目的教师同组评价,这样划分不仅能确保评价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还能有效避免传统评价系统中艺体学科教师在量化排名中落后的问题。此外,所有管理人员被归为第三组进行评价,旨在消除管理层与教师之间的利益竞争,确保管理评价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这种分组评价策略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立足教师发展 ,辅助科学决策

学校聚焦发展性评价,依托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通过教学全场景的数据采集,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绩效上云,自主申报,公开透明。数字化评价方案以“自我评价”为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教学和管理任务后,根据具体的评价标准,自行申报其得分,包括:授课时间、常规教学任务、参与教研活动或会议、班主任职责以及临时代课、获得荣誉等,申报的得分由教师自主填写,并需经过学校相关负责人的严格审核和确认,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评价结果实时在云平台上显示,既能互相监督,又能相互激励,杜绝计分不公的问题,基本消除了评价与被评价之间的滞后性,也融洽了干群关系、同事关系。

以数构链,动态呈现,精准画像。随着教师备课、作业、教研、培训、荣誉等各项评价数据的上传和汇总,在云平台会形成多个数据链条,通过大数据的对比和分析,能对教师精准画像,准确掌握教师的教学特点、教学效率的高低、工作量的大小、培训时长、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等。教师通过数据链条的对比,能发现自己的短板与不足,及时弥补,提升综合素养。学校也可以通过后台,智能评价教师工作绩效,科学描绘教师发展轨迹,周期性地发布教师评价数据动态图,对教师及时监督和提醒,为教师提供服务。

云台赋能,依数评价,优化创新。实行“数字化评价”,让分数成为学校内部的一种激励资源,所有工作都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在云平台上。一方面能为教师赋能,所有教师的成绩与排名公开,教师可根据自身特点自由选择工作,还可以创新工作内容,拓宽工作领域,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能为学校赋能,学校根据云平台的具体数据,评优树先,制定更为精准的教师培训和发展计划,推动教育创新和教师专业成长,评价的过程更加高效,使评价结果更加可信,为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

实施教师数字化评价以来,教师教学态度、学校育人生态有了明显转变:一是教师活力显著提升,从被动完成任务变为主动争取任务,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充分激发了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教育生态持续向好,“三项制度”顺利实施,“双减”及五项管理、课后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开设了40余门社团课程,常态开展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劳动节,育人质量不断攀升。

未来,我校将在全市“1+4”评价体系架构下,继续探索和完善教师数字化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数据分析方法,推动教师评价创新创优,赋能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