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海那边的中国女人》看新移民和新移民文学

2024-08-04施天权

华文文学 2024年3期

吾生亦有幸,躬逢近半个世纪来中国之巨变。自开放改革以来,无数有为青年跨出国门,想看看世界的真实面目,闯荡自己的人生之路。我当年已届不惑,但还是有一颗向往自由美好的童心,愿随着时代的风潮,与年轻人一路同行。

1990年,我赤手空拳远渡重洋飞抵美国,与当时的留学生、新移民一起,开始了在一片陌生疆土的摸爬滚打、砥砺前行,在没有路的地方硬生生闯出一条路来。期间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有感动,有叹息,有愤慨;深悟造化弄人,一如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其情节的曲折离奇,实非想象所能及。幸运的是,我们的奋斗历程,恰与中国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同步,与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同步。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这批新移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弱变强,由当地社会底层走向中上层,只用短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以往几代移民奋斗积累才能达到的成就。中国新移民的这种结构性变化,是与国内改革开放相对应的变化,是中国发展在海外的缩影和写照,也是世界全球化浪潮中粼粼波光的闪现。

也许是因为一个人在海外,接触深交的大多是同性。敢于漂洋过海闯荡美利坚的中国女人,总有某种强项绝技,而美丽是她们最起码的武器。走在洛杉矶、旧金山的大街上,随随便便就能碰上国内的明星大腕。但是,光靠美丽和性感打天下的女人,似乎都没有好结局。我的几位女性朋友,个个艳丽照人,但聪明的她们,断然不肯使用这个原始武器,而是善用中国女人的杀手锏——坚韧、刻苦和智慧。当然,在生存竞争的舞台上,不用性别去软化异性的女人,总是会更辛苦,更惨烈。我与她们朝夕相处,常常被她们冥顽不化般的刚毅所撞击,总在构想着全方位呈现她们坚毅前行的音容笑貌,在全球化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语境中,写出海那边的两代中国女人生存奋斗的经历,让更多的人知晓这批全球化先驱者的筚路蓝缕。奈何我大学所读并非中文专业,只能Just do it,以硬着头皮做起来的精神,写就了这部《海那边的中国女人——爱情三部曲》。第一部为《爱情是不可替代的》,第二部为《爱情是不离不弃》,第三部为《爱情是奇迹》。希冀借由爱情这种人世间最珍贵的感情,以此为红线,串连起两代新移民的喜怒哀乐,成长历程。

第一部《爱情是不可替代的》,讲述了主人公周怡亭为了摆脱畸形的婚姻离开中国到美国打拼,做过管家保姆、摆过地摊,最后成功创业开办工厂,奋斗八年后她自以为打下了物质基础才把女儿王爱华接到美国团聚。而王爱华长期寄居在上海外婆家里,虽有外公外婆疼爱,但心理上受到小市民习气的其他亲戚欺凌误导,认为是母亲的创业伙伴男友孙宏钢分散了母亲对她的爱,因此拼命捣乱想拆散两人,直到她自己长大后经历了磨难和恋情,才真正懂得了母亲那一代人的艰辛不易,两代新移民达成了和解。周怡亭在美国创业成功后又到中国投资建立中美合资企业,为当地老百姓找到了发家致富的新路,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也让自己的产业越做越大。周怡亭这一代赴美华人的成长历程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既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成果,也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一股推力。而在艰苦创业的岁月中,爱情成为了不可替代的精神力量,慰藉着每一颗孤勇前行的心灵。

第二部《爱情是不离不弃》中,年轻的大学讲师陈卫红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深造,邂逅丧偶不久的华侨富商王董事长。王董是美国出生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他的祖父劳工移民来美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积累了财富。以前的移民都是过来做苦力的,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没有读多少书,大多是贫困的农民,外形当然可想而知。陈卫红是大学教师,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那种优雅的气质是王董从来没有从老移民身上看到过的。他倾倒于陈卫红的优雅美貌,想以100万美元补偿陈卫红的丈夫吴大伟请他放手。陈卫红、吴大伟受此刺激,下决心留在美国奋斗,共同创造出自己的100万美元。两人先是改换专业攻读计算机攀登高科技领域,借着全球IT行业飞速发展的东风,他们获得了自己的100万美元,成为美国的中产阶级上层人士。实现美国梦之后,吴大伟被国内的勃勃生机吸引回国创业,把美国的新理念新科技带回中国。而陈卫红陪着女儿在美国读书,因为长期分居以及生存环境的不同,两人产生了婚姻危机,但他们有坚实的爱情基础,最终消除误解冰释前嫌,磨难造就了爱情的“不离不弃”。

第三部《爱情是奇迹》中,主人公李若兰出生于书香门第,聪慧好学,其伯父李玉山、父亲李玉海都曾是美国留学生。李若兰在伯父的支持下前往美国求学深造,刚到美国即闻伯父突然离世,失去了经济资助。她如同闯进汪洋大海中的一只小船,于惊涛骇浪扑朔迷离中寻找安全陆地,在闺蜜钱瑶瑶的帮助下实现了自食其力。李若兰去存款时邂逅银行高级职员张经纬,两人坠入爱河,并在周怡亭的帮助下开店创业,事业有成。感情被第三者插足后,李若兰毅然决然离开张经纬重拾学业,与青年教师史蒂夫建立了友情,深入接触后竟发现两人的父亲是同窗好友。在一批老同学的助推下,60岁的李玉海手持学生签证携妻来到美国。他熟悉美国规则并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决定先创业自食其力,成为当地的华人领袖后又回到学校,完成了1949年中断的学业,获得硕士学位。李若兰也在亲友的鼓励下参加美国偶像比赛脱颖而出,成为了美国知名的双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李若兰父女的生命中,爱情创造了很多的奇迹与不可思议。中国的两代知识分子经历了曲折的奋斗后,奇迹般地崛起,获得了傲人的成就。

爱情是一个伟大的课题,值得人们用一生去探寻。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部小说的真正主题并不是爱情,而是中国新移民借助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和全球化的国际趋势,在异国他乡反客为主傲然崛起,成为美国社会的一股充满生机的新生力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支国际生力军的经历。小说主人翁既是爱情与婚姻中的勇敢者,也是傲然立于时代潮头的弄潮儿。三部曲以“爱情”为引子,通过这种人世间最珍贵的感情,将几代新移民、留学生拼搏奋斗的历史大幕徐徐拉开,在宏大的时代叙事和社会议题中,真实记录全球化文化现象和时代风潮中这一代开拓者的足迹,将美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移民故事全景式展开。

以合法身份进入的新移民群体比老移民的文化层次高,他们不是为了基本的温饱走出国门的,他们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和文化诉求。从小说中的人物可以看到,周怡亭是为了摆脱当年母亲安排的与高干子弟结合以求为右派父亲脱帽的畸形婚姻;陈卫红作为名牌大学的青年教师,为了开阔眼界看看外面的世界,放弃新婚燕尔的小康生活毅然出国;李若兰已是国内艺术院校的高才生,渴求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向往长春藤国际名校才离开父母怀抱飘洋过海。正因为他们出国时的层次就比较高,他们的精神文化诉求高于物质诉求,他们不像老移民那样蜷缩在移民国的边缘角落,在社会底层。从事着最苦最累的活计,只为慢慢地积累物质财富,甚至一辈子都学不会新国度的语言文字。新移民的嗅觉灵敏学习能力强,他们来到新国度就是为了掌握世界上最高新的科技最先进的社会发展理念,他们很快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并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成为全球化浪潮的顺应者推动者和弄潮儿。他们往往是故国文化精英的欣赏者、传承者,同时又能接受新国度的新文化新理念,成为跨文化、跨种族、跨领域的国际性人才,他们是跨国理念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我的朋友熟人,都是生活在我周围的人;作品中叙述的事情,几乎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我是学新闻的,不会写小说,更没学过什么文学理论,我只是抱着一个单纯的信念,要把这些人,这段故事记录下来。因为无法一一征求当事人的意见,无法去核对每个场景细节,我只能将他们改名换姓,或者将几个人的故事合并在一个人身上,以小说的形式来展现这些内容。新闻要求我们绝对真实,合理想象是最大的忌讳。而小说却需要想象需要创造,因此我也从一个新闻记者跨界成了小说写作者。

推己及人,纵观我们的新移民文学写作群体,大多也是像我这样,到了一个新地方先需要为稻粱谋,站稳脚跟,像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言,要有“500英镑的年入”和“一个自己的房间”之后,才能让自己积攒已久的创作热情喷薄而出,付诸写作实践。也就是说,新移民文学作家大多是热爱生活,勇于探索,善于观察生活,并独立思考,勤奋刻苦写作的人。以前人们总是觉得作家是文笔好,会写;其实自己动笔之后才悟到,作家首先是思想者,思考者,如鲁迅所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将所思所想谋篇布局付诸文字。作家也是勤奋努力的人,否则是无法在应付人人必须面对的生活琐碎家庭杂事人际周旋后仍然坚持写作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此我对在座的各位作者、评论者、文学研究者抱有深深的爱意和敬意!

新移民文学与之前的所谓移民文学或者留学生文学相比较,有一个质的飞跃。以前的移民文学,表现的大多是一个愁字,离国去乡之愁,思念亲人之愁,水土不服之愁,字里行间总是透出淡淡的哀愁和丝丝伤感。即使是描写记忆中的故乡故土,也是以原乡的观念作频频回首的描摹。而新移民文学的写作内容则是健康的,向上的,充满了创造新生活的激情和欢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内容透出的种种思辨领悟,有意无意地与国际的新观念新思潮接轨合拍。我们对故国的回望,也是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来观照品味,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不再按照过去的定论作诠释性的写作。而是用“人”的眼光,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以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性及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的方式来表现。这样的事例信手拈来,比比皆是。我不自量力地以自己的小说来举例,比如第一部中的主人翁周怡亭,她到美国后就领悟到,在以往的人生中,人们总是教导她要为别人而活,从没有人关心她自己的心意,要她为自己而活一场。第二部中对“性”的看法和描写,第三部里对剩余价值,对金钱的认识,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等等,都试图作一点新的探索。

在座的都是大家,是写作的前辈,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我完全是新人新手,今天是抛砖引玉,我诚心诚意地向在座的朋友们学习,盼望大家不吝赐教。

(责任编辑:霍淑萍)