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岗课赛证创”一体化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2024-08-05龙丹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汽车技术与服务;岗课赛证创;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汽车技术服务及营销专业主要研究汽车产业链上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市场营销以及客户管理等内容。新能源汽车崛起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内容延伸到新能源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环保法规等领域。复杂性与高技术含量对技术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而市场扩张对熟悉新能源技术与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岗课赛证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岗位需求、课程教学、竞赛训练、证书认证和创新创业,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中,这一模式显得格外重要,能够促进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增强竞争力。通过对岗位需求的研究,制定准确的方案以保证课程和岗位的吻合,课程设计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内容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技术和市场营销策略。通过案例教学、实验实训和项目实践等方式,促进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本文基于对“岗课赛证创”综合培养策略的运用及成效进行了讨论分析,通过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以及行业合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在就如何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进行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1课程设置与内容设计

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关键,应紧贴行业需求,涵盖技术与服务核心知识,同时注重实践操作和市场应对能力的方案(图1)。

1.1主要课程设置分析

在本研究中,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根据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课程设置要与行业需求及技术进展紧密结合,以保证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复杂多样的市场环境及专业岗位。课程设置要覆盖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服务核心知识,主要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技术和设施维护等。这类课程在强调理论传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以实验,案例分析及模拟操作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操作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课程内容的结构与安排

课程内容在结构上要设计得当,做到既能反映学科连贯性、递进性,又能灵活处理行业需求瞬息万变。课程内容以基础知识为起点,例如电动汽车原理和电池技术基础等,循序渐进地渗透到故障诊断以及充电设施的安装和保养等实际操作技能[1]。同时应结合市场需求及技术前沿介绍智能网联技术、数据分析及应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应变能力。课程安排应灵活多变,既有课堂教学又重视实践训练及项目的实施。如安排学生参加实训、工程项目实践及行业实习等,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会并运用所学内容,增强自身实际操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1.3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

为了实现“岗课赛证创”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整合与优化是关键,要建立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整合多种课程资源以形成学科链条与培养路径。同时应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及职业发展需求定期调整更新课程体系,以保证与行业发展同步,课程体系优化也包括跨学科知识导入及综合能力培养等。

2教学方法与实践环节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教学中,选择多元化教学方法和设计多样化实践环节,结合理论支持与实际操作,是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图2)。

2.1教学方法选择与理论支持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服务特点,要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相结合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能力。选择教学方法要以教育心理学为依据,以成人学习理论为支撑,例如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案例教学法以及团队合作学习法。这些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在理论支持上要将最新教育技术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制定出适应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方案。如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实现汽车技术维修、故障诊断等方面的模拟培训以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能力的培养。

2.2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实践环节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汽车技术服务和营销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有效地填补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间的差距。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服务的特殊性要设计多样化实践活动包括实验室实训,工程项目实施及行业实习[2]。设计实践环节要充分考虑到行业需求以及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等因素,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必要的技能与知识等,组织学生参加新能源汽车检修诊断、充电设施安装调试实际操作仿真、参加企业项目合作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发展。

3.3实践案例的分析与评估

实践案例分析对评价教学效果及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对实际项目中学生成绩的分析来评价学生解决问题,创新以及沟通协作等方面能力。尤其对于新能源汽车,实践案例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行业现状与技术挑战,促进学生分析复杂问题及应对策略。评估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从实地观察到成果展示,从口头报告到书面总结,对学生实践成果及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而客观的评价。同时学校要建立与完善反馈机制,对学生反馈信息与建议进行及时搜集与分析,从而为优化教学方法与实践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学生能力培养与评估体系

3.1能力培养目标设定与评估

指标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服务领域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学校要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能力、专业技能等,从而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和考核(表1)。能力培养目标应该包括技术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多维度要求,如学生需掌握新能源汽车基本工作原理及操作技能,并具有解决复杂技术难题能力。还要有市场分析、营销策划等能力,能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工作,在确定评估指标时要具体针对各能力维度,运用了量化与定性结合的手段,例如考试成绩、实验室操作表现、项目成果评估以及综合案例分析等。该评估指标具有科学性与客观性,能有效地反映出学生不同能力层面的真实水平与发展状况,并为之后教学与培养方案调整奠定基础。

3.2学生能力评估方法与工具

学生能力评估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灵活多样,综合测量学生学习成果及能力培养情况,并根据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服务特点进行评估。采取如下评估方式。

(1)笔试及实践操作考核:定期组织理论考试、实验操作考核等,测试学生新能源汽车技术知识掌握及运用能力[3]。

(2)项目报告及成果展示: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并提交相关报告及成果展示来评价实际项目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口头答辩与专业素质评估:举办学术讨论会、专业素质评估等活动,以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来评价学生的沟通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

(4)360°评估与同行评审:引进同行评审与学生自评互评机制对学生能力与成绩进行多角度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自我提升。

3.3效果分析与改进策略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效果评估体系,及时分析和总结培养过程中的成效和问题。效果分析从学生毕业时就业率、职业发展、企业反馈及社会认可度进行评价,并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及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搜集教育培养质量反馈意见与建议等改进策略[4]。改进策略要依据评估结果与反馈意见有针对性地调整,如根据市场需求对课程设置与内容设计的调整、教学方法与实践环节的优化等,进一步健全评估体系,保证培养方案和行业发展的密切联系。

4行业合作与就业推进

4.1与行业合作的机制与路径

行业合作是促进教育培养与实际需求对接的重要途径,尤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服务方面。学校要主动与有关企业建立牢固的合作机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合作方式,合作机制主要有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行业联盟等形式,通过共建实验室、开展科研项目、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等方式,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最新的行业技术和工作实践,增强其实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2就业市场需求分析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就业市场需求而言,有必要对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用人需求进行深入剖析,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飞速发展与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市场对具有先进技术,服务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5]。具体而言企业一般要求具有新能源汽车检修和故障诊断、充电设施的安装和保养以及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能力与技巧恰恰是“岗课赛证创”训练模式着力训练与提高的关键点。

4.3就业推进策略及效果评估

为切实促进学生成功就业,学校要制定多层次,多渠道的就业促进策略,定期评价和调整实施成效。主要的促进策略有:构建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举办专场招聘会以及举办校企联合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对策。

通过实施上述策略,有利于学生掌握行业动态,获得就业信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就业适应能力。评估效果应考虑到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路径,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对于学生真实工作成绩的回馈。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企业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培养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结束语

本研究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岗课赛证创”一体化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探析,并对该策略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领域中的实施成效及重要意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岗课赛证创”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技术能力,市场竞争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在汽车行业的就业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龙丹,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服务与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